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0 15: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或许每一件事情接近尾声,都会出现混乱的局面,一个国家,一个朝代更不会例外。清朝后期,战火纷飞,在这种危难时刻,最需要的就是为国家挺身而出的人,左宗棠便是一个。

历经六年磨难,左宗棠总算抵达兰州,上任陕甘总督。连日的战火把一个原本不发达的城市破坏的面目不堪。为了长远着想,左宗棠决定修缮兰州西门,先保证城内百姓的安全。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前期,大家众志成城,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没想到最后岔子居然出现在经费报销上面。当朝廷的审批人员看到左宗棠递上去的账单时,根本不愿意通过,原因竟是怀疑左宗棠贪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国为民,精打细算

一到兰州,左宗棠就被这座伤痕累累的城市烫伤了眼。他决定,必须让兰州边到强大起来。从古至今,一个地方想要寻求发展,最基础的就是拥有坚固的军事防御系统。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事不宜迟,按照左宗棠的意思是马上就动手开干。下属看左宗棠舟车劳顿,于是劝他说还是休养两天。虽然没有立刻修西门,但是疲惫不堪的左宗棠还是马上投入到公务中。

话说左宗棠这一路走来是相当不易的。1866年,一道圣旨把刚立了大功的左宗棠给调到了西北。尽管官一样大,不过任职的地方可是天差地别。

最要命的是,前往兰州的路上到处都在打仗,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险。只是身上承载生命,就算是刀山火海左宗棠也得上了。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果不其然,左宗棠是一路走一路打,直打了六年才成功到兰州上任。秉持着忠君爱国的原则,左宗棠一定要守护自己治理的地方一片安宁。

不久后,左宗棠就提出了要修缮兰州西门的想法。其实左宗棠这个提议并不是随便提一提,而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秦朝起,中国就开始用连绵不绝的长城来抵御外敌。就算朝代更迭,也没有改变长城的作用,甚至历朝历代都会去加固和扩建长城。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而兰州西门便是长城的一个关口,要是一直放任这个缺口存在,那么兰州城以及周围地区,就将永远处在危险之中。

早在左宗棠来之前,兰州的官民早就吃尽了战火的苦头,所以非常赞同左宗棠的决定。不过也有人跟左宗棠说:“大人,此前我们也不是没有想过修城门,但是如今处处打仗,朝廷哪里肯给我们拨那么多银子呢?”

左宗棠回答:“事在人为,没钱有没钱的办法。”下属又问:“依大人看,我们该从何下手。”说实在的,左宗棠也知道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有些东西是不能放任不管的。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左宗棠说:“国家财政困难,当然就是一切从简,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至于必须要用到银子的地方,就先用我自己的垫上。”

不过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即使左宗棠是官至总督,凭那点工资也不可能负担得起。为了保证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左宗棠在城内进行募捐,并且招聘义工。

百姓在战火中,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一说有人愿意出头修城,全部都表示同意,并且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就主动参加义务劳动。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据统计,参与修缮兰州西门的人达到了一百七十万余人。当然,像左宗棠这样为国为民的好官,自然是不会去干强迫民工的事情。

身为陕甘总督,左宗棠手上还是有一定兵力的,所以参与修筑兰州西门的大部分是士兵。这些人全部训练有素,所以干起活来既有条理又有速度。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大概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兰州西门总算修建好了。看着坚固的城池,左宗棠不禁心生欢喜,接下来的工作便更加得心应手。

很快,工作就进行到了最后环节,也就是向朝廷递交报销文书了。原以为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结果居然被拒绝了。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更可笑的还在后头,审批的人不是因为钱太多不给报销,而是太少了。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左宗棠又要如何应对?报销无果,自掏腰包

原来清朝流行虚报价格,官员好从中获利。这当然是违法的,但久而久之居然就变成了心照不宣的秘密。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演变到最后,反而是左宗棠这种正常报价的成了不合理的。如果按照当时的官员的作风,像修缮城门的大工程,一般都是申请十万两白银经费的。

在看看左宗棠,把长城的缺口都补上了,居然只要四千两,实在太令人匪夷所思了。按理来说,四千两确实有些许夸张了。

不过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因为老百姓支持,就可以得到许多潜在的资源。国家危难时刻,左宗棠想为国家减轻负担,于是就用了号召百姓的方法。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事实证明,左宗棠的方式奏效了,百姓也安心了。最后一清算,才花费了不到四千两银子。左宗棠想着,一下子就帮朝廷省了那么钱,至少会得到一点口头表扬吧。

结果事实却让左宗棠备受打击,一天,属下对左宗棠说:“大人,你的奏章被打回来了,他们说你骗人,区区四千两根本连个门都买不起,怎么可能修的好西门。”

左宗棠一听,就知道有是那些所谓的高官又再搞幺蛾子,索性他也就不继续追问报销了,他说:“既然不信,我本官也就不强求了,四千两就都由我来出,就当我初来乍到,为百姓做点事罢了。”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如此霸气的发言让下面的人都震惊了,有人说:“大人,四千两可是你十几年的工资啊。”左宗棠一笑而过,显然没有把钱财放在心上。

但是这难免会令人生疑,左宗棠一年工资只有几百两,他为什么可以一下子拿出四千两来修城门难不成他也曾经和那贪官同流合污。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按照法律规定的工资,左宗棠肯定是没有能力修缮兰州西门的,但是他还有朝廷明确给他的养廉银。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所谓养廉就是为了防止官员贪污,而特地给官员大量钱财的手段。千防万防,终究还是有些人的欲望像无底洞,越贪越多。

虽然时间越久,养廉银的作用也越小,不过还是有一些清官可以获得一定会回报的,就比如左宗棠。为官几十年,左宗棠吃朝廷俸禄还是有不少积蓄的。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别的不说,四千两还是能拿的出来的。有人心疼左宗棠百百损失了那么多钱,而左宗棠却看着城门笑了。不是左宗棠视金钱如粪土,而是他预感到这项工程的价值将会远远超过四千两。打脸贪官,造福百姓

无论怎么样,城门已经建好了,人们总不至于视而不见吧。很快,左宗棠自掏腰包修兰州西城的事情就传开了,所有人都在赞颂左宗棠大公无私。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作为天下消息最灵通的人,咸丰皇帝自然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他也相当好奇为什么左宗棠不上报朝廷。一查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手下的官员在作祟。

既然已经真相大白,咸丰自然也就不会放任不管,至少也要敲打敲打那些明目张胆的贪官。在咸丰的质问下,那些官员只能自惭形秽了。

因为左宗棠的关系,还牵扯出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虚假报价。要知道,左宗棠虽然省,可是该花的都花了,总共才花了四千两。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在看看其他的工程,还没有兰州西门一半大,就动辄几万两,这里面要是没有猫腻,谁能相信。只是这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就算是咸丰也无力改变了。

也许他们有些人从没贪污过,但是他们却对虚假的报价习以为常,甚至放任不管,以至于腐败的现象成为了一种常态化。

镜头回到左宗棠这边,距离兰州西门修好过去了一年。这年秋天,甘肃贡院举行了第一场乡试。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贡院也是左宗棠的手笔。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不但如此,贡院还是在兰州西城动工之前就修好的。身为朝廷命官,左宗棠甚至教育对一个国家的意义。越是民族危机,便越要培养人才。

别说手上有钱,就是没钱左宗棠也要想办法把贡院修起来。尽管那会有人建议左宗棠,说:“大人,如今世道不太平,哪里还有人想读书啊,贡院修了也是白修,还不如省点钱呢。”

左宗棠马上反驳:“正是因为有你这种想法,甘肃的教育才总是发展不起来,既然如今我接手了,就不能再放任不管。”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最终,在左宗棠的坚下,贡院还是建成了。由于经费有限,所以一切从简。甘肃贡院除了外面用油彩装饰,里面只是简单毛坯房。

虽然条件简陋,但至少给书人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像兰州西门修建完成以后,成为了长城的一部分,守护着千千万万人的安全。

随着时间推移,不管是贡院还是兰州西门,其作用都显示了出来。如果说兰州西门保护了百姓的人身安全,那么甘肃贡院就是守护人心的存在,而这两个关键点都离不开一个叫左宗棠的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百年文化沉淀待开掘
...甘肃贡院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甘肃贡院是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主持修建的。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陕甘总督谭钟麟增修后,其规模在当时各省贡院中,也是
2023-02-15 17:07:00
左宗棠和李公见识与思想迥异让二人历史定位不同
...前),主要是在军用、民用的学习,在这期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是三大主帅。然而,左宗棠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帅之一”,在对于他在洋务企业(军用、民用)的功绩介绍上非常薄弱。那么
2024-05-14 16:08:00
左宗棠筹集军费,左大人为何放话哪家银行利息高用谁
左宗棠将军,是晚清时期“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致力于通过实干,拯救摇摇欲坠的满清。可以这么说:左将军是中国近现代,贡献最大的几位人才之一。慈禧太后将收复新疆的重任,放置于左宗棠的
2024-03-24 17:18:00
...总督任上告病返乡。路过湖南长沙时,点名要见落第举人左宗棠。左宗棠向来敬重林则徐,听闻林则徐要见自己,心情十分激动。当天晚上,两人在湘江上的一艘小船上见面。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见
2024-07-23 17:12:00
陇上西子小西湖
...期在浙江为官,因“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而遭贬,后经左宗棠极力保荐才得以复出。“西园”修葺完成后,为了怀念杭州西湖的荷塘池沼,湖边月色,杨昌浚遂将“西园”更名为“小西湖”,并沿
2024-05-21 02:20:00
聊聊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
抬棺西征,是左宗棠名垂千古、载入史册的标志性事件,目的是收复伊犁,而伊犁谈判是收复新疆的最后“一出好戏”,同时也是68岁高龄左宗棠的最后“战地绝唱”。伊犁的收复,标志着被外敌侵占
2023-11-10 19:50:00
“左柳”今安在
...北,多为“大漠孤烟”“北风卷地”“春风不度”。而自左宗棠后,诗作中的春风终于度过了玉门关。1866年,清同治五年,左宗棠临危受命陕甘总督,督办西北军务。此后十余年间,他平定西
2024-05-09 08:16:00
...的靠山。不过,胡雪岩很快又找到了新靠山,这个人就是左宗棠。1862年初,朝廷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督办浙江军务。听说朝廷的任命后,胡雪岩第一时间前去拜见。谁料左宗棠嫉恶如仇,
2024-07-23 17:11:00
...清朝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依然经营新疆,收复国土,出现了左宗棠、曾纪泽、杨增新等民族英雄。一,边疆危机的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发生了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共同执政,洋
2024-04-29 22: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