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作起修文郎。你辅佐君王愿效朱云直谏之举,我痛哭悼念故友深感停云情长。你那独步诗坛的名声留在人世,只能让亲朋故友为此思而心伤。背景:此诗当作于永泰元年(765)。时杜甫居成都草堂。《唐书》载,广德元年(763),...……更多
感受中国诗词的力量(我和中国的故事)
...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激发着我们去思考和想象。每读一首好诗,都像在跟诗人进行一次灵魂对话,去赴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之约。(作者为大连交通大学也门籍留学生)《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9日 15 版) ……更多
杜甫逃亡途中遇旧识,写下一首送别诗
据悉,乾元元年冬天,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杜甫告假回洛阳探望旧居。自洛阳经潼关的回乡路上,杜甫拜访了居住在乡间的少年时代的友人卫八处士。一夕相会,闲话家常,又匆匆告别。诗人在离乱时...……更多
这就是古诗词里的美丽早春,你喜欢吗?
...城长安做官多年。某一个初春,杨巨源出城东游赏,写下一首《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初春的景色是诗人们所喜爱的,杨巨源也是这样的诗人。他喜欢初春的清新气...……更多
冬至读诗说养生
...,他的一生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生活饥寒交迫。他的一首《冬至》,表现了他晚年生活的凄苦。诗中这样写道: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更多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能被后人评为“七律诗第一”?实至名归
...甫一生喜爱云游四方,作为一名优秀的诗人,若想要做出一首朗朗上口的诗作,便必须学会拿捏住其中的韵律,想必稍微了解诗歌文化的人,都听说过诗中的平与仄。实际上换而言之,平仄便是作出来的诗,能否有种抑扬顿挫的...……更多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端午“赛诗会”开启
...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一首首端午诗词,将千百年的习俗与思绪传承至今。当天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赛诗会”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东门拉开序幕,吸引了众多诗词爱好者。博物馆选取...……更多
杜甫晚年生活落魄,为维持温饱写下借钱诗,字字让人落泪
...甚至连孩子都没办法喂饱,而他为了向朋友借钱,写下了一首诗,字字让人落泪。诗圣杜甫杜甫是唐朝人,他出生在一个士族家庭之中,家庭环境十分优越,所以杜甫小时候从来没有因为生计而发过愁,始终过着优渥的生活。他...……更多
许多古代诗人为什么在今天成为“网红”?张炜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
...他们的代表作,教科书里反复讲到了,他们最好的诗是哪一首,我们就去读。当我人到中年之后,我按照教科书回头来看他们最好的作品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我觉得最好的作品不是教科书里列举的那些。”二是网络化时代的...……更多
梅花唱和 往事重现
...诗》里只留下29首。其实,裴迪与杜甫也曾来往,还引出一首关于梅花的绝唱。宋代扬无咎绘《四梅图》(局部)◆ 此时对雪遥相忆 ◆唐上元元年(760),王维的弟弟王缙为蜀州刺史,裴迪跟着他来到蜀州,依为从事。裴迪入...……更多
缙云丨陈志:诗词里的万州
...山如画,风土清美。“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诗圣杜甫如鲲鹏俯瞰峡江,一语道明万州在七百里三峡的地理方位。北宋诗人苏轼父子三人乘船路过武陵木枥山,感叹“飞檐如剑寺,古柏似仙都”;清代诗人李鼎元在万州城...……更多
杜甫半生凄凉,悲愤之下挥笔成诗,诗中一成语更是人人皆知
...甫的内心充满了悲伤,于是悲怒之下他奋笔疾书,写下了一首千古绝诗《贫交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富贵的时候朋友的交情就像翻手浮云,忽云忽雨,总是反复无常,轻薄的人反而还能喜欢追随这样的人。现实汇总再也看不到...……更多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
...的诗人,应该要数张若虚,他一生仅写下2首诗,却凭第一首胜过了李白杜甫。熟悉唐诗的人,应该会知道张若虚的这篇诗作是哪首,它就是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春江花月夜》,很多人上学的时候都曾经背诵过这首诗:“春...……更多
唐朝一位薄情诗人,却写下一首最深情的诗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千古第一悼亡词,那么他的一首《离思》则是当之无愧的千古第一悼亡词。这首《离思》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诗中更是无一句有“情”字,但却读来让人心有戚戚然,无不被作者的“至情至...……更多
大唐有一位“呆”诗人,3年才写出2句诗,却成了名作流传至今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首诗是他写的出色诗歌中的一首,但是,当年创作者首诗时,贾岛可是花了大功夫,也花了许多时间,尤其是第二句,他怎么改都不满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不知道到底该用“推”还是...……更多
“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张炜:研究诗上就是要跟庸俗做斗争
...他们的代表作,教科书里反复讲到了,他们最好的诗是哪一首,我们就去读。当我人到中年之后,我按照教科书回头来看他们最好的作品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我觉得最好的作品不是教科书里列举的那些。” 张炜认为第二个...……更多
近百名诗人追随诗词足迹,赴清明上河园探诗韵菊香!
...铃》《少年游》《破阵子》《满江红》《水调歌头》,每一首诗词,每一幕场景,都让人记忆深刻,流连忘返。 4 实景演出:原来诗词还能这么燃!第四站,诗人们来到了大宋·校场看大型夜间沉浸式实景马战《岳飞·郾城大捷...……更多
欧阳江河:短视频是这个时代的文本
...这个意义上来说,短视频就是这个时代的文本。在为“每一首唐诗都为我而作”抖音中秋登楼夜专栏撰写的稿件中,欧阳江河进一步阐释道:千百年前,李白写下《把酒问月》时,他还是一个“今人”。如今,他诗里的“今月”...……更多
杜甫:从贵族后裔到流浪诗人的反转人生
...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首江城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词,记载着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对失去妻子的涓涓柔情,刻骨深情。在我们的思维中,苏轼是一个重情爱妻的好丈夫,然而历史上的东坡却并非是一个好丈夫。首先,...……更多
杜甫一生作诗是李白的三倍,为何他却是诗圣?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的大诗人,两人不仅是唐朝的两颗耀眼明星,同时也是中国文坛的两颗永不陨落的巨星,据考证,李白一生作诗1059篇,杜甫一生作诗3000余首,今尚存1400多首。杜甫作诗最多。杜甫诗篇的产量是李白的三倍...……更多
元朝诗人写下一首佳作,却因太过经典,被误认为是唐人
...,史料中并无更多关于他的记载,只知留下诗词八首,有一首最为著名,世代流传,也让他的身份被后人误会,这首诗词便是《题龙阳县青草湖》。图片:诗人漫画二、被误会的诗作这首《题龙阳县青草湖》被收录在《全唐诗》...……更多
探访白帝城:巴楚文化融汇 千古诗词流淌
...镌刻着杜甫在夔州时书写的著名诗篇《秋兴八首》,一面一首,好像翻开立体的书页。杜甫在夔州寓居1年零9个月,写诗430多首,占其一生创作诗歌总量的三分之一,平均下来每3天创作两首诗。这些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咏...……更多
...,李杜高峰许再攀’。旧诗说到伟大的诗人,只说李白跟杜甫是两个最出名的诗人。所以中华诗教要流播、要传达给下一代,作出像李白、杜甫他们那样伟大的成就。我们年轻人,要共同地向着这样的高山去攀登。”“我是一生...……更多
诗人王维21岁状元及第,中年孤寡晚年淡薄
...的大门口有一名背琴少年走了进去。两年后的背琴少年以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震撼诗坛,他就是诗人王维。相比起诗人,在唐代的王维还有另一重不得不说的身份,王维21岁就已经状元及第,明耀长安。本来应该是状元...……更多
李白:盛唐的“嘴炮王”,一口诗词震古烁今
...“互动者”。他与许多历史人物都有过交往,比如王维、杜甫等人,甚至还曾与当时的皇帝唐玄宗有过“诗词切磋”。想象一下,如果李白在现代,绝对会在社交媒体上与各路名人互动,发布“我和杜甫的诗词对决”,引发无数...……更多
《上春山》藏着贵州音乐人的情怀和中国式浪漫
...10首古诗词。表达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春”的多种意境,一首《上春山》承载着贵州音乐人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情怀,藏着中国式的浪漫。上春山踏莎行·候馆梅残[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更多
他只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被后人誉为“孤篇盖全唐”
...”中,数张若虚的名声最响,这为什么呢?因为他创作了一首“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驰名古今,无数人都奋力推崇,那么《春江花月夜》到底描写的是什么地方呢?对此,无数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而...……更多
高适:青年不得志,晚年人生开挂封侯
...君?——高适《别董大》《别董大》其实写了两首,另外一首不咋地,几乎没人注意。但这一首,最后两句成为千古名句,也不知道多少人在送别时吟咏着这两句诗,既安慰别人又为自己打气。那么,董大是谁呢?董大叫董庭兰...……更多
李杜之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融
...忠实拥趸。而非要将两人分出个高下,当年两人都曾写过一首描绘长江的诗,从中便能看出谁更技高一筹。首先来看看李白的,这首诗便是我们熟悉的《过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更多
走进古诗词中,去感受春天的魅力
...可是,苏轼却毫不在乎,不一会儿,天放晴了,他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徽州年俗“上九”庙会
徽州人的一生,需要经过各种庙会的“洗礼”,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神鬼合一菩萨老爷的保佑,庙会伴随着每个徽州人的成长。如徽州区岩寺镇每年正月初九的举行“上九会”
2025-02-07 12:14:00
论文心画派文学与艺术的融合之道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长河中,艺术流派众多,而文心画派以其独特的理念和表现形式独树一帜。它强调文学与书画的紧密结合,追求心境与意境的完美融合
2025-02-07 10:26:00
新书速递 | 李晶彭庆阳新作《李世民书论解析与图文互证》出版
近日,由李晶、彭庆阳合著《唐·李世民书论解析与图文互证》一书由中国书店出版发行,该书是全国书法名家洪亮主编的“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系列之一
2025-02-06 22:48:00
鳌拜手握重兵推翻康熙易如反掌,可为啥不造反?康熙晚年说出答案
前言在清朝初期,顺治皇帝登基时只有6岁,大权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多尔衮野心勃勃,将自己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
2025-02-07 01:20:00
金门战役惨败,叶飞上将自责,后勤部长透露隐情:船都给厦门了
1992年11月7日,金门岛解除长达36年的戒严,结束了“战地政务”,实行地方自治、军民分治,还政于民。金门岛离中国大陆虽然遥远
2025-02-06 18:07:00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1988年11月,两个陕西农民受托帮考古队干些体力活,并在古墓里捡到了价值不可估量的金手镯。他们选择主动上交给考古队长
2025-02-06 18:08:00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却让狄仁杰上前:你看这是什么?
作为历史上唯一敢称帝的女性,武则天的实力毋庸置疑,虽然历史上女性因为种种手段独揽大权的不在少数,可是真正敢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称帝统御天下男人的却也只有武则天敢了
2025-02-06 18:33:00
让杨素成了隋朝第一“绿帽侠”的三个爱情典故
在中国数千年的岁月长河里,曾流传过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虽然多系文学作品或神话传说,且往往以悲剧收场,但也不乏有真人真事
2025-02-06 18:44:00
秦的来历,两个版本哪个比较可信?
秦是嬴姓民族。春秋战国一番争斗后,秦最终统一了中国。秦国最早连诸侯都算不上,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
2025-02-06 18:45:00
英国爱德华八世:为娶3婚女放弃王位,换来的却是妻子的冷漠刻薄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女人不坏,男人不爱。”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乏验证,因为许多行为浪荡的女人却能轻松地俘获一众优质男人的心
2025-02-06 18:45:00
老汉无意中捡到一堆破布,被儿子20元卖掉买酒喝,如今价值超4亿
故宫,宛如时间的宝库,聚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座古老的宫殿,见证了中国几百年的兴衰荣辱
2025-02-06 18:50:00
聊聊吴用和晁盖的关系
在吴用眼中,晁盖是个傻大个。两人一狐一虎,上山之前,各得其所,亲密无间。然而他两关系能够稳固,主要是在上山之前,晁盖是一村之霸
2025-02-06 18:50:00
雍正年间地方改革的多样性和基本原则
雍正年间的奏折制度和火耗归公财政改革,带来了非常直观的后果。奏折所传递的信息率先提醒雍正注意地方财政真实的不稳定状况。正是在皇帝对奏折的答复里
2025-02-06 19:01:00
清末中国西部的“盗墓者”,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古代乃至原始社会时,陪葬习俗的兴盛标志着对死者的一种特殊仪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陪葬品变得日益奢华丰富,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5-02-06 19:12:00
诗丽吉背叛丈夫,“刮宫”后跪地为国王献鲜花,姿态卑微另有所图
泰国前国王普密蓬和妻子诗丽吉的爱情故事堪称传世佳话。二人初识于普密蓬在欧洲求学时,当时他已经是泰国的新国王。在家国重任压力下
2025-02-06 1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