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大同、敦煌、扶余、汉城…一路挺进!拓跋鲜卑进长沙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拓跋鲜卑,一支游弋于大兴安岭森林中的猎牧部落,从嘎仙洞到盛乐,再从平城到洛阳,历经九难八阻,逐步崛起,建立北魏,后走向中原,一统北疆。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更多
事实上,人们可以把当年拓跋人从大同到洛阳,迁都走过的那条路称为晋洛古道,也能说,拓跋人走过的那条路晋洛古道的一部分。不管历史有多远,晋南地区和洛阳盆地在地理上是被分隔开来的,分隔它们的除了太行山、王...……更多
孝文帝有什么功劳,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
...,那么谁能称为第二帝国的奠基人呢?答案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秦始皇有着统一六国,建立郡县制等大功,孝文帝又有什么功劳,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能让他堪称隋唐的奠基人呢?一.北魏拓跋,胡汉交融这个问题得从孝文...……更多
八王之乱,混战了140年的五胡,是如何融入到了汉族之中?
...的部族,却后来迅速融入到汉族当中。尤其是慕容鲜卑和拓跋鲜卑所创立的政权,与汉族正统差别不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北方民族很快地融入汉族呢?可能在不少朋友的印象里,诸如鲜卑、匈奴、乌桓、羌族,这些叱咤...……更多
拓跋宏:锐意改革的北魏皇帝
拓跋宏(467-499年),汉名元宏,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魏第七位皇帝,史称孝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文学家。拓跋宏在与冯太后合力推行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亲政后进一步推行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面...……更多
北魏定都平城将近百年,为何孝文帝登基后要迁都洛阳?
...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由鲜卑族建立;道武帝拓跋珪刚开始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后来又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直至孝文帝执政时期已持续将近百年。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的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间的主...……更多
...元氏与“勋臣八姓”婚姻研究马志强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拓跋氏,勇于进取,敢于向传统的游牧民族旧习俗挑战和决裂,坚持一以贯之的汉化改革步伐,为后来的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以皇族元氏...……更多
揭秘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和影响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五岁即位太和十四年亲政三十三岁驾崩,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为北魏以及古代中国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一位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更多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动汉化改革与国家统一的深远决策
...这种情况下,洛阳明显更具备作为都城的条件。2孝文帝拓跋宏的为难 以后世视角来看,迁都应该是百利无一害的选择。然而,当时北魏的鲜卑贵族内部对迁都的提议却是各持己见。拓跋氏统治集团内部,对迁都洛阳有着三种不...……更多
聊聊南北朝之北朝简史
...秦。前秦天王苻坚时期,先后攻灭前燕、前仇池、前凉、拓跋代国,统一北方。383年(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前秦出兵伐东晋,战于淝水(今安徽淮南寿县)。前秦军号称八十余万大军,投鞭断流;东晋七万余精锐...……更多
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付出的那些努力
...解决汉族文化和鲜卑文化交融的问题,北魏的第三代皇帝拓跋焘曾经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重用了很多汉族的大臣,推行儒家文化,但是最终因为国史之狱让他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在那之后,拓跋焘因为宫廷政变被太监所杀...……更多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历观拓跋鲜卑整体发展历程,进入匈奴故地特别是逐渐占有中原农耕地带后,生产方式农业化是其始终推行的政策,这一政策除遇到高车一部抵制外,在其他拓跋鲜卑鲜卑统治诸部似乎执行的相当顺利,对于从事游牧生产的拓...……更多
一樽毒酒赐死陪葬-痴情男儿拓跋宏对幽皇后冯润的最后一抹温柔
拓跋宏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为了强化自身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打着南征齐国的旗号,率领贵族和大臣,把北魏的国都从当时还是荒蛮...……更多
...前秦政权崩溃,臣服于前秦的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独立,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珪建立了代国,后改称魏国,以示正统,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拓跋珪称帝,并把都城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从拓跋珪...……更多
​ 北魏孝文帝封拓跋宏,一生都活在谎言之中
北魏孝文帝封拓跋宏。他是北魏的第七任皇帝。但其中一个是只当了半年皇帝没有爵位的废黜皇帝,另一个是有庙号却没当上皇帝的太子。南朝皇帝,后来的宋明皇帝。同样是第七任,但南朝废黜的皇帝更多。此时已有三人,...……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鲜卑族,是建国最多的北方游牧民族
...市)以西这一大兴安岭余脉地区。3、代国北魏前身,鲜卑拓跋部崛起,(338年-376年),十六国时期鲜卑人建立拓跋什翼犍的政权,是北魏的前身。巅峰疆域大约在今内蒙古中部,蒙古国南部和河北山西最北部这一地区。公元376年,...……更多
北魏孝文帝:改革先锋与英年早逝的谜团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北魏孝文帝的死因。北魏孝文帝介绍:拓跋宏,又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先整...……更多
花木兰死敌柔然人后代存活吗?洛阳、雁门这几个姓氏就有其后代
...外杂胡。永嘉之乱,汉人南渡,北方数百年就一直在乱,拓跋鲜卑族也趁势而起。 拓跋鲜卑部落有一个东胡人奴隶叫木骨闾(姓郁久闾氏),因为作战表现突出而崛起,后逃出拓跋部自己建立了一个部落。经过木骨闾的苦心经...……更多
并州之战,哪5位名将阵亡
312年,并州之战,拓跋猗卢率鲜卑骑兵冲杀,10万“汉军”闻风而逃,刘儒、刘丰、简令、张平、邢延等5位名将阵亡沙场,刘粲逃回平阳。并州,位于太原,是北方战略重镇,也是抵御游牧骑兵的要塞。307年,八王之乱后的西...……更多
北魏的崛起与辉煌,北魏十五位皇帝简介
北魏(386年—534年,148年)拓跋珪于公元386年正月建立。北魏立国即破刘显、刘卫辰两个匈奴部落,征服后燕、夏国,击溃柔然,攻灭北燕、北凉,统一北方。孝文帝改革加速北魏封建化、汉化进程,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更多
北魏王朝:草原霸主的崛起与深远影响
...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在鲜卑族当中,有一个叫做拓跋的部落,常年生活在黑龙江大兴安岭一带。这个拓跋部落,就是北魏政权的源头。后来,随着汉朝将匈奴打趴下,一部分匈奴选择内迁,彻底臣服于汉朝。另外一部分...……更多
北魏孝文帝的南征与迁都洛阳
公元前493年,北魏皇帝拓跋宏召集文武百官,说南齐的人连皇位继承都弄不清楚,要亲自去教育他们。文武百官一听要打仗,无一赞成,纷纷表示:你一北魏的皇帝,去管南齐的政务,没道理呀!但拓跋宏力排众议,仍然带着30...……更多
...级名将呢?冉闵、桓温、桓冲、刘牢之、翟斌、慕容永、拓跋珪,都是他手下败将,输得很惨。武悼天王冉闵,慕容垂击败他,考虑此时主帅是兄长慕容恪,慕容垂不能算独自击败,也算勉强入列。 桓温,攻灭“成汉”,攻入...……更多
北魏在孝文帝汉化改革后出现所谓的“雁臣”是什么
...么“雁臣”是什么意思呢?前秦在“淝水之战”崩溃后,拓跋珪趁机复国并建立了北魏。因为拓跋鲜卑是鲜卑诸部中进入中原时间最晚的部落,所以北魏前期定都于游牧与农耕交界的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不过随着北魏在中...……更多
北魏孝文帝将鲜卑人迁到了洛阳,现在洛阳人是鲜卑后代吗
...朝的诸位皇帝中,最为英明、成就最高的当属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在政治上加强了君王的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并大力发展经济,巩固自身统治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北魏的国力。其中,北魏孝文帝最著名的一项政绩就是决...……更多
北魏终结了十六国乱世,也终结了关中时代
...是博弈百年乱世的十六国玩家,而是隐藏于十六国之中的拓跋魏。空间里,制定规则的是终极大佬;时间上,著作史书的才是终极大佬。千百年后凭啥点英雄,凭的是记忆、传说和故事,这些都是历史。北魏崔鸿编纂《十六国春...……更多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做了哪些改革?
...,是鲜卑族和汉族的一次文化大融合。北魏统治者孝文帝拓跋宏十分的喜爱中原文化并且有着一统天下的野心,最终在多个条件的影响下,公元493年孝文帝带领鲜卑族迁都洛阳。以往历史促使南迁历史上的鲜卑族属于游牧民族,...……更多
...几百年,这段历史波澜壮阔,堪称史诗。在这个过程中,拓跋鲜卑不断汉化,最终融入了汉族大家庭。但拓跋鲜卑的汉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段曲折的道路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一,南迁:从大兴安岭到阴山根据《史记》记载...……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拓跋氏统一了北方
...羌都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过自己的政权。十六国之后,鲜卑拓跋氏统一了北方,与南朝相对。北魏始都盛乐,又都平城,到孝文帝时期,北魏迁都洛阳。但是北魏在南迁和汉化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妥善地处理好鲜卑与汉族之间的矛...……更多
北魏孝文帝何时迁都洛阳的
...国时期,北魏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孝文帝时期,皇帝拓跋宏将国都迁址洛阳,那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间: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代最残忍的刑罚并不是凌迟处死,而是点天灯,远比凌迟残忍
说起古代的刑罚,我们知道最出名的就是凌迟处死。这个刑罚还有一个名称叫千刀万剐。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实施这个刑罚的过程中就是把犯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下来
2025-02-11 00:02:00
若三峡遭受“毁灭性”的攻击,被炸毁后,对中国造成多大的损失?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工程建设,共三段组成,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最早是由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
2025-02-11 00:07:00
原来我们所熟知的这位大唐皇帝是伪装高手,甚至可称千古一帝!
如果说起李治,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都是昏庸、无能等字眼。因为李治的一生都在被人控制,一生都如提线木偶一般,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
2025-02-11 00:14:00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炒菜的?在此之前,他们如何烹饪美食?
文|斯文Talk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前言蒸炸烹煮一直都是我国在做饭时出现的一套方法,地区不同
2025-02-11 00:16:00
如果在落凤坡死的人是诸葛亮,庞统能打败司马懿吗?答案很明显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三国演义》中的四位谋士
2025-02-11 00:30:00
装疯卖傻30年,被太监推上皇位,第一道圣旨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1908年11月15日,清朝慈禧太后在仪鸾殿去世,去世之前留下了两句遗言:女人不可与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尤须严防
2025-02-11 00:5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  静《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1日第 11 版)元宵节是每年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新的一年首次月圆的夜晚
2025-02-11 06:11:00
公主出嫁,送亲大臣偷偷将自己女儿换成公主,把公主远嫁他国当妾
晋国古老而辉煌,春秋时期,她曾是霸主之一,统御着中原大地。然而,在这个充满战乱与政治阴谋的时代,晋国的历史也充满了悲剧与荣耀
2025-02-10 17:12:00
关羽在韩国的影响:建关帝庙1000余座,其中一个金身是国宝
核心提示:关羽金身,高约2米,旁边陈列青龙偃月刀。一韩国有句话,叫“不要和没读过‘三国’的人说话”,韩国小孩从小就开始读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
2025-02-10 17:14:00
他杀了皇帝的美女钦差,皇帝为什么反而大大的赏赐了他?
在开始介绍今天的主人公之前,小冷先给各位童鞋安利一个名词。钦差——为什么很多地方官员都对钦差大臣敬畏的不要不要的。因为钦差就是代表着当今皇上出外办事
2025-02-10 17:25:00
原创为何王阳明强调静坐?不是为了放空,看完解释才知是为了破“贼”
“静坐”是现代人常会进行的一种休闲方式,特别是在瑜伽中被广泛应用。人们会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再拿上一件坐垫,就此闭上眼睛和外界“隔绝”
2025-02-10 17:28:00
乾隆写了一个“礻”字,大臣们都夸写得好,和珅却吓的浑身发抖
电视剧《李卫当官之大内低手》有这样一个情节:刚过完85岁大寿的乾隆,此刻却愁眉不展。他提笔写下一个“礻”字,在右半部分留下大片空白
2025-02-10 17:29:00
原创一个新朝代打江山有多难?朱元璋用17年算最快了,这朝代打61年
一个新朝代打江山有多难?朱元璋用17年算最快了,这朝代打61年观我国的历朝历代,在刚建国时。很多统治者都会想尽办法来让百姓们认可这个新朝代
2025-02-10 17:43:00
古人穿的衣服都拖到地上了,难道不怕弄脏吗,是为了时尚吗?
在影视剧里,很多江湖中的女豪杰或者皇宫中的后妃、公主,穿着的衣服都很长,长到有很大一部分拖到地上了。这时候,女子的走路姿态给人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2025-02-10 17:54:00
分封制弊端千年难解,为何朱元璋轻松搞定?农民出身很重要
这篇文章讲述了中国古代分封制度的争议和弊端,以及朱元璋是如何巧妙地解决这一问题的。分封制度自夏朝开始,但其弊端在历代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025-02-10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