• 我的订阅
  • 人文

“九隆传说”的诞生地(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8 10: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九隆传说”的诞生地(二)

永昌郡首任太守郑纯画像

“九隆传说”的诞生地(二)

沙壹传人 李廷元 画

□ 蒋开磊

[接上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汉朝派出“三府椽吏”入蜀以作《哀牢传》,但因地形不熟、道路不通和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终未能成。正是此时,益州“郡上吏”杨终正式出场,受命作《哀牢传》。

杨终,蜀郡人,自幼博学多才,因熟悉边地事且知晓多民族语言,十三岁即为郡上吏,曾被派往洛阳习《春秋》。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其被汉明帝刘庄派往蜀郡接见“哀牢使团”,与哀牢人深入交流,并用汉语记述的方式为新归附的哀牢国作《哀牢传》,一月乃成:

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亦作沙壶、沙壸,此均为古代竹简之上古字繁体笔抄之误),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 “若为我生子,今昔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其种人皆刻画其身,像龙文,衣著尾。

史家曾说,所有人类文明的进程都是从群婚制向偶婚制演进之时才开始的。也有人说,人类文明的进程既是一种对既有历史的记忆,同时还是一种对出土实物承载现象所发掘和整理的渐进的过程。如,华夏上古文明中伏羲与女娲的创世传说,其在创世图腾的绘像中,半身之下为物像(物种繁衍之像),而半身之上则为人像,同时右手持规、左手持矩,只有在“规矩”的界定之下,人类社会才开始了真正的文明进程。其实,这华夏图腾中的“规”和“矩”,它充分演示了人类文明在群婚制进程之后,形成了偶婚制人类文明形态的过程——即世俗中约定俗成之“规矩”,亦即“国家”制度形成的全过程。只有到了这时,人类才真正地进入了社会文明形制。因而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创世传说才能得以进入史家的传记记述。这些记述先后在上古神话、《山海经》《诗经》《禹贡》等史料中出现,而后又在现代出土的红山文化、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遗址等考古发掘中得到相关佐证。

与中原黄河文明的创建与诞生同理,在滇西高原的澜沧江怒江之上,其多点分散的远古先民们先是像群居类古人类物种一样,在早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关系中,他们或采摘或渔猎,并以群婚制繁衍的形态长期存在。而随着文明的演进,到了始祖母沙壹时代,滇西高原上的人类社会顺利完成了母系氏族向父系世族的过渡,同时赋予了父系世袭的某种神谕,形成了偶婚制王权世袭的对偶婚姻关系。正因如此,东汉时期杨终所撰的《哀牢传》不仅记述了哀牢人木化为龙的“王权天授”的历史隐喻,同时还颂扬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边地族群“沙壹创世”的史诗母题。

从地域的横向上研究来说,相较于传说而言,哀牢人原本就生活在这“山川险阻,溪流密布”的滇西高原之上,在这个自成体系的自然状态下生息繁衍,其语言体系、生活体系、生产力体系、族群认同和制度认同等都完全有别于中原汉朝。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西南边徼蛮夷之国,在其主动请附于“中国”之时,汉文化体系的记述模式才真正为其主动归附的功绩而为其“立传”,这种由汉语“他述”的记传方式分别从人物、形制、事件进展和时空转移等多个方面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哀牢古国之前的历史进程。它不仅展现了“王权天授”的创世隐喻,同时也指明了族群交汇时的交流交融,揭示哀牢古国与华夏文明同根同源、茎叶相衔的历史必然。

话题仍然转回到“沧怒之上的人文始祖”沙壹这边。通常而言,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中,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阶段,通常是人类社会私有制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奴隶制国家雏形或部落联盟制国家意识形态觉醒的重要时期。沙壹作为澜沧江流域的区域性氏族“老祖母”,她因自我处于氏族过渡与转型阶段而载入史册,但这个“她”却未必真正指某一个具体的个人,其更有可能是某一个族群女性始祖的象征。换句话说,是一个氏族中的女性长者带着一个由若干男女聚合的族群,她们在物质上已经极其丰富、私有制也即将形成的情况下,不得不把氏族管理的权利交接给氏族中的下一位男性王权拥有者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不会是突然发生的,它似乎是一个族群与另一个族群融合并实现权利过渡的漫长的过程。它通常会发生在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或者更晚时期。一般而言,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特别是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农业和畜牧业势必替代采摘和渔猎业,成为人类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而这一时期,男子的劳动由狩猎和捕鱼转向农业和家畜饲养业,逐渐占据了原先由女人从事采摘的经济领域。由于经济地位的变化,父权制逐渐取代了母权制。男子开始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子女的归属和财产的继承也逐渐转向父系一边。到了这个时期,多子多福的老祖母沙壹,就把管理氏族的权利逐步交接给了自己的小儿子——首任哀牢王九隆。[未完待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其中势力最大的部落所垄断,王权不断膨胀。中国历史上传说的“五帝”当属于父系氏族时代。部落联盟首领和贵族为了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和保障垄断权力,就修建了大型城市。城市中有军队、有
2024-04-29 21:19:00
...美丽动人的神话,却能反映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的历史。传说伏羲、女娲、神农是远古时代的大圣人,各有一些了不起的功绩。伏羲,又称庖羲。据说他是个大发明家,“始作八封”,“作结绳而为
2023-04-16 21:29:00
历史上为什么有兄妹结婚的传说?
在古代神话、传说故事及历史记载中,兄妹结为夫妻,其实并不是只有伏羲和女娲。在神话中,希腊神话里的宙斯与赫拉、宙斯与得墨忒耳,都是亲姐弟;赫淮斯托斯与阿芙洛狄忒又是同父兄妹。基督教
2023-08-20 06:52:00
中国古代以鸟图腾为信仰的族群
...华民族以鸟为图腾崇拜物的族群后裔。满族三仙女圆池的传说满族始祖布库里雍顺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需要的就是心灵在何处安放。在文化的意义上看,心灵的安放处就是世界的本源,也就是
2023-02-15 16:06:00
中国上古时代的乌龟崇拜及其文化寓意
...要靠考古发掘出来之器物的图案和造型,以及一些古老的传说来进行考证。1924年,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了一只半山文化彩陶壶,壶身绘有四肢造型各异的乌龟图案。考古专家推测早在4500
2023-11-29 14:24:00
中国四大远古“帝王”: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伏羲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是传说中几个远古“帝王”,是古代人们根据对原始社会情景的推测而出的一此假相人物。有巢氏“构木为巢”。所谓“构木为巢”,是指原始人用树枝架着像鸟巢般的
2024-09-02 14:23:00
揭秘上古传说背后的真相
...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出处。在神话体系中,炎帝和黄帝分别属于不同的部落,双方为了争夺领地,在阪泉展开一场大战,黄帝打败了炎帝,并吞并了其他
2023-04-20 19:37:00
晚清巨人:身高3.19米,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人,娶英国人为妻
...门廊足有两米多,名为“玉映堂”,是世界长人詹世钗的诞生地。在当地的《虹溪詹氏族谱》中曾有记载:“詹真重有四个儿子,老四就是詹世钗。詹真重身高八尺,他的二儿子身高也有八尺余,而
2023-10-16 13:44:00
有巢氏神话传说中人物,汉族人民想象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发明者。相传远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为防御野兽侵害,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栖宿树上。《庄子》载:“古者禽
2024-06-07 06: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