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安史之乱的发起人安禄山:一个心思慎密的胖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1 21:2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人的性格以及一直以来的经营有很大的关系,古往今来,那些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都是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经营出来的,没有谁的成功会一蹴而就,当然也没有谁的努力会轻易白白浪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将努力与经营事业诠释得淋漓尽致,虽然他并非什么正面教材,但是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会看到和学习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更加能够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流传下来,同时也有很多遗憾,这些遗憾的开始,与一个人脱离不了干系,这个人就是安禄山,因为安禄山的出现,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安禄山究竟有什么能力,能够这么厉害呢?我们不得不从他的小时候就开始研究起来。安禄山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更离谱地来说,安禄山的母亲都不知道安禄山父亲是谁,所以安禄山与母亲的生活过得并不算好,总是到处流浪。

安禄山的母亲是一个巫婆,安禄山从小跟着母亲,其余本事没有学到,油嘴滑舌倒是特别有一套,因此后来安禄山靠着自己能说会道,做起了牙郎,就是专门给人买卖协议物价的,换言之也就是安禄山成为了一个中介,靠着那些中介费开始生活。

这是安禄山极为重要的一个人生阶段,因为自己接触的都是生意人,所以安禄山学会了一个最为重要的本领,就是能够用生意的角度去权衡生活以及后来的政治。他总是能够想出一种等价交换的东西,从而借助这些东西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在安禄山后来的政治生涯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安禄山做牙郎的那些岁月锻炼了安禄山的等价交换思想,这让安禄山第一步就成功上位。当时安禄山偷了幽州的羊,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抓住,严刑拷打,打算将安禄山处决掉,可是安禄山用尽全身力气大喊:“你难道不想灭两个番族么?我能帮助你取得成功,你为何还要打死我呢?”

张守珪一听眼前这个胖子的话,感觉这个人不同凡响,死到临头,居然还敢口出狂言,断然不是普通之人,于是张守珪不仅没有打死安禄山,还重用了安禄山,让他与同乡史思明去抓俘虏,两人都十分聪明能干,所以每次任务都能漂亮完成,得到张守珪的赏识,认了安禄山为义子。

靠着张守珪的推荐与关系,安禄山逐渐接近了长安的中心力量,与李林甫认识,当时的李林甫正在想打倒太子李亨,重新立一个新的太子,安禄山这个胡人顺利成为李林甫的利用工具,李林甫一边利用安禄山,一边也在推荐安禄山身兼要职。

在李林甫的推荐下,安禄山得到唐玄宗的重用,进一步接近了唐朝的权力中心,此时安禄山已经不太需要李林甫,李林甫也看出来这个问题,就派很多人去监视着安禄山的一举一动,后来安禄山只要做任何事情,李林甫总能第一时间知道,安禄山以为是李林甫能够神机妙算,因此对李林甫很是害怕,只要有李林甫在,安禄山还是十分老实。

安禄山将一切关系都经营得差不多了,自己终于也成为了唐玄宗的宠臣,此时安禄山更是聪明,为了讨好唐玄宗,安禄山经常给唐玄宗跳胡舞,别看安禄山是个胖子,跳起舞来可是十分灵活的,深得唐玄宗宠爱。

唐玄宗甚至专门设宴款待安禄山以彰显对安禄山的宠爱之情,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的:

上尝宴勤政楼,百官列坐楼下,独为禄山于御座东间设金鸡障,置榻使坐其前,仍命卷帘以示荣宠。

由此可见,唐玄宗对安禄山是十分信任和愿意重用的。安禄山得到唐玄宗的重用之后,不仅认了小自己十几岁的杨玉环为干妈,还公然得罪了太子李亨一派人,比如最为明显的就是《资治通鉴》中的这段记载:

安禄山在朝时,玄宗命见太子,“禄山不拜。左右趣之拜,禄山拱立曰:‘臣胡人,不习朝仪,不知太子者何官?’上曰:‘此储君也!朕千秋万岁后,待朕君汝者也。’禄山曰:‘臣愚,向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不得已,然后拜。上以为信然,益爱之。

翻译过来大概意思就是安禄山去拜见唐玄宗,看到太子李亨在场,安禄山却怎么也不愿意拜,唐玄宗问他为什么不拜太子,安禄山还装疯卖傻说自己是胡人不明白太子究竟是个神马鬼东西。

这样的举动确实让生性多疑的唐玄宗很是满意,但是太子就十分不满意了,只要有机会,想必李亨恨不得分分钟把安禄山宰掉。从当时的利益来看,安禄山讨好唐玄宗而得罪太子,还是最正确的选择,只是安禄山没有想到事业未成而李林甫先去一步。

李林甫去世之后,安禄山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监督,杨国忠经常与安禄山针锋相对,多次提醒唐玄宗说安禄山会造反,唐玄宗不以为然,他觉得安禄山与自己关系那么好,是不可能造反的。

在与杨国忠争斗的日子里,安禄山虽然一直都得到唐玄宗的信任,可是安禄山心中明白,唐玄宗已经老了,只要唐玄宗一死,太子李亨登基,自己肯定就是第一个要被收拾的。彼时安禄山拥有唐朝三分之一以上的兵力,他内心开始产生一些其他想法。

经过深入分析研究之后,安禄山发现眼前这个看似繁华的大唐,实际上已经形同虚设,根本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安禄山已经搞清楚唐朝实力不足,并且自己要是不反很可能小命不保,因此安禄山联合史思明一起发动安史之乱,打得唐玄宗措手不及。

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是离不开安禄山一直以来的苦心经营的,想必这种经营,不管是在官场还是职场、商场,都是大有值得借鉴之处的,一个人想要成功,没有一些权谋策略,怎么可能取得突破呢?

安禄山以及安史之乱的更多细节在《资治通鉴》中都有详细记载,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我给你推荐一部《资治通鉴》,这本巨著堪称经典而严肃,字里行间都写满了人生百态与各种智慧哲学,不管是普通人,还是领导高层,在这些精彩纷呈的故事中都会学到很多东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安史之乱是如何被评判的
...国腰斩,让唐帝国不能恢复往日雄风,没错,这就是——安史之乱。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安史之乱,这4个字充满了,太多的无情和冷血,充满了太多的惨烈和昏暗,安史之乱的时候,究竟有多么的
2023-02-03 10:41:00
探究安禄山造反的原因与成功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安史之乱”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盛唐的衰落。安禄山作为叛乱的主要发起人,他为何在唐朝看似繁荣的时期敢于造反,并且一度取得了成功,这是历史学家和研究者长期关注的
2024-10-23 19:44:00
枭雄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把唐玄宗赶出长安,却被自己儿子谋害
...唐盛世最终也毁在了一个重度肥胖的大胖子身上,这就是安史之乱的主角之一——安禄山。唐玄宗一开始对待安禄山,是十分优待的,安禄山凭借着能歌善舞和心思细腻,让唐玄宗对其甚至以父子之
2023-04-23 12:10:00
揭秘安史之乱打了8年的原因
...朝的普遍印象,可以说没有错,但以上说的这些,却都是安史之乱前的唐朝,随着天宝十四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朝的一切繁华富庶戛然而止,从高峰一下子跌倒了低谷。所有人
2024-04-16 21:01:00
安史之乱时,张巡为何会做出分食百姓的残忍行为?
杜甫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正是长安经历安史之乱后的真实写照,唐玄宗弃城逃往蜀地,叛军长驱直入攻陷长安,200万人口的京畿地区,百姓或逃亡或被杀,剩下的人口不到1000户,
2023-12-14 16:52:00
杨贵妃死后,大唐谁最伤心,是李隆基还是安禄山
...山,以反杨国忠\"清君侧\"的名义,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场叛乱很快席卷了整个唐朝,兵锋直指长安。迫于安禄山叛军的压力之下,唐玄宗不得已带着杨国忠和杨玉环一起
2024-05-20 14:03:00
757年正月初一深夜,失明的安禄山突然大喊:一定是家贼干的
...了夜的寂静,然而背后隐藏的谜团却令人匪夷所思。作为安史之乱的领军人物,安禄山为何在临终前做出如此惊人的指控?他口中的“家贼”究竟指的是什么?在权力、背叛和纷争的交织下,安禄山
2024-11-24 10:37:00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唐朝兵制变革与安史之乱的渊源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背叛唐朝廷,发动叛乱是一场连唐玄宗李隆基都可以预见的战争,只是早晚的事,亦或采取措施避免矛盾升级或许伺机收回兵权。一、“外重内轻”
2024-02-24 18:45:00
揭秘安禄山如何颠覆唐朝统治
...的故事,安史之变彻底推翻了唐朝的统治。安禄山为发动安史之乱筹谋了许久,他心中并不认可唐朝的统治,也丝毫没有对唐朝的归属感。自小时候起,安禄山就曾多次偷奸耍滑,为人十分不正直。
2024-04-09 02: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