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林甫:唐朝由盛转衰的奸相与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之所以会出现安史之乱,和唐玄宗时期的一位宰相脱不开关系,他就是著名奸相李林甫。李林甫在历史上深受玄宗的喜爱,为相19载,是玄...……更多
唐肃宗李亨:第一个重用宦官的唐朝皇帝,盛世转衰的转折者
...登基。重用郭子仪,李光弼。在位仅仅七年但基本上平定安史之乱。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但重用宦官起始于唐肃宗。由此拉开的唐朝宦官时代,也是封建时代宦官最猖獗时期,始作俑者就是唐肃宗。当太子时期的李亨绝非窝...……更多
宰相李林甫出身皇族,专权乱政导致安史之乱
...。他任职期间排斥异己、残害贤良,导致朝纲紊乱,助成安史之乱。他是唐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之一。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打了8年的原因
...朝的普遍印象,可以说没有错,但以上说的这些,却都是安史之乱前的唐朝,随着天宝十四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朝的一切繁华富庶戛然而止,从高峰一下子跌倒了低谷。所有人都懵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更多
唐朝的衰败是唐玄宗的原因,为何要怪在杨贵妃头上?
...都认为唐玄宗昏庸无道是因为杨贵妃的勾引,是她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衰落。然而这种观点实在值得商榷,将朝代的覆灭或时代的动荡归咎于一位女子身上,怎么看都有让人“背锅”的嫌疑。杨贵妃的确谈不上贤良淑德...……更多
安史之乱的罪臣怎么毁灭唐朝盛世
...球,几无敌手。但就是这样一个威名远扬的帝国,却随着安史之乱的号角,被十几万安禄山叛军,像砸精美瓷器一样,轻而易举就砸得粉碎。虽然这场叛乱,被唐王朝历经八年艰苦平定,但随之带来的连锁反应,从中央的宦官专...……更多
安史之乱后,李泌出山稳定了肃宗时期复杂的政治局势
...迎接唐玄宗还朝结果房琯兵败:公元756年,房琯出兵征讨安史之乱的叛军,结果失败。▲房琯 始末1.仕途坎坷说到唐朝的宰相李林甫,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奸佞之臣。李林甫把持朝政,打压了不少官员,而且为了哄唐玄宗开心,...……更多
...是不反很可能小命不保,因此安禄山联合史思明一起发动安史之乱,打得唐玄宗措手不及。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是离不开安禄山一直以来的苦心经营的,想必这种经营,不管是在官场还是职场、商场,都是大有...……更多
安史之乱究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基晚年却逐渐怠慢政事,还宠信错了大臣,为此后爆发的安史之乱埋下隐患。其实李隆基本有机会力挽狂澜,但最终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安禄山等人引起战乱。文:我见青山多妩媚(读史专栏作者)唐天宝十二载壬辰。左武卫大将...……更多
李林甫:被误解的唐朝宰相
...,致使安禄山坐大,一人就控制唐帝国的三个大军区,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祸根。所以,与其说李林甫迫害文人,还不如说成是他排除异己,壮大和稳固自己的权力。但是,我们也知道,李林甫可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更多
杨国忠与开元盛世:被低估的历史贡献
...庸鄙无能、独揽大权、妒贤嫉能、祸国殃民,结果引发了安史之乱,把好好的盛唐变成了衰唐。正史中也认为杨国忠应该对唐朝中后期的衰败负责。的评价也不高。“杨国忠、李林甫、卢杞之辈,其才皆过人,然终为唐室之乱,...……更多
李林甫政治生涯的三大罪,安禄山为何惧怕他?
...够结党营私。重用安禄山,这就使得安禄山做大,后来的安史之乱是最终使盛唐转衰的主要事件。三是嫉贤妒能,阻碍人才上升,这也是他重用胡将,害怕边将因功踢了他宰相的饭碗。安禄山是个胡人,《旧唐书》说他本来不姓...……更多
唐朝的衰落:李林甫与玄宗皇帝的责任
...勉强维持了为相期间繁荣。他死后,经济政治迅速崩溃,安史之乱爆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李林甫最像谁?很像曹操,如果在明君麾下必是治世之能臣,在昏君麾下必然是奸佞之臣,在玄宗开元盛世期间,李隆基主要依靠张说和...……更多
安禄山为什么会发动安史之乱
唐朝,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却也孕育了“安史之乱”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安禄山,作为这一事件的主角,其叛乱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方面的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1.政治斗争的激化安禄山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始终处于...……更多
李林甫:权臣之路与帝国的覆灭
唐王朝的由盛转衰,离不开安史之乱,离不开唐玄宗李隆基对臣子的宠幸以及自身的放浪。当期丧失了往日励精图治的态度之后,日日享乐,无所事事,也就意味着大唐王朝的盛世要宣告结束了。李隆基,这个一首继承、缔造...……更多
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能当皇帝吗
假如没有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也还是有很大概率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当皇帝的,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他必须在他父亲唐玄宗的一次次致命试探、猜疑下夹着尾巴做人,即便他是太子,都不能随心所欲。安史之乱和李亨...……更多
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因被李亨牵连而英年早逝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战乱对唐朝社会的破坏极大,也让后世很多推崇唐朝文化的学者们感到痛心不已。因此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了疑问,怎么才能避免安史之乱的爆发呢?学者们因为这个问...……更多
高适支持肃宗,李白支持永王最后结局如何
...多大诗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关于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我们需要了解,它不仅是一场大唐平叛的战争,还将帝国内部的朝堂之争彻底暴露了出来。1、政变起家的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并非庸主,其与李世民一...……更多
唐朝高级将领哥舒翰,与叛军势不两立,后兵败投敌“无缝对接”
...越的贡献。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忠君爱国的将领,却在发生安史之乱,被朝廷委以要职的之时战败投降。《新唐书》记载哥舒翰,是突骑施酋长哥舒部的后裔,她的母亲是于阗王之女,哥舒翰的父亲,曾任安西都护府将军。年幼的...……更多
唐玄宗作为一代英主,为什么在他统治时期会爆发安史之乱
...,宠幸奸臣,沉迷后宫,最终引发了使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除了统治者的个人原因以外,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动乱爆发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均田制被破坏,进而导致府兵制缺乏了实施基础。在唐太宗...……更多
唐朝这四大贤相与两大奸相,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
...献。值得一提的是张九龄差点把安禄山弄死了,提前掐灭安史之乱的火苗,可惜唐玄宗对安禄山网开一面。 说了四大贤相后,我们再来聊聊唐玄宗时期的两位奸相。5、李林甫李林甫是接替了张九龄的宰相一职,口蜜腹剑这个成...……更多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是盛世大唐衰败的转折点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李白、杜甫也被卷入其中。天宝14年公元755年三镇节度使得安禄山在范阳(北京)起兵,剑指中原,安史之乱爆发了。虽然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但是唐朝从此衰落,如果从更宏观的历史角度来...……更多
李林甫:从跑官能手到权倾天下的宰相,揭秘其政治崛起之路
...我者亡,口蜜腹剑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他。即便是后来发动安史之乱将大唐搅得天翻地覆的安禄山,见了李林甫都不敢抬眼,只要眼睛跟李林甫一对视,自己心中的小秘密就好像会泄露一般,李林甫专政19年将安禄山压得死死的。...……更多
安禄山的野心:因惧怕李林甫而推迟的叛乱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正是这场大乱,让唐朝走向了藩镇割据的结局,并最终再也没能复兴。而嫌弃这场大乱的主角正是安禄山,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就在于他手握河东、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兵雄天...……更多
聊聊大唐名人故事
...长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让孩子“打回去”。话题继续回到安史之乱前后的长安。关于长安的故事,或雄奇壮阔,或旖旎浪漫,每一个,都为这座千年古城添上了一笔瑰丽的注脚,但又不能撼动她分毫。我们今天要讲的大唐名人故...……更多
唐肃宗李亨能当上太子,靠哪两个女人相助
“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但是“安史之乱”并没有让大唐灭亡或者分裂,唐肃宗李亨功不可没。李亨算不得中兴之主,但其即位于危乱之际,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在灵武扛起了平叛的大旗,并用毕生的...……更多
李林甫在李隆基眼中是个忠臣吗
...需要,俩人推行了由蕃将出任节度使的政策,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唐王朝由此迎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走向覆亡。《新唐书》将李林甫列进《奸臣列传》,可谓实至名归。李林甫死后,杨国忠继...……更多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唐朝兵制变革与安史之乱的渊源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背叛唐朝廷,发动叛乱是一场连唐玄宗李隆基都可以预见的战争,只是早晚的事,亦或采取措施避免矛盾升级或许伺机收回兵权。一、“外重内轻”,节度使掌握大权公元74...……更多
连杨贵妃都敢碰的安禄山,为何如此惧怕此人
...了起来,开始成为唐朝皇室的隐患。这就是天宝之乱(即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藩镇的崛起,令唐玄宗在其消极怠政、承迷于酒色期间发生叛乱,其中主角之一,正是我们今天要说到的安禄山。这位日后会将唐玄宗李隆基按在...……更多
聊聊大唐由胜转衰的战争-安史之乱
...鼎盛的天朝开始衰落了呢?这就是今天咱们要谈到的——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崛起唐朝经过一系列的开疆扩土,到唐玄宗的时候版图已经非常大,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和统治异族,于是设立了十个边疆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