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08 07:56:00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北上抗日时的合影。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北上抗日时的合影。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4月,《江声报》报道《厦大生李秦易在长城寻拼命处》。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4月17日,《江声报》第四版报道《易元勋成仁后策励后方》。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5月30日,《江声报》报道易元勋追悼会。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2025年7月6日,厦门日报与《桂林日报》联合报道《英烈遗志照今人 寻根铸魂砺初心》。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唐俐 桂林日报记者 秦丽云 图/资料图片)如果您手上有抗战英雄易元勋的相关线索,欢迎拨打《厦门日报》读者热线968820,或在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

他,本是厦大沐浴书香的学子,却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投笔从戎;

他,不甘无为,决然奔赴战事最为险重的地方,“在长城寻拼命处”;

他,为国捐躯时年仅24岁,厦门数百人为他送行……

他就是厦大法学院学生易元勋。但因为当年时局动荡,他的档案资料如今已经再难寻踪,连同他的亲属、后人等也难以联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报联动易元勋籍贯所在地的党报《桂林日报》,共同寻找桂林籍忠烈易元勋后人,为英雄寻根寻亲。

厦门《江声报》曾写道,易元勋到厦大就读后,家人期待他能“早日学成归里,一家人的衣食有所依靠”。92年过去了,英烈易元勋的老家在桂林何处,亲人晚辈安在?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本报决定与《桂林日报》进行联动,两地党媒联手,共同为易元勋寻根寻亲——《桂林日报》已于7月6日刊发了相关报道。

因没有易元勋详细的家庭地址、家人姓名等关键信息,《桂林日报》记者根据易元勋曾在桂林中学、桂林法专(广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就读的信息,第一时间与两个学校联系。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保存不全,记者未能查到相关的信息。

幸运的是,从姓名入手,由全国易氏族谱进行查找,记者发现桂林市资源县梅溪镇大坨村是一个易姓大村,该村“元”字辈的族人多为清末民初出生,与易元勋英烈的出生日期相符,但记者查阅族谱却未发现“元勋”一人;此外易元勋“有四个兄弟”,但也暂无相匹配的线索。据了解,该村易氏家族数次修谱。其中,第五次修族谱是在1908年,第六次已是1999年。易元勋生于1909年,没有赶上第五次修族谱,很可能在第六次修族谱时被漏掉了。

寻找仍在进行中,记者又了解到易姓一族在清末民初,不少族人迁徙到桂林市永福县一带居住,其中包括“元”字辈。记者与永福县的一位易氏家族负责族谱事宜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寻求桂林易姓联谊会的帮助,希望多方力量共同发力,找到易元勋的家和家人,完善忠烈的生平,传播英雄事迹。

山河已无恙,英雄可归家。如果您手上有抗战英雄易元勋的相关线索,欢迎拨打《厦门日报》读者热线968820,或在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

链接

易元勋的抗战之路

投笔从戎 北上抗日“跑到前线”

易元勋,1909年生于广西桂林,从桂林中学毕业后就读于桂林法专,1931年秋转入厦大法学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激起厦大师生的义愤,厦大师生组成义勇军和救护队,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民族危亡、山河喋血,身为法学院学生的易元勋与同学李治年、图书馆职员秦贤行等人放弃在厦读书工作的优渥条件,点束戎装,北上抗战。1933年2月5日,厦大抗日救国会为三人举行了隆重送行仪式。送行队伍乘车出校,绕当时的大学路、思明路、大同路、厦禾路、中山路游行,沿途散发传单,震动厦门社会,大大激发了民众的抗日救国热情。

易元勋北上后曾在给同学的信中说:“现在救国方法太多,各言其是,致使青年们无所适从。我们当学生的只有两条路,一是从学问上努力,预备将来发愤图强;一是立刻跑到前线(为国杀敌)。”易元勋大义凛然地选择了后者。

沿途宣讲 “在长城寻拼命处”

1933年《厦大周刊》第十二卷刊登的《北上抗日学生之报告》中显示,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出发后,一路坎坷。李治年因在船上积极演说,“以致海风由口中入肚”,染上风寒;后船行至天津大沽口时,又因船重水浅,搁置海面三日难以通行,易元勋三人不得不换乘火车前往河北海阳。在陆路上,3人隐藏身份,“以防汉奸所害”。

易元勋一行人在船上瞭望山海关城楼,悲叹“已悬日寇国旗”;在宣讲时因与一乡人相谈甚欢,志趣相投,而对抗日信心倍增,感受到“中国人心未死,前途尚有可为”,遂发出“我后方志士,速即团结,共赴国难,则中国前途实可望”的呼吁。《北上抗日学生之报告》因此开篇就感慨道:“痛哉山海关已高悬日旗!醒乎咱们共杀日本人去!本校学生李治年易元勋及职员秦贤行等北上参加抗日……”

1933年2月26日,易元勋一行几经辗转,最终抵达河北海阳。3月20日,三人由海阳前线随军西迁滦县(今河北省东部)。他们随军身赴第一道防线,在冰天雪地的战壕中、在人头攒动的市集里,易元勋三人抓住一切机会散发传单、演讲、开展抗日宣传。

据厦门《江声报》报道,易元勋等人曾写信回厦门,称滦东一带“防御工事极为坚固”“无事可做”“决于明晨驰界岭口参加工作,因该处战事极为猛烈故也。”位于河北秦皇岛的界岭口在历史上曾是和山海关名气相当的长城雄关,也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控制着东北通往华北的交通要道,对于阻止日军南下和保护华北地区具有重要意义。资料显示,1933年3月11日,日军进攻此处,守军英勇抵抗,不支后撤。16日守军反攻,夺回左右两翼阵地,拉锯战十分激烈。

正如当年《江声报》《南洋商报》标题所写的那般——“厦大生李秦易在长城寻拼命处”,三人主动去条件最为艰苦、形势更为险峻的地区,只为“不与初志相违”。

燕北捐躯 鹭岛追悼扬悲风

不幸的是,李治年、秦贤行不久后就从前方传来噩耗:易元勋于1933年4月15日在河北滦县执行任务时,不幸倒在日寇的枪下。牺牲的消息传来,厦大师生、厦门各界无不悲痛惋惜。《厦大周刊》为此号召学子:“完烈士之遗志,继续奋斗,务使日寇敛迹,还我河山。”为缅怀英雄,厦大曾计划为易元勋铸造一座铜质纪念碑,但因时局动荡,没能达成。

1933年5月29日上午10点,厦大在群贤楼大礼堂为易元勋举行追悼会。厦门各机关团体和学校共400余人参加,礼堂悬挂有易元勋的遗像,“两旁悬满各机关、社团、学校挽联、挽轴数百”,现场“颇为悲壮严肃”。

易元勋的牺牲震撼了当时的厦门社会,《江声报》这样评价他的离去:“如果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不死,能向前做去,则遭逢如何危难,此种精神是依然永久存在的……易君此次就是抱着这种精神去奋斗、就是为此牺牲。”

《江声报》在报道追悼会一文的文末,对易元勋的生平做了简要介绍:易元勋原籍广西桂林,兄弟四人,牺牲时父母均健在,家中“尚有娇妻及二幼女”。

不过,厦大为避战火,1937年内迁长汀时资料档案有所丢失。目前,厦大档案馆只有图书馆职员秦贤行的一张教职登记表,易元勋、李治年的档案不知所踪。但是,在1932年9月26日出版的《厦大周刊》(第292期)刊录法学院一至三年级30位学员的名单,其中确有易元勋的姓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厦大桂林籍学子、抗日英烈易元勋的家人找到了
7月10日,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毛征生不假思索,把大伯易元勋的名字写在纸上。记者在资源县梅溪镇三茶村广子冲走访时,易艳青(右一)说,她曾连续多年在纸封包写上“易元勋”以示祭
2025-07-23 15:04:00
桂港两地学子联谊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香港凤溪第一小学的同学在桂林卓然学校的同学带领下体验制作桂林油茶。 本报讯(记者陈静 文/摄)现场制作油茶,品尝米粉,体验背篓绣球、板鞋、高跷等传统体育项目……
2024-03-31 09:44:00
太原铁路扩张“朋友圈”  首开至桂林、厦门、哈尔滨高铁
...,首次开行太原南经大同南至清河、北京北站和太原南至桂林北、厦门北站,以及运城北至哈尔滨西站高铁列车,填补了三晋大地至北京、东北、东南沿海方向直通高铁列车的开行空白。太原南站候
2023-10-11 12:29:00
荔波县党政考察团赴广西桂林市考察学习暨招商引资
...指挥长谢小艺,荔波县委书记叶霖带队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考察学习,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学亮,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向东,县委常委、县委统战
2023-07-11 21:23:00
一城双马,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助兴!
桂林马拉松,是我的PB马之一。2020年12月27日,我在桂林马首次跑进4小时。赛前没任何迹象能出好成绩,半个月之前的南山半马150、广马420,而且之前的PB410也将近五年了
2025-01-13 16:27:00
川航回应3U8925航班紧急备降桂林:旅客充电宝出现烟雾
...日前,网传四川航空成都飞厦门的航班疑发生意外,备降桂林后飞往厦门。据“美丽川航”官微,11月30日成都飞往厦门的3U8925航班起飞后,客舱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出现烟雾,乘务
2024-12-02 13:36:00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本报讯(记者孙敏)9月24日,南宁桂林商会成立庆典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蒋育亮,市委常委、副市长韩学文受邀参加活动,并为南宁桂林商会揭牌
2023-09-29 11:53:00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第十届广西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结果出炉桂林6位“平民英雄”榜上有名 本报讯(记者张苑)近日,第十届广西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结果出炉,共评选出全区见义勇为英雄10
2023-02-02 09:29:00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本报讯(记者孙敏)近日,广西在香港、澳门两地举办2023“壮族三月三”走进港澳系列活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蒋育亮应邀率队出席有关活动,并走访港澳的桂林籍同乡
2023-05-02 09: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