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次粉碎安史之乱的绝佳机会,为何被唐玄宗葬送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5 16:3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读历史的朋友谁都会遇到那句非常决断的名言:"历史没有如果!”

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不容置疑,因为就是那样发生了,无论如何再也倒不回去了。但这句话的副作用就是,对所有的历史事实只有接受,只能认可,所有人都只是纠结那些发生了的过程和细节,没有人敢于超越做些进一步的情况分析。这样,学历史的意义就只剩下了解、知道和复述了,但凡做一点分析和假设,都会被“历史没有如果”而全部否定掉。

“安史之乱”不光在唐朝,而且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是一个大事件。本文选取这段事件的一个短暂的过程,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些情况分析和假设,看看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其实,有时候历史进程是很偶然的,任何阶段都不完全是水到渠成的必然趋势。

“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很复杂了,过程也很漫长,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反复无常的故事很多,我们不必再来赘述一次。本文只说“灵宝之战”,看看这场战争发生的多么偶然、失败得多么不值得、唐玄宗的江山丢的多么无奈?

一次粉碎安史之乱的绝佳机会,为何被唐玄宗葬送了

《旧唐书》里描述的“灵宝之战”是这样的:公元755年12月(唐天宝十四年),唐玄宗在洛阳失守之后,气急败坏。他派往前线的监军是一名贪得无厌的宦官,叫边令诚,他回朝后对唐玄宗说,封常青、高仙芝二位将军贪生怕死,甚至与叛军串通一气,违背朝廷命令,战场上一败涂地,才丢失了洛阳。

其实,封常青、高仙芝是非常有作战经验大唐名将,他们原计划坚守洛阳,以守为攻慢慢消耗、直至挫败安禄山的锐气,伺机全歼叛军。但监军边令诚贪功心切,加之封、高二位将军拒绝了监军所要好处的贪婪举动,边令诚心怀不满,一再催促出战。结果唐军战败,东都洛阳落入叛军之手,封常青、高仙芝不得不退回潼关据守。

唐玄宗听信宦官谗言,一怒之下斩杀了大将封常青、高仙芝,急忙命在家养病的大唐战神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率军20万,镇守潼关。

一次粉碎安史之乱的绝佳机会,为何被唐玄宗葬送了

据说,哥舒翰虽然战功赫赫,有常胜将军的威名,但此时年岁已高,一直卧病在床,所以并不大情愿接旨。但唐玄宗圣意已决,下令把哥舒翰抬到马上即可。

潼关地形险要,是长安城的东门户,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属于咽喉要道。哥舒翰进驻潼关以后,立即加固城防,利用自然地形,开深沟、筑高垒,闭关坚守。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进攻潼关的唐军,被哥舒翰打得落花流水。

从此,安禄山的军队被阻挡在潼关以外,长达半年动弹不得,进攻长安的计划眼看要破灭。

哥舒翰是突厥人的后裔,但他一生誓死效忠唐朝,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对大唐形势掌握的十分清楚。虽然他身居西安,但能准确把握战场的形势,对安禄山的意图和能耐更是了如指掌。他为这次镇守潼关制定的战略战术是:二十万大军坚守潼关,坚决消灭进犯之敌,利用黄河天堑固守长安东门户,不到万一,绝不主动出击。

一次粉碎安史之乱的绝佳机会,为何被唐玄宗葬送了

从这一条看,哥舒翰不愧为大唐战神,实事求是地说,哥舒翰的策略是十分正确的。因为他了解安禄山只是个有匹夫之勇的莽夫,他不懂得为民安邦的道理。从范阳起兵,一路烧杀抢掠,已经到了民怨沸腾的地步,群众自发地组织起来,和唐军一起阻止安禄山西进,叛军慢慢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河西的叛军史思明,已经被郭子仪、李光弼率领的唐军围困在西线,要不了多日,史思明部将被消灭殆尽。到时候,唐军东西夹击,安禄山孤立无援,平息叛乱便易如反掌。

这便是哥舒翰镇守潼关的如意算盘,不得不说,这是一条妙计,照此执行大唐安危一定可保。

一次粉碎安史之乱的绝佳机会,为何被唐玄宗葬送了

然而,如此缜密的计划,在唐玄宗眼里却是一无是处。宰相杨国忠向皇帝进言,哥舒翰是养寇自重,进驻潼关已经半年有余,却不发一兵,给了叛军喘息的机会,哥舒翰是否与叛军密谋,打朝廷的主意?

这时候,安禄山也向长安派出密探,放出风来,说在潼关以外的三门峡,安禄山的军队只是一些老弱病残,而且数量很小。

唐玄宗被这些假象蒙蔽,对杨国忠深信不疑。在哥舒翰镇守潼关的时候,杨国忠做贼心虚,他平时好弄权势,和这些大将关系不好,生怕哥舒翰杀个回马枪,像安禄山一样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对付自己。所以,他私下招募了三千精兵,进驻潼关,从后面堵住哥舒翰的退路。谁知,哥舒翰当机立断,斩杀了杨国忠派来的督军将领,把三千精兵分散补充到守城部队。杨国忠对此深恶痛绝,他极力劝谏皇上下令,要哥舒翰出战,只要哥舒翰的全部精力在战场上,那么,自己在后方就是安全的。

一次粉碎安史之乱的绝佳机会,为何被唐玄宗葬送了

于是,要哥舒翰出城迎战、一举消灭叛军的朝令飞往前线。据记载,接到朝廷的命令之后,哥舒翰失声痛哭,流泪领兵出战。

恰好中计,叛军把精锐部队全部埋伏,只派出一小部疑兵作战,引唐军出动。哥舒翰的二十万唐军不明情况,深入敌后,在灵宝遭遇叛军围歼,几乎全军覆没,仅八千人逃回潼关。哥舒翰被手下降兵反控双手,送到叛军军营。

顷刻间,潼关失守,安禄山的叛军一路猛杀而来,唐玄宗惶恐不已,只得弃长安城向西逃亡。出长安不久,在马嵬坡,杨国忠被三军将士处死,在内外逼迫下唐玄宗下令赐死杨贵妃,自己也被逼退位,太子李亨即位,玄宗继续西逃至川蜀,唐王朝经历了一次近乎亡国的灭顶之灾。

一次粉碎安史之乱的绝佳机会,为何被唐玄宗葬送了

假如唐玄宗稍微清醒一点,朝里反对杨国忠的声势再早来一点,或者哥舒翰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不出战,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唐朝还是那个唐朝,安禄山的叛军就会自然散去,朝廷也会少打几年战争,老百姓无辜死亡最少减少几十万人。

然而,就是人们常说的,“历史没有如果”,一切都在恶果产生以后,人们才会逐渐明白,哥舒翰不该输却输了,潼关本不该丢却丢了,长安不保社稷危在旦夕,这时候才狠心杀死杨国忠兄妹,唐玄宗明白的太晚了,本可以不费多大力气,巧妙粉碎安禄山反叛的机会,让自己的愚蠢和一意孤行葬送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史之乱中镇守潼关的为何是哥舒翰
安史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背叛唐朝的战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安禄山攻打潼关的时候,哥舒翰已经年迈(虽然无法
2023-06-05 11:24:00
安史之乱唐军折损哥舒翰等三员名将,完全是唐玄宗瞎指挥
...,壮烈牺牲,而河南尹达奚玽贪生怕死,投降了安禄山。安史之乱 洛阳会战失败后,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和高仙芝只好率领军队退守潼关。潼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只要封常清、高仙芝采取得当
2023-02-23 16:15:00
原创《安史之乱》中,唐朝在潼关之战中为何会失守?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叛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这次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自此后,唐朝就江河日下,由
2024-03-01 13:23:00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15万叛军从河北南下,安䘵山的计划是先取洛阳,再攻长安,12月,叛军攻下洛阳,不久安䘵山派其子安庆绪率军攻打潼关,被潼关守将哥舒瀚击败,哥舒瀚利
2024-07-18 22:00:00
唐朝是怎么平定安史之乱的
...甘愿认杨贵妃为母亲,杨贵妃收安禄山为义子。其实造成安史之乱很致命一点就是将帅久任,不按时换防,意思就是将帅都要隔一段时间调换位置,这样不至于下属和上级由于长时间熟悉,而形成一
2023-06-24 21:50:00
几代帝王的心血成就开元盛世,因为唐玄宗一个错误毁于一旦
...他亲手将盛唐拉下马来,从此走上了衰亡之路无法回头。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因为唐玄宗的迟疑,唐军反应缓慢,让安禄山抓住机会迅速壮大,领着河东、平卢、范阳三镇的人马,联合史思明朔方一
2023-04-14 07:05:00
安史之乱,为何哥舒翰带陇右、河西军队对决,打不过安禄山叛军
...哥舒翰指挥失常,应该跟多个原因有关。首先,哥舒翰在安史之乱发生前,已经年老,又突然患病。《旧唐书》记载,哥舒翰因为上了年纪,又沉迷酒色,在洗澡时,突然“风疾”发作,“绝倒良久
2024-06-22 21:39:00
...动摇,也使唐廷丧失了两员具有作战经验的大将,对平定安史之乱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高仙芝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镇守安西,为维护唐西陲的安全、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作出了贡献。他退守潼
2024-05-21 06:55:00
唐军兵力远胜叛军,为什么平叛仍用了八年呢
公元755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了。这场让大唐由盛转衰的大动乱一直持续到763年方告结束,昔日大唐的繁荣在战火中付之一炬,苍生饱受涂炭之苦。然而,一手发
2024-04-25 14: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