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治水数十年 他是新中国 第一批“大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4 07:5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志愿者为95岁扬州治水专家采集口述史

治水数十年 他是新中国 第一批“大禹”

治水数十年 他是新中国 第一批“大禹”

徐善焜。孟俭 摄

“治水人的口述资料,是大运河水文化中的一部分。”前日,仪征薪火传承小分队负责人李臣星介绍,在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志愿者们将沿着大运河沿线,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治水党员、治水老兵采集口述史,“他们可以说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大禹’啊。”首个采集的是住在扬州的治水专家徐善焜,今年95岁的他,曾参加过江都抽水站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上学时成为一名地下党员

“被三个学校录取,他选择了水利。”李臣星说,徐善焜1929年12月17日出生在浙江杭州建德市,家里兄弟四个,父母亲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1947年,18岁的徐善焜先后被三所学校录取,最终选择了上海交大水利系。

据徐善焜口述,在大学读书时,在进步思想影响下,同宿舍同学俞季安给他看《新民主主义论》小册子,他豁然开朗,明白了要为人民建立新中国,1949年1月,他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合会,从事标语、漫画等创作宣传。

“作为一名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了运河沿岸的第一批治水人。”李臣星介绍,1950年与运河相交的淮河发大水,因为水利专业人员少,上海所有大学三年级水利专业学生、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暂时休学一年参加治淮这一大工程,徐善焜当时被派到苏北治淮指挥部。

毕业后在扬治了几十年水

古淮河和古运河交界处,是淮扬运河的一部分,淮扬运河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治理淮河大水,徐善焜到淮安测量入海水道,因测量技术好被抽调至水利训练班当老师,抽调去当第三班班主任,在这里他邂逅了妻子王凤川。

当时,徐善焜把自己在上海入党时的一本《党章》赠送给王凤川,勉励她一定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这本《党章》也见证了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李臣星说。

1951年10月治淮一年后,他离开治淮工程回学校读书。1952年10月,徐善焜被分配到扬州东关街苏北治淮指挥部工务组,参加淮安三河闸的建造。三河闸1953年7月放水后,徐善焜回到苏北治淮指挥部从事淮河流域规划,任淮河流域下游水利规划组副组长,主要负责淮河下游排涝。

“分到扬州工作后,他在大运河沿岸治了几十年的水。”李臣星介绍,志愿者在整理徐善焜口述资料时,都被这位与水战斗的水利人精神所感动,他参与治理的水,多和大运河相关,如治理淮河、江都水利枢纽四站建设等等。1984年扬州地区改市,徐善焜任第一任水利局长。

退休后夫妻俩乐于捐资助困

徐善焜不仅在江苏大运河沿岸治水,1989年,他还援助非洲塞内加尔共和国,解决水坝建成后水质变酸不能种水稻的难题。徐善焜利用在国内淮河入海流域盐碱地排盐碱法,成功解决了水坝建后的水质问题,先后获得了塞方总统授予的狮子骑士勋章和狮子军官勋章。

徐善焜回忆自己的治水经历时感慨:“从一个学生走上治淮工作,一辈子与水打交道,最感谢的就是人民群众,自己在群众中一起实践学习获得了很多宝贵知识、宝贵经验。”

作为一名老党员,徐善焜一直践行初心使命,长期与妻子用退休工资捐资助困。2019年上半年,央视《国家记忆》栏目组曾专程来扬采访他,并追忆拍摄他和老伴在治淮一线的爱情故事。徐善焜90岁生日,他捐了1万元特殊党费。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徐善焜还留下了自己的红手印,写下了“一生治水为人民,两袖清风跨亚非,徐善焜95岁”留言。李臣星表示,志愿者们将继续奔波在大运河沿岸,与时间赛跑,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在大运河沿岸治过水的党员、老兵采集口述史、收集红手印,“这些红手印将作为大运河沿岸的‘治水精神’,在仪征红馆展示。”

通讯员 李相鹏 记者 孟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靖年间,胥河因为修建水坝而不通,从此丧失航运能力。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疏通胥河。1958年,除掉了明朝修建的东坝,修建了船闸,使得胥河能够通行一些小船。2009年,安徽、江苏和
2024-04-29 21:38:00
...证。如今,运河开凿正悄然复兴。深圳特区报讯 8月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平陆运河建设任务实现“双过半”,湖南、江西、浙江、广东等多个省份也在酝酿运河
2024-08-15 10:49:00
中国多省运河建设有序推进
...施工现场。中国多省运河建设项目都在进行中。8月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平陆运河,建设任务实现“双过半”。位于安徽省内的江淮运河已于去年下半年通航,将
2024-08-10 20:10:00
万古江河,塑造江苏几多“水地名”
...专家吉祥介绍,新沂市的名称,就与新沂河有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宿迁、沭阳、东海、邳县四地交界处设置为新安县,其境内有沂河、沭河,历史上常有水灾。从1949年起,数十万民
2024-03-22 05:06:00
...我国跨流域、远距离、大流量调水的先行实践典范,也是新中国第一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泵站群。一江清水奔腾向北,江都水利枢纽处于“三水”交汇处,发挥着“稳定器”“调节阀”的
2024-06-24 09:38:00
济宁市摄协18幅会员作品登上《人民画报》
...认可。《人民画报》是中国国家画报,于1946年创刊,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本面向世界的综合性摄影画报。此次报道不仅彰显了《人民画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也体现了《行进中国》栏目对地
2024-05-01 21:37:00
青山遮不住 江水北流去
...平的1/4。可谓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续大旱年份多次出现,旱灾损失极为严重。特别是1958年、1959年,淮河流域连续大旱,烈日炎炎,千万
2022-12-31 06:51:00
...分布极不均衡,安徽也长期受水灾旱灾侵扰。据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平均4至5年遭一次大水,5至6年遇一次大旱,平均受灾面积达到1800万亩。一头是水资源丰富,另一头是水灾
2024-03-30 14:37:00
大禹父子治水是真的还是神话
...水的措施完全失败,九年而不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在对淮河荆涂地区的大规模水利治理,吸取了鲧治理淮河失败的经验,在修筑淮河堤坝的同时采取了分流措施,在荆山西部,修建了淮
2023-08-06 21: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