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庞统为什么不看好隆中对呢
...范价值。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如此一个令人惊叹的战略,庞统获悉之后,却冷冷的给了八个字评价,并不看好隆中对这一千古奇谋!而且,通过隆中对,也可以看到诸葛亮与庞统的谋略谁更强。隆中对的核心思想,除了天下三分...……更多
...以荆州卫根据地。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号称“凤雏”的庞统曾经想刘备提出过放弃荆州的说法,在《九州春秋》里曾有记载,称庞统曾想刘备建议放弃荆州,并以荆州为筹码换取利益与孙权的支持,同是刘备集中主力北上争夺...……更多
刘备带庞统取西川,让诸葛亮留守荆州,二人各尽所长
...益州的时候刘备带的却不是提出这个战略的诸葛亮,而是庞统,这是为何呢?诸葛亮与庞统是刘备当时最为倚仗的智囊,但两人的在刘备集团的定位还是有所不同,诸葛亮是以内政见长,而庞统是以谋略见长,因此对于取西川这...……更多
诸葛亮和庞统在荆州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二人军事水平高下立判
...本原因,是他们缺乏军事谋略,使得蜀汉更加虚弱。如果庞统换了他,结果肯定会比以前好。庞统主张放弃荆州真的是这样吗?庞统的三分战略与诸葛亮不同。他主张干脆交出荆州,交给孙权,以达到统一东吴的目的。只要后方...……更多
刘备要人有人,要地盘有地盘,为何没办法夺取天下呢
...下呢?事实上,关于刘备为何没办法夺取天下这个问题,庞统早在他去世之前,就有过详细的阐述,可惜刘备没听懂,诸葛亮也没有听懂,导致他们犯了一系列错误,最终错失天下!众所周知,诸葛亮最出名的战略,便是隆中对...……更多
庞统的一句话,说出了诸葛亮一生最严重的失误,可惜刘备不听
...庙堂之上能经邦济世,治国安民,出将入相文武全才。而庞统则被描述为唯一一个能与诸葛亮比肩的优秀人才。当然这是文学作品的一家之言。而真实历史记载中的庞统,则远没有演义中这么神气,无论是业绩和贡献,都无法与...……更多
庞统发现诸葛亮失误,提醒刘备,刘备不听吃了大亏
...葛亮认为这是一步好棋。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凤雏先生庞统却对此表达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他发现诸葛亮对此事认识处理犯了一个严重失误。《九州春秋》记载,庞统曾提醒过刘备:“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更多
事实上,庞统的本意并不是说荆州是累赘,这完全是断章取义了。关于庞统对荆州的评价,主要出现在《九州春秋》。原文: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更多
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隆中在哪?真是布衣吗
...(诸葛亮二姐)嫁给襄阳庞家的庞山民(庞德公之子),庞统、庞林是庞山民的堂兄弟,诸葛亮与庞统、庞林就成了姻亲兄弟加同窗好友。诸葛亮则与黄承彦之女定亲,此女黄头发黑皮肤,黄承彦亲口说其丑,但才华与诸葛亮相...……更多
为何说做人莫学“凤雏”庞统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众多人物中庞统绝对算得上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庞统,出身荆州大族庞氏,少时朴钝,人莫能识,弱冠之年前往颍川拜见名士司马徽,桑上桑下,移语多时,自昼至夜,相谈甚欢。诸葛亮还在隆中布...……更多
为何说《隆中对》本来就是三分天下计,而不是一统江山谋
...形,刘备要想占据西川且得费费脑筋。刘备大喜过望,以庞统为军师统兵入川。虽然中间有过反复和波折(刘璋清醒,庞统被射死),但是在诸葛亮和赵云率领军队增援下还是完美的达到了战略布标-取西川。如果说隆中对第一...……更多
“卧龙”诸葛亮的才能被过度吹捧,那“雏凤”庞统是名副其实的吗
...的雅号,分别是指三国时期蜀主刘备的二个军师诸葛亮和庞统。徐庶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襄阳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一部《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神话了...……更多
说说庞统为何被高估了故事
刘备真意义上的军事参谋,庞统是第一个,然后是法正。不过综合来看,庞统的能力被夸大了。庞统出身荆州庞氏,是荆州四大家族之一,其堂兄娶了诸葛亮的姐姐。庞统年轻时貌丑,又非常木讷,只有叔叔庞德公看好他。汉...……更多
庞统之死:刘备及其属下们的宿命转折
...凤雏,得一人便可得天下。而在当时,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齐聚刘备麾下,同拜军师中郎将。这般机遇,说刘备为天选之人也不为过。除此之外,大将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也是声名赫赫,威震华夏,刘备大军先夺荆州,后拿...……更多
庞统说话没有分量刘备不肯听,结果关羽失荆州丧命
...颓废的情况,蜀汉最终走向了灭亡。 然而刘备当时听从庞统的十六字劝说,关羽失荆州完全可以避免的。庞统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绝非浪得虚名。他的才干和谋略和诸葛亮相比也绝不逊色。只可惜,天妒英才,庞统跟随蜀汉...……更多
三国时期,刘备手下2位杰出的战略家诸葛亮和庞统,就荆州的重要性,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诸葛亮视荆州为统一天下的关键,而庞统则认为荆州已残破不堪,不值得坚守。那么,究竟谁的观点更为高明呢?诸葛亮的荆州战...……更多
庞统不死,刘备真的可以平定益州一统天下吗?
...在诸葛亮的策划下,刘备拿下了荆州全境,同时也得到了庞统的帮助。庞统的才能不输于诸葛亮,他帮刘备制定了攻略益州的计划,同时跟随刘备攻打益州,但却在落凤坡上意外身亡,这是庞统的悲剧也是刘备的悲剧。刘备一方...……更多
诸葛亮和庞统谁更厉害,从对荆州的看法水平高下立判
...刘表却不能够守得住,这是上天给刘备的资本。可是到了庞统这儿却说“荆州荒残”,已经难以据此形成鼎足之势。那么谁才是对的呢?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占有益州之后,蜀汉实力日渐强大,与东吴毗邻的荆州地区又是...……更多
刘备为何在军事上没有倚重诸葛亮?
...那么跟随刘备征战,那么谁才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入蜀地庞统建功赤壁之战后,尽管刘备在荆州暂时稳住了脚跟,可是对于光复汉室这样的雄伟计划而言,立足荆州是远远不够的。刘备早有占领西川之意,但是蜀道艰险,易守难...……更多
赤壁之战后,刘备为何还要借荆州呢
...说:“我和刘璋都是汉室宗亲,打他可就大逆不道了!”庞统听说益州的法正又来了,刘备还有些犹豫是否入川,于是大力劝说刘备夺取益州,刘备假惺惺地推辞一番后,终于答应了。刘备让法正先回成都禀报,诸葛亮带关羽、...……更多
聊聊三国刘备之“仁”声远著
...”去抢“仁者”的地盘,岂不是大谬!所以当他在荆州,庞统劝他夺取益州,“权借以定大事”时,他就义正辞严地说道: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更多
诸葛亮与刘表是亲戚,为何刘表没有将其纳入麾下?
...更让人难以理解了。诸葛亮成名极早,在年轻的时候就与庞统并并称为“卧龙凤雏”,是襄阳名士中的佼佼者。水镜先生司马徽称他们有王佐之才,得一便可得天下。司马徽的话虽然过于夸张,但诸葛亮在历史上的表现也的确算...……更多
...备看在诸葛亮的面子,将其免官了事。也就是说,蒋琬和庞统的经历很是相似。不过为了突出庞统狂士的形象,《三国演义》中将喝酒误事的情节安在了庞统的头上(庞统记载仅为“在县不治”)。虽然被免官,但蒋琬还是被重新...……更多
鲁肃、郭嘉和庞统谁对三国格局的影响最大
...荐了鲁肃,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诸葛亮向刘备推荐了庞统,那么,这三个人推荐的人当中,鲁肃、郭嘉和庞统,谁对三国格局的影响最大呢?要说影响最大的,第一当属鲁肃。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的记载,见《三国志鲁肃传...……更多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至涪,璋自出迎,相见甚欢。张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于会所袭璋。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仓卒。\'\"这个时候,刘备的仁义有些可笑,你本来是取益州来的,此时要拿下刘璋,益州唾手可得,可是刘备犹豫...……更多
刘备:伪君子还是策略家?诸葛亮辅佐背后的真实动机
...刘璋的地盘,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刘备非要等到庞统被杀后才决心谋取刘璋之地。种种迹象表明,刘备认为取得民心比什么都要重要。依靠人民群众当时很重要,但刘备处处优柔寡断的伪君子心态确实让他错过不少良机...……更多
郭嘉,庞统,周瑜,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这一定是周瑜!论在各自阵营中的作用,郭嘉和庞统是周瑜无法比拟的!我知道,如果我这样说,我会被郭川和庞川批评,但这改变不了历史!历史上的郭嘉和庞统是两个二流谋士。他们出场时间短,动作有限,远不及诸葛亮...……更多
为何有蜀国亡于诸葛亮之手的说法
...这些。荆州可以说是刘备自己打下的,打蜀中靠的是谋士庞统,大汗中靠的是法正,还有后来的关羽失荆州,刘备的夷陵之战惨败,这些都是诸葛亮没有参与的。没了荆州的蜀国实力就弱很多,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对蜀国的管理...……更多
...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有四大奇才,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庞统、姜维与司马懿,他们分别被称为:卧龙(伏龙)、凤雏、幼麟与冢虎,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诸葛亮与庞统两人。就我们来说,可能我们对诸葛亮的了解更深,毕竟我们...……更多
介绍诸葛亮的“朋友圈”
...越均出自此家族。二姐嫁给襄阳名士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庞统即庞德公之侄。 就这样,诸葛亮姐弟三人的婚姻,将诸葛家与主政荆州的刘表家族及荆州本土大族的蔡、蒯、庞、黄、习氏牢牢绑定在了一起,年轻的诸葛亮在异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虽然陈友谅表面上隶属于徐寿辉,但陈友谅颇有驭人之法,将士们唯陈友谅马首是瞻,徐寿辉俨然成为了一个傀儡。《明史》记载:始友谅破龙兴
2024-06-25 18:47:00
从至正十一年(1351)起义,到至正二十年(1360)被杀,徐寿辉整整在元末历史上活跃了10年,这十年里,他最高拥兵多达百万
2024-06-25 18:48:00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孙邵(163年-225年),字长绪,青州北海国人(今山东潍坊市昌乐县西)。对于孙邵来说,原本为北海相孔融的功曹
2024-06-25 18:48:00
孙邻(202年-249年),字公达,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一带)人,孙坚长兄孙羌之孙,豫章郡太守、都亭侯孙贲的长子
2024-06-25 18:48:00
孙据(?—258年),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一带)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宗室,权臣孙綝之弟。东吴第二位皇帝孙亮在位时
2024-06-25 18:49:00
探索薛涛的生平经历
薛涛,唐代乐伎、清客,蜀中女校书、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2024-06-25 19:56:00
嘉靖皇帝后期为何成了昏君
自明朝正德皇帝驾崩以来,明朝的皇位就一直悬而未决,因为正德皇帝朱厚照生性爱玩,行为荒唐,并没有留下子嗣,因此此时皇帝究竟选谁就成了权臣杨廷和最为为难的问题
2024-06-25 19:57:00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一生有何贡献
朱元璋,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去过嘉峪关的朋友,会在景区看到一座高大雄伟的武将雕像
2024-06-25 19:57:00
明穆宗朱载坖,有着怎样的经历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5 19:59:00
建文帝如果不自焚,就在皇宫坐着,朱棣敢杀他吗
当然敢杀了,而且已经这么干了!不然,建文帝哪去了?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一举攻破了南京城,建文帝纵火自焚,此后朱棣即位
2024-06-25 19:59:00
海瑞三妻四妾的原因是什么
海瑞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的父亲实际上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一生之中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只是能够勉强维持一家子生活度日罢了
2024-06-25 20:00:00
朱高炽当初六次监国,手里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在中国历史上,“太子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对父子就是朱棣和朱高炽父子。其原因无外乎,其一:充分展现了皇帝与太子间的关系,朱高炽地位的尴尬和危险
2024-06-25 20:01:00
魏忠贤对明朝到底有多重要
魏忠贤不亡,明不亡,这是近些年在很多史书上经常出现的一段文字,意思就是魏忠贤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国家的灾难。魏忠贤这个人
2024-06-25 20:01:00
和朱元璋打天下的34个兄弟,有几个善终的
多位君主,其中有名的君主却并不多,像秦始皇、汉武大帝、唐太宗、赵高祖等等,总共也就十几二十位,可以说比例很低。而在这些有名的君主当中
2024-06-25 20:02:00
历史上哪位皇帝放火把皇后烧死
在明朝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是明朝唯一一位不是通过父传子的皇帝,也是明朝唯一一位还没有上任就扛上文武百官的皇帝,他就是明嘉靖皇帝朱厚熜
2024-06-25 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