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隆庆皇帝虽然很少像自己的父亲嘉靖皇帝独裁独行。但是他还是有很多缺点,比如爱财如命,又贪图享乐。隆庆皇帝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敢于放权,他很少干涉朝政,也很少参与朝廷的运转。这使得明朝的朝政在隆庆年间依旧在内阁大臣的指导下改革,并且为万历年间的改革埋下了伏笔。可以说隆庆皇帝是一个中兴之主,这种中兴属于隆庆皇帝的无心之举。
明代江山的濒临崩溃
在隆庆皇帝继位之前,明朝的江山在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手上运行了六十年,这六十年明朝实际上已经濒临崩溃,正德皇帝在位期间纵欲放荡,巡幸耀武。他修建豹房沉溺享乐,把政治搞得十分败坏。但是紧接着继位的嘉靖皇帝则是另外一个极端,他统治大明帝国四十五年,在这四十五年里大明帝国陷入了崩溃。
嘉靖皇帝本人并不懒惰,智商也很高,思想反应也很敏锐,特别是在关系到本人威望和利害的问题上更是如此。但是嘉靖皇帝登基以后,牢牢抓住权柄,而且喜怒莫测,果于杀戮;遇事坚持定见,固执不移;性格多疑,绝不允许逆耳之言或异议存在。
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十分喜好神仙术。这个神仙术,是道教的一个分支,并不是正道,也就是脱离清苦的修习,而是大力实行斋醮、符咒、扶乩、祥瑞、烧炼、制合春药、求长生不死等邪术的分支。嘉靖皇帝沉溺于这种修炼方法,对国家社会政治产生极坏的影响。嘉靖皇帝本人衰弱多病,这也是嘉靖皇帝沉溺神仙术的原因。但是迷信神仙术给国家政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第一就是大兴土木工程。嘉靖皇帝的几大手笔是:把自己出生地安陆升格为承天,并将旧王府改建为卿云宫,另在当地建造龙飞殿以飨玉帝。在北京加建玄极殿、玉芝宫等,又在西苑督修仁寿宫并遍设玄坛。在方士陶仲文的故里黄州建设雷坛。
这带来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全国的人力和物力都放在嘉靖皇帝的个人玄修事业上。
在嘉靖十九年(1540年)四月,工部尚书温仁和上疏切谏,他在文书上诉说:“二三岁间,内外大工,如宫,如殿,如宇,如坛,如厨库,如陵坟,如碑,共费六百三十四万七千有奇,而承天所请又一百七十余万,今尚工三十余所,藏竭矣,请务其急者。”
温仁和一针见血地指出嘉靖皇帝的弊政,但是他本人被嘉靖皇帝看中,所以没有受到伤害,而给事中顾存仁、高金、王纳等人上谏,不是遭到贬谪就是被抓送往锦衣卫的镇抚司。其实这种事情在当时普遍存在,太仆寺卿杨最曾经指斥嘉靖皇帝身边的方士们,说他们是以欺妄取宠的骗子,奏请立予斥逐。嘉靖皇帝得知消息大怒,把杨最抓去诏狱,使用杖刑痛打,杨最在杖刑中被活活打死。
其实在嘉靖皇帝看来自己的行为是在玄修成仙,这些人的劝谏是打扰了自己的修行。如此一来,大肆修建土木工程和一意玄修就无人敢于阻止。而民生则是陷入凋敝。
嘉靖五年(1526年)直隶御史张珩即上疏痛陈局势的危急,他说:“顺、永、保、河四府之民,腹心之荣卫也。臣顷按其户口,死徙过半而征徭之旧额犹存;官吏之朘求无已,重以岁比不登,穷民去而为盗,是病且及腹心矣,不可不为之虑也。”

而当时的最富裕的江南一地也是哀鸿遍野,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至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嘉兴府的各县遭遇大荒。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再次大荒,平湖、海盐十分严重。江南一带本来经济发达,除了一部分是以耕田为生,大部分都是以纺织业为生,但是在遭遇大荒之后,木棉干死和粮食歉收,人民一下子失去了生活来源,皆束手待毙。《祐山杂说·甲辰荒变》记载:“水上浮尸,及途中饥殍,为鸢狗所食者不可胜数。”
但是官府不管依旧催收课税,衙役们拆屋,甚至逼迫百姓卖掉自己的老婆孩子。“又官粮逋负,苦于催科,田无所售,则拆屋货之苏、湖各邑;不足,即鬻妻女于宁、绍。”可想而知嘉靖年间百姓身上的重重苦难。
第二,重用严嵩。严嵩此人擅长揣测嘉靖皇帝的心意,此外他的儿子严世蕃比父亲更加会揣测皇帝的心意,他们在专权之后贪污成风。
在嘉靖三十年(1551年),广东道试御史就揭露严嵩的买官的价格。文职官员里州判三百两;通判五百两。武职官员里管事指挥三百两,都指挥七百两。此外,刑部主事项治元贿赂严嵩一万三千两,从而转官吏部。甘肃总兵仇鸾被革职后贿赂严嵩三千两银子,出任宣大总兵。

杨继盛在弹劾严嵩的时候,文书中有言:“凡文武迁擢,不论可否,但衡金之多寡而畀之。将弁惟贿嵩,不得不朘削士卒;有司惟贿嵩,不得不掊克百姓。士卒失所,百姓流离,毒遍海内。”把严嵩贪污受贿下的困苦民生展现了出来。当然嘉靖皇帝并没有听,在严嵩的挑拨下,嘉靖皇帝把杨继盛关入监狱,最后杨继盛被杀。
严嵩倒台之后,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朝廷查抄严嵩的家产时,清理出金32960两,银2027090两,另有珍宝无数。
第三,北虏南倭的困扰。
北虏一方面是套虏的危害,在明英宗之后由于明代边防力量的衰落,导致大批蒙古人南下河套地区,他们对于周边的明朝地区形成极大的危害,所以被称为套虏。另一部分则是蒙古鞑靼部,他们要求和明朝举边市贸易,但是嘉靖皇帝拒绝,这使得蒙古人频频和明朝发生战争。蒙古鞑靼部的俺答汗于是不断南下进攻明朝,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俺答汗进攻山西地区,杀戮百姓二十万,劫掠牛马约有二百万头。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由于边防空虚,俺答汗由蓟镇突破,居然攻打到了北京。最后是蒙古人主动撤兵,嘉靖皇帝才喘了一口气。此后俺答汗和明朝战争不断,这使得明朝疲于应付。
南倭则是明代的大患,倭寇的侵袭在明太祖时期就已经开始发生,一直到明成祖时期击垮了倭寇,这才导致倭寇的踪迹变得断断续续,但是倭寇一直存在,在嘉靖皇帝当政期间,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混战之中,大批日本武士成为浪人,而且又有一部分日本大名直接参与劫掠,于是就形成了极为严重的倭患,面对倭寇的数次来袭。嘉靖皇帝先是派朱纨前去平定倭寇,朱纨在打造战船,严守海防之后守住了东南,但是他的行为比如攻打双屿岛,就严重损害了当时闽浙一带豪族的利益,于是朱纨被弹劾,嘉靖皇帝听信谗言逮捕朱纨,最后朱纨自杀。张经是嘉靖皇帝启用的第二个用于对付倭寇的大臣,张经本来对付倭寇得心应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张经大破倭寇,斩首两千级,但是张经被严党弹劾,最后被嘉靖皇帝处死。最后一个是胡宗宪,胡宗宪的表现不错,逐渐消除了倭寇,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和俞大遒在广东攻破残余的倭寇,倭寇的大规模侵扰才算结束。
嘉靖皇帝留下的江山,到了隆庆皇帝时期急需改革
隆庆皇帝十分信任高拱、张居正,他本人基本上是在深宫享乐,于是隆庆年间的改革都是在高拱、张居正手上完成的。

他们首先对于吏治进行了改革,在高拱的主持下,首先制定严格的人事纪律:凡是领凭而不到任的官员,一律免职降用。查实有据的贪官一律革职,永不续用。被弹劾的官员一定要查实证据然后才能处罚。对于冒牌的官员一律严惩,对于冗官冗吏一律裁除。同时大批启用当时的名官名将,比如谭纶、戚继光。同时高拱要求在兵部加设四个侍郎以面对当时战事,这种人事改革一反嘉靖年间的官场人事,由于隆庆皇帝不干预,这种政策延续到了万历十年(1582年),对于嘉靖以来的浑浊的官场有很大改善。
在应对俺答汗时,高拱提拔王崇古总督宣大山西的军务,以对付当时的鞑靼诸部。王崇古到任后,多次打退鞑靼的进犯。而且到了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汗和他的孙子把汉纳吉发生矛盾,把汉纳吉逃亡明朝,明朝以此为机会强迫俺答汗封贡,最后使得嘉靖年间的边患减轻。
采用了一条鞭法和清量土地。一条鞭法就是把所有的徭役和税收都折合成银子,百姓只需要交给银子,徭役由政府出钱雇佣那些愿意服徭役的人,它简化了收税的步骤,也减少了政府的用人,可以是一大良政。同时大力丈量土地,以土地的多少来征收赋税,明代在中后期大量的豪族侵占土地,而他们却对于国家谎报土地数量以此获得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高拱和张居正采用了丈量土地的政策,让大土地所有者缴纳赋税,他们用的就是海瑞,在隆庆三年(1570年)夏,海瑞升调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外放应天巡抚。辖区包括应天、苏州、常州、镇江、松江、徽州、天平、宁国、安庆、池州十府,海瑞全力摧毁豪强势力,推行“一条鞭法”,丈量土地。但是这项政策受到了豪强势力和士绅的抵制。

高拱和张居正对于商业也多有爱护。当时商业由于“士农工商”观念的影响,导致商人的地位低下,而另一方面则是官府长官和官府衙役的欺压,这些官府的人有着种种陋规盘剥商人,甚至还有官府的敲诈勒索。商人只有依附于政府官员才能够生存。在隆庆四年(1570年),高拱上书请求体恤商人,他一是打压那些盘剥正常商人的官府官员,二是以商人进行商业活动的难易程度来缴税以此减轻商人的负担。
这一系列内阁大臣主持的改革使得明朝的元气得到了恢复,明代还能够延续近一百多年,也得益于隆庆年间的改革和隆庆信任的大臣,比如高拱、张居正。在万历年间,张居正用了十年的改革试图把控大明王朝,把他拉回正轨,但是张居正去世后,隆庆改革和万历改革的成果被万历皇帝废除,大明王朝也就开始朝着崩溃走去。
隆庆皇帝虽然没有参与隆庆年间的改革,但是他信任的改革派高拱,张居正把隆庆年间的政策实行到了万历十年(1582年),这给予明朝一定的活力。可以说隆庆皇帝在无意间做了一次中兴之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