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宋不是第一个缴纳岁币的,也不是最后一个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什么叫做“岁币”,百科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历史上最典型的就是宋朝先后给辽国、金国大量的岁币,以换取和平。如果说直白一点,岁币就是一种“保护费”,是实力不济时采取的一种笼络手段。而且,历史的岁币有多种称呼,非常具有迷惑性,例如宋朝对西夏的岁币称之为“岁赐”,明朝对蒙古的岁币为“岁赏”,虽然名字不同,但是本质却是一样的。

中国历史第一次出现中原王朝向北方民族交岁币,应该发生在汉朝。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带领30万之众北伐匈奴,没想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危急关头,刘邦重赂匈奴阏氏以劝说冒顿解围之一角,汉军乃得突围,至平城与主力会合。

白登之围后,刘邦和匈奴冒顿单于达成了协议:汉匈之间和平,停息战争;汉朝每年给匈奴大量的丝绸、棉絮、酒和粮食。当时货币经济并不发达,因而汉朝不可能向匈奴提供钱币,因此只提供物资。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汉朝向匈奴交了“保护费”。直到汉武帝即位后,汉朝给匈奴的物资才被停止。

到了东汉,乌桓、鲜卑二族崛起于东北,对东汉的边防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笼络鲜卑,以免鲜卑进攻辽东,汉光武帝于49年开始给鲜卑提供大量的资金,名义上是赏赐,并册封各鲜卑部落首领为王侯。此后形成规定,鲜卑大人每年定期到辽东领取赏赐。东汉给鲜卑的赏赐并非小数,每年多达二亿七千方钱。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政权更迭不休,期间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政策也十分多样化。到南北朝后期,突厥崛起,中原的北周、北齐都先后给突厥交纳岁币。隋朝建立初期,也延续了给突厥交纳岁币的传统。在隋朝和突厥公开开战后,这种“岁币”被取消。

隋朝末年,整个北方的军阀都依附于突厥,李渊也是如此。因此,唐朝初期是不断给突厥上贡的。唐朝灭东,突厥后,又对突厥贵族大力笼络,给突厥人提供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后来,李大亮在《请停招慰突厥疏》中提出了停止对突厥提供金钱物资的建议,他认为用中国百姓的财物去养四夷之人,是扰其根本,以厚枝叶,也就是养虎为患。不过,这个政策和岁币之策倒是差距很大,倒是属于民族优待政策。

唐朝后期,遇到了安史之乱。唐朝难以平定内乱,于是向回,鹘请求。最终回,鹘派出了援军,但是唐朝则每年给回,鹘提供岁币,每年为两万匹绢。不仅如此,回,鹘还强制唐朝向回,鹘购买马匹,而且价格被抬高了一倍。由于回,鹘没有留下像样的史料,因此我们也不清楚回,鹘是如何看待这次封贡的。

壁画上的回,鹘人

到了北宋,由于重文轻武,分化事权等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差。宋太宗对辽国发动战争失败后,辽国又发兵南下,军队直指开封。兵临城下之际,北宋和辽国达成了澶渊之盟,北宋每年给辽国大量岁币,其中银10万两,绢20万匹。

北宋对西夏的岁币,被称为“岁赐”,之所以用这个称呼,是为了掩盖屈辱的行为。1006年宋夏达成协议,北宋册封李德明为王,每年给夏白银一万两,绢万匹,钱两万贯,茶两万斤。这是北宋“岁赏”西夏的开始。1042年,经过一系列战争后,宋夏再次达成协议,北宋每年给西夏白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两万斤,并且逢年过节再给西夏白银二万二千两、绢二万三千匹、茶一万斤。

很明显,北宋虽然受尽了屈辱,交了那么多“保护费”,但是也怕面子不好看,因而尽量选择“封贡”这种方式,也就是名义上让西夏称臣,取消帝号,并提供赏赐,实际上则相互独立,并需缴纳贡品。

北宋末年,金国崛起。为了联金抗辽,北宋和金国于1120年达成海上之盟。盟约规定两国联合对辽用兵,北宋将给辽国的岁币转移给金国。辽国灭亡后,金国见北宋虚弱,又南下灭北宋,历史进入宋金对峙时期。

经过十多年的战争后,宋金于1141年进行绍兴和议,定下盟约。规定南宋向金称臣,金国册封赵构为南宋皇帝,南宋每年给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绍兴和议是历朝历代之中最屈辱的,因为不仅钱大量送出去了,而且连面子也没有保住,竟然直接对金称臣了。

1164年,南宋北伐失败,被迫和金国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规定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南宋割让唐、邓、海、泗、商、秦六州给金国。这次会盟南宋终于结束了称臣的屈辱关系,但是总体形势没有改变,要回了一些面子,但失去了更多土地。

1208年,南宋再次和金国和议,史称“嘉定和议”。和议内容是上国书称金主为伯父,岁币银绢各三十万,又以三百万缗钱赎回淮、陕两地。此次和议虽然没有对金称臣,但是却付出了更多的经济代价。金国灭亡后,南宋想对蒙古称臣,输送岁币也求生,结果元朝根本不要岁币,直接灭了南宋。

到了明朝中期,由于始终无法解决蒙古问题,岁币也就开始重新采用了。1570年,明朝和蒙古进行了和议,史称“俺答封贡”,表面上是明朝册封了俺答汗,实际上是明朝每年给蒙古提供大量的岁币,为了掩盖真相,保护面子,岁币给改为了“岁赏”。有意思的是明朝的“岁赏”不是由中央统一提供,而是让边疆各镇分别支付,例如宣镇每年要给23.6万两。

俺答汗

由于没有统一的数据和交纳地点,因此这个数据就不可能被定下来。随着明朝越来越衰落,这个岁赏的金额也逐渐被要求增加。1590年,兵科给事中张贞观回顾了明朝过去20年对林丹的岁赏,一共花费了2000万两。到了天启年间,林丹汗要求每一次要给30万两,后来直接开口要价130万两。到了崇祯年间,一年的费用竟然高达360万两。如果明朝拒绝给钱,林丹汗就带领大军侵犯明朝边界线,因此明朝只能被迫接受林丹汗的漫天要价。

《明实录》中的明熹宗朝的岁赏记录

由于蒙古人有些历史的传统,因此将“俺答封贡”给真实情况记录了下来。在蒙古人看来,明朝给蒙古的“岁赏”就是输纳贡赋,蒙古文史籍《黄金史纲》记载“(俺答汗)攻打汉地,袭击城池之际,汉地的大明皇帝惧怕而缴纳贡赋和租税”。《蒙古黄金史》载:“进攻汉国,攻破他们的城镇。汉国大明皇帝畏惧屈服,便纳贡赋,并奉称阿勒坦可汗为顺义王。”

总之,岁币这种屈辱的行为已经在历史上有了1500年的历史,而且强大的汉朝、唐朝、明朝都实行过,让人大跌眼镜。当然,提供岁币也并非一无是处。例如,北宋每年向辽国提供岁币,去换来了北方的长期稳定,赚回来的更多。明朝提供大量的岁赏,官员还夸耀说比打仗花的军费节约不少。岁币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存在自然有其可取的一面。不过总体而言,这种政策始终不是最佳政策,只是兵临城下的无奈之举罢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0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中原王朝是如何经营游牧民族地区的?
...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把蒙古人赶回大漠的,也就是使得明朝的华夷之辩观念达到了空前的地步。朱元璋初期对蒙古不断用兵,其目的在于蒙古皇帝放弃帝号。但蒙古人不再称帝后,朱元璋也就是安
2023-06-25 09:33:00
...因此,蒙古人和契丹人同宗同源,亲缘关系更近。第二,金国统治期间,对蒙古人进行残酷统治。成吉思汗曾祖父合不勒汗的堂兄弟和继承者,俺巴孩汗和合不勒汗的长子,斡勤巴儿合黑曾被塔塔尔
2024-04-24 16:27:00
为什么隋唐两朝4代帝王一定要踏平高句丽
...,忽必烈在高丽设置征东行省,高丽成为中原王朝辖地;明朝建立后,李氏朝鲜取代高丽,明朝成为其宗主国;明朝后期,日本侵略李氏朝鲜,同时东北地区的女真开始崛起,对明朝形成巨大冲击;
2024-05-20 20:25:00
...部落。他们到达呼伦贝尔草原时已经分化出了70个氏族。金国时期,蒙古一共有18个部落,主要有兀良合惕(乌梁海)、弘吉刺惕、斡罗纳兀惕、许慎、速勒都思、亦勒都儿勤、巴牙兀惕、轻吉
2024-04-29 20:53:00
...们必须介绍一下古代的“中国”一词。在清朝之前,包括明朝时期的“中国”一词都没有国家的含义,基本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中原汉地,是地域概念,二是指汉族、华夏民族,是民族概念,没
2024-04-29 20:30:00
盘点历史上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
...,元朝灭亡南宋,统一了整个中国。虽然元朝在1368年被明朝灭亡,存在时间并不是太久,但元朝的疆域却非常大。巅峰时期的元朝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史书上称
2023-10-22 07:57:00
...这里的突厥、契丹、回,鹘等部都纷纷融入蒙古族之中。明朝建立了,元朝退守大漠,史称北元。明朝是一个典型的中原农耕王朝,因此控制的土地基本都是农耕之地,自此西到河西走廊,东到辽河
2024-04-29 20:57:00
中国历史上有些朝代为何打不过外族
...朱元璋崛起,从南到北灭亡了元朝,建立了华夏族政权-明朝。明朝初年,朱元璋数次北伐蒙古,朱棣五次北伐蒙古,虽然没能完全消灭蒙古,但北伐战争大多是明朝占据上风,直到土木堡事变的发
2024-07-15 20:49:00
中国最能征战的10大帝王:成吉思汗排名第二,曹操竟然未上榜
...位后,他西征蒙古林丹,东征朝鲜,北征野人女真,南征明朝,将长城以北基本占领。清朝著名的八旗军队就是他建立起来的。在皇太极去世之前,他已经基本完成了入主中原的一切准备。可惜他在
2024-02-22 22: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