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代边疆政策为何逐渐趋向保守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以对外政策上的强硬态度著称,与中国古代各朝代相比,现代网友们如此戏称历代:“强汉、盛唐、弱宋,刚明”。一个“刚”字,可谓是道尽了明代对外政策的核心特色。可是同样是“刚...……更多
...述了大明王朝的边防战史,并从战争史的视角对明代边防政策的演变、边防军事体制、边疆族群的兴衰、地方管理、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浩如烟海的繁杂信息中总结明代北部边防的特征,探究明朝是如何在长达276年的...……更多
朱瞻基的盛世与明朝土木堡之变的隐忧
...继承父亲的遗志,沿袭仁宗的仁政,实行休养生息的统治政策,革除了一大批冗余的机构和官员,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为了发展农业,朱瞻基继续了从洪武年间就开始的招人垦荒的政策,并减免了一系列赋税。在宣宗时期...……更多
张居正改革让明朝中兴,可惜自己结局却悲惨无比
...忠心耿耿辅佐小皇帝,革除积弊创建新政,近乎让衰落的明朝再度走向中兴的人,死后却落得个被抄家的下场。他就是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兼改革家张居正,然而你知道张居正是如何进行改革,使大明王朝重新焕发生机的吗,相...……更多
明朝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又留给我们什么遗产呢
...游牧民族的崛起等多因素合力,最终导致了王朝的更迭。明朝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又留给我们什么遗产呢?在明朝建立之初,退居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及其他实力不容小觑的部落,虽然已多次被打败,依然不甘心北遁、伺机反扑...……更多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停止后大明财政反而捉襟见肘
...的较量中消亡了。而结果显而易见,随着清朝延续明朝的政策,严酷的海禁措施导致中国逐渐与世界脱轨,逐步沦入百年的屈辱史之中。 ……更多
张居正作为变法功臣,为何被传召清算
...治上面临的几大难题。腐败问题滋生了朝政的黑暗,国家政策甚至成为不法官员牟利的工具。在这一情况之下,明朝百姓不堪暴政,纷纷起来反抗,引发了明朝内部统治危机。百姓痛苦在不断加深,因此,对于这样混乱的局面,...……更多
从熊廷弼在辽东的调研报告,看大明是如何失辽东的?
...就在辽东地区。可以这样说,也是因为明朝在辽东地区的政策错误,导致最后在西北地区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最后使得整个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的极度混乱,从而导致奔溃。那么在那时候,明朝的辽东地区究竟是因为什么样的政...……更多
大明王朝的边防战史
...治制度、地方管理、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全书将明朝北部边境防御历史划分为十余时期,论述明朝皇帝、官员和将领在实际处理边境防御问题时,是如何思考、争论、决策的,探究明朝是如何在长达276年的统治中确保领...……更多
张居正的改革与李成梁的军事才能:明朝晚期的振兴与危机
...,一大批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而且由于这样的强高压政策之下,导致百姓生活民不聊生,对于朝廷的军队逐渐心生不满。李成梁除了好大喜功以外,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在辽东的位置,他听信投降的女真人,对于当时辽东地...……更多
明朝花数百万打造的关宁铁骑,为何最后变身三姓家奴
...被逼自杀,大明政权垮台。这句玩笑话的原型就是历史上明朝末年的辽东守军,被后人唾骂的三姓家奴军队——关宁铁骑。1.大明的防线公元1626年,在大明将领袁崇焕的提议下,一支完全由辽人组成的辽东守军建立了,这支守军...……更多
明朝针对北元的战略:军事打击,经济制约与民族政策
...过多次战争,双方积怨较深。此外,明朝在对待蒙古人的政策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蒙古人不愿意归顺明朝。三、明朝针对北元采取的措施和效果明朝针对北元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军事制度、经济政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首...……更多
明朝“没落”之谜:从何时起走向衰败?
...屡战屡败,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此外,明朝晚期的边防政策也存在严重问题,如长城的疏于维护,边防将领的腐败等,这些都削弱了明朝的军事防御能力。综上所述,明朝的“没落”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更多
朱棣才是大明朝第一罪人,他不迁都就没有清朝了?
...厚的政治基础。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南京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如设立六部、建立内阁等,为明朝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这些政治传统和制度在南京扎根多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的地理位置还有...……更多
隆庆皇帝的权力与中兴
...革一反嘉靖年间的官场人事,由于隆庆皇帝不干预,这种政策延续到了万历十年(1582年),对于嘉靖以来的浑浊的官场有很大改善。 在应对俺答汗时,高拱提拔王崇古总督宣大山西的军务,以对付当时的鞑靼诸部。王崇古到任...……更多
古代王朝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修长城
...,需要何等大的力量同有系统的组织。但是一看这种前进政策功德圆满所经过的那一段可怕的地面,不禁令我们感到中国人势在必行的展延长城以及后来汉朝的猛进政策,在人力方面所受的痛苦和牺牲,一定是很伟大的了。”汉...……更多
历史上能北伐击败游牧民族的人物,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远被铭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五、唐太宗——开明政策,稳定边疆 唐太宗是唐朝的一位杰出君主,他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和平手段和联姻等方式,与北方游牧民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同时,唐太宗还加强...……更多
明朝的骨气与疆域变迁:从强盛到衰落的领土变化
...差异,利用当地贵族管理少数民族,也就是“以夷制夷”政策。这种政策的初衷是好的,能够满足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和稳定,羁縻地区的领导名义上是归属中央政府管理,实际上在地方有相当大的权力和势力。羁縻...……更多
于谦抗击瓦剌为大明续命200年,8年后为何被问斩?
...事层面上的应对却开始显现出极大的不足,尤其是在军屯政策的废弛之上,更是大大降低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由于吏治腐败以及将领本身大量囤并当地土地的行为,导致没有足够的士兵来进行土地耕种,剩下来为数不多的士兵...……更多
2022-12-16 20:43:00于谦,大明
明朝九大边军重镇有多少兵力
还不知道:明朝九大边军重镇有多少兵力?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征虏大将军徐达率25万大军北伐,将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赶回到了蒙古草原。至此,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退出了历史舞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更多
五次远征三次扑空,朱棣为何执迷不悟?探索历史背后的真相?
洪武二十一年,明朝大将蓝玉率领明朝大军二十万远征蒙古扑鱼儿海,大败元军。大明这次重创蒙古之后,北元彻底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从而分裂为三个部分,鞑靼,瓦拉和兀良哈。如此支离破碎的蒙古,想要对大明朝有绝...……更多
...面“御外侵,修边墙;抗倭寇,安海疆”,是嘉靖帝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修边墙是补修长城和国家防御工事,为安定大明王朝的边疆打造良好基础。因为在经历了之前的几次混乱之后外部少数民族都对明朝统治虎视...……更多
...努尔哈赤能崛起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利用了明朝时期民族政策的漏洞。因为当时东北地区鱼龙混杂,蒙古人、汉人、朝鲜人、女真人相互混杂其中。而女真人是最多的,也是最混乱、最分裂的。当时女真的叶赫部,尼堪外兰部、...……更多
...大乱,群雄并起,政权更迭不休,期间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政策也十分多样化。到南北朝后期,突厥崛起,中原的北周、北齐都先后给突厥交纳岁币。隋朝建立初期,也延续了给突厥交纳岁币的传统。在隋朝和突厥公开开战后,这...……更多
朱瞻基文治武功,开创明朝的黄金时代
...理,因此在他统治的期间内,体恤民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据说,有一次朱瞻基路经农田时,看见路旁有耕作的农民,于是他下马询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他兴致盎然,取来农民耕田的农具,亲自犁地。没推几下,他停下来...……更多
朱元璋的统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福利系统
...人手中。其次,朱元璋还实行了史上最为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从多方面限制商人的权利,包括不许商人穿戴丝织品等等,可见明朝时期的商人生活有多么艰难。朱元璋为了维护统治,还建立了特务机构,也就是锦衣卫,时刻监...……更多
大明海防:古代中国的海上长城
...所受的委屈。至于满清,他们在建设北洋水军之前的海防政策非常简单粗暴——海民后撤三十余里,完全放弃制海权。我说实话,那可真是好样的。总之,由烽燧、驿路、聚落三大系统构建而成的大明海防系统,空间布局良好,...……更多
明武宗朱厚照,大明朝最后一名英主,可惜死后被人黑惨
...元璋亲自编写的《皇明祖训》(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明朝典籍。内容是为巩固朱明皇权而对其后世子孙的训戒)来警告朱厚照不要贪功兴兵。睿智的朱厚照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他指出,皇明祖训中的15个不征之国不但...……更多
戚继光、王阳明、张居正、孙承宗,谁能挽救大明朝
...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意图复兴明室,却无力回天!明朝并不缺乏杰出人士,为何会走到这一步?那么,我们从时、势、人、局来分析戚继光、孙承宗、张居正、王阳明四人,就能够很清楚地分析出他们能否让大明朝起死回...……更多
大明为何能获得如此崇高的评价呢
...就是其伟大的另一重要原因。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使得大明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首位,这在当时是无人能及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棋盘岭“一地两设伏” 战例经典写入解放军战术教科书
大皖新闻讯 棋盘岭在桐城县城南11公里处,安桐公路从岭下穿过。抗日战争爆发后,棋盘岭是日军的一条重要补给线,1938年9月
2025-07-08 16:54:00
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
2025-07-08 07:04:00
“老八路”抗战史料入藏南京王云生前曾在南京工作十余年,获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7月3日,“老八路”、军旅剧作家王云生前留存的珍贵抗战史料
2025-07-08 07:51:00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方志大讲堂”再谈郑和:让航海精神融入城市血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祝东秀2025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
2025-07-08 07:51:00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北上抗日时的合影。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
2025-07-08 07:56:00
陈绍先,1920年出生,贵州省兴义市人。1920年,陈绍先出生在兴义县(现兴义市)泥凼乡岩凹一个贫农家庭,童年时,生母早逝
2025-07-08 01:50: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青砖镌烽火 均郧房县委旧址的红色记忆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通讯员 任紫薇)中原突围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以迎击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的首战壮举
2025-07-07 19:55:00
战地寻踪 | 五处遗存传承平北抗战烽火
这里是怀柔地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至今仍旧保留着抗战中的5处革命旧址,这里传颂着一段段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头道梁村
2025-07-07 14:06:00
战地寻踪 | 人民第一堡垒焕新红色记忆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
2025-07-07 14:37:00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7月7日,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无数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2025-07-07 14:52:00
安次区图书馆:开展国防教育研学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建斌)“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7月6日上午
2025-07-07 17:54:00
华南细菌战重要铁证!“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首现国内
7月7日,在广东省档案馆,一份来自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波第8604部队”名册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国内
2025-07-07 18:32:00
习语|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总书记这番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25-07-07 08:4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徐光耀)准备把我珍藏了80多年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捐献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25-07-07 08:59:00
@小伢儿 来演绎心中的济公故事
虎跑公园推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游本昌老先生捐建的石刻济公传奇故事朱辉为孩子们做讲解 “鞋儿破
2025-07-07 0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