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左宗棠为何能做到仅用四千两就维修兰州西门
...,在这种危难时刻,最需要的就是为国家挺身而出的人,左宗棠便是一个。历经六年磨难,左宗棠总算抵达兰州,上任陕甘总督。连日的战火把一个原本不发达的城市破坏的面目不堪。为了长远着想,左宗棠决定修缮兰州西门,...……更多
百年文化沉淀待开掘
...甘肃贡院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甘肃贡院是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主持修建的。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陕甘总督谭钟麟增修后,其规模在当时各省贡院中,也是数一数二的。百余年间,甘肃贡院是西北...……更多
左宗棠和李公见识与思想迥异让二人历史定位不同
...前),主要是在军用、民用的学习,在这期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是三大主帅。然而,左宗棠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帅之一”,在对于他在洋务企业(军用、民用)的功绩介绍上非常薄弱。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其一:左氏企...……更多
左宗棠筹集军费,左大人为何放话哪家银行利息高用谁
左宗棠将军,是晚清时期“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致力于通过实干,拯救摇摇欲坠的满清。可以这么说:左将军是中国近现代,贡献最大的几位人才之一。慈禧太后将收复新疆的重任,放置于左宗棠的肩上,同时左宗棠还要...……更多
陇上西子小西湖
...期在浙江为官,因“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而遭贬,后经左宗棠极力保荐才得以复出。“西园”修葺完成后,为了怀念杭州西湖的荷塘池沼,湖边月色,杨昌浚遂将“西园”更名为“小西湖”,并沿用至今。如今,小西湖边仍有...……更多
聊聊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
抬棺西征,是左宗棠名垂千古、载入史册的标志性事件,目的是收复伊犁,而伊犁谈判是收复新疆的最后“一出好戏”,同时也是68岁高龄左宗棠的最后“战地绝唱”。伊犁的收复,标志着被外敌侵占长达16年的新疆全境,重新...……更多
“左柳”今安在
...北,多为“大漠孤烟”“北风卷地”“春风不度”。而自左宗棠后,诗作中的春风终于度过了玉门关。1866年,清同治五年,左宗棠临危受命陕甘总督,督办西北军务。此后十余年间,他平定西北,收复新疆,“舆榇出征”将侵...……更多
...清朝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依然经营新疆,收复国土,出现了左宗棠、曾纪泽、杨增新等民族英雄。一,边疆危机的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发生了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共同执政,洋务运动也零星地展开了。随着...……更多
...饼为职业。因其经久色形不变,气味醇香,晚清爱国将领左宗棠,率军西进新疆途经静宁,购静宁大饼备作行军干粮。民国元老于右任曾把大饼做特产专门携带。在解放兰州和西藏著名战役中,静宁大饼又支援大军西进。五十年...……更多
戈壁瀚海尽芳菲 春风浩荡纵玉关
...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曾配合左宗棠平定新疆阿古柏叛乱的清末重臣杨昌浚的这首诗,刻画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诗中“大将”,是指誓死出征收复新疆的晚清名臣左宗棠;“新栽杨柳”,是他在挺...……更多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后世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为“密”。按照谥法,“密”的意思是“追补前过”。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民族英雄左宗棠一生参与过平定太平天国,镇压捻军,也兴办过洋务。清末,陕甘爆发了起义,至于是起义还是别的什么说法,不予置评,这个起义...……更多
清朝功名福寿齐全的八大名将,功勋卓著各有千秋
...轻车都尉。享年七十五,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刚直。一、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湖南湘阴人,究心與地,喜为壮语惊人,以诸葛自比。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东平闽浙、西定陕甘。万里远征,收复新疆,立不...……更多
陈统领究竟是怎么坐上统领位置的
清朝“花木兰”,混进军营当上将军,不慎怀孕,把左宗棠为难住了清同治年间,身处关陇军队中的书记员“朱某”刚刚结束了自己一天的工作,回到营房准备休息。可是就在这时,他的顶头上司,时任提督巴图鲁的陈统领却...……更多
【文化中国行】乌鲁木齐公园人文往事
...造林,以实际行动建设美丽家园。” 水磨沟风景区——左宗棠丰功伟绩代代传颂水磨沟风景区水塔山的一炮成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十米的左宗棠像巍然矗立(5月12日摄)。5月11日,在水磨沟风景区水塔山的一炮成功爱国主义...……更多
絮纷飞 防过敏
...在兰州市种植的柳树多是旱柳树,很多古树都是左公柳。左宗棠镇守西北时,驻军之地就是植树之所,凡是宜林地方,动员军民遍栽树木。柳树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年种柳,当年见绿。”中山桥附...……更多
俄罗斯有个“陕西村”,127年不问世事,看见中国人:大清还在吗
...年四月十八日,旌旗招展,被慈禧太后任命为钦差大臣的左宗棠正式出征新疆。跟随左宗棠出征的除了两万精锐以外,还有一口硕大的棺材,这是他亲手为自己准备的。那一日,年近古稀的左宗棠,一身戎装地登上肃州西门外校...……更多
...,李鸿章主张将财政全部集中到东南沿海,建立水师,而左宗棠主张海陆并重,新疆不可丢。最终清朝推行海陆并重政策,派遣左宗棠收复新疆。从1875年到1884年的10年间,清朝收复新疆和用于西北边防的财政支出多达8000万两,...……更多
介绍太平天国的军师李世贤
...,把程序走到。而李世贤一进江西就碰上了刚出来打仗的左宗棠,两人在景德镇和乐平两次交手,李世贤先胜后败,总体上看是平局。双方都损失惨重,左宗棠半天没缓过劲,说李世贤是“贼中渠魁,凶狡特甚。”而李世贤却在...……更多
一代名臣左宗棠,在湘江船上向林则徐彻夜请教,他们到底说了啥?
导语:左宗棠是清朝末年四大名臣之一。他的功劳后人有目共睹。如果清朝满朝文武都能像左宗棠那样,清朝恐怕也不会走向衰弱。但历史没有假设,清朝只有一个左宗棠。独木难支,一枝花的盛开无法代表整个春天。何况已...……更多
左宗棠纳章怡为妾,慈禧赐宫女奖励英雄
1881年,71岁的左宗棠奉命娶17岁的章怡为妾。洞房花烛夜,章怡轻解罗裳:“大人,我来伺候你吧。”左宗棠却说:“我不要你做妾。”章怡生得花容月貌,乖巧可人,能和这样的姑娘成亲是每个男人巴不得的事情,左宗棠为什...……更多
慈禧为何下令不准弹劾左宗棠
1876年,左宗棠率领6万湖南子弟征讨新疆。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终于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后来,左宗棠抬棺出征,高歌“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以军事行动支持在俄国谈判的曾纪泽,迫使俄国...……更多
左宗棠为何最后会跟曾国藩绝交
...同乡,自从成丰二年,曾国藩在湖南原籍举办湘军,便和左宗棠有了交往。当时左宗棠为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因公务书信往来不绝,交情日厚。曾国藩后来因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军,地位显赫,督两江,领四省。曾国藩素来知...……更多
左宗棠屡次科举不中,他是如何进入仕途的?
左宗棠是晚清名臣,对清朝的功劳非常大。可是他进入仕途的过程非常曲折,他几次参加科考都没有中,那么他是如何进入仕途的呢?其原因有三方面。1、胡林翼的推荐胡林翼把左宗棠推荐给了林则徐,这为左宗棠进入仕途,...……更多
左宗棠骂曾国藩,路人皆知,给人的感觉,这二人关系相当糟糕。以左宗棠的才,有几人会入他的眼?他动辄就开骂曾国藩,只有一个原因,两人相交甚深。世人眼中的左宗棠,有才,也有脾气。天赋极高之人,大抵都是这样的...……更多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境遇如何
...个人,晚清时期不管文臣武将皆有能担当重任之人,例如左宗棠。作为晚清时期的猛将之一,这位能够收复新疆的大将军,在同等士兵的条件下,几乎可以打败任何一只部队,即使在装备欠佳的情况下,依然有让沙俄害怕的底气...……更多
英雄相惜到反目成仇:曾国藩与左宗棠的恩怨纠葛
第一次见面,英雄相惜左宗棠自幼饱读诗书,聪明绝顶。十岁时就能与先生评诗论对不落下风,“朝日霞先出”“天天别正斜”这样的对子就出自他之口;十五岁时参加长沙府试,高中第二名;二十岁时参加乡试,结果仅因“...……更多
首次领兵左宗棠有多厉害?三战三捷无伤亡
...此曾国藩成为手握实权的疆臣之首;这一年,四十九岁的左宗棠,在众名臣好友的合力营救下,成功化解因樊燮呈控案可能导致的杀身之祸,否极泰来,编练楚军,正式出山——观咸丰十年的风云变幻,此景可见,东南半壁江山...……更多
左宗棠三招设圈套,郭嵩焘成替罪羊
说到晚清地四大忠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个人各有各自的性格和行为作风,曾国藩为人求是笃实,颇有圣人气质;李鸿章则奸诈狡猾,多了几分狡黠。与他们二人不一样的是,左宗棠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更多
晚清真正的能臣左宗棠,才冠当世收复新疆
...天和名臣,只不过天不假年去世过早。与上述三人齐名的左宗棠,则是名副其实的天时名臣。左宗棠1812年嘉庆十七年出生于湖南,少年起就牛叉的不行,15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范进泉下有知估计棺材板都压不住。之后左宗棠...……更多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后来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与贺长龄、贺熙龄俩兄弟当初的鼎力扶持密不可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韩信唯一一次与项羽的正面交锋,是在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围,当时韩信手下有100万左右的大军可供指挥,项羽麾下只有10万军1队
2024-06-01 06:07:00
在儒家眼里,秦始皇与孔1子的历史定位非常明确,秦始皇是超级暴君,孔1子是至圣先师,这是儒家门徒的基调,不容置疑不容推翻
2024-06-01 06:29:00
自古以来政治权利的斗争都是十分残酷的。而司马懿夺取魏国权柄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神机妙算。那么当司马懿杀曹氏宗亲夺权的时候
2024-06-01 08:52:00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不堪,自己的性命堪忧固不待言,家族往往也会受其牵连,鲜有能得以善终者。作为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在京师沦陷前
2024-06-01 08:51:00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
2024-06-01 08:53:00
三国时期的孙策是一个非常骁勇之人,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相提并论。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很快崛起,一统了整个江东。而他本人还颇有大志
2024-06-01 08:52:00
明朝晚期国力已经衰弱不堪,因为魏忠贤党同伐异,很多的忠臣良将也都遭到了打压,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控制,这时候一个人扛起了对抗清军的大旗
2024-06-01 08:54:00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的八月,盛夏时分,烈日炎炎。北京西市刑场上,有一位明朝军事家正被处以碟刑,这是一种比凌迟残酷百倍的酷刑
2024-06-01 08:55:0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都不在朝夕之间。对大多数王朝而言,之所以会灭亡,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祸”
2024-06-01 08:53:00
我们在清宫剧中常听到慈宁宫这个名字,它是专门为了太后和皇后居住而建造的,但是清朝的历代太后们却都不敢住在这里,这是为什么呢?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
2024-06-01 08:56:00
明朝初期采用卫所制,这是一种利用军屯供给士兵衣食的军事制度,朱元璋曾经十分自豪地宣称,他“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
2024-06-01 08:56:00
顺治帝临终前,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为辅政大臣。本来四大辅臣相互制约,但随着鳌拜杀死苏克萨哈,以及索尼的去世
2024-06-01 08:57:00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多疑的,一旦被皇帝怀疑,几乎都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场,比如明朝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2024-06-01 08:57:00
在洪武三年,大明已经击败了中原地区最后一个对手,把蒙元势力全部赶到草原,与此同时,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病死,自感天下已定的朱元璋开始论功行赏
2024-06-01 08:59:00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新的朝代建立,皇帝与下面大臣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问题,比较和谐的,为人所称道的有
2024-06-01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