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朝以对外政策上的强硬态度著称,与中国古代各朝代相比,现代网友们如此戏称历代:“强汉、盛唐、弱宋,刚明”。一个“刚”字,可谓是道尽了明代对外政策的核心特色。可是同样是“刚”,对外扩展和被动防守自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明代初年,国家在对外政策上刚的特点是“拓地御边”,到了明代后期,核心特点就变成了“敛兵守塞”,那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代初年,朱元璋和朱棣为代表的开拓之君,一边以大军扫灭元朝残部,一边以修长城的方式“拓地御边”,施行的是让战火在敌人的土地上燃烧的积极的边疆政策
明朝初年,朱元璋在一统中原王朝后,几出塞外,将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打的没有招架之力,曾经横跨大半个欧亚版图的蒙元朝廷被打的四分五裂,成吉思汗的后代黄金家族不再有曾经的荣光。
当此之时,明朝几乎是没有边疆对外政策的,因为从海路来看,当时的大明没有敌人,所有能看见的地方,皆是大明领土。从陆路来看,唯一北方的敌人就是元朝残部,与大明可谓是有血海深仇,对于这样的敌人,哪有什么边境?什么时候将对方打服了,边界线就画在哪里。
图丨明朝军队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大明有了边疆政策的概念呢?洪武年代后期,随着统一的蒙古残部被朱元璋和他的儿子们打的四分五裂,遁入北方草原深处,作为传统的农耕文明,大明朝的皇帝和将领们,也不得不面对历史上他们的前辈们曾经面对过的那个问题。
即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看,打下一大片草原对于大明朝来说,不管是从皇帝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普通百姓的角度出发,都没什么用。对于农耕文明起家的中华民族,但凡是不能耕种的土地,一律是没有用处的土地。
再加上追击遁入到大漠深处的元朝残部,对于当时百废待兴的明朝政府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经济压力,在此基础之上,明代积极的边疆政策就产生了。
那么这种积极的边疆政策具体表现为什么呢?表现为修长城。
图丨明长城遗址
伟大的农耕文明下生长起来的明朝人,想到的积极的边疆政策,竟然是修长城。看上去这仗打赢了貌似跟打输了也没什么区别,打输了修长城好理解,是为了防备人家再打进来。那么打赢了为什么还要修长城呢?
其实同样是修长城,打赢了和打输了,修长城的方法和意义还是由很大的差别的。
从当时的一段记载来看,《明史》记载,万历年间:
“兵部侍郎汪道昆阅边,成梁献议移建孤山堡于张其哈喇甸,险山堡于宽甸,移沿江新安四堡于长甸,长岭诸处,仍以孤山、险山二参将戍之,可拓地七、八百里,益收耕牧之利。道昆上于朝,报可。”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万历年间一位御史巡边,发现在某段旧有的长城外面,还有一大片地方可以耕牧,于是上报将原本的长城堡垒向外挪了一段,将这七八百里的地都囊括在内。
图丨始建明洪武初年的司马台长城
由此可以观之,同样是修长城,明初乃至到了明朝中叶,整个国家在东北边疆政策上,是属于积极拓展的。
明朝中后期,随着东南沿海倭寇的肆虐,和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明朝政府不得不改变边疆政策,转而开始执行“敛兵守塞”的保守型防御政策
到了明朝中后期,国内土地兼并的严重,贪污腐败的盛行,资本主义萌芽所带来的繁荣的海外走私贸易,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倭寇的威胁,都迫使明朝政府在整个北方战线上的边防政策趋向于保守,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敛兵守塞”。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除了大部分王朝的覆灭都是国内因素导致以外,对于一个王朝影响最大的外部势力,普遍都来自于北方草原。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宋代以后崛起的女真和蒙古,从西到东,无一例外都是北方草原上的外敌,对中原王朝的影响最为严重。
图丨北方游牧民族
在此现实基础之上,政府对于北方边境线看得再重要,也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明朝则更加突出,其王朝建立的基础,就是在恢复中华的口号之上的,所以说针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几乎就是大明朝的政治正确。
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大名北方著名“九边十三镇”的防御制度。
《明史·李怀忠传》记载:
“从淮安侯华去龙言,自永平、蓟州、密云迄西二千余里,关隘百二十有九,皆置戍守。”
而大明朝九边十三镇的防御制度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北方军事力量的强大和南方军力的疲弱。明朝中后期,随着倭寇肆虐作为大明财税重地的东南沿海,明朝政府为了稳定大后方,不得不在北方漫长的边境线上,采取守势。
图丨描绘明朝将士的绘画
另一方面,从东北方向主要敌人的视角来看,明朝一统天下,打败元朝主力之后,剩余在东北边疆地区的,都是一些小而野的部落聚居性的势力,其对大明的威胁,也逐渐从倾覆国家的威胁,演变成了骚扰抢劫的威胁。
这个时候,再执行积极进取的边防政策,就是将百姓往强盗的嘴边放了,毕竟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所以说,明朝中后期边防政策趋向于保守的转变,一方面是国内的现实环境决定的,另一方面也跟当时大明朝在东北边疆问题上的主要矛盾变化有关。经过几十年的打压,此时的蒙古草原朝廷对大明没有了直接的威胁,主要矛盾变成了袭扰和保民的矛盾,实行战略防守的边防政策,也是出于保民的需求。
图丨《倭寇图卷》中的明朝军队
当然从后世的角度上来看,这样做无疑是放任了东北女真民族的崛起,但当时的大明朝,根本没有将区区一个部落组织的女真或者说后金看成是威胁。
从“拓地御边”到“敛兵守塞”,明朝东北边疆政策的改变,其实是整个北方防线上边防政策的写照,反映出的是明朝内部经济实力的恶化和对威胁的麻木
明代边疆对方政策的转变,看似是在国力衰弱和东南边境遇袭之后,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实际上如果仔细研究明朝历史,就会发现,这种政策的变化几乎是必然的。
《明史》记载,明成祖也就是永乐大帝曾经说: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看上去正是现在流行的那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由来,听上去自然也是荡气回肠,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刚明之所以“刚”,是因为皇族气质的影响吗?
图丨明成祖朱棣画像
当然不是,明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历史上,唯二皇帝被外族抢去的国家,另一个自然就是被称之为“靖康之耻”中的宋朝皇帝了。
一个王朝都混到被别人把自己的皇帝给抢走了的地步,还谈什么刚不刚呢?实际上任何政策的来源,都是国家现实的需要导致的。
明朝初期之所以执行积极的对外边疆政策,实在是不得不如此。就如同三国时期偏居一隅的蜀汉为什么总要伐魏是一样的道理,你不打人家,人家就来打你了。实际上这种积极的对外政策,是以攻为守的手段。
图丨描绘明朝将领的绘画作品
明朝建立的时候,北方草原上的蒙古势力虽然败退,但并未彻底被打散,朱元璋定都南京的时候,蒙元朝廷兵力还是上百万,而且多是骑兵。只是因为疆域太过广袤,处处都是烽火,而且作为统治中枢的朝廷被打散了,没有人统一指挥,所以才败的那么彻底。
换句话说,就是蒙元朝廷的势力还在,只是暂且退居漠北。如果让他们重新整理江山,或者再出现一个类似于成吉思汗一样的人物,大明朝怎么能够安稳下去。
正是在这威胁之下,朱元璋才不得不一次次的北伐,朱棣才不得不迁都北京,以皇帝之尊统御北方九边十三镇的防卫工作,这不是朱家人本身就刚,是你不刚就没有活路。
图丨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明末边疆政策转向保守了呢?因为明朝当时的经济中心在南方,但为了应对威胁,不得不把统治中心放在了北方。
如此一来在古代的经济条件下,维持这种边防体系,本身就是巨大的经济负担,再加上倭寇肆虐,国内政治局势的恶化,让万历后期的明朝君臣们,去执行积极的边疆政策,不仅是强人所难,而且毫无说服力。毕竟东南都要不保了,还谈什么东北!
说白了,大明朝没有银子去执行积极的对外政策了,只能趋向于保守。
结语
综上,明代在东北的边防政策,实际上是整个北方边境线上,九边十三镇的边防政策的写照。从最开始的拓地扩土,到中后期的敛兵守塞,从手段上来讲好像都是修长城,但从意义上来讲完全不同,一个是开疆拓土的积极边防,一个是守土安民的保守边防。
而促成这种边防政策转变的原因,实际上又是相同的。即内部的政治需要和经济实力。最初执行积极的边防政策,是因为不这么做大明朝就要亡,百姓就又得陷入战乱,所以大家来紧裤腰带也要支持政策。
但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积极边防政策的见效,很多内地百姓,包括官员皇帝在内,根本理解不了朱元璋和朱棣时代那种举国之力打蒙元的积极性。再加上国内经济局势的恶化,就彻底让积极防御政策在国内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王朝的历史,和人的一生是很相似的,希望我们现代人,可以引以为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18: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