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元朝诗人写下一首佳作,却因太过经典,被误认为是唐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11 10:55:00 来源:快乐的苹果说历史

提起古诗,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唐朝,唐朝涌现了无数佳作,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产生的优秀诗人,至今受人崇拜,词句的组合既让人感受其豪迈奔放,也能让人感受到婉转凄凉,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当然,除了唐朝之外,其他王朝也出过经典的古诗,只不过,因其他王朝并不是以古诗为主,所以提起古诗我们就只想到了唐朝。一旦读到某篇经典古诗,立马会想到出自唐朝。

例如元人唐珙就有一篇经典佳作,被误认为出自唐朝,就连唐珙本人也被许多人误带着被当成了唐人。那么,他写下的这首古诗到底有多经典呢?一起来看看吧。

元朝诗人写下一首佳作,却因太过经典,被误认为是唐人

图片:写古诗剧照

一、元人唐珙

唐珙虽姓“唐”,但绝不是唐朝时期的人,而是生活于元末明初,今浙江绍兴人士,唐珙的父亲唐钰是南宋人,不仅是位词人,还是一位义士。据史料记载,当年南宋皇陵被元僧所盗,唐钰偷偷地将历代帝王的遗骨收拾好,重新埋葬了起来。

唐珙虽是元人,但深受其父亲影响,也是一位侠义人士,可谓“南宋遗民”,不过,史料中并无更多关于他的记载,只知留下诗词八首,有一首最为著名,世代流传,也让他的身份被后人误会,这首诗词便是《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朝诗人写下一首佳作,却因太过经典,被误认为是唐人

图片:诗人漫画

二、被误会的诗作

这首《题龙阳县青草湖》被收录在《全唐诗》中,要知道,《全唐诗》收录的都是出自唐朝时期的诗词,而唐珙是元人,他的作品又怎么会被收录到《全唐诗》中呢?除了文献的错乱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首七言和唐诗的品性非常相似,编纂者在收录时弄错了。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全唐诗》的编纂者,要怪只能怪这首词作太过经典,让人一看便误会成唐朝的经典之作!那么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看这首诗词的原貌,品读一下该诗:

元朝诗人写下一首佳作,却因太过经典,被误认为是唐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题龙阳县青草湖》全篇

这首诗词和李白的写作风格比较相似,既神奇又充满浪漫,而且细节描写也非常生动,同时也能让人看到一幅唯美之景。

虽然此诗仅有短短四句,区区二十八字,但这意境以及深刻的描写,让这首诗作成为了千古传奇!这样的佳作,不仅在元朝诗作中脱颖而出,堪称顶峰之作,就算是在唐朝,也绝对是诗中珍品,上乘之作。

所以,编纂者误以为这首诗是唐诗也就情有可原了,毕竟,不管从描写手法还是情感思想上来看,与唐诗毫无差别。

元朝诗人写下一首佳作,却因太过经典,被误认为是唐人

图片:创作诗作剧照

三、诗词首联

诗词一开篇,便让人深受感动,“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意思就是说在秋风的吹拂之下,洞庭湖一下变得苍老许多,而湘君充满愁情,在悲秋之下竟一夜白头。

这一句运用了典故,“湘君”所指的乃是湘水中的男神,与湘水女神是恩爱夫妻,据传,舜帝南巡之时因病而逝,他的两位妃子在洞庭湖闻得这一消息,悲痛万分,日夜以泪洗面。妃子的泪珠滴落在岸边的竹子上,眼泪似血,将竹子染上了斑点,之后,两位妃子投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

屈原在作品《九歌》中就提到过湘君和湘夫人,指的就是舜帝和他的两位妃子,所以,唐珙在这首中运用典故,让诗词充满了神话色彩,让人感到神秘之色,同时,也从这一神话故事中感到了深秋的悲伤。

此外,唐珙还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一个“老”字用得出神入化,洞庭之水会苍老吗?自然不会,所以,一个老字就将洞庭湖刻画得活灵活现,洞庭湖水本不老,不过加入了人类的情感,自然就苍老了许多。就如“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一个意思。

所以,仅是开篇,就让人惊叹万分,从幽美到意境,含而不露的表现手法更是突出作者的诗词水平,所以,他被误认为唐人,就像是对他诗作的最高评价!

元朝诗人写下一首佳作,却因太过经典,被误认为是唐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洞庭之水

四、诗词尾联

诗词的最后两句更是让人拍案叫绝,直教人称奇!“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诗人日夜饮酒,酒醉之后恍惚之间,仿佛自己来到了银河,周围星光灿烂,美不胜收。这是诗人酒醉入梦之景,表达得非常浪漫。

看上去,这写的浪漫之景,引人入胜,实际上,这是诗人描写自身的一种凄凉感觉。众所周知,美梦再美,终究只是梦境,难以成为现实!而美梦,总有醒来的时候!当梦醒时分,便是美梦破碎之时,梦醒之后,现实如此残酷,更是加深了诗人心中的惆怅,同样也令人感同身受,能够亲切感到那份愁苦。

纵观全诗,开篇结尾作者都给了我们惊喜,让我们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不过,此诗最独特的还是最后两句,如梦如幻,简直道出了人生真谛。

元朝诗人写下一首佳作,却因太过经典,被误认为是唐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银河星光灿烂

五、总结

我国著名国学大师曾高度评价这首《题龙阳县青草湖》,认为这是埋没在砂砾中的明珠!确实如此,元朝盛行散曲,古诗并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化,而唐珙却能别出心裁,在盛行散曲的时代创造出诗词独有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佳作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将深情融入诗词中却又不外露,更重要的是,其意境甚是空灵,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笔下的浪漫,所以,这首诗作被收入《全唐诗》中并不是坏事。

一个“乌龙事件”,让这首诗知名度更高,让更多人知晓了此诗的存在,换言之,若没有这一乌龙闹剧,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元朝还出了这样一首优秀的经典诗作。

从这我们也看出了一个道理,也就是“宣传”的重要性,有时候,我们大费周章的去宣传,反而很难见到成效。倒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乌龙,带来的影响力大大超乎我们的影响力。所以说,在我们生活中,也可以借鉴这一“乌龙”的宣传,别出心裁,创造出不一样的神奇。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哪位二流的诗人,却写下一流的咏梅诗
...词寥寥无几,而这首《早春》也是他众多作品中最经典的一首。看似写的很普通,但诗人却通过描写初春的美景,营造出优美的意境。短短四句,共28个字,也写出了春暖花开的美景,读来也是真
2024-02-09 10:29:00
...马屁的佳作,传颂至今,今天就给大家带来清代龚自珍的一首精彩“马屁诗”。龚自珍是清末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提到他,人们往往会想到他那“狂来说剑,怨去吹箫”的名句,以及那首以“九
2024-07-24 17:25:00
唐代诗人钱起:一诗成名,超水平发挥的典范
...了。先说崔护,平生只存6首诗,却因为在墙上随手写的一首《题都城南庄》名垂史册,他的这次超水平发挥可谓惊艳文坛;再说北宋末的林升,目前只找到了他的两首作品,但却凭在旅馆墙上那首
2023-11-14 14:52:00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赞美梅花的精神和词中的经典之美
...首词通篇也是句句经典,特别是最后两句:”然而有这么一首咏梅诗却又是别具一格,它尽管也是赞美了梅花的精神,但更多的还是以梅花代替了友情,显得别具一格,同样的成为了咏梅里的名篇,
2023-10-14 08:02:00
白居易与友人在湖中小舟饮酒,写下一首什么诗
...为唯美,也非常的感人,例如他的这首《采莲曲》,便是一首难得的佳作,通篇描绘的极为生动,把男女约会情形,描绘的活灵活现。其实唐诗里有很多的爱情诗篇,这些作品都是极为唯美,白居易
2023-07-22 14:05:00
李商隐最有诗意的一首诗,成为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在一姓骆的人家,由于寂寞无聊便写下了这首诗,成为了一首难得的佳作。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竹丛里的船坞静静地呆在那里,然而靠近临水的地方,则是显得更加的幽静
2023-05-18 19:13:00
抖音中秋登楼夜总顾问、诗人西川:唐诗依然在治愈着所有中国人
...月十五中秋节(9月29日)在黄鹤楼举办中秋晚会——“每一首唐诗都为我而作”,六神磊磊、都靓、《长安三万里》剧组、以及抖音上著名的文化学者等也将悉数亮相,与天下爱诗之人以诗会友
2023-09-15 16:42:00
王之涣凭一首诗就名垂青史,道出人生至高哲理,成必背的千古名篇
...识、追求自我提升的价值观相契合。结语《登鹳雀楼》是一首流传甚广的诗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王之涣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再以人生哲学的思
2024-09-08 16:41:00
公共IP“捡漏”指南丨国剧蓝海题材
...很容易降维打击、产出经典。《唐朝诡事录》系列取材于唐人笔记《酉阳杂俎》在CVB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的2024年上半年“重温经典”频道电视剧收视率TOP10榜单里,有三部剧集都是
2024-08-13 18:0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