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石苞:从寒门到名士的崛起之路
石苞是曹魏和西晋时期的重要将领。然而石苞出生寒门,却成为了西晋的开国功臣,很快石苞的名字名扬四方。那么石苞是如何从寒门成为名士的呢?石苞成名主要感谢两个人。1、郭玄信石苞首先得到了郭玄信的赏识,让石苞...……更多
竹林七贤是士族还是庶族,他们的仕途怎么样?
...主要是挨豪族权贵的骂。因为山涛一直努力吸收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进入官僚队伍。而这自然挤占“咱们家”孩子的位子。所以,山涛挨骂。而“咱们家”孩子的杰出代表王戎,就没必要挨骂了。王戎坚决维护家族利益、维护豪族...……更多
王谢家族与六朝时期的政治风貌
...靡。同时又由于实行九品中正制,导致阶级固化,上品无寒门,朝中官职都是司马家和那些士族,堵塞了有才学的寒门士子升迁之路,而原有的士族又整天只想着享乐,不思进取。结果就是整个西晋朝从一开始建立就已呈灭亡之...……更多
...世说新语》,其实是为了替当朝皇室“挣脸面”,为出身寒门的刘宋皇室涂抹了一层“雅道风流”的色彩。此外,《世说新语》的最初书名为《世说》,由于汉代的刘向曾经写过《世说》,后人为了有所区别,所以将刘义庆编著...……更多
高平陵之变是曹爽改革与司马懿矛盾激化的结果
...繁文缛节一直是豪门世家排外、彰显文化优越感的工具。寒门子弟当然不会奢侈,这三条就是三把刀,刀刀都冲世家大族而去。以司马懿为首的士族老干部表面上打着哈哈,暗地里不会甘心放弃既得利益,改革意味着阻力巨大。...……更多
司马王朝得到的命运眷顾和诅咒
...,一方面源自大力提拔曹氏、夏侯氏亲贵,唯才是举选用寒门人才,手下人才辈出,另一方面对于世家人才既提防又使用,比如陈群的政治地位在曹操时期就长期低于其他多位谋士,而司马懿在被曹操强行征辟后,跟杨修一样,...……更多
东晋时,王与马共治天下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以出身来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因此才有了那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如果你出生在两晋时期的普通农村家庭的话,基本上是没有办法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在这么一个选拔体制下,基本上当时的官场全是大士族的人,可...……更多
百无一用是书生,士大夫群体在顶流鼓动下的群体自残
...孝廉,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便是来源于此。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中,就知道这个制度的弊端所在了,寒门根本不可能有出头之日。说到底,这就是贵族把持选举,门阀士族操纵,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所谓的...……更多
晋朝的权力斗争:皇帝与士族的较量
...“以门第平定人才”的标准,发展到后期,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言外之意:世代为官的大家族,越来越大,寒门士子,连汤都分不到,变相的垄断。晋武帝是东晋的开国皇帝,他认为“魏国之所以这么快倒...……更多
陈宫与曹操:利益集团之争与背叛之路
...然有奸雄之名,但是他有一项举措十分超前,那就是任用寒门。汉朝末年,门阀林立,寒门的上升渠道很窄,社会权柄被公侯把持,曹操的老对头袁绍就是其中代表。曹操需要自己的势力,同时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意识到...……更多
为何说魏晋南北朝,荒唐且美好
...,如同如今的高考一般,虽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弊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一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而在魏晋南北朝,你普通人要想有出路,两条路:种地赌天,阵前赌命。什么意思呢?前一条就是普普通通当一个农民,安...……更多
司马懿的父亲对于曹操来说究竟是恩人还是绊脚石
...儿子,但是由于祖父曹腾是宦官出身,所以在当时属于“寒门”,故而少年的曹操很是奋发图强。他酷爱读书,经史典籍广泛涉猎,尤爱读军事著作,且在诗歌、书法、音乐方面天赋独具,几可与名家媲美,武艺也十分高强。东...……更多
清朝科考最大舞弊案,24名举人文理不通,18名考官被绞死
自从隋唐推行科举制度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被彻底打破,许多寒门子弟通过科举,一跃入龙门,从此光宗耀祖,走上了仕途。清朝入关之后,为了笼络知识分子,顺治元年宣布沿袭明朝惯例,按期开科取...……更多
...勃勃的门阀贵族,他想要改变东晋的政治格局。刘裕作为寒门将领,成为了桓玄的敌人。桓玄派刘裕去攻打北方的后秦,给他很少的兵力和物资,希望他失败。但刘裕展现出了极大的机智和勇气,成功地避开了后秦的主力军,攻...……更多
逆袭之路:陶侃从寒门庶民成为东晋实权派
两晋年间,门阀当道,做官讲究出身门第,寒门几乎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不过西晋朝廷的司马氏宗王自相残杀,一时天下大乱,寒门庶民这才可以凭借军功一步一步晋升。这其中最耀眼的,正是出身寒微但打破了门第限制,成...……更多
门阀之争与寒门崛起:东晋王朝的内部斗争与外部机遇
...停滞。但与此同时,它也为新生力量的崛起创造了机会。寒门新贵的崛起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内斗中,一股新生力量逐渐壮大——出身寒门的流民军阀。他们依靠强大的军队力量,开始介入朝野争斗。这些流民军阀大多出身平民...……更多
...何扶摇而上的呢?一、荣光不再,贵人相助在魏晋时期,寒门所指的并不是贫民阶级,而是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也称为“庶族”。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在确定了九品中正制为国策后,寒士的仕进之路受阻,...……更多
汉末三国的6大顶级士族
...,虽然刘备、曹操这样的诸侯不拘一格,任用了不少出自寒门的人才,比如魏延、关羽、乐进、邓艾等。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士族依然主导了魏蜀吴三国的朝政。特别是以下六大顶级世家大族,更是对三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重...……更多
曹操的“唯才是举”是政治信念,还是争霸的权宜之策?
...流人物”,这种论调,源自于陈寅恪的“曹魏政权为法家寒门政权”推论,再到易中天教授的多次继承,以易教授的影响力,很多人信以为真。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公,始建魏国,设置魏国官员,再至二十一年(216年...……更多
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的忠孝两难与智勇双全
...,就是徐庶徐元直,生卒年不详;徐庶早年叫徐福,本是寒门士子,但是徐庶早年好武厌文,后为友人报仇,而后用土白粉涂于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住。后徐庶的党羽一起来将徐庶救走。此事之后,徐庶深知匹夫之...……更多
司马家族为什么能轻松篡夺曹魏江山
...马懿是老乡,所以贾充能融入到司马派系,石苞邓艾出身寒门但是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进入官场。结交朋友品鉴人物比如何宴夏侯玄丁谧,这些人行为处事像是名士,但是身份更偏宗室一点,丁家算是曹家合伙人。毕轨李胜张当这...……更多
谢安:东山再起与力挽狂澜的政治家
...的眼光。他注重德才兼备,善于发掘和培养人才。他重用寒门士人,使得他们在政治上得到了平等的对待;他提拔年轻将领,让他们在战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他礼遇隐士贤人,与之结交并共同探讨国家大事。这些举措为东晋...……更多
司马懿如何从书生一步步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冢虎
...,东海郡郯人也。以通经,拜郎中,除菑丘长。”甚至连寒门出身的贾诩都“察孝廉为郎”。比照之下,出身于“累世二千石”,且在士林中颇有声望的司马懿对于仅当一个不入流的上计掾小吏当然心中愤愤不平。恰巧,此时曹...……更多
立下大功的寒门子弟邓艾,仍是世家大族手中的一颗棋子
...们的行为逻辑,在分析之前,请记住一个前提:邓艾出身寒门,而钟会是妥妥的世家大族。邓、钟二人的出身是他们一切行为的总逻辑。破局者邓艾权力讲究平衡,各方力量平衡则可相安无事,平衡被打破则很容易引起血雨腥风...……更多
孙坚征讨黄巾军是受朱儁的举荐,朱儁为何赏识他?
...能出头。朱儁为什么会赏识并举荐孙坚?首先,两人都是寒门出身,有阶级感情。其次,朱儁是江东会稽郡人,孙坚是江东吴郡人,放到现在来说,还都是浙江人,算是半个老乡,有乡情牵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孙坚曾...……更多
揭秘魏晋名士阮籍:拒绝与司马昭结为亲家
...名曰:魏晋风度。在后世很多人看来,这种风度是真正的名士风范,那种烟云水气,风流自赏的气度,才该是知识分子要具备的品格。只是如果当我们去仔细翻阅关于魏晋风度的史料,便能发现,这些魏晋名士的行为虽然洒脱,...……更多
他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却被所有人看不起
...清大势,达成大业,其名却鲜为后人所知。他就是鲁肃。寒门出身,无权无势的他,如何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他又是如何影响三国的历史,改变了刘备、关羽、诸葛亮他们的命运?或许很多人都不了解,在三国历史的背后,鲁肃...……更多
晋国一个新兴的大一统帝国,是怎样被一群读书人摧毁的?
...世,违背了九品中正制的初衷,导致选官时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境况。士庶之隔,犹如天际,寒门学子入仕无门,苦闷心情可想而知。即便是士族入仕,未来也未必一片坦途。汉末以来,外戚宦官交替专政,士大...……更多
东晋寒门子弟逆袭第一人的牛叉人生
...安详去世,享年76岁。09陶侃死后,东晋就再也没有出身寒门能跻身权力核心的人了。直到东晋末年寒门出身的刘裕废掉东晋皇帝,自己当皇帝。陶侃也就成了东晋一代绝无仅有的人物。但终究陶侃还是进无法染指中枢,退无力...……更多
浅析刘宋政权联姻的影响与利弊
...制度最为兴盛的时代,朝中选举官吏,甚至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权力被各个世家大族垄断,寒门子弟几乎没有向上走的机会。规矩只是限制了能力不够强的一般人,刘裕这种非凡之人,最终还是通过不懈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