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的守城名将耿炳文,遇到朱棣后结局很不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9 23:43:00 来源:戏说三国

1398年六月,71岁的朱元璋病重去世。

截止到此时,经过近20年对功臣宿将的诛戮,当初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开国元勋只剩下老将耿炳文和他的副将郭英。

大明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将耿炳文与大将军徐达并列,可见对他的器重。到朱元璋晚年,为了保障皇太孙朱允炆顺利即位、安稳统治,朱元璋向那些他曾经十分信任和喜爱的名将,诸如蓝玉、傅友德等人无情地举起了屠刀,无数文臣武将被他以各种名义铲除。

作为和徐达并列的名将,为什么耿炳文反倒能从朱元璋的刀下从容逃生?他最终的结局又将如何?

朱元璋的守城名将耿炳文,遇到朱棣后结局很不幸

一、守城10年

1356年,朱元璋的管军总管耿君用战死,他的儿子,23岁的耿炳文于是承袭父职,继续率领耿君用的残余人马参加战斗。

耿炳文很快就表现出他出众的作战才能:攻取广德之后,他继续率领人马进攻长兴,大败张士诚的部将赵打虎、李福安等人,终于占领了长兴。

听到耿炳文占领长兴的消息后,朱元璋十分高兴,马上将此地改为“长安州”,设立元帅府,提拔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让他负责镇守长兴。

长兴是江浙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如此重视,张士诚又怎么肯轻易放弃?不久,张士诚的部下潘元明、元帅严再兴率领大部队前来夺取长兴。

面对敌人的重兵攻击,耿炳文表现出超人的胆量和卓越的守城才能,他率军奋起反击,结果敌人大败而去。

朱元璋的守城名将耿炳文,遇到朱棣后结局很不幸

受到一次重创之后,张士诚还不死心,于是派遣李伯升率领十万大军,从水路、陆路分别发起进攻。

此时耿炳文的守军不过七千人,朱元璋担心耿炳文孤军难守,于是连忙派遣陈德、华高、费聚等人前去支援,结果援军被李伯升一击即溃,只留下耿炳文率领七千人继续独守孤城。

耿炳文明知敌我力量悬殊,但是他胆量过人,守御方法灵活机智,不管李伯升采取什么办法进攻,他总是能够成功地守御城池,始终没让李伯升得逞。

这样一直坚持到常遇春率领援军到达,李伯升看到对方人马大增,这才慌忙弃城而逃。耿炳文和常遇春率军在后猛追,反倒让李伯升损失了五千余人。

之后长达十年时间里,张士诚争夺的目标始终不离长兴,对长兴发起的大小战斗多达数十次。在耿炳文的带领下,虽然守城士兵始终面临敌众我寡的形势,但却一直战无不胜,长兴城始终固若金汤。

“炳文守长兴,功最高”,因为耿炳文守卫长兴功劳很大,所以朱元璋将他列为功臣,与大将军徐达同为一等。

“长于防守”,这大概是朱元璋对耿炳文最强烈的印象,也正因为如此,当朱元璋考虑到皇太孙朱允炆的未来时,他除掉了很多擅长攻击与战斗的猛将,但是却偏偏留下了耿炳文。

朱元璋的守城名将耿炳文,遇到朱棣后结局很不幸

二、高手过招,新手破局

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即位的第二年,燕王朱棣就发动“靖难之役”,起兵南下攻打南京。

此时建文帝跟前除了耿炳文之外再没有其他大将可用,于是建文帝任命耿炳文为大将军,说给他30万大军,让他率军向北迎击朱棣。

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但是实际到的将士也不过十三万左右。尽管如此,老将军耿炳文并没有任何怨言,他像以往一样,毫无畏惧地率军北进,一直走到真定,在滹沱河两岸安营扎寨,拒守燕王朱棣的北军。

朱元璋的守城名将耿炳文,遇到朱棣后结局很不幸

战斗开始于中秋之夜。一向富有战斗才能的朱棣表现出他对时机的精准把握,趁着节日对手守备松弛的机会,他突然下令发动袭击,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在北军突然而又迅猛的进攻下,耿炳文部下所在的河间、鄚州、雄县等地相继失守,还有多名部将被擒,这些人因为拒绝归顺朱棣而被处死。

耿炳文听到部将战败的消息后,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惊慌,而是继续稳扎稳打地谋划战局。他率军渡过滹沱河,继续率领剩余的十万人马拒守城池,没有一丝松懈和败势。

朱棣深知耿炳文身经百战,具备诸多作战优势,他自知有这样的老将把守,北军很难突破南下,于是在围城三天后他竟然率军自行离去,不再向耿炳文发动任何进攻。

耿炳文和朱棣都足够沉稳冷静,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朱棣南下的步伐将会明显放缓,建文帝还有坐稳天下的可能。可是,让形势急转直下的正是不谙战事的建文帝:他听到耿炳文前期失败的消息后,顿时大惊失色,连忙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派他前去代替老将军耿炳文指挥战斗。

朱元璋的守城名将耿炳文,遇到朱棣后结局很不幸

李景隆赶到的时候,朱棣早已率军离开,战争的结局看起来更像是耿炳文取得了守卫的胜利。但是,即便如此,有建文帝的圣旨在,耿炳文不得不将指挥权交给李景隆,自己则黯然离开。

李景隆恰如喜好纸上谈兵的赵括,虽然他喜欢阅读兵书,也是名将之后,但是毕竟缺少战争经验,在朱棣的连环进攻下,李景隆大败,损失了数十万大军后被建文帝仓促召回京城。

最终,当燕王的军队一路南下,攻打到南京城的时候,正是李景隆和谷王一起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城。

朱棣即位,耿炳文没有再被起用,不过朱棣一时也没有对他采取其他惩处措施。

三、名将结局

在对待大臣这件事上,朱棣显然像他的父亲朱元璋那样绝不手软:有罪名直接诛杀,没有罪名让人找个罪名也要想办法除掉。耿炳文没有倒在朱元璋面前,最终倒在朱棣同样的手段之上。

朱元璋的守城名将耿炳文,遇到朱棣后结局很不幸

1403年,也就是燕王朱棣即位的第二年,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一起呈上奏章弹劾耿炳文,说他服装上有龙凤装饰,玉带使用了红皮,这些都是明显的逾制之举,是典型的大逆不道。

此时,老将军耿炳文年近七十,他驰骋疆场大半辈子,勇猛、忠诚,曾经深受朱元璋的信任与倚重。建文帝时期,他本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辅佐朱元璋的继承人走好今后的路,可是却因一时失败被召回京城,从此赋闲在家。他忠诚了一辈子,没想到闲坐家中却突然被扣上“大逆不道”这么大的罪名!

耿炳文很清楚,所谓的谋逆罪名将会给自己的家族带来什么样的惩罚,为了保全家人子女,耿炳文最终选择了自我终结。

朱元璋的守城名将耿炳文,遇到朱棣后结局很不幸

尽管如此,耿炳文的三个儿子还是受到了牵连:

耿炳文的长子耿璇担任前军都督佥事,他是建文帝朝的驸马,妻子是建文帝的姐姐江都公主。朱棣即位后,耿璇称病不出,后获罪而死,江都公主也被降为郡主。

耿炳文的二儿子担任后军都督佥事,三儿子担任尚宝司卿,都受耿炳文牵连而死。

在耿炳文去世之前,他的副将郭英也已离世。

至此,明太祖朱元璋朝的功臣宿将尽皆离世,真正进入明成祖朱棣的时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非没有儿子接班才会直接选择孙子。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偏偏不信这个邪,偏偏要让孙子来接班。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刚刚从陕西考察回来的朱标因风寒病逝,年仅36岁。朱元
2023-02-04 12:11:00
耿炳文,濠人(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老乡。其父父耿君用是跟随朱元璋渡江的元老,在对抗张士诚所部时不幸战殁。时年23岁的耿炳文挺身而出,率领父亲的老部下一举攻克长兴。长兴占据太湖口
2024-06-02 06:57:00
朱元璋“妙计”拉拢耿炳文,48年效忠
1395年,68岁高龄的明太祖朱元璋,急召长兴侯耿炳文入宫,开口便问耿炳文儿子婚配情况,得知长子耿璿还没娶妻,朱元璋当即决定,将江都郡主指婚给耿璿。江都郡主是朱标的长女,当时朱元
2024-04-25 22:30:00
耿炳文:明朝开国元勋的最后一人,为何能逃过朱元璋屠刀?
1398年6月,71岁的朱元璋因重病去世。截至目前,在杀戮英雄将帅近20年后,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开国元勋只剩下老将耿炳文和他的副手郭英了。明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将耿炳文排在
2023-10-10 15:41:00
此人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名将,朱允炆却弃之不用
...功臣之一,以功封长兴侯。元朝末年,他与其父耿君用随朱元璋渡过长江。君用在救援宜兴时,与张士诚交锋,力战而死。炳文承袭其父的管军总管之职,继续统领其部众。至公元1357年二月初
2024-10-16 12:55:00
朱元璋给皇孙留下四员大将,为何朱允炆一个也不重用
...多,大获全胜。明朝开国时,他就因战功获封“长兴侯”。朱元璋非常信任他,留他辅佐朱允炆,可防可攻,可谓锋芒毕露。1402年,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一个月后,他就开始削藩,收回
2023-11-02 19:46:00
他是朱元璋留给孙子的护身符,被建文帝一次用废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杰出的君王之一。推翻元朝统治,除暴乱,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为大明王朝打下近三百年的基业,他的伟大毋庸置疑。明太祖朱元璋
2023-01-17 22:51:00
耿炳文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是明朝名将,固守长兴十年,屡次挫败张士诚的进攻,为朱元璋专心对付陈友谅立功巨大。在朱元璋大肆屠杀文臣武将的时候,耿炳文难过一劫,成为建文帝时少有的活下来的开国名将。那为何耿炳
2023-06-07 21:23:00
历史上郭英为何会被称为唐代的尉迟敬德?结局如何
众所周知,朱元璋为了让其皇孙朱允炆能够顺利登上皇位,可谓煞费苦心,将胡惟庸、蓝玉、冯胜、傅友德、王弼等诸多开国名将,导致朱元璋驾崩后,能够为朱允炆所用的,基本只剩下耿炳文、郭英这
2024-06-25 20: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