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百年文化沉淀待开掘
...,一块“清代甘肃贡院旧址”的石碑立在了兰大二院内的至公堂前,有134年历史的甘肃贡院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甘肃贡院是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主持修建的。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陕甘总督谭钟麟...……更多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在这种危难时刻,最需要的就是为国家挺身而出的人,左宗棠便是一个。历经六年磨难,左宗棠总算抵达兰州,上任陕甘总督。连日的战火把一个原本不发达的城市破坏的面目不堪。为了长远着想,左宗棠决定修缮兰州西门,...……更多
“左柳”今安在
...北,多为“大漠孤烟”“北风卷地”“春风不度”。而自左宗棠后,诗作中的春风终于度过了玉门关。1866年,清同治五年,左宗棠临危受命陕甘总督,督办西北军务。此后十余年间,他平定西北,收复新疆,“舆榇出征”将侵...……更多
陇上西子小西湖
...期在浙江为官,因“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而遭贬,后经左宗棠极力保荐才得以复出。“西园”修葺完成后,为了怀念杭州西湖的荷塘池沼,湖边月色,杨昌浚遂将“西园”更名为“小西湖”,并沿用至今。如今,小西湖边仍有...……更多
左宗棠筹集军费,左大人为何放话哪家银行利息高用谁
左宗棠将军,是晚清时期“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致力于通过实干,拯救摇摇欲坠的满清。可以这么说:左将军是中国近现代,贡献最大的几位人才之一。慈禧太后将收复新疆的重任,放置于左宗棠的肩上,同时左宗棠还要...……更多
...饼为职业。因其经久色形不变,气味醇香,晚清爱国将领左宗棠,率军西进新疆途经静宁,购静宁大饼备作行军干粮。民国元老于右任曾把大饼做特产专门携带。在解放兰州和西藏著名战役中,静宁大饼又支援大军西进。五十年...……更多
左宗棠和李公见识与思想迥异让二人历史定位不同
...前),主要是在军用、民用的学习,在这期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是三大主帅。然而,左宗棠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帅之一”,在对于他在洋务企业(军用、民用)的功绩介绍上非常薄弱。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其一:左氏企...……更多
南京瞻园:近百件名人函札展出,字里行间讲述晚清风云激荡,看看
...中呈现馆藏的近百份晚清名人函札,其中包括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荃、沈葆桢、刘坤一、端方等八名曾在南京担任两江总督的名臣。他们亲笔所书的字里行间,既与南京城市历史关系密切,更道出了时代的...……更多
...在新疆占据重要地位,在全国具有强大感召力、影响力的左宗棠文化哈密品牌。”1月20日,哈密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报告中,提出了做好左宗棠历史文化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的新目标。哈密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略要地、善后治理...……更多
清朝功名福寿齐全的八大名将,功勋卓著各有千秋
...轻车都尉。享年七十五,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刚直。一、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湖南湘阴人,究心與地,喜为壮语惊人,以诸葛自比。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东平闽浙、西定陕甘。万里远征,收复新疆,立不...……更多
俄罗斯有个“陕西村”,127年不问世事,看见中国人:大清还在吗
...年四月十八日,旌旗招展,被慈禧太后任命为钦差大臣的左宗棠正式出征新疆。跟随左宗棠出征的除了两万精锐以外,还有一口硕大的棺材,这是他亲手为自己准备的。那一日,年近古稀的左宗棠,一身戎装地登上肃州西门外校...……更多
《凉州十八拍》里的陇上美食
...“凉州三套车”的背后,在当地还流行着一段传说:当年左宗棠率军途经凉州(今武威市)。因连日奔波,人困马乏,稍作休整时,吃了当时的凉州卤肉,喝了凉州茯茶,同时配上当地的行面,将士们顿时精神百倍。当时左宗棠...……更多
聊聊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
抬棺西征,是左宗棠名垂千古、载入史册的标志性事件,目的是收复伊犁,而伊犁谈判是收复新疆的最后“一出好戏”,同时也是68岁高龄左宗棠的最后“战地绝唱”。伊犁的收复,标志着被外敌侵占长达16年的新疆全境,重新...……更多
致敬民族英雄左宗棠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高十米的左宗棠汉白玉像巍然矗立在水磨沟风景区一炮成功广场。□苏奎俊1812年11月10日,左宗棠出生于湖南湘阴县。他是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也是洋务运动的先驱,更是新疆建省的奠基者,在新疆历...……更多
...,是楚文化的重镇,因此有人主张简称为“楚”,历史上左宗棠的军队就被视为“楚军”,历代分封到湖北的王基本是楚王。如果不用楚,用荆也非常合适。湖北自古就是荆州的首府,自汉代就设置了荆州刺史部,一直沿用到了...……更多
...督不是“以病求代”就是“陈情乞养”,朝廷只得派干将左宗棠率老湘军进陕甘平乱。当时甘肃的形势是董福祥的数十万部众盘踞在东北,以镇靖堡为大本营。以为首的十八大营占据东南的董志原;实力最强劲的在北面的金积堡;...……更多
陈统领究竟是怎么坐上统领位置的
清朝“花木兰”,混进军营当上将军,不慎怀孕,把左宗棠为难住了清同治年间,身处关陇军队中的书记员“朱某”刚刚结束了自己一天的工作,回到营房准备休息。可是就在这时,他的顶头上司,时任提督巴图鲁的陈统领却...……更多
...广博大、开放包容的胸怀,使其成为“一带一路”上多元文化交织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璀璨明珠。日前,“一带一路上的河西走廊”大型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兰州,感受“丝路明珠”“山水名城”的魅力与风采。“说...……更多
兰州甘味值得细品
...份专属于甘肃的醇厚与深邃。兰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不仅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独特的甘肃味道征服了人们的味蕾。兰州“甘味”不仅是兰州的骄傲,更是甘肃强省会行动下的一张张亮丽名...……更多
...清朝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依然经营新疆,收复国土,出现了左宗棠、曾纪泽、杨增新等民族英雄。一,边疆危机的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发生了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共同执政,洋务运动也零星地展开了。随着...……更多
...定合作共赢的发展信心。“此次活动的举办,为两地增强文化交流、推进招商引资、拓宽合作领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福建省甘肃商会会长贾朝晖告诉记者,“今年,甘肃省吹响了招商引资的‘冲锋号’,我们这些在福建创业...……更多
吃遍陇上百味 乐享非遗文创
...进伏羲广场,就与甘肃美食撞个满怀。3月29日上午,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天水市政府主办,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秦州区人民政府、甘肃省旅游协会、携程集团、京东超市、天水市文旅投公司、兰州晚报·观澜新闻承办的“甘肃...……更多
数字技术让“诗和远方”更具魅力
...最好诠释。融入时下流行的艺术元素和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游客有一种沉浸式的文旅新体验。兰州南特数码就是这样一家从事科技、文旅融合的民营企业,也是我省最大的民营高科技IT企业。该公司在大力发展高科...……更多
读书日 赴一场春日之“阅”
...同当下流行的市集活动相结合,让世界读书日这张阅读“文化名片”成为我省推广全员阅读的重要品牌。当天亮相市集的都是我省的资深“元老”——读者出版集团、省内9家图书出版单位、省科技期刊学会、省新华书店及兰州...……更多
甘肃有礼:科技助传统文化焕新生 研礼学礼冀宾至如归
...域文明新实践研学基地揭牌。王牧雨 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文明礼仪的制度规范既要传承,更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借助科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青年学子的智慧,让文明礼仪大行其道。”甘肃省文明办主任...……更多
“双马”联动 文创助力兰马
...】5月20日,记者从兰州马拉松组委会了解到,为了将历史文化与城市人文融合,共创文化马拉松新纪元,甘肃省博物馆与兰州马拉松联名,甘博绿马来助力兰马。这场“双马”联动的城市盛会旨在实现“文化+跑步”,同时也以...……更多
...与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将在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资源优势与地铁客流资源优势,在流动博物馆展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主题地铁站建设、博物馆专列设置、资源信息共享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推动博物馆文化...……更多
...道人民网兰州4月13日电 (记者高翔)4月11日,兰州绿色文化博览园管理处党支部联合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直属机关委员会共同举办“绿色梦想·再创辉煌—走进绿博园展览馆”主题党日暨展览馆重新启动仪式。据...……更多
人报甘头条  |  甘肃兰州榆中县:发展地域特色富民产业,打造牛肉拉面产教融合供应链
...肉拉面之乡”,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甘肃兰州拉面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带动就业类劳务品牌。2022年8月被人社部组织的全国特色劳务品牌评选中,兰州拉面师被评为20个...……更多
甘肃“五一”花式宠粉:品麻辣烫,黄河畔合唱狂欢
...务主打“诚意满满”和“浪漫宠粉”。记者30日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自天水麻辣烫成为新晋美食顶流,千年古郡吸引全国目光,甘肃各级文艺机构和文艺工作者,集中开展文艺展演展示活动,展示各地不同文化旅游资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治水数十年 他是新中国 第一批“大禹”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志愿者为95岁扬州治水专家采集口述史治水数十年 他是新中国 第一批“大禹”徐善焜。孟俭 摄“治水人的口述资料
2024-06-04 07:50:00
牵手权威杂志 红色土地上新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中国国家地理》科学展陈创新制作基地项目落户月塘牵手权威杂志 红色土地上新月塘地下交通站旧址鸟瞰示意图
2024-06-04 07:49:00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广陵区举办五四“青年干部说”演讲比赛决赛暨“广聚星火”青干基层行出征仪式——实干勇争先 奋进新广陵本报讯 (翟智彤) 近日
2024-06-04 07:50: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江苏各地公共图书馆探索古籍创新传播唤醒“沉睡”宝藏,让今人看懂古籍□ 本报记者 周 娴“乾隆四十四年
2024-06-04 05:14:00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精彩上演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秦淮区百花艺术团供图晨报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静)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
2024-06-04 05:34:00
跨越千年风华 遇见金陵学子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物古迹众多,文博场馆云集。为充分利用好南京的文化文物资源,助力“红领巾讲解员”队伍建设
2024-06-04 06:22:00
这里不止螺蛳粉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这里不止螺蛳粉——柳州市曙光西路历史文化街区走笔本报记者 唐绍怡曙光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人流熙熙攘攘,充满着烟火气
2024-06-04 07:14:00
寻美文化里的济宁|杜庆收:取尼山石讲诉“孔子的一生”
易雪 济宁报道 通讯员 孔大儒伴随着朵朵飞溅的“石花”和铿锵悦耳的“石音”,一方方古朴的尼山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尼山石雕项目传承人杜庆收的一双巧手打磨雕琢下
2024-06-03 23:39:00
本文转自:周口晚报□记者 王锦春 王吉城5月31日,湖北省武汉市一家医院的病房里,一位高寿老太太静坐轮椅,和善安详。医护人员走来
2024-06-04 00:54:00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黎明之光,山河永念高寿华后人: 叔叔的形象无比高大高寿华(1915—1949),衢县城区(现柯城区府山街道)人
2024-06-04 00:56:00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著名历史学家王立群教授做客开封市新华书店带领大家赴一场历史与现实的智慧之旅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岳蔚敏 实习生吴琦报道 5月30日下午
2024-06-04 01:54:00
张謇在南通创办特殊教育学校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刘思琪《&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6月04日 &nbsp第&
2024-06-04 01:59:00
白山黑水红石魂
本文转自:法治时报白山黑水红石魂记者探访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诞生地红石砬子遗址红石砬子遗址小姚家沟区域清理出的抗联生活用水窖
2024-06-04 02:33:00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普定十字街区:延续历史文脉 再现昔日风韵□本报记者 鲁开伟清晨时分,漫步在普定县历史文化街区——十字街区
2024-06-04 02:37:00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这里是匈奴频繁过河的要津,也是通羌要路,李息便选择在黄河之南的大川附近,南依巍巍高山,北朝溒溒黄河,修筑城堡
2024-06-04 0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