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儒学整顿与学术自由:康熙时期的学术政策争议
...,政府也开始着手整顿儒学,打击一些被视为“邪说”的学术思想。1701年,有学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些有关朱子学说的质疑观点,这引起了保守学者的不满。他们上书朝廷,指控这些观点有“误导”之嫌。朝廷下令将涉案学者...……更多
王国傅相制度:汉代政治与文化的反映和影响者
...护皇权威望,维持社会稳定。二、傅相制度对王国思想与学术的影响(一)汉初王国的思想与学术要想了解傅相制度对汉代王国思想与学术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就必然需要先了解在秦汉之交时汉代王国的思想以及学术环境。首...……更多
揭秘汉初黄老之术与儒家思想的交锋
...此当时也只能实行与此契合的“黄老之术”,而禁止其他学术的发展,这样才能确保各基层在同一的思想下最快实现社会经济的复苏。 汉初的萧何、韩信、张良等人是西汉初期社会统御制度的顶层设计者,他们本身崇尚黄老之...……更多
为何是国学而不是儒学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以政治与学术双向视角梳理国学概念内涵的演变为何是国学而不是儒学干春松传统的中国是建立在跨文化和多种族的区域之上的,儒家观念为之提供了凝聚和维护一个共同体的文化资源,此文明亦以礼乐文...……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何百家思想仍继续传播?
...无伤大雅,只不过朝廷不提倡了而已。其次,诸子百家的学术理论,经过了长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在天下百姓之中,拥有了极为强大的思想阵地,并不是任何一个统治者想要清除就能够清除的。正如上文说的那样,百家学术在...……更多
汉代女性地位探微:从封侯改嫁到儒学束缚
...父”,而这正是汉初女子得以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开端。儒学侵染与男权反击,汉后期跌入深渊1、战乱已定,衰减中的经济地位汉代初期,战乱初定,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百姓需要重新安居置业,社会也需要休养生息。社会发...……更多
聊聊宋代儒而知医的现象
...代医学与儒学密切关系董仲舒借助阴阳五行构建了自己的学术体系,认为万物统一于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天。他所建立的体系是儒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儒和医之间的理论联系由此建立起来。医学的理论发展还是...……更多
汉代儒学与政治制度的联系与影响
儒学作为一个古代政权的主流思想确立在汉代,汉代的政治需要长久的稳定选择了儒学但是又在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向儒学靠拢也反之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以至于在封建千年的中国王朝中政治制度的塑造都充满了儒学的影子。政治...……更多
先儒黄道周得旨从祀孔庙
...又能补王学之流弊,同时“临危授命”、大节凛凛,不论学术还是德行都和刘宗周类似,理应一体从祀孔庙。赵慎畛在疏中称:“臣等窃惟道周硕学清操,孤忠亮节。其生平著述尤富,四库采录其书,多至十种,皆阐明经旨,推...……更多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古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顺利召开
...献研究所主办召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古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于10月28日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学馆报告厅举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徐庆文教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更多
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可以比肩儒家学派,为何会消声遗迹?
...重力运动,以及杠杆理论”等等科学原理,其实咱们仅从学术意义论的角度来看,墨家学派就已经领先了封建社会统治的时代,即便是从咱们现代的科学发展中,多多少少也可以从墨家的《墨经》中找到源头。……更多
...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这套丛书将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图文并茂,既能给学者提供新的启发,更能使非专业的读者乐于接受和顺畅阅读,是普及儒学知识,使普通读者感受传统文化...……更多
晋武帝司马炎: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开创“太康之治”
...。司马炎对文化事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鼓励人们进行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等活动,并为这些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支持。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得当时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司马炎在文化...……更多
魏晋宗庙制度的变革与儒家经学的关系
...生产和思想文化遭到严重摧残。自东汉中、后期起,思想学术领域中的有识之士就不断对杂糅谶纬、符命神秘思想,并且阐释烦琐、支离的儒家经学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佛、道以及其他诸子思想、学说的兴起,对儒学独尊的地位...……更多
桨声新闻|跨越时空,五圣传颂文化之音
...五圣’的选题非常重要!”《儒家五圣》丛书的出版,给学术界带来的影响,全国政协常委、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给出了一个较为中肯的答案。在发布会当...……更多
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这就让有一部分人有了空闲时间,他们就可以从事一些学术上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各方面的发展,传统社会秩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那些有学之士开始四处游学讲学,私人讲学...……更多
“文化+网络”双赋能思政教育
...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深入,强力发挥了孔子研究院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教育实践平台作用。孔子研究院儒学文献收藏中心主任张斌介绍,由孔子研究院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报的“‘儒韵匠心’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更多
2022-12-16 05:45思政,文化,教育,网络
杭州日报讯 昨日,第十届“东亚书院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书院学会2023年年会在杭州万松书院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专家学者以及传统书院和现代书院代表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同参会。此次会议将持续两天。研讨会围...……更多
身陷反犹、剽窃风波,上任仅6个月后哈佛校长宣布辞任
...难以言表”。“我对我的两大基本价值观——反对仇恨和学术严谨的承诺受到质疑,这让我感到痛心。”她说,“当人们回忆起我短暂的校长任期时,我希望这将被视为一个重新觉醒的时刻,让人们认识到努力寻找我们共同的人...……更多
东汉帝王教育的转折点:侍讲制度的兴起与影响
...中侍讲者可以对帝王有较为规范的劝谏。定期举行的一些学术活动,有时帝王也会参与其中,在云台或者白虎观进行一定的学术探讨,“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更多
两晋士人的楚辞接受成因:政治与学术的双重影响
从政治、学术、地理三个角度探讨楚辞对两晋士人造成影响的原因,即两晋士人的楚辞接受背景。两晋的政治形势与士风嬗变影响了士人的立身处世,他们对楚辞的接受态度随时代而变。两晋士人的楚辞接受成因一两晋政局与...……更多
揭秘汉朝太学:有“密封”试卷考试,还有自费生
...子在台下听教诲,遇到有名儒授课,更是济济一堂,颇有学术气氛。因为西汉时纸未普及,帛难以承担,主要使用简牍。由于简牍书写的速度比较慢,而且也不好出版,所以大师学说师师相传,遵循一定的家法和师法,基本依照...……更多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与思想交流
...的,所以会有很多人投身其中,去探索去思考。因此一些学术大师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还有兴办私塾的,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使得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更多
儒学专家、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杨朝明应邀到齐鲁师范学院访问并作学术报告
...学专家杨朝明应邀作题为《传统君子之道与文化中国》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前,学校党委书记林松柏与其亲切会谈,党委副书记赵敏,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孙磊陪同。报告会由赵敏主持。会谈中,林松柏简要介绍了学校的...……更多
战国初期和儒学并称显学的墨家,为何在汉朝后就销声匿迹?
...,以军事化管理进行抵抗的游侠在战场上损失惨重,擅长学术研究和器械制造的也逐渐融入这统一的浪潮中,包括一部分墨者的儒化。墨家学说在统一王朝时期,像“非攻”“兼爱”等等思想的受众远比战国时期少得多,热门一...……更多
魏晋时期推举贤良之士、进行礼仪教化,私学和游学的界限在哪里?
...学子在成为官僚之后,与“游学”之时认识的同窗好友在学术之上也极多的交流,成为朝廷之中的中坚力量。对选士制度的影响东汉魏晋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时期,统治者坚信只有建立起固定的选士制度才能维持坚固有效的...……更多
汉武帝时期的春秋决狱,为何成为了制造冤情的工具?
...,这就为汉代以后思想发展转变提供了可能。时局改变和儒学地位上升萧何依靠秦法此举不仅是意识形态的跟随秦法,也更是因为汉代是在战争的废土上建立的,民生凋敝,百姓们熟知秦法,汉法的制定实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多
儒学大师董仲舒,为何能终结“百家争鸣”现象?
...了采纳。董仲舒也从西汉的名人成为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儒学大师。能够终结自先秦持续到汉代的百家争鸣现象,董仲舒“凭什么”?一、董仲舒与“百家争鸣”先秦时代,各种各样的学说派系蓬勃发展,为了追求各自心中的“...……更多
中国古代四次灭佛运动:统治者对佛教的矛盾与利用
...从道教中衍生而出的一种宗教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儒学入世的观点。一开始的太武帝并不憎恨佛学,只是他发现国内的那些僧人并非是真心入佛门的,而是为了逃避税收和兵役。感到心寒且愤怒的太武帝就在公元444年的时...……更多
鸿都门学:东汉末年文化教育的创新与争议
...学的成立并非一帆风顺。它的出现引起了当时士族和传统儒学学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鸿都门学的设立破坏了传统的教育体系,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此外,鸿都门学的教育内容与传统儒学经典相去甚远,这在当时以儒家思想...……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三国的权臣蔡邕,是人才,也是个倒霉蛋
我们在看三国志的时候,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人,在这些亮眼的明珠背后,你有没有看到一个既才华横溢又很倒霉的老哥呢?他叫蔡邕
2024-06-14 19:12:00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曹参是大汉的第二任宰相,紧跟在萧何之后。萧何当宰相的时候,曹参是在齐国辅佐刘肥,当齐国的宰相。到了萧何死亡了,曹参就告诉他的仆人说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吧
2024-06-14 19:27:00
汉武帝培育了大量汗血宝马,为何却被后世人弃用
在《史记》中,对于汗血宝马曾有过记载“大宛多善马,马汗血,”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对于汗血马这种珍贵马种都崇尚的很,甚至当代土库曼斯坦还以此为国礼赠予中国
2024-06-14 19:18:00
关羽斩华雄之前为什么一定要“温酒”呢
三国时期的故事,通过罗贯中先生的文字演绎,让那一个时代的人物情节栩栩如生,无数的英雄形象都能跃然纸上。今天我们来讲讲“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2024-06-14 19:28:00
为何曹丕临死前一天才立曹叡为太子
公元226年6月28日,魏文帝曹丕病笃(病情非常严重),立曹叡为皇太子。结果第二天,6月29日曹丕去世,曹叡登基,是为魏明帝
2024-06-14 19:17:00
谁自称“诸葛亮”,被曾国藩用一对联嘲讽
中国人自古以“谦虚”为美德,即使你功比天高也应该谦逊待人,这样才能赢得好名声,可也有人自命不凡,从小就认为自个是天选之人
2024-06-14 19:09:00
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洛阳李贺故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拥有丰富文化历史资源的河南,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024-06-14 18:33:00
为何说诸葛亮不能算军事奇才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
2024-06-14 19:12:00
诸葛亮为何火烧司马懿时没能算出有雨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诸葛亮不是能掐会算吗?否则,他又怎么能算得出天将降大雾呢?又怎么能算得出即将刮东南风,而给东吴借了三天三夜的大风呢
2024-06-14 19:19:00
韩信能出川,为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却无法出川呢
在古代割据蜀地的政权中,无论是先秦的古蜀国,还是东汉建国时期的公孙述,或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甚至是明朝末年的张献忠
2024-06-14 19:05:00
三国武将层出不穷,谁力气最大
谈及古代气壮如牛的人物,很多人脑海中会一时浮现出关羽百战沙场的场面,倍感震撼。而在三国里,真要给好汉们的力气排名,关羽只能算第四名
2024-06-14 19:33:00
为什么周瑜要十万之箭并且还让诸葛亮准备呢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周瑜和诸葛亮比自己的智谋的时候。那就是草船借箭,在当时的曹操杀死了蔡瑁和张允两个水军提督
2024-06-14 19:29:00
韩信曾留下了哪三大“神器”,却神秘失踪
众所周知,韩信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秦末时期,韩信就参加了反秦斗争,投奔了项羽,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后来韩信被人举荐到了刘邦
2024-06-14 19:31:00
诸葛亮最后一计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至今无人能解
无论陈寿《三国志》中真实的诸葛亮,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夸大的诸葛亮,人们都不能否认诸葛亮的过人智慧。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2024-06-14 19:29:00
“四庭柱”对战“八健将”,哪边更厉害一点呢
演义里有“八健将”的说法,但没有“四庭柱”的说法,“四庭柱”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张国良的《三国志评话》中,他们是指河北的四员骁勇果敢的大将
2024-06-14 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