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宋仁宗赵祯的庙号与谥号解读
公元1063年,北宋第四任皇帝、五十四岁的宋仁宗赵祯去世。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时期享国最久的皇帝。“仁宗”是庙号。这里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庙号”和“谥号”的区别。谥号用于古代士大夫或者帝王死后的“盖...……更多
盘点北宋时期的历代帝王
...近百年的和平。在位后期粉饰太平,导致社会矛盾加深。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初名赵受益,宋真宗第六子,北宋第四位皇帝。1022年—1063年在位,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谥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更多
隋炀帝之后为何没人称帝呢
...。比如,唐玄宗,他的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宋仁宗,他的谥号是“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明朱元璋原谥“钦明启运峻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永乐元年,加“神圣文武”四字于原谥之上。嘉...……更多
庙号与谥号:揭秘古代帝王身后的荣誉与评判
...显然找不到仁之所在,所以得不到承认,也不算数。 从宋仁宗赵祯开始,中国历史上一共有过6个仁宗,另外5个分别是西夏仁宗李仁孝、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和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即嘉...……更多
对古代皇帝称呼的区别,明朝是分界线
...代的王或皇帝设立的尊称。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等等,这些尊称都是庙号。庙号的缺点是,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比如隋炀帝杨广,他死后,他的孙子杨侗曾给他定下谥号是“明皇帝”,庙号是“世祖”。但...……更多
宋仁宗赵祯:纳谏、节俭与胸襟的典范
...有皇帝中,除了宋太祖赵匡胤之外,最让后人钦佩的就是宋仁宗了。赵祯,宋真宗的第六个儿子,从小就待人宽厚,8岁时被立为太子,五年后登基称帝,共做了42年的皇帝,死后谥号为“仁宗”。客观来说,宋仁宗并不能称得上...……更多
庙号背后的故事:揭秘三位德宗皇帝的辉煌与陨落
...般习惯用庙号称呼皇帝,比如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宋仁宗,明仁宗,明宣宗等等。之前讲过太宗,世宗,高宗,中宗,宣宗等庙号,今天本文将重点讲讲历史上三位德宗皇帝。第三位:清德宗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更多
宋仁宗被臣子喷一脸口水,为什么一点都不生气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为人仁孝,宽待群臣,严于律己。对外主张和平,对内休养生息,致力于精兵简政,防止铺张浪费。在位期间,“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经济繁荣,科学技...……更多
13岁即位,将宋朝国力推向巅峰的皇帝是谁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更多
仁宗庙号极为难得,中国历史上四百多帝王才七位
...(蜀)汉仁宗刘禅、西夏仁宗李仁孝、辽仁宗耶律夷列、宋仁宗赵祯、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和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今天历史君就逐个介绍下这些帝王,看他们是如何得到如此珍贵庙号的。蜀汉仁...……更多
仁宗盛世:赵祯的仁政与人心,文人辈出科技辉煌
赵祯,原名赵受益,北宋第四位皇帝,亦即宋仁宗,也就是中国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事件中的那位主角,他共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赵祯因为对待臣子百姓宽厚仁慈,死后庙号被追尊为“仁宗”,也成为庙号第...……更多
什么是庙号,什么是谥号?谥号与庙号有何不同?
在称呼古代帝王时,大家很容易将“庙号”与“谥号”弄混,以致很多人搞不清楚为何有的皇帝称“XX帝”,而有的则称“XX祖、XX宗”。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庙号,什么是谥号?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何...……更多
2022-12-16 15:25庙号,谥号
古代极少以仁为庙号的皇帝,宋仁宗能否算在伟大帝王之列
...学范范,但却一手塑造中国历史中最开明的时代,他就是宋仁宗赵桢。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以宋仁宗的功过,他是否可以与秦皇汉武等伟大君王并列。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更多
刘邦到底叫太祖还是高祖,庙号和谥号分不清
...出了十几种不同版本的叫法,例如称姓名、年号、谥号、庙号、籍贯、郡望等等。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区分不出其中的区别,总是把它们搞混淆。常见的像刘邦的庙号为“汉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但为何司马迁和班固...……更多
庙号、谥号与年号: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称呼背后的故事
...呼是皇帝死后的谥号,太宗、高宗这些称呼是皇帝死后的庙号,至于洪武、永乐这些是皇帝在位的年号。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三种截然不同的号,以及为什么要如此称呼他们,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最早出现的号是庙号,出现时间...……更多
隋文帝杨坚庙号与谥号的背后故事
庙号与谥号,皇帝的尊号与荣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制度。这一体系凝聚了对君王功绩的评价和对历史地位的确立,也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政治风格和文化传统。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个有关尊号的历史演变。首先,我们...……更多
朱棣的谥号之谜,为何称其为‘文皇帝’而非‘武皇帝’
...五次北征蒙古,崩于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明世宗即位后,发动“大议礼事件”,追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更多
康熙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庙号和谥号是分别始创于中国商王朝和周王朝,是为了评价一位已经驾崩的帝王一生的功过。根据庙法和谥法,庙号和谥号非常多,各有一百多个,我们平常说的太祖、太宗、高祖、高宗、世祖、世宗等等就是庙号,高帝、文...……更多
历史上最无愧于谥号的皇帝,百姓为其披麻戴孝,邻国皇帝悲恸大哭
...美化嫌疑,但也有许多皇帝确实配得上自己的美谥,比如宋仁宗赵祯。宋仁宗赵祯12岁时登基,23岁亲政,在位四十二年后病逝。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让大宋王朝真正实现了国泰民安。逝世消息传出后,大宋举国悲痛,...……更多
古代皇帝称谓演变:从‘帝’到‘宗’,再到‘年号’
...会按照皇帝的谥号来称谓,当以宗为结尾的称呼就会按照庙号来称谓。大家还需能够知道,在唐朝以前的皇帝并不是都有庙号的。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称谓唐朝之前皇帝时候自然习惯直接按谥号来称谓了。就拿历史上的孝惠...……更多
揭秘中国古历史上历朝历代太宗皇帝的传奇
...年,悔过自责,伊尹将其迎回亳都,还政归隐,在位30年去世,庙号太宗。当政后,迎来诸侯的归附,百姓生活安定。2汉文帝刘恒(前203-前157)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前196年受封代王,次年汉高祖...……更多
唐代宗与明代宗,这两个\\\'代宗\\\'的庙号有何不同之处?
庙号制度源自于商朝,一开始只有“太高世中”四种,谥号则是源自于周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庙号和谥号,不过西汉时又恢复了。和谥号不同,庙号的获取资格要严格得多,非对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君或皇帝不能...……更多
庙号之别:高祖与太祖的差异在哪里?
庙号之别,高祖与太祖的差异在哪里?高祖与太祖虽然都是庙号,但你知道它们之间的不同吗?在中国历史上,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每个皇帝都会给自己取年号,比如“建宁”、“贞观”。但是,庙号有的是皇帝本人决定的...……更多
为何他在位不足一年会被评价为“仁宗”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第一任“仁宗”——北宋的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宋仁宗13岁即位,53岁驾崩,享位41年。从他当政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也真当得起一个“仁”的称号。“仁”,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更多
三国时期庙号制度:曹操、刘备与孙权的祖庙之争
...,开国皇帝建立新政权后,必须要给祖宗们上一个合适的庙号以及谥号。举个例子,比如曹操,他在史书中正式的尊称是太祖武皇帝,“武”是谥号,“太祖”是庙号。庙号制度本来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在西晋之前,各政权很...……更多
介绍古代皇帝的多种称呼
...他为“明太祖”。洪武,是他在位时的年号,太祖是他的庙号。再比如爱新觉罗.玄烨,可以称呼他的年号“康熙”,也可以称他的庙号“清圣祖”。这两位皇帝的庙号都用的“祖”,而这两个祖的意义不同,朱元璋的庙号反映...……更多
这个庙号李世民和朱棣都不敢用,只有康熙敢用
...束生命之后,不仅有较长的谥号之外,还伴随着会有一个庙号。庙号,顾名思义就是皇上在太庙之中,可以供后人祭祀时候的名号,我们通俗的可以说,就是皇帝在灵牌上的名号,与谥号大大相反,这个庙号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更多
中国所有庙号“中宗”的帝王,只有这3位帝王有资格得中宗庙号
前面小编介绍过中国历史上所有庙号“太祖”、“太宗”的帝王,太祖一般为白手起家的开国帝王,太宗一般为皇位来路不正,而且文治武功卓越的帝王,虽然不是绝对,但也是八九不离十的普遍特点。今天小编继续为读者...……更多
为何说唐玄宗李隆基,原本和皇位没有关系
...小宗入大宗”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宋英宗入大宗成为宋仁宗的儿子,后来唐玄宗给之前的皇帝上谥号,称呼李显为皇伯考,署名孝侄皇帝;称呼李旦为皇考,署名孝子皇帝。他还废除了李弘的庙号,但是保留了孝敬皇帝的谥...……更多
历史上对皇帝的称呼,帝和祖与宗这两个称号有很大的区别
...如唐高宗,宋徽宗等。其实,帝属于谥号,而祖和宗属于庙号。谥号是是人死了以后根据生前事迹和成绩的评价,相当于盖棺定论。这个是一般人享受不了的,只有死去的君王和大臣才有的评价。而庙号,就是人在死后,一般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韩信唯一一次与项羽的正面交锋,是在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围,当时韩信手下有100万左右的大军可供指挥,项羽麾下只有10万军1队
2024-06-01 06:07:00
在儒家眼里,秦始皇与孔1子的历史定位非常明确,秦始皇是超级暴君,孔1子是至圣先师,这是儒家门徒的基调,不容置疑不容推翻
2024-06-01 06:29:00
自古以来政治权利的斗争都是十分残酷的。而司马懿夺取魏国权柄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神机妙算。那么当司马懿杀曹氏宗亲夺权的时候
2024-06-01 08:52:00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不堪,自己的性命堪忧固不待言,家族往往也会受其牵连,鲜有能得以善终者。作为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在京师沦陷前
2024-06-01 08:51:00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
2024-06-01 08:53:00
三国时期的孙策是一个非常骁勇之人,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相提并论。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很快崛起,一统了整个江东。而他本人还颇有大志
2024-06-01 08:52:00
明朝晚期国力已经衰弱不堪,因为魏忠贤党同伐异,很多的忠臣良将也都遭到了打压,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控制,这时候一个人扛起了对抗清军的大旗
2024-06-01 08:54:00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的八月,盛夏时分,烈日炎炎。北京西市刑场上,有一位明朝军事家正被处以碟刑,这是一种比凌迟残酷百倍的酷刑
2024-06-01 08:55:0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都不在朝夕之间。对大多数王朝而言,之所以会灭亡,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祸”
2024-06-01 08:53:00
我们在清宫剧中常听到慈宁宫这个名字,它是专门为了太后和皇后居住而建造的,但是清朝的历代太后们却都不敢住在这里,这是为什么呢?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
2024-06-01 08:56:00
明朝初期采用卫所制,这是一种利用军屯供给士兵衣食的军事制度,朱元璋曾经十分自豪地宣称,他“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
2024-06-01 08:56:00
顺治帝临终前,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为辅政大臣。本来四大辅臣相互制约,但随着鳌拜杀死苏克萨哈,以及索尼的去世
2024-06-01 08:57:00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多疑的,一旦被皇帝怀疑,几乎都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场,比如明朝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2024-06-01 08:57:00
在洪武三年,大明已经击败了中原地区最后一个对手,把蒙元势力全部赶到草原,与此同时,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病死,自感天下已定的朱元璋开始论功行赏
2024-06-01 08:59:00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新的朝代建立,皇帝与下面大臣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问题,比较和谐的,为人所称道的有
2024-06-01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