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两晋年间,门阀当道,做官讲究出身门第,寒门几乎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不过西晋朝廷的司马氏宗王自相残杀,一时天下大乱,寒门庶民这才可以凭借军功一步一步晋升。这其中最耀眼的,正是出身寒微但打破了门第限制,成为东晋实权派人物的陶侃。
陶侃又被称为“搬砖鼻祖”,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陶侃是吴国人,而他成年的时候,刚好孙吴已经灭亡了。所以,作为亡国寒门,陶侃虽然是个小官,但是并不受中原高门士族的待见,一直冷眼看不起他。陶侃虽然也在洛阳为官,但却步履艰难,又因为和上司有矛盾,只能弃官回家,奔波多年,又被打回原形。
后来八王之乱,荆州也爆发了流民起义。当时的荆州刺史刘弘任命陶侃为南蛮校尉,这才是陶侃崛起的开端,这一年陶侃已经44岁了。也就是说,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陶侃都是郁郁不得志的状态,要是心里素质不好,很可能已经一命呜呼了,毕竟西晋人的平均寿命还不到40岁。
可是好景不长,虽然陶侃44岁才开始起家,已经是大器晚成了。但还不是一帆风顺。因为不久,他的伯乐提拔他的荆州刺史刘弘死了,面对荆州这块大肥肉,顶级门阀琅琊王氏早就虎视眈眈了。刘弘一死,琅琊王氏的王敦马上就自领荆州刺史,并排挤陶侃,把他打发到了偏远的广州。当时广州还属于岭南尚未开发的地区,属于蛮荒之地。这又是一次陶侃被大士族排挤的情况,这时陶侃已经60岁了。
然而,在广州的陶侃却并没有消沉,相反,他每天早上把一百块砖头搬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搬回书房里,每天都如此。别人感到很奇怪,问:陶公您这样折腾是为了什么啊?陶侃回答:我的志向是收复中原大地,如果悠闲安逸的生活过惯了,就怕一旦遇到大事我没有精力啊。正因为这个故事,所以陶侃成为了“搬砖”的鼻祖。
陶侃的苦练没有白费,不久朝廷爆发了苏峻之乱,陶侃被推为盟主平定了战乱,一举进入了最高中枢。可以分走从前只属于琅琊王氏、颍川庾氏等顶级门阀的权力了,陶侃回镇荆州,并保持了对下游门阀的强力压制。甚至连外国后赵的石勒、前燕的慕容廆,都在给东晋官方的来信中,对陶侃赞不绝口,可以说是威震天下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6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