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厦大桂林籍学子、抗日英烈易元勋的家人找到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23 15:04:00 来源:厦门日报

厦大桂林籍学子、抗日英烈易元勋的家人找到了

7月10日,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毛征生不假思索,把大伯易元勋的名字写在纸上。

厦大桂林籍学子、抗日英烈易元勋的家人找到了

记者在资源县梅溪镇三茶村广子冲走访时,易艳青(右一)说,她曾连续多年在纸封包写上“易元勋”以示祭奠。

厦大桂林籍学子、抗日英烈易元勋的家人找到了

7月10日,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毛征生不假思索,把大伯易元勋的名字写在纸上。

厦大桂林籍学子、抗日英烈易元勋的家人找到了

7月6日,《桂林日报》刊登了《英烈遗志照今人 寻根铸魂砺初心》一文,报道了该报与《厦门日报》联动,为抗日牺牲的桂林籍厦大学子易元勋寻根、寻亲的故事。

厦大桂林籍学子、抗日英烈易元勋的家人找到了

7月8日,《厦门日报》刊登本报联动《桂林日报》,共同为92年前投笔从戎北上抗日的厦大学子、桂林籍英烈易元勋寻根寻亲的相关报道。

厦大桂林籍学子、抗日英烈易元勋的家人找到了

7月18日,《桂林日报》刊登了《“易元勋是我们的前辈,我们记得他”》一文,讲述记者连日多方找寻,终于在梅溪镇易氏后人的只言片语中得知,易元勋是他们的前辈。

编者按

“我们要把英烈易元勋,载入族谱!”7月21日,桂林市资源县梅溪镇大坨村村委主任易长林代表易氏族人告诉《桂林日报》记者秦丽云这个决定,还透露已于7月20日带着大坨村芭源树易氏后人前往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与易元勋的侄儿毛征生及家人认亲。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报联动《桂林日报》,共同为92年前投笔从戎北上抗日的桂林籍忠烈易元勋寻根寻亲(详见本报7月8日A04版)。秦丽云连日辗转奔波于桂林资源县梅溪镇、灵川县九屋镇等地,逐一寻访调查,确认英烈的家乡在桂林市资源县梅溪镇三茶村,并找到烈士的后辈亲人。截至7月21日,分散居住在两县的易氏后人认亲,并决定将抗日英烈易元勋载入族谱。这段为易元勋寻根的过程,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

易元勋的名字为何未载入族谱,他与另一个县的毛征生一家又有何关联?在求学厦大、抗日报国之前,易元勋的成长经历是什么样的?

下文为秦丽云采写的寻根寻亲经过。

厦门网讯 (文/《桂林日报》记者 秦丽云 图/《桂林日报》 提供)

地点:桂林市资源县梅溪镇三茶村

“父亲经常提起同母异父的哥哥‘易元勋’”

易元勋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身在三茶村的同母异父弟弟一直记得易元勋,每年“七月半”制作纸封包都会写上“易元勋”,以示祭奠

为桂林籍抗日英烈易元勋寻亲寻根的报道发出后,很多热心读者提供线索,集中显示易姓在桂林是常见姓氏,其中拥有“元”字辈的易姓家族,大多由资源县梅溪镇大坨村的易姓大家族外迁形成。

7月7日,在梅溪镇大坨村委会主任易长林的帮助下,记者找到资源实验中学老师邹艳平了解情况。据了解,邹艳平虽姓邹,其实是大坨村芭源树易姓后人,因爷爷入赘改姓。在翻看整理《易氏族谱》时,他发现其中一个名为“易永远”的前辈,其后代信息或与易元勋相关。记者在邹艳平的陪同下,来到大坨村隔壁的梅溪镇三茶村,通过《易氏族谱》第四房族谱了解到,易永远为易氏家族十六代人,其妻邹二英从1927年开始陆续为易永远生下易元松等四子,但并无易元勋。邹艳平说,他通过走访家族长辈多方了解到,邹二英在与易永远成家前,曾与易永远的一个哥哥成家,育有二子。但因哥哥早逝,这两子分别在11岁和9岁时离家,故族谱无记载。

在三茶村广子冲,易元松的儿子、现年60岁的易仲英说,父亲在世时,经常说他还有两个兄弟乃同母异父所生,早就外出“当兵学习”,其中一人名叫“易元勋”。

易仲英的妹妹易艳青则表示,每年农历“七月半”,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纸封包,写上亡故亲人的名字并烧掉,以示祭奠。会写字的她,曾将近10年连续在每年“七月半”时,按照父亲的嘱咐,把“易元勋”的名字写上纸封包。

地点: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

“父亲有个亲兄弟叫‘易元勋’”

易元勋兄弟俩年少时即从梅溪镇三茶村离家谋生,弟弟入赘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并改姓毛,也曾向自己的后代提起哥哥易元勋

在三茶村,该村数位长者同记者聊起家族之事。长者易敬周和易福贵均表示,听长辈说起过易元松确实还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相差2岁左右。在老大11岁那年,两兄弟一起离家谋生,这与易仲英所述一致。后来,老二还曾在成年后返回村庄并告知族人,他到灵川县九屋镇一户人家入赘,已改姓毛。

易仲英说,他在20世纪90年代曾偶遇过老二之孙毛林革,互相还谈起家族之事。但这些年来并无往来。

7月8日,记者请灵川县九屋镇政府帮忙查找。很快,他们给出了反馈:九屋镇东源村有人叫毛林革,爷爷毛天福是入赘的,本姓易。7月10日上午,记者前往东源村,见到了毛林革一家。毛林革说,他的爷爷毛天福已经去世。爷爷生有二子,分别是毛长生和毛征生。他本人是毛长生的长子。叔叔毛征生则一直未婚。

在毛林革家中,记者与毛征生交流时谈起此次到访缘由,毛征生开口就说:“我父亲有个亲哥哥,叫‘易元勋’。”在记者未告知“易元勋”是哪几个字的情况下,毛征生在白纸上很快写下了“易元勋”三字。毛征生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和父亲毛天福去过资源县梅溪镇三茶村探望易氏族人,知道父辈是“元”字辈。毛征生说,他还曾从父亲口中得知,大伯易元勋年轻时就外出读书,后面再也没有回来过。至于大伯是否成家,是否有孩子,他们均不知情。回想起父亲生前很多次念叨大伯的情形,他能感受到老人家深藏内心的担忧和遗憾。

结合走访情况来看,易姓后人口中的“易元勋”,极大可能为梅溪镇易氏大家族的后代。此后多日,记者又通过桂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寻找,不过未能找到相关文献实证。

地点: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

“我们要将英烈易元勋载入族谱”

资源县灵川县两地易氏后人因为易元勋得以相认,他们做出更新族谱的决定,还希望根据《厦门日报》提供的史料找到易元勋安葬处

近日,得知记者为桂林籍抗日英烈寻根一事,并追踪知晓全程后,梅溪镇易氏家族成员深受感动,不仅派代表前往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与毛林革一家认亲,并在集体商量后,庄重地做出了决定——将英烈易元勋载入族谱。7月20日下午,易长林、邹艳平,以及同宗同源的资源县瓜里乡白竹村委副主任易忠献一起,驾车前往九屋镇东源村。当晚,三人受到了毛林革一家热情款待。

“大家见面后,聊起从前两家人的往来,很多事情都对得上。”邹艳平兴奋地告诉记者。邹艳平还说,为了挖掘更多信息,他特意与前辈毛征生深入交流,并拍摄了视频。视频中,毛征生回忆其父亲毛天福谈论大伯易元勋的一些细节。他说,父亲毛天福曾与大伯一起到过桂林,并在桂林“分了”,“(大伯)元勋讲去读书,我们爸就没得话讲,就打工了”。此外,至于大伯究竟去了哪里,他用“那哪个晓得”来表示不知情和遗憾。

易长林说:“虽暂无实物佐证,但我们已深信抗日英烈易元勋就是大坨村易氏后人。”

《厦门日报》提供的史料——1933年4月《厦大周刊》第12卷第23期刊载的《北上抗日学生易元勋君死难》一文,写道:“易君元勋在河北滦县为国捐躯,并于次日(4月16日)将遗榇(chèn,棺材)移运北平。”

易长林说,根据上述史料,抗日英烈易元勋的遗体被运回了现在的北京,“我们很想知道英烈先辈安葬处。”他说,如此就能让易姓后人,乃至更多缅怀英烈的人,能前往祭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3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北上抗日时的合影。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北上抗日时的合影。1933年4月
2025-07-08 07:5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郭彩玲:越南华侨、厦门籍抗日航空女英烈
...年她从2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滑翔训练班二期(桂林地区)15名学员之一,也是该批次唯一来自越南的华侨学员。蓝天,是她报效祖国的战场;滑翔机,是她驾驭战鹰的练手。然而,
2025-07-07 07:57:00
美籍华人鲁照宁再捐16件(套)抗战史料文物
...国民航飞机的相关历史事件,包含1938年中国航空公司“桂林号”飞机被击落后的画面,有力证实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于民航飞机非战斗人员和非军事目标实行无差别攻击的侵略暴行。“去年12
2024-05-29 06:45:00
传承红色薪火 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举行红色思政课进校园活动
...革命先辈的初心与担当。在 “一心为民” 环节,“峰山元勋” 魏金三的故事打动全场。出身贫农家庭的他,自幼养成勤劳正直的品格,支教期间目睹农民苦难,坚定了献身革命的决心。他向学
2025-10-19 11:09:00
...鹰·航线”——史料寻访计划,希望进一步丰富抗日航空英烈资料。今年2月8日,夏训典亲属王欣专程来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祭拜外伯公。她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外公夏训朝,目前还健
2025-03-20 07:59:00
...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学校都会在抗战英烈纪念塔广场举行盛大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全体师生整齐列队,向抗日英烈敬献花篮,默哀致敬。校长则会在现场讲述抗战故事,缅怀先
2025-08-25 19:09:00
桂林市第一中学师生祭扫烈士纪念碑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启智润心担使命 培根铸魂育新人桂林市第一中学师生祭扫烈士纪念碑师生们在烈士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4月9日上午,桂林市第一中学党员教师和部分少先队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
2024-04-12 11:35:00
...为烈士寻名、寻墓、寻亲,让无名烈士“有名”,让更多英烈“回家”。一个志愿者的追寻“我要救国去了……敌人很猖狂。”湖南怀化会同县江边村,93岁的村民石守忠独坐条凳,忆起80多年
2025-07-07 21:02:00
五旬孙子从重庆赴南京祭扫30岁英烈爷爷:带上孩子,记住牺牲与奉献
...华社报道,4月3日上午,2025年各界人士清明凭吊抗日航空英烈活动,在南京紫金山北麓的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前举行。4月3日上午,2025年各界人士清明凭吊抗日航空英烈活动,在南
2025-04-05 15: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