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允炆本有机会战胜朱棣,只因这位“战神”而满盘皆输
公园1398年6月,杀人魔头朱元璋病逝,随后皇孙朱允炆继位。朱允炆生在和平年代,没有打过仗,而且他文人气很重,他治国的风格就是积德行善,和自己的皇爷爷正好是两个风格。但他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他还有很多实力...……更多
从建文功臣到永乐重臣:李景隆的跌宕人生
...景隆扮演者剧照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的长子李景隆,也是朱元璋的外甥孙,和朱允炆也算表兄弟。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的开国、建文、永乐三朝,他的身份也从勋贵之子、建文帝的心腹、永乐帝的重臣,到废为庶人、囚禁终身。...……更多
谭渊是何许人也?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他是朱棣麾下的一位大将,谭渊出生在清流,其父亲曾是朱元璋麾下的一员,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山右护卫副千户。明朝时期,因为朱元璋对许多职业进行了划分,意思就是说你的父亲是什么职业,你长大之后就得继承什么职业...……更多
此人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名将,朱允炆却弃之不用
...功臣之一,以功封长兴侯。元朝末年,他与其父耿君用随朱元璋渡过长江。君用在救援宜兴时,与张士诚交锋,力战而死。炳文承袭其父的管军总管之职,继续统领其部众。至公元1357年二月初一耿炳文从广德攻长兴州,张士诚...……更多
耿炳文:明朝开国元勋的最后一人,为何能逃过朱元璋屠刀?
1398年6月,71岁的朱元璋因重病去世。截至目前,在杀戮英雄将帅近20年后,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开国元勋只剩下老将耿炳文和他的副手郭英了。明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将耿炳文排在徐达将军之后,可见对他的重视程度...……更多
朱元璋留下四张底牌,为何建文帝却给全给废掉了
在朱元璋晚年,他遭遇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一时之间,老人家热血上头,居然直接把小孙子朱允炆扶上了皇位。客观地说,这一举动谈不上有多高明,而且还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因为朱元璋的儿子们不会甘心,尤其...……更多
谭渊效忠朱棣21年,一夜错杀3千人,妙计断后路
...6月,燕王朱棣以“继承人”身份来到明孝陵,祭祀父亲朱元璋。自明太祖朱元璋1398年去世后,由于种种原因,这是朱棣第1次“近距离”祭祀朱元璋。既然已告知先祖,朱棣回到南京城,在奉天殿登基称帝,成为明朝第3位皇帝...……更多
建文帝:朱棣敬上,败者没有话语权,胜者为皇帝
...但是还有人说,早在削藩之前,朱棣就有了谋逆之心,说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作为儿子的朱棣是出了大力的,并且现在的建文帝也是暗弱无能的,相比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建文帝是无法比拟的,因此,朱棣暗生不臣之...……更多
李景隆:一个被忽视的军事天才
...必然的,本身朱棣是明初军事斗争还未平息时期成长的,朱元璋对于王子的军事教育也比较看重,单明史太祖本纪来说,记录就有如下:洪武八年十月,命皇太子诸王讲武中都洪武九年十月,命秦、晋、燕、吴、楚、齐诸王治兵...……更多
被低估的明朝悍将,靖难之役差点活捉朱棣
朱元璋病逝,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厉行削藩,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实力相差悬殊的朱棣凭借多年在外征战打败李景隆所率50万大军,而后朱棣渡过黄河,直逼南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投降,致...……更多
他是朱元璋留给孙子的护身符,被建文帝一次用废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杰出的君王之一。推翻元朝统治,除暴乱,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为大明王朝打下近三百年的基业,他的伟大毋庸置疑。明太祖朱元璋所谓:人无完人,金无...……更多
耿炳文,濠人(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老乡。其父父耿君用是跟随朱元璋渡江的元老,在对抗张士诚所部时不幸战殁。时年23岁的耿炳文挺身而出,率领父亲的老部下一举攻克长兴。长兴占据太湖口的位置,与广德、宣城、歙县...……更多
为什么说朱允炆的削藩,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翻不出一个如此受溺爱的太子了。朱标(1355-1392)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按照咱们宗法制来讲,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嫡长子.作为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朱标在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便被朱元璋早早的立为世子。洪武元年朱...……更多
朱元璋“妙计”拉拢耿炳文,48年效忠
1395年,68岁高龄的明太祖朱元璋,急召长兴侯耿炳文入宫,开口便问耿炳文儿子婚配情况,得知长子耿璿还没娶妻,朱元璋当即决定,将江都郡主指婚给耿璿。江都郡主是朱标的长女,当时朱元璋已经决定传位朱允炆,即朱标...……更多
朱元璋给皇孙留下四员大将,为何朱允炆一个也不重用
...多,大获全胜。明朝开国时,他就因战功获封“长兴侯”。朱元璋非常信任他,留他辅佐朱允炆,可防可攻,可谓锋芒毕露。1402年,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一个月后,他就开始削藩,收回诸王权力。这引起叔叔燕王朱棣的强烈不满。1403...……更多
建文帝的失败与朱棣的胜利:明朝的权力斗争与战争
1368年,朱元璋在打败元朝和其他割据势力之后,在应天登基,国号为明,开创了明朝帝国。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为国操劳,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同时他也深深忌惮各位随他打江山的武将,所以他大力剪除异姓王,诛杀功臣...……更多
...一位骁勇善战之人,曾被三位明朝皇帝任用。首先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屡立下战功,深受朱元璋赏识。其次是在建文元年,盛庸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最后在朱棣即位后,盛庸也被封侯。看似官路一帆风顺,...……更多
朱元璋错失的状元黄子澄,让建文帝万劫不复
...考试都是极为特殊的,为什么这样说呢?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在1370年举行全国首次科举考试,但是朱元璋认为选拔出来的进士没有肩负大任的能力,直接诏令废除科举考试,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县学、府学,借助这...……更多
...明初北征和靖难之役。当元末红巾军起义时,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于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在濠州(治今安徽省凤阳县)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起义。由于朱元璋“度量豁达,有智略”,才干出众,先后任元帅府事,左丞相等...……更多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17岁迎娶徐达长女,21岁就藩北平。公元1398年农历五月,朱元璋病故,因太子朱标早死,由22...……更多
分析朱棣成功的原因
朱棣以藩王身份,歪曲明太祖朱元璋天意,打着“奉天靖难”,就是扛住他老爹朱元璋的大旗,反对他老爹的政治安排,推翻他老爹既定的法定接班人建文帝。朱棣以臣伐君为不“忠”,不遵守老爹的安排为不“孝”,残酷杀...……更多
朱允炆削藩:错误的选择,引发的战争
...的准备。两人间的战争已难以避免。心软放走人质1400年,朱元璋忌日到来,按惯例藩王们都要回朝祭祀。朱棣心怀叛意,深知这次朝贡定会让朝廷对自己起疑。为不暴露行踪,他派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燃、朱高照代为前往。齐泰等...……更多
朱棣篡位是被逼还是预谋
...上著名的“靖难之役”的前前后后。太祖封王,抵御外患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为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子为王。他把宗室二十五人封为藩王,...……更多
大明真正的雄主朱棣为何要造反?
...建文元年八月),明朝第二任皇帝的四叔,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在北京发动了“靖难之役”。当然了所谓的靖难之役也是燕王朱棣为了掩饰自己军事行动的合法性,不过在燕王朱棣发动战争之初只有一支十万人...……更多
朱元璋的守城名将耿炳文,遇到朱棣后结局很不幸
1398年六月,71岁的朱元璋病重去世。截止到此时,经过近20年对功臣宿将的诛戮,当初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开国元勋只剩下老将耿炳文和他的副将郭英。大明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将耿炳文与大将军徐达并列,可见对他的器...……更多
朱元璋担心朱棣造反,给孙子留下了一员猛将,可惜朱允炆不会用
【《——【·前言·】——》】朱元璋是明朝开朝皇帝,他怕儿子朱棣闹事造反,就给孙子朱允炆留了个厉害的将领,好防备着出啥意外情况。然而,那精心安排的这位将领,在关键时候没起到啥作用,让朱允炆在皇位争夺里变...……更多
他是名副其实的草包将军,还是暗渡陈仓的燕王内应
...更是对其冷嘲热讽,百般挖苦。那么身为洪武朝后期受到朱元璋重点培养的这位二代曹国公,究竟是不是像史书上描绘的如此无能?还是如广大吃瓜群众猜测那般,他其实是燕王朱棣的内应?笔者觉得应该从李景隆和朱棣在郑村...……更多
朱棣能够迅速攻破南京城的原因是什么
...狱。北平周边迅速被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其实根据朱元璋的布置,使得各地藩王之间相互牵制,例如燕王东北有辽王、北面则有宁王、西边是谷王、代王、晋王,而其南下途中则有齐王、鲁王、周王,这些王爷多有带兵经...……更多
看朱棣怎样用智慧与勇气颠覆明朝江山
洪武31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临终前,他曾留下这样两句话,一、蕃王必须削,否则皇帝呢,就别想当安稳,二、如果朝内有奸臣藩王可起兵清君侧。这两句话呀,都是为了朱允文安安稳稳坐皇帝。可他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更多
朱元璋临终之时为何非常苦恼
朱元璋临终之时非常苦恼,因为纵观朝中已经是被他杀得无人可用了,原本是为儿子朱标留下安定的天下,谁知朱标是个短命人,最后只能立长孙为太子。朱允炆不是一个适合做帝王的人,因为朱允炆继承了他爹心软的特点。...……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枣庄三中高一年级开展红色研学之旅
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丰硕 通讯员 赵欣怡 枣庄报道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思政教育载体,4月19日,枣庄三中市中校区高一年级走进临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2025-04-22 14:55:00
书讯 |《跨山海Ⅱ:12位古代诗词偶像图鉴》读千年诗词,看古人见自己,跨人生山海
本书是继《跨山海》经典后重磅推出的《千古风流人物》系列第二本图书。作为VIP节目,原纪录片在各个平台上都创造了播放量新高
2025-04-22 16:39:00
袁崇焕应为“东江内乱”负责?真要甩锅也该甩给孙承宗
袁崇焕假诏处死毛文龙后,虽然明知主帅蒙冤,但东江镇并未出现什么过激反应,更别说叛乱了。因为袁崇焕此举并不是意气用事,而是谋划很久了
2025-04-22 12:45:00
十二生肖国画系列——徐建明生肖《鼠》作品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
2025-04-22 10:41:00
朱元璋父亲下葬之谜:抬棺绳子断,土塌变成坟
明太祖朱元璋祖父的陵墓,原葬在凤阳杨家墩。清康熙十九年,沉入洪泽湖以后,从此这座陵寝就不为人们所注意了。朱元璋还未正式做皇帝以前
2025-04-22 11:38:00
朱元璋让人把刘伯温的棺材头锯掉,露出六个字:开棺见尸者斩!
神机妙算刘伯温,刘伯温真是聪明啊,帮助朱元璋很多很多,和诸葛亮相比,刘伯温也毫不逊色,天上地下,无所不通,正所谓一个人太有才
2025-04-22 11:38:00
两国为抢夺土地大打出手,一国在中国人率领下,直接杀进敌国老巢
古中国时期,国力强盛,又是东方正统王朝,周边各国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臣服朝贡,当然也有不服的,比如缅甸,明朝时期缅甸就经常侵犯边疆
2025-04-22 12:02:00
94岁大爷去世留下100万遗产,法院却判给居委会,法院凭什么?
94岁大爷去世留下百万遗产,法院不判给四个子女孩却判给了当地居委会?父母去世之后,子女继承遗产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江苏无锡老人去世后
2025-04-22 12:19:00
5月3日即将开集!来孝善故里——祝阳镇井家洼村乡村周末大集,感受人间烟火气~
瀛汶河畔 祝山之阳人杰地灵 瓜蔬飘香孝善故里 惠风和畅岱岳区祝阳镇井家洼村周末大集于2025年5月3日9:00即将开集自5月3日起
2025-04-22 12:24:00
古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可直呼老爹的大名
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家的标准。尤其是每个人的称谓,在日常生活中是最能体现礼制的。古代,一个新生儿在出生百日由父亲为其取名
2025-04-22 12:33:00
05年“背母上大学”的刘霆,10年后接受变性手术,后来怎样了?
2007年,在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一位22岁的清秀男子脱颖而出。此人名为刘霆,因“背母上学”的感人事迹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2025-04-22 12:35:00
三国时代的\
在刀光剑影、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历史舞台似乎总是被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与冲锋陷阵的武将所占据。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2025-04-22 09:1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渡江战役纪念馆坐落于巢湖之滨,2020年8月19日下午,在安徽合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2025-04-22 09:41:00
朱元璋曾用“蚊刑”叮死中国最后一任宰相,“蚊刑”,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听说过满清十大酷刑,那是相当残忍,事实上每朝每代都有骇人听闻的残酷刑罚。古代行刑都是公开执行,于是这些血腥的场景还能起到震慑作用
2025-04-22 05:57:00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是啥菜?沈妙答3字保全性命
中国古代有着历史悠久而庞大的官僚体系,按照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来划分,为官者处于最高的社会阶层,现在备受推崇的商人倒是位于歧视链的底端
2025-04-22 0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