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上古传说背后的真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0 19:37:00 来源:戏说三国

中国人往往自称炎黄子孙,其根源在于将炎帝和黄帝认定为祖先。虽然无数的书籍提到了炎帝和黄帝,以及那场旷世之战,但翻开历史书寻找真相时,你会发现真相却比想象的更复杂!

首先,有关炎帝和黄帝最早的记载,出自《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轎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出处。

揭秘上古传说背后的真相

在神话体系中,炎帝和黄帝分别属于不同的部落,双方为了争夺领地,在阪泉展开一场大战,黄帝打败了炎帝,并吞并了其他小部落。之后才有了华夏族。所以炎黄子孙还有一个代称,华夏子孙。

有趣的在是,尽管在上古神话传说中,炎帝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儒家《大戴礼记》的“五帝”神谱中却根本不见踪影,显然炎帝并不属于汉儒编订的主流神系,而是作为战败者,不予书表。

揭秘上古传说背后的真相

与此同时,在很多地区,炎帝被认为是火神,也有说是神农,教会人类照明和取暖以及耕作,流传下来“烈山神农氏”的传说。

在甲骨文里,“炎”字更像是一个站立的大神,被四块神奇的火石所环绕,不难看出,在古代,炎因为拥有使用天火的技术,让人类摆脱了黑暗的束缚,由此成为万众景仰的大神。

然而,回到主题,炎帝到底是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人物?

揭秘上古传说背后的真相

翻看史前文明当下最权威的《史记》,通篇没有提及有关“三皇”的记载,这让后人感到很迷惑,于是到了唐朝,司马贞写了《三皇本纪》以补全《史记》,增补了伏羲、女娲、神农等诸位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与部落首领的历史。

遗憾的是,由于缺乏佐证,所以现在出版的《史记》大多没有取用《三皇本纪》,以至于很多人不知晓。

在《三皇本纪》中,认为炎帝称其相貌为“人身牛首”,这一形象显然还跟农业生产有关,由刀耕火种开始,从火的守护者演变成农耕者的守护神。

按《三皇本纪》的说法,第一代烈山族的首领叫作神农,是部落的第一始祖,其身份犹如以色列人的摩西。

揭秘上古传说背后的真相

在不断吞并其他小部落之后,神农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其后人沿用这个名号,世袭罔替传承了几百年。统称为神农氏。

一名多用的做法让现代人对炎帝的寿命产生了严重误解,以为他是活了几百年的神仙。其实不然。

神农生子叫魁,魁生承,承生明,明生直,直生来,来生哀,哀生克,克则生下了榆罔。以上八代领袖,共传了530年之久,平均每位首领活了66.25岁,尽管在上古时代,这是一种高寿的标志,但终究没有背离体质人类学的基本规则。神农依然是人,不是神。

揭秘上古传说背后的真相

但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炎神跟神农是两个不同的神祇,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被逐渐混为一谈。

但这种分别似乎没有太多的意义。毕竟连夏朝的存在都存在严重的分歧,至今未被承认,何况五千年的炎帝呢?

按照神话传说体系,我们大概可以梳理出以下的历史脉络。

烈山氏在吞并了南方诸多小部落之后,成为一只势力庞大的部落联盟。然而没过很久,一只名叫有熊氏部落,向烈山氏发起了挑战,双方在“阪泉”一带展开激战。

最后烈山氏告败,率部分部落向有熊氏投降,而其他部属则在烈山氏的旗帜下进行重组,保存了烈山氏一国的血脉。

揭秘上古传说背后的真相

到了榆罔当政的时代,整个烈山氏酋邦经过励精图治,重新变得强大起来,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炎黄大战“,双方两败俱伤。有熊氏迁至姬水,改姓为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根据是什么?炎帝,烈山氏,又称赤帝,华夏始祖之一,传说中五天帝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炎
2023-09-01 20:35:00
炎帝神农并没有参加涿鹿之战,因为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
...用华夏族称谓。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的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
2022-12-18 13:12:00
“涿鹿之战”真正的开端,赢取了中原大陆的统治权
...。《史记》中的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神话传说其父亲少典为有能国君,黄帝本胜公孙,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长居姬水,后改姬姓,国于有能(今河南新郑),又称有能氏。也
2023-04-16 12:27:00
他是中国第一个懂得用火的王,也是农业文明的发明者
炎帝,出生于距今四千多年前,他是传说中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因以火德王(因朝代的五行相配之德是“火德”而成为王),因此被称为炎帝,又称为赤帝、烈山氏,是神农氏族的子孙神农氏是中
2023-06-26 13:29:00
烈山问祖,华夏铸魂。5月23日,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圆满落幕。连续17年如约而至的祭祀大典,让湖北随州再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向世界展现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千年文脉和时代风
2025-05-23 22:20:00
...(记者张锐、夏静、严德勇)6月13日,时值农历四月廿六炎帝华诞,癸卯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炎帝故里湖北省随州市举行。各界代表及嘉宾2500余人齐聚烈山,缅怀始祖功德,畅叙血脉亲
2023-06-14 02:55:00
【我在淮阳观文物】五谷台:炎帝神农种五谷、尝百草,功绩流传歌颂千年
...的“守护人”,不时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及群众讲解五谷台背后的故事,默默灌输着历史文化知识。“我们在五谷台生活了一辈子,五谷丰登就是咱老百姓最朴实的心愿,希望地里的农作物每年都有个
2023-06-06 17:51:00
...多多少少与医学有着一丝的联系。那么“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底来源于哪儿呢?就“神农尝百草”和中医方面的关系,现在最早记载这一说法的,恐怕要属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们编写的
2023-08-25 17:31:00
秦人为何祭炎帝、黄帝? 主要有以下几点
...前面说的有点扯远了,那么,我们进入正题:秦人为何祭炎帝、黄帝?关于这个问题,有必要先说一下炎帝和黄帝。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皆为三皇五帝之一,是人类文明的始祖,为人类的文明发
2023-03-02 21: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