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的统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福利系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0 07:56:00 来源:戏说三国

许多历史爱好者对明朝都有着十分不同的感情,因为明朝是我国历史上“得国最正”的王朝,其将权利之争演变为华夷之争。

确立了明朝建立的正统性,所以深受人们信赖和爱戴。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也是为了明朝的后世发展做出了不少努力。

他先是借助胡惟庸一案废除了宰相制度,使得皇权得到加强,天下大事的决策权都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朱元璋的统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福利系统

其次,朱元璋还实行了史上最为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从多方面限制商人的权利,包括不许商人穿戴丝织品等等,可见明朝时期的商人生活有多么艰难。

朱元璋为了维护统治,还建立了特务机构,也就是锦衣卫,时刻监察百官的一言一行,防止有对自己不忠的人出现,便于自己掌握官员的心思。如此,朱元璋可谓是花了不少心思在加强权力上,对明朝实行着极为严苛的管理。

朱元璋的统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福利系统

但是除此之外,朱元璋也为民生做出了许多努力。朱元璋自幼生活困苦,他出身农民家庭,时常会受到元朝统治者的剥削,受到贪官污吏的压榨。

所以朱元璋对贪官十分痛恨,即位之后也制定了严格的政策打击贪官污吏,防止有人借助权势贪得无厌。

朱元璋的统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福利系统

朱元璋受过不少苦,所以能切身处地为百姓着想,并建立起一系列维护百姓民生的政策,社会福利系统也十分健全。

一、老有所养,死有所葬

1、建立养济院

朱元璋深知“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所以他希望自己的百姓可以过上幸福安心的生活,便十分重视明朝的福利发展。

比如养老政策,明朝奉行儒家思想,重视以孝治天下的道理,所以对养老问题也比较重视。

朱元璋深知养老不易,他自己的父母就是没有逃过饥荒的侵袭,饿死在街头,朱元璋当时甚至无法好好安葬他的父母,这也是朱元璋内心的遗憾。

朱元璋的统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福利系统

所以他成为皇帝之后,便将孝敬父母作为传统美德传扬开来,要求人们尊敬长辈,并帮助明朝的老人养老。

朱元璋还特地下达法令,要求全社会尊敬老人,善待长者,各地方官员也要时常带着生活物资访问老人的生活。

为了防止有官员偷懒,朱元璋多次重申这项制度的必要性,可见朱元璋有多么重视民生发展。

朱元璋的统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福利系统

为了能让子女安心侍奉老人,朱元璋下令,凡是家中有七十岁以上老者的,家庭中可以有一人免于杂役,安心侍奉老者。为了对敬爱老人的子女进行表彰,明政府还会时不时地发放衣物以示奖励。

针对没有子女的老人,朱元璋设立了养济院,凡是没有子女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都可以进入养济院居住。

明朝后世皇帝也尊崇着朱元璋的训诫,发展免费的养老事业,完善养老制度,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老有所依。

朱元璋的统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福利系统

2、漏泽园制度

由于朱元璋当年并没有能力妥善安葬父母,所以他即位以后便建立了免费的公墓制度,帮助百姓妥善安葬亲人。漏泽园于北宋时期建立,起初是为了避免疫病传播,到了明朝得到完善的发展。

明英宗时期,漏泽园制度得到推广,漏泽园成为政府专门负责的制度,使得老有所养,死有所葬,这也是根据朱元璋在《大明律》中的指示严格推行的。

朱元璋的统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福利系统

二、社会保障制度

1、免费医疗

养老的问题得到解决,朱元璋的心病就去了大半,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社会福利问题了。首先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医疗问题,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医疗是关乎到民生的大问题,不能草率。

朱元璋也意识到了医疗建设的重要性,便在各地设置了惠民药局,凡是没钱看病的百姓都能前去惠民药局看病抓药。

不光普通百姓,边防的军队也得到了免费看病的福利,惠民药局贯穿了整个社会福利系统,在民生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朱元璋的统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福利系统

2、免费住房

朱元璋作为君王,对百姓的关心细致入微,更不会忘记那些没有住所露宿街头的百姓。朱元璋便推出了保障房政策,安排那些无家可归的民众前去居住,给他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不过收到时代的局限性,这项制度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免费住房政策,具有进步意义。

朱元璋的统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社会福利系统

从朱元璋实行的这些民生政策来看,他的确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朱元璋一心为了百姓谋福利,将百姓的幸福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而且受到幼时经历的影响,朱元璋对贪官深恶痛绝,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打击。朱元璋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并非只是出于对商人阶级的厌恶,更多的是对农民的帮助。

朱元璋深知明朝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农民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朱元璋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无论是为了维护统治,或是出自对百姓的怜惜,他的所作所为的确让人们受到了恩惠,也让百姓更愿意维护明朝的统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在经济、文化与社会政策方面有哪些贡献
...浦江郑氏的《郑氏规范》是中国传统家法族规的代表作。社会福利朱元璋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之一。免费养老院(养济院)、免费医院(养济院)和免费公墓(漏泽园)统统出现。朱
2024-06-23 22:02:00
...时,才停止额外的钱米供给。明朝——济养院明朝是一个社会福利比较高的时代。这个要感谢明太祖朱元璋。首先,他创立了三大福利机构。这三大福利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这三项福
2023-11-04 08:13:00
古代人是如何养老的
...年满60岁,就鼓励退休。如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佑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2024-03-12 20:54:00
助朱元璋“跨过人生一道坎”的刘继祖结局如何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一、朱元璋的痛苦记忆身为中国古代“出身最寒苦”的帝王,明太祖朱元璋的十六岁那年,即公元1344年,却是他青春
2023-07-15 18:46:00
古代的俸禄制度是怎样的?
...度不同,该时期实行的是“薄俸制”。明代的俸禄制度受朱元璋影响,官员们的俸禄待遇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况,在对待皇室宗亲的俸禄发放时,朱元璋实行丰厚奖励政策,而在对待其他普通官员时
2023-08-03 14:49:00
朱元璋在位期间,举人的地位提高,知县一般也是举人出身
...,制造国家公岗位,最终的结果就是冗官。这些历史到了朱元璋的眼里,朱元璋倒是觉得:人才很重要,但每一个地方都是同等的人才,那就浪费了。举人就难道没文化吗?进士也是从举人一步步考
2023-04-20 09:43:00
这个寄生集团,慢慢的拖垮了整个大明王朝
...去其三护卫以及缩减其官属。从此亲王们逐渐失去他们在朱元璋时代的权势,由屏藩王室的实力型贵族转化成为了寄生型贵族。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夺位失败后,这种局面被进一
2023-01-03 14:08:00
宋朝官饷全国第一,和明朝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当官为什么这么穷,还有归功于一个人,那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人说他这一辈子是穷苦人出身所以见不得官员铺张浪费,虽然有些扯,但是也有这个可能。朱元璋深知乱世用重典,所以明初空印
2023-06-27 12:40:00
...们生前所享用的一切包括妻妾都必须陪伴他们进入墓室。朱元璋作为一代枭雄,凭借着自己的英明神武和智慧卓绝,在天下涿鹿之战中取得最终胜利,建立了大明王朝。这样的英雄人物,他的葬礼一
2024-01-05 20: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