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3 10:26:00 来源:戏说三国

三国时期,在诸侯豪强割据的情况下,刘备是最没有背景的一个人。但是,刘备却开创了蜀汉王朝,与中原曹魏政权抗衡。曹操那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可是对刘备仍然没辙。曹操南征北战,击败了很多对手,可是在刘备手中,曹操还是吃过两次败仗:一次是赤壁之战,曹操被刘备联合孙权击败;第二次是汉中之战,曹操直接丢了东川,还折损了大将夏侯渊。

可见,刘备是一个连曹操都忌惮的人物,但是,就是刘备这么一个枭雄,虽然能击败曹操,可一生也有失误之事。而且作为蜀汉君主,刘备的失误会直接影响三国格局,再往大了点说,刘备的失误会影响历史的走向。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了,你这话不是在危言耸听?其实,一点也不危言耸听,你如果了解刘备的失误,那么,你就会知道,刘备的失误对蜀汉王朝影响有多么大。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刘备画像)

可能还有的朋友会问,刘备身边有诸葛亮这样的智囊,怎么会坐看刘备有失误?难道诸葛亮不会劝说刘备吗?其实,在刘备面前,诸葛亮也只是一个臣子。作为臣子,有的事情诸葛亮可以劝刘备,可是有很多事情,纵使诸葛亮劝说了,刘备也不一定会听诸葛亮的。而且,如果劝说得多了,还会影响君臣关系,对此,诸葛亮也很无奈。

前言

作为蜀汉君主,刘备本是一介布衣,能够和曹操争天下,在群雄中崛起,可见其是很了不起的。毕竟,三国时期那么多豪杰,都败在了曹操手中。而曹操呢?却总在刘备手中吃亏,仅从这点来看,刘备这个人就相当厉害,难怪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会把刘备称为英雄,而在史书上,对刘备的评价也不低。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刘备画像)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写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这样的评价相当不低,把刘备和曹操摆在了同一位置。或许和曹操相比,刘备只是没有曹操那样雄厚的政治资本,因此起步不如曹操。否则,中原可能就不是曹操的,而是刘备的了。这也是一种无奈啊!但是,不得不佩服刘备,虽然起步不如曹操,更经历很多坎坷。可在西川,刘备还是建立了基业。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魏武帝曹操画像)

试问,如果是刘备那样的条件,曹操能有刘备那样的成就吗?历史无法假设,咱们也就无从知道答案。可是,刘备的成就却值得肯定。不过,刘备的失误却也不容否定,他的失误与曹操一样,对三国蜀汉的历史影响很大。根据三国蜀汉历史,可以总结出刘备有三大失误。这三大失误都是什么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失误一:夺荆州太晚,令曹军势大

刘备第一个失误,就是夺取荆州太晚了,使得曹军声势壮大。为何这么说呢?在《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就告诉刘备,要先夺取荆州。而刘备也同意诸葛亮的见解,可迟迟没有夺取荆州,就因为刘表对他有恩。刘备总是不忍不忍,可刘表一死,刘琮即位,就立刻就向曹操投降,再看这时刘备的反应。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刘表之子刘琮画像)

《三国志裴松之注·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记载:"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都到了这种危急关头,刘备还是不忍,估计诸葛亮都无语了。要说刘备也是一个仁慈的人,可在乱世之中,想要生存,你应该对百姓仁慈,对于同为豪强的刘表、刘琮,讲什么仁慈。刘表一死,刘琮降曹,刘备此时已身处危险之中,此时再讲仁慈,不能不说是假仁假义了。毕竟,此时仁慈救不了他。

而此时,刘备能听诸葛亮的话,及时攻下荆州,以荆州的实力,足以抵挡曹操。即便挡不住曹操进军的步伐,也能为撤退争取时间。可是,刘备不忍攻打刘琮,刘琮可忍心投降曹操,于是,刘备也就只能继续撤退了,被曹操赶得如丧家之犬,当阳长坂坡之败,家小、部将和百姓,都因此损失惨重。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三国时期势力分布图)

可见,刘备此时讲仁慈,没及时攻取荆州,失误是何等之大?曹操能在江北集结重兵,虎视江东,也皆因刘备这一时失误造成。虽然赤壁之战曹操败了,但是刘备这个失误却造成曹操在北方和中原的根基更加稳固,即便刘备以后立业,也只能偏安一隅。

失误二:取益州太迟,妇人之仁

刘备的第二个失误,就是取益州太迟了,他对待刘璋,又讲求妇人之仁了。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刘备也要攻取益州,这样才能建立霸业。而刘璋占据益州,害怕被张鲁攻打,请刘备进军益州,帮忙抵抗张鲁。刘备这次进军,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奔着取益州来的。可在看到刘璋后,刘备却又开始讲起仁义了。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益州刘璋画像)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至涪,璋自出迎,相见甚欢。张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于会所袭璋。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仓卒。'"

这个时候,刘备的仁义有些可笑,你本来是取益州来的,此时要拿下刘璋,益州唾手可得,可是刘备犹豫了。刘备这一犹豫,以后刘璋也渐渐有了防备,再没给过刘备这样的机会。

反而后来刘备、刘璋翻脸,还连累了辛苦做内应的张松全家被杀,刘备的谋士——庞统,也在交战中阵亡。

而刘备最后能夺得益州,也是因为,把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等从荆州调来,这才占领益州。否则,刘备在益州就进退两难,别说攻下益州,就是全身而退都很难。可是,诸葛亮等人离开荆州,偌大荆州只丢给关羽。关羽独力难支,没能执行好诸葛亮联吴抗曹的策略,最终把荆州丢了不说,自己也死在了孙权刀下。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隆中对》画像)

可见,刘备这一失误,造成的损失又是多么大。如果刘备能早点抓住刘璋,至少在益州取得主动权,能够更早拿下益州,张松、庞统等人也就不必死了,甚至以后关羽也不至于被东吴杀害了!

失误三:攻打东吴,使蜀国精锐丧尽

刘备的第三个失误,就是不该因为关羽之死,轻易攻吴。有人说,刘备攻吴,是为了给兄弟关羽报仇,这没错啊!刘备找孙权报仇,这是没错。但是,攻打东吴的时机选错了。或者说,刘备此时应该首先攻打魏国,或者看吴国和魏国争斗,等到吴国实力真正削弱,或者在攻打魏国后,蜀国实力进一步壮大,再攻打吴国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时候仅为报仇攻吴,损失可就惨重了。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刘备伐吴示意图)

《昭明文选·卷五十三》记载:"蜀志曰:孙权袭杀关羽,取荆州。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遂乃伐吴。吴将陆逊大破先主军。遂弃船还鱼复,改县曰永安。先主徂于永安宫。"

这次攻吴,刘备不仅没能报仇,还把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蜀国精锐损失殆尽,同时也令吴国损失惨重,这就给了曹魏政权机会。曹魏的实力本就大于蜀国和东吴,此时却更加能压制蜀吴。而刘备自己呢?攻吴之战失利,他也在永安宫病死,把蜀国这个烂摊子丢给半打孩子刘禅,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诸葛亮。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伐吴之战画像)

为何诸葛亮以后要一次次北伐中原,还不是因为刘备这个失误,造成蜀国实力更加弱小。如果蜀国在乱世之中想要生存,只能以攻为守,一点点蚕食中原曹魏政权的实力,使得曹魏忌惮蜀国,不敢轻易派兵来伐蜀国。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出,刘备的第三个失误,更甚于前两个失误,因为他这个失误直接把蜀国逼上了绝路!诸葛亮那么大的本事也没法救蜀国了。

总结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刘备影视形象)

这三次失误,使得刘备错过了很多机会。比如第一次失误,如果刘备能及早拿下荆州,那曹操可能很难在赤壁逞凶,孙刘联盟早点联合,或许可以北伐,攻打曹操。可是,刘备放弃了这次机会,就眼睁睁看着刘琮降曹,荆州落入曹操手中。

还有第二次失误,刘备在第一时间抓住刘璋,那么张松和庞统也就不会死了。而且因为刘备攻打刘璋,益州之争,也造成了益州很多兵将战死,也是间接削弱了西蜀的实力。还有第三次失误,就更不应该了,刘备如果选择晚一点攻打东吴,那么不仅能报仇,而且北伐中原,攻打曹魏,也还有希望。

可是,因为刘备这三次失误,蜀汉政权最终也被曹魏消灭。诸葛亮在刘备过世以后,独力支撑蜀汉政权是多么不容易。但是,通过历史,我们又可以知道,刘备仁慈的性格,和当时的历史环境,使得刘备也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三次失误或许也在所难免。而我们后人,在评论昭烈皇帝刘备这些得失之时,可能有些马后炮了!毕竟,谁的一生,有些失误,也在所难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6 21:46:5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对荆州的定位是什么?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更早地来到了荆州,这个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来到荆州纯属偶然,父母早逝的诸葛亮跟随叔父为了躲避曹操对家乡徐州的屠城而南下,原本是到豫章郡,却因为朝廷安排了
2023-08-24 15:05:00
揭秘隆中对中一个极大的错误
...原因呢?原因有许多,如关羽丢了荆州,蜀汉人才匮乏,诸葛亮军事上有所短缺等等,但我要说的是刘备集团之所以没能完成灭曹兴汉的希望,是由于他们的战略方向有很大问题。之所以呈现这种问
2023-05-08 18:09:00
刘备要人有人,要地盘有地盘,为何没办法夺取天下呢
...早在他去世之前,就有过详细的阐述,可惜刘备没听懂,诸葛亮也没有听懂,导致他们犯了一系列错误,最终错失天下!众所周知,诸葛亮最出名的战略,便是隆中对!在这份战略中,诸葛亮建议刘
2024-02-02 17:30:00
...统还真说的是实话!当时的荆州确实是残破不堪,和当初诸葛亮所描述的荆州完全不同。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对刘备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用武之国,这话说得
2024-05-24 06:17:00
刘备带庞统取西川,让诸葛亮留守荆州,二人各尽所长
在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里,对刘备集团的战略设想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步是先占有荆益,第二步则是兵分两路,一路由刘备亲自指挥从四川北伐关中,另一路由一员上将指挥,兵发宛洛。后来刘备
2023-04-23 18:06:00
假如诸葛亮继续镇守荆州:深度解析蜀汉战略抉择
...方空虚,给了东吴可乘之机。很多人为此感叹,如果当年诸葛亮能够与关羽一起镇守荆州,就可以保证荆州不失。那么,事实真的能够如此吗?一、诸葛亮无法镇守荆州的原因。在分析荆州丢失的原
2023-09-04 10:39:00
赤壁之战后,刘备、孙权联盟与曹操的对抗
...荆州,但是孙权控制了南郡,南郡进入益州的要道,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对,刘备需要拥有荆州和益州两路大军北伐曹操一统天下,东吴最初的谋略是夺取荆州和益州,和曹操二分天下,最后北伐一统
2023-09-16 13:30:00
刘备为什么一定要向益州发展?
...,而刘备的命运转折点就发生在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刘备在没有请出诸葛亮之前,属于典型的志大才疏类的政治集团,刘备从小的理想就是能坐上羽葆盖车,这意味着刘备终极理想
2023-08-23 15:34:00
庞统的一句话,说出了诸葛亮一生最严重的失误,可惜刘备不听
...了三国蜀汉两大谋士的才能和水平。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当时第一流的济世良才,上了战场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庙堂之上能经邦济世,治国安民,出将入相文武全才。而庞统则被描述为
2023-01-08 17:22:00
...心灰意冷,产生到广西投靠吴巨的念头并不奇怪。刘备与诸葛亮、周瑜但是刘备身边多了一个人,这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阻止了刘备的这个想法,然后设法以平等的姿态与孙权结盟,双方共同在赤
2024-06-01 09: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