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
首先要说明,别看安禄山造反的动静这么震撼,但对这事儿,他真没多少勇气。你们不是说造反成功率百分百吗?这是要坑死我啊!比如公元756年夏天时,洛阳都已是安禄山的囊中物,他还大模大样的在洛阳登了基,“大燕国”的...……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唐玄宗如何亲手葬送了大唐盛世?
...享乐,给予地方的权利太大,导致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而安禄山作为地方节度使,更是坐上了土皇帝。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兵变,以讨伐杨国忠为由,带领15w精兵南下,当时的唐玄宗还不相信安禄山会反,甚至觉得...……更多
为何说唐玄宗一个荒谬的命令,导致安史之乱持续了7年多
...而,一场荒谬的不可思议的战役,让本已近乎山穷水尽的安禄山柳暗花明,也把唐朝直接拖入了万劫不复的局面,开始了长达七年多的战乱。 这场战役的名字叫“灵宝之战”。1公元755年12月16日(农历十一月初九),安禄山打...……更多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呢?又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安禄山打着讨伐杨国忠的旗号,率领十五万大军,发动了叛乱。他的麾下的将士,都是大唐最精锐的骑兵,没过多久,就占据了整个河北地带。那时的唐玄宗正在与杨贵妃...……更多
安禄山是真正让唐朝走向灭亡的人,但却无人这么认为
...忠又专权,这样的大唐能继续繁荣下去么?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史思明也响应起来,这就是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再无“大唐”安禄山、史思明十一月发动叛乱,十二月便攻入洛阳城,速度何其之快!“安史...……更多
杨贵妃死后,大唐谁最伤心,是李隆基还是安禄山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反杨国忠\"清君侧\"的名义,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场叛乱很快席卷了整个唐朝,兵锋直指长安。迫于安禄山叛军的压力之下,唐玄宗不得已带着...……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让大唐朝堂黑暗,日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边关将领安禄山,通过巴结讨好唐玄宗的宠臣李林甫、宠妃杨贵妃等人,日益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让他担任了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后,安禄山的野心就...……更多
忠诚与猜疑:大唐安史之乱的致命矛盾
...淋漓尽致地揭开了大唐的忠诚困局。01.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与东北边军的背叛在杨国忠的设计下,唐玄宗与安禄山之间的猜疑链,终于崩溃。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正式造反。但是,造反的不止安禄山一个人,...……更多
唐军兵力远胜叛军,为什么平叛仍用了八年呢
...中付之一炬,苍生饱受涂炭之苦。然而,一手发起战乱的安禄山在起兵之初仅有十五万人马,与此同时唐军却有二十万之众,为何唐军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无法立刻平叛呢?另外,安禄山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两年就去世了,那么...……更多
枭雄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把唐玄宗赶出长安,却被自己儿子谋害
...重度肥胖的大胖子身上,这就是安史之乱的主角之一——安禄山。唐玄宗一开始对待安禄山,是十分优待的,安禄山凭借着能歌善舞和心思细腻,让唐玄宗对其甚至以父子之礼相待,抬手就封给他三处重镇节度使,当安禄山手握...……更多
安史之乱究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实李隆基本有机会力挽狂澜,但最终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安禄山等人引起战乱。文:我见青山多妩媚(读史专栏作者)唐天宝十二载壬辰。左武卫大将军何复光击南诏,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击吐蕃,悉收九曲部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更多
胡将:大唐盛世的隐形杀手
...信任偏爱胡将。这不仅仅是指李隆基偏爱安史之乱的贼首安禄山。李隆基偏安、信任的胡将非常多,而这些人,最后都成为盛唐的掘墓人。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并不担心不能平定安禄山叛军,因为皇帝手中拥有一张王牌,那就...……更多
本无亡国之兆的大唐,此时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
...的唐玄宗李隆基,突然接到了来自帝国东北一带的噩耗:安禄山造反了。安禄山的造反对于唐廷而言是一场地震,不单单是政坛的地震,更是心理的地震。要知道,早在几年之前,安禄山还是那个和蔼可亲的胖子,他认杨贵妃为...……更多
安史之乱背后的权力游戏:安禄山被亲信背叛的真相
...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而发动安史之乱最大的奸臣安禄山是当时唐朝的军政要人,他掌握着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的军队,被称为三镇节度使。当时唐朝在北方边境上有8个边镇,此外在南方有两个边镇,总共大约60万军队...……更多
天宝年间,大唐与南诏之战两次败北,是否开启了安禄山的不臣之心
...北之后一年,天宝十四载,渔阳鼙鼓动地来,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举起了反旗,也拉开了那场动摇大唐根基的大叛乱——安史之乱。有鉴于两者之间间隔时间之短,很多人觉得,天宝年间的两次南征败北,元气大伤的大唐,最终开...……更多
受尽宠信的安禄山反叛大唐,是迫不得已只能自保的方法
...存在,而掀起这场可怕危机的人,是明皇最为宠爱的臣子安禄山。如果不是大唐皇帝李隆基的宠幸,安禄山不过是一个平庸普通,甚至连生计都要发愁的胡人,明明是李隆基给了安禄山一切荣耀、权势、地位,可为什么安禄山还...……更多
他是令安禄山寝食难安的人物,嫡系李光弼,手握30万重兵
...打了八年,唐朝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而最大的反面人物安禄山也算是青史留名了,今天要讲的这个人物不是安禄山,而是令安禄山寝食难安的人物。他就是王忠嗣。提及王忠嗣,可能不太有人了解他,众所周知,唐朝拥有重兵...……更多
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安史之乱是如何被评判的
...求,而做的一系列人神共愤的事情。在公元755年的时候,安禄山带着手下的15万士兵,造反唐朝。兵家制度非常特殊,这里的士兵,一方面是朝廷的,一方面又是边远地区个人的。简而言之,是唐朝帝国权力,无限放大之后的一...……更多
唐朝哪位名相早就预测到安史之乱力谏玄宗除掉安禄山
...中官奴游说张九龄,被张九龄叱退。唐玄宗重用李林甫、安禄山等奸佞之徒,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禄山曾入京拜见过张九龄,明朝秋毫的张九龄看出安禄山早晚必反,他对侍中裴光庭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安禄山...……更多
安史之乱爆发后,沣水大战成了关键,也是唐军扭转劣势的转折点
唐朝天宝十四年,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里,安禄山集结十五万的军队在范阳宣布起兵。此时的大唐王朝对于野心勃勃的安禄山来说就是待宰的羔羊,颓废的唐玄宗、乱政的杨国忠,这两个人在大唐的舞台上挥斥方遒,老气横...……更多
安禄山有一项特殊本领,让唐玄宗非常欣赏
熟悉历史的人应该对于安禄山这个名字不会觉得陌生,他是我国非常有名的奸臣,曾经发动了安史之乱,让原本非常强盛的唐朝,之后国力非常的衰微,甚至就连杨玉环的死都跟他有一定的关系。而安禄山原本势力并不是非常...……更多
唐朝名将薛仁贵用生命开创了无限荣耀,他的孙子为何参加安史之乱
...的儿子薛嵩,当时安史之乱爆发,薛嵩便起兵造反,投靠安禄山,薛嵩这个事就好像在薛仁贵的清白人生里画了一个污点,怎么也擦不掉。薛嵩安史之乱的背景安史之乱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很多矛盾集中爆发引起的,首...……更多
安史之乱攻破长安城为什么唐朝没有灭亡
...期各个州的州牧,对唐朝朝廷,已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安禄山因为受宠而担任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与时任宰相杨国忠有矛盾,杨国忠是杨贵妃之兄,安禄山拥有三镇重兵,又有野心,所以才起兵反唐。最简...……更多
几代帝王的心血成就开元盛世,因为唐玄宗一个错误毁于一旦
...史之乱爆发之初,因为唐玄宗的迟疑,唐军反应缓慢,让安禄山抓住机会迅速壮大,领着河东、平卢、范阳三镇的人马,联合史思明朔方一镇的军队,总共十五万人马,号称二十万大军,直接南下,以雷霆之势迅速席卷河北各地...……更多
一次粉碎安史之乱的绝佳机会,为何被唐玄宗葬送了
...将,他们原计划坚守洛阳,以守为攻慢慢消耗、直至挫败安禄山的锐气,伺机全歼叛军。但监军边令诚贪功心切,加之封、高二位将军拒绝了监军所要好处的贪婪举动,边令诚心怀不满,一再催促出战。结果唐军战败,东都洛阳...……更多
755年11月,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打着奉旨讨伐杨国忠的旗号,起兵反叛唐朝。安禄山有多少兵力?15万。当时唐朝有多少兵力?50—60万。然而,就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安禄山军队一路南下,势如...……更多
安禄山凭啥敢反叛大唐,败得又为啥这么快
说起唐朝,总绕不开一个转折点,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这个胖仔,到底是什么来头,他有怎样的实力,能够把李隆基打得一败涂地呢?这个问题争议很大。有人认为安禄山集团当时势力庞大,掌握着足够的军事实力,也有...……更多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是盛世大唐衰败的转折点
...白、杜甫也被卷入其中。天宝14年公元755年三镇节度使得安禄山在范阳(北京)起兵,剑指中原,安史之乱爆发了。虽然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但是唐朝从此衰落,如果从更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这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更多
安史之乱背后的秘密:安禄山如何赢得15万将士的忠诚?
...重要枢纽。尤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一次谋逆之战,安禄山旗下竟有近15万将士坚决追随他,这究竟是为何呢?难道这些将士不知晓自己所面临的是背离朝廷吗?须知在唐代,对于叛军的惩处极其严酷,几乎涵盖了灭族的程...……更多
安史之乱时,张巡为何会做出分食百姓的残忍行为?
...享乐的“资本”。唐玄宗操纵帝王制衡之道,太子李亨、安禄山、杨国忠互相牵制,这种局面最终土崩瓦解,对唐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造成很多无法估量的损失。张九龄安史之乱爆发前,唐玄宗和杨贵妃还在骊山华清宫宴饮,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兄弟二人祖上世代经商,仆役过万,资产上亿,为徐州数一数二的富户。先前在徐州牧陶谦手下做事,194年陶谦去世,按照陶谦遗命邀请刘备入主徐州
2024-06-17 07:38:00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人们走进正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展出的“正心明德——家国文化版本展”时,看到的第一句话
2024-06-17 15:42:00
专访押沙龙:“人之初性本善”是伪命题,人心是善与恶战斗的沙场
《鹿隐之野》近日出版,本书是著名历史作家押沙龙首部小说作品,用七个脑洞故事,揭露历史治乱循环的秘密 让我们理解人性法则
2024-06-17 16:09:00
跨越三千年的神秘珠宝--遇见古埃及
古埃及,一直以来都被人当做神秘的象征,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还是神秘的木乃伊以及诡异的法老诅咒,都是近现代人热衷于解开的谜团
2024-06-17 16:14:00
谁才是四海八荒最会送珠宝的男人?
如果评选世界上最会送珠宝男人。那么,法兰西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一定是候选人之一。这位多情的帝王,不仅是位军事奇才,更被后人评为著名的情圣
2024-06-17 16:14:00
首先,李景隆和朱棣关系非同一般。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李文忠的母亲是曹国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的姐姐,也就是说,李景隆是朱棣姑妈的孙子
2024-06-17 16:31:00
虽然昭襄王也是宣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此时已进入父权社会多时。外戚势力太过于强大,保不准哪一年就要发生“田氏代齐”故事。所以
2024-06-17 16:39:00
齐鲁之子|“百家之源”,穿越两千年的经济大师
记者 张向阳 淄博报道 《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经典之作,是最能代表齐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典籍。它被誉为先秦百科全书
2024-06-17 18:19:00
袁崇焕死时万人空巷,百姓为何争拿白银买其肉生吃
其实,古代没有哪位将军的死,和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相比。死的太惨了,被京城的老百姓活活吃了。明朝给袁崇焕的罪名是勾结清军入关
2024-06-17 12:34:00
古代太监也要娶妻,他们让妻子做什么事情
太监是对古代宦官的另称,这是对一个特定人群的称呼,是一个名词,也谈不上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不过在今天很多人的思想中,认为太监就是个贬义词
2024-06-17 12:35:00
郭夫人为何会收下曹叡为养子?曹叡最后是怎么对待养母郭夫人
《军师联盟》已经接近尾声,甄宓为了自清选择自尽,魏文帝曹丕一直不喜皇长子曹叡,欲将剥夺其尊贵的身份,司马懿谨遵甄宓的约定
2024-06-17 12:36:00
看他如何从无名小官终至宰相多年屹立不倒
几千年来,那大大小小的官员可以被人们深深记得的除了忠臣以后,那些奸臣一代又一代不用特别记载,人们也是熟悉的不得了,而且那些大奸臣大贪官们还个个风光无限
2024-06-17 12:38:00
关羽被围困在麦城,为何不选择假扮农民逃跑
不知道大家对于关羽了解多少呢?关羽一世英雄却最终死在了孙吴的手下,可谓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其实大家对于这件事情都有些疑惑
2024-06-17 12:39:00
唐朝哪三位大臣去世后,被追谥为“文忠”
谥号是古代朝廷或后对帝王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给予的称号。谥号最早出现于周朝。譬如,周武王因为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为“武”
2024-06-17 12:40:00
窦建德雄踞河北如日中天,为何却突然消亡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义,打起了反隋的旗帜。在众多起义者中,有一个名叫窦建德的人,他出生于公元573年,号称是东汉大司空窦融的后代
2024-06-17 1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