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元璋给皇孙留下四员大将,为何朱允炆一个也不重用
...多,大获全胜。明朝开国时,他就因战功获封“长兴侯”。朱元璋非常信任他,留他辅佐朱允炆,可防可攻,可谓锋芒毕露。1402年,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一个月后,他就开始削藩,收回诸王权力。这引起叔叔燕王朱棣的强烈不满。1403...……更多
为了防止朱棣造反,朱元璋临终之前留了一手,可惜建文帝不用
当作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帝君,无疑是非常不平凡的。很多人对朱元璋杀开国大臣表示不理解。其实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作为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虽然生性善良,但也有...……更多
他是朱元璋留给孙子的护身符,被建文帝一次用废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杰出的君王之一。推翻元朝统治,除暴乱,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为大明王朝打下近三百年的基业,他的伟大毋庸置疑。明太祖朱元璋所谓:人无完人,金无...……更多
朱棣篡位是被逼还是预谋
...上著名的“靖难之役”的前前后后。太祖封王,抵御外患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为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子为王。他把宗室二十五人封为藩王,...……更多
朱元璋的守城名将耿炳文,遇到朱棣后结局很不幸
1398年六月,71岁的朱元璋病重去世。截止到此时,经过近20年对功臣宿将的诛戮,当初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开国元勋只剩下老将耿炳文和他的副将郭英。大明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将耿炳文与大将军徐达并列,可见对他的器...……更多
朱元璋“妙计”拉拢耿炳文,48年效忠
1395年,68岁高龄的明太祖朱元璋,急召长兴侯耿炳文入宫,开口便问耿炳文儿子婚配情况,得知长子耿璿还没娶妻,朱元璋当即决定,将江都郡主指婚给耿璿。江都郡主是朱标的长女,当时朱元璋已经决定传位朱允炆,即朱标...……更多
耿炳文:明朝开国元勋的最后一人,为何能逃过朱元璋屠刀?
1398年6月,71岁的朱元璋因重病去世。截至目前,在杀戮英雄将帅近20年后,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开国元勋只剩下老将耿炳文和他的副手郭英了。明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将耿炳文排在徐达将军之后,可见对他的重视程度...……更多
...一位骁勇善战之人,曾被三位明朝皇帝任用。首先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屡立下战功,深受朱元璋赏识。其次是在建文元年,盛庸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最后在朱棣即位后,盛庸也被封侯。看似官路一帆风顺,...……更多
朱元璋临死前留下四位大将可防朱棣,朱允炆却一个也不重用
...者总是会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后路,以防后顾之忧。朱元璋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个皇帝,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那朱元璋因为很重视王位的继承,所以也给自己的后人铺好了路。所以,在朱元璋临死之前,他...……更多
2022-12-18 17:31朱元璋,大将
...找,还是能找到那么一两个的。一、老将耿炳文。别以为朱元璋一个能打的都没给孙子留下,耿炳文其实就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重磅武器。不过这个时候的耿炳文已经65岁了。年轻的时候,耿炳文的战斗力,那是相当强悍的。...……更多
朱棣造反当上皇帝,建文帝的心腹大将李景隆为何是大功臣
...臣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自幼喜读兵书,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看重。建文帝登基后,李景隆也深受建文帝的信任。建文帝登基几个月后,就开始考虑怎样增强自己的权力而同时削弱诸各个诸侯王的权力,不久周王、代王、湘...……更多
徐辉祖:虎父无犬子,明朝忠烈大将的传奇人生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开始大封功臣,大将徐达因功勋卓著被封为魏国公,岁禄五千石,并任命其为中书省右丞相、太傅、录军国重事,赐予誓书铁券。太祖称赞他:...……更多
齐泰、黄子澄都支持建文帝削藩,为何一个有功一个误国?
...体,只要提到其中一人,必定会想起另一人。因为他们是朱元璋钦定的辅政大臣,共同协助建文帝治理天下。可在笔者眼中,这二人是大有区别的。其实他们虽共同辅佐建文帝,但在很多事情上,二人都持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更多
朱标的女儿们和夫婿有怎样的结局
...璇,也有书中写作“耿璿”。耿炳文早年和父亲一起追随朱元璋,父亲战死之后,耿炳文接任了他的管军总管之职,成为朱元璋手下的一员猛将。洪武三年,耿炳文被封为长兴侯。朱元璋晚年,屡兴大狱,他都毫发未损,说明朱...……更多
他受朱元璋遗诏辅佐建文帝,朱棣为杀他煞费苦心
原来,他是受朱元璋下诏辅佐建文帝的。由于他身份特殊,朱棣煞费苦心将其杀掉。因此,他也很受朱元璋的欢迎,自然是为他选了一个好女婿。洪武十一年,朱元璋赐婚,将她许配给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梅茵。《明史》据说...……更多
耿炳文,濠人(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老乡。其父父耿君用是跟随朱元璋渡江的元老,在对抗张士诚所部时不幸战殁。时年23岁的耿炳文挺身而出,率领父亲的老部下一举攻克长兴。长兴占据太湖口的位置,与广德、宣城、歙县...……更多
以皇长孙的身份登基为帝的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明太祖朱元璋知道江山得来不易,为了巩固政权、防止功臣功高震主,他把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基本上诛杀殆尽,还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想让他们共同辅佐皇帝,以保护君权。这些藩王的兵力强弱不ー,其中最...……更多
谭渊是何许人也?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他是朱棣麾下的一位大将,谭渊出生在清流,其父亲曾是朱元璋麾下的一员,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山右护卫副千户。明朝时期,因为朱元璋对许多职业进行了划分,意思就是说你的父亲是什么职业,你长大之后就得继承什么职业...……更多
徐达长子忠于建文帝,第四子支持朱棣造反,两人的结局如何?
...达因北伐有功被封为魏国公,同时还赏赐一张免死铁券,朱元璋对徐达的功绩非常认可,曾夸赞徐达“功贯古今人第一”,由此徐达成为大明军方的领头羊,就连朱元璋的侄子曹国公李文忠遇到徐达也要礼让三分。所谓高处不胜...……更多
建文帝:朱棣敬上,败者没有话语权,胜者为皇帝
...但是还有人说,早在削藩之前,朱棣就有了谋逆之心,说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作为儿子的朱棣是出了大力的,并且现在的建文帝也是暗弱无能的,相比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建文帝是无法比拟的,因此,朱棣暗生不臣之...……更多
朱元璋给太子朱标留的军事班底,被朱元璋彻底剪除。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朱棣靖难的成功创造了条件。但在建文帝时代,也不完全是无人可用,就算不是名将辈出,也是有几位战将能遏制住朱棣的。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更多
朱元璋未立朱棣为太子的原因:权力制衡和嫡长子继承制的稳定性
...了这么一段: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的继承人问题立马成了朝野的焦点问题。一旦确定新的继承人,朝野上下就会安定得非常多了。朱元璋召群臣于东阁门议立太子,说:“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更多
朱棣从起兵到夺取皇位只用了4年,为何建文帝不堪一击?
...家都知道,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在定都南京后,便采取了轻徭薄赋,恢复社会生产,大力整顿吏治,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大明前期经过朱元璋的一番改革,社会经济也逐渐的恢复了,呈...……更多
朱元璋留下四张底牌,为何建文帝却给全给废掉了
在朱元璋晚年,他遭遇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一时之间,老人家热血上头,居然直接把小孙子朱允炆扶上了皇位。客观地说,这一举动谈不上有多高明,而且还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因为朱元璋的儿子们不会甘心,尤其...……更多
朱棣能够迅速攻破南京城的原因是什么
...狱。北平周边迅速被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其实根据朱元璋的布置,使得各地藩王之间相互牵制,例如燕王东北有辽王、北面则有宁王、西边是谷王、代王、晋王,而其南下途中则有齐王、鲁王、周王,这些王爷多有带兵经...……更多
朱元璋错失的状元黄子澄,让建文帝万劫不复
...考试都是极为特殊的,为什么这样说呢?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在1370年举行全国首次科举考试,但是朱元璋认为选拔出来的进士没有肩负大任的能力,直接诏令废除科举考试,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县学、府学,借助这...……更多
...明初北征和靖难之役。当元末红巾军起义时,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于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在濠州(治今安徽省凤阳县)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起义。由于朱元璋“度量豁达,有智略”,才干出众,先后任元帅府事,左丞相等...……更多
朱允炆本有机会战胜朱棣,只因这位“战神”而满盘皆输
公园1398年6月,杀人魔头朱元璋病逝,随后皇孙朱允炆继位。朱允炆生在和平年代,没有打过仗,而且他文人气很重,他治国的风格就是积德行善,和自己的皇爷爷正好是两个风格。但他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他还有很多实力...……更多
岐阳王李文忠:老子英雄儿软蛋,后人蹉跎百余年
...庙的功臣榜上排行第三的李文忠。李文忠是洪武三年时,朱元璋封的六位公爵中(死后追封的不计),除常遇春之子常茂外最年轻的。不过,常茂是凭借父萌,以及姐妹常氏将要嫁给皇太子朱标的原因成为国公,李文忠是实打实...……更多
看朱棣怎样用智慧与勇气颠覆明朝江山
洪武31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临终前,他曾留下这样两句话,一、蕃王必须削,否则皇帝呢,就别想当安稳,二、如果朝内有奸臣藩王可起兵清君侧。这两句话呀,都是为了朱允文安安稳稳坐皇帝。可他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
朱元璋有多爱朱允炆,一起来看看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个人建立的王朝都经历数百年而不倒,用千古一帝来形容他们两个都不为过
2024-06-09 14:27:00
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为何能被独宠23年
古代皇帝坐拥三宫六院,除了正统的皇后之外,一般还会册封很多妃子。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后宫里的妃子都在尽可能地讨皇帝欢心
2024-06-09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