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说的礼崩乐坏是指什么?
...的礼乐制度势必会在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被逐渐抛弃。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周朝的礼乐制度早就没有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尔虞我诈的权术斗争。 ……更多
春秋战国,纷争不断, 那么孔子会不会武功呢
春秋战国,天下动荡,列强迭起,纷争不断。这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但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年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统治基础宗法制已面临着土崩瓦解,无数来自社会底层的人,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姓是什么样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普通百姓是否有家国的观念?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是众说纷纭的,有人说当时的国家观念还没有现在如此发达,所以在当时的人们很少会有爱国这种观念。而也有人则认为在当时的楚国,可是有着一位作为爱国...……更多
大一统思想的起源发展
怎么理清春秋战国的历史?春秋战国历史就是周秦之变,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形成,铁器的普及应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大一统中央集权,从观念到思想成熟,物化为制度的历史进程。只有大一统、郡县制,才能符合社会生...……更多
卫灵公政绩卓越,为何孔子还要“泼脏水“
...重而且脾气太过于暴躁。(一)、孔子眼中的灵公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如同今天的以色列般。虽然国家甚小,但却能人辈出。比如实施变法的商鞅,还有精通厚黑之道的鬼谷子以及《吕氏春秋》的作者吕不韦等。这位卫灵公...……更多
孔子为何会认为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君子不器”呢
...调“君子不器”呢?这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想流派纷呈。孔子深知,在这样的时代里,一个人要想成为厉害的人,就必须具备超越时代的眼光。他希望通过“君子不器”的理念...……更多
聊聊项橐7岁时与孔子之间有何趣事
...之,车至何不躲也?”项橐曰:“城高门关,焉能过乎?”孔子说:“我过又待如何?”项橐答曰:“城躲车马,车马躲城?”孔子见辩不过这个小孩,只好无奈地谓徒子曰:“绕城而走。”车子绕过项橐的“城池”后,孔子越想越...……更多
为何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这么狠的话
...千多年来,数不清的经学家、历史学家为此吵起来。一、孔子说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的用意是借由孔子因为土偶木偶太像人,便批...……更多
春秋战国:礼仪之邦到战国纷争的演变
前言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前者讲究礼乐,后者崇尚兵权;前者奉周为共主,后者称王称霸。那么,这两段历史是否如表面看起来的那么不同呢?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更多更深层的关...……更多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是什么意思?
...此朱熹说他“阴谋以取胜,其谲甚矣”,以此解释这就是孔子说齐桓公“正而不谲”和晋文公“谲而不正”的缘由。谲而不正和正而不谲的深层次原因——诸侯和周王室的关系问题但实际情形恐怕并非晋文公使用阴谋诡计取得战...……更多
为何说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生指点迷津。”老子问:“求道需求之于自己的内心。”孔子说:“我遍习先贤典籍,礼仪制度,但都没有达到‘道’的境界。”老子说:“你的情形我很理解,求道的人往往受困于世俗的羁绊。‘道’的玄妙就在于人们无法像...……更多
孔子弟子子路:至孝之人却遭悲惨结局
...,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善举,是在帮助那些受苦的百姓。孔子说子路超过了一般仁义的范围,他以为是在帮别人,其实是在害别人同时也在害自己。 子路这样的性格,也是导致他悲惨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子路在鲁国任职一段...……更多
夏商周为何被称为上古时代?
...典,祭祀结束,学生言偃看见孔子黯然叹气,询问之下,孔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和三代的英明君王们,我都没有遇上,却也向往啊。”孔子眼中,三代的六位君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摄政王周公旦,是他...……更多
2022-12-18 21:12时代
老子、孔子、佛陀、苏格拉底等思想家为何大致诞生在同一时期
...、从世界历史时间轴上看,基本上在同一时期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如:孔子、庄子、老子、孟子、墨子等诸多思想家。印度文明诞生了佛陀(孔子比释迦摩尼大14岁);希腊文明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更多
为什么要以公元前476年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形怪状的野兽不吉利,想要将它转送给猎人,便派人去问孔子说:“有而角者,何也?”孔子立即前去观看,他看了一会,忽然流泪着说:“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认为这是一只代表祥瑞的麒麟。叔孙氏便留下了这只奇...……更多
竟然有人说孔子道貌岸然,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这么摆谱儿,是不是开始腐化堕落了啊?于是巴巴地问孔子说,老师,当年您挺艰苦朴素的呀,可要提防资本主义糖衣炮弹的袭击啊。孔子脸色一整,特深沉地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也是人啊,当年那是没条件,不吃就...……更多
路人形容孔子为“丧家犬”,是什么原因?
...伴随着儒家的衰落,以“严刑峻法”闻名的法家思想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商鞅曾言:“圣人之为国也,一赏,一刑,一教。”战国时期,齐国赫赫有名的稷下学宫也是形成了以法家为主流的学术氛围。正是因为法家的一手...……更多
大秦横扫天下,为何偏偏不灭掉巴掌大的卫国
...灭亡。这个诸侯国就是卫国,在那将星如云,纷繁热烈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国家好像一直都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没想到它成了活得最长的诸侯国,足足活了900多年,比它的“爸爸”周朝活的时间还长。那么就这巴掌大的小国,...……更多
春秋勇士的荣誉与悲剧:晏子计杀三士的故事
...时期齐国的智者。晏子出生之年不详,可以推断的是他比孔子早生了数十年。晏子曾经与孔子相见,拿出长者的口气问孔子:“何以为政?”孔子答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更多
晏婴嫉妒孔子的才德,不容孔子在齐国大展身手
我们讲到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往往都会想到齐国的两大名相,其一就是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管仲,再则就是襄助齐景公再度称霸诸侯的晏婴。或许很多人了解晏婴其人,还是从小学课本中矮个子晏子使楚,不辱使命...……更多
周文王在历史中的形象为何摇摆不定?
...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推动是不可复刻的。确实,“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在剧烈的社会震荡中,由原始社会直接延续下来、以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为基本骨架的旧的贵族专制体制瓦解了,新的中央集...……更多
春秋战国时代,何以涌现出如此繁荣的“百家争鸣”文化盛景
“百家争鸣”这一词汇,描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秩序的混乱与瓦解,众多思想家纷纷挺身而出,各抒己见,探讨如何对待现实,如何改变现状。他们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与探讨,这种盛况,后世便以“百家争鸣...……更多
墨子是如何贬斥孔子的?
儒家学说之“新”,在春秋战国时代来看,既是其一方面迎合了诸侯国君们期图以礼制来约束日益膨胀的卿大夫和地方权力,另一方面又是在乱世中能够苟且生存的重要法则,因为儒家大抵还是以“尊尊亲亲”为原则的,就是...……更多
伍子胥掘墓鞭尸:历史的真实与疑云
...有“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的宣言。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尊崇礼乐,伍子胥引贼入室,鞭笞君王,在孔子看来无疑是罪大恶极的,如果伍子胥真的掘墓鞭尸,为何孔子对此事会一语不发?同时,按春秋笔法的惯例,会对忤...……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虽然彼此之间纷争不断,但有时也会为了共同的利益携起手来,再加上没有后世封建王朝所谓“主流思想”的禁锢,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形成。与此同时,出于一致的文化认同,各国虽然货币不同、字体不...……更多
孔子晚年的哪3句话对后人影响极大
...所熟知的商业巨头无一不是抓住了互联网这个潮流,因此孔子说时机决定命运也不无道理。有这种观点的也不止孔子一人,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范蠡说过:“时不至,不可以强生;事不究,不可以强成”也是这个道理。而且以现...……更多
东夷:中国古代对东部部族的称呼及其演变
...与方国,可在东夷与西周的关系中去辨析。总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关于东夷的军事活动已涉周雒邑畿甸地区,然而其分布范围,都没有超出海岱与淮河流域。秦汉以后的东夷,主要是指先秦的东北夷,又将倭人列于...……更多
司马迁为何要评价孔子为“至圣”
...然的整体和谐。汉代的宗教运动把天说成是人化的神,将孔子说成是神,这就是孔子宗教理论的发展。而司马迁还是董仲舒的学,生,在汉武帝时期不可避免的要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所以,司马迁对孔子的赞颂其实可以说是儒家...……更多
他一生以两个字为座右铭,是亚洲最受尊崇的人
...己: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更多
深度解析孔子的学生颜回去世之谜
...不好,所以就抓来吃了。弄脏的这个饭不能用作祭祀。“孔子说:”是这样的吗,我也会吃的。“颜回平素为人”君子“,子贡当然也不会说假话。一件事情,就是这样简单而复杂,孔子只好委婉言之。直问怕冤了颜回,孔子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著作千秋事 流传四海情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著作千秋事流传四海情——读《明朝中州人物志》札记■马达河南地处中原,又称中州。自古秉河岳英灵,汇八方风雨
2024-06-12 17:14:00
武则天大杀李唐宗室,李唐宗室为何依然允许她以皇后之尊下葬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站在大唐权利金字塔顶峰的武则天正式称帝,将国号由“唐”改为“周”,建立武周,定都洛阳。“武周代唐”让武则天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2024-06-12 13:32:00
徐茂公、罗艺、杜伏威何以效忠唐朝
隋末天下大乱,有十八路诸侯,六十四处烟尘。各地英雄纷纷而起,比如徐茂公、罗艺、杜伏威等等,这些英雄何以最终归唐呢?因为唐高宗李渊赐给他们一个字
2024-06-12 13:34:00
聊聊南北朝南北乱世的一抹亮色“元嘉之治”
刘义隆是宋武帝刘裕的第三个儿子,本来是没有机会做皇帝的。但是,由于他的兄长刘义符即位后只知道玩乐,不理国家政事,最终被几位辅政大臣所废
2024-06-12 13:30:00
揭秘李渊四叔李璋,及其子孙后代
唐高祖李渊四叔李璋,生年不详,580年去世,在北周时期做过北周的臣子,是西魏陇西郡公李虎的第四子,和亲吐蕃的文成公主曾祖父
2024-06-12 13:44:00
继李靖之后的大唐第二位“战神”是谁呢
纵观历代朝堂,李世民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千古明君,他的治国才能,军事能力备受后人推崇,就连主席都忍不住称赞道:“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2024-06-12 13:38:00
李渊父子是如何“反客为主”的
隋炀帝大业三年秋,唐高祖李渊向突厥称臣,率兵3万从太原出发,打着尊立代王的旗号,兴起义师,向关中进军。大队人马行至贾湖堡处
2024-06-12 13:43:00
盘点一下历史上最强的三大神射手
弓箭,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强武器,古人常说“十八般武艺,弓矢第一”,可见弓箭在古代的地位。而在战场上,要想建功立业,必须要有一身过硬的箭术
2024-06-12 13:37:00
聊聊武则天与唐朝4位皇帝的爱恨情仇
人从入宫到唐太宗驾崩,中间有12年,但很不幸,这期间武才人没有能拿出手胪斋氲荧烧卵慰铸蚓镛扁狙傅瑙跆棉俱眶嘁铿箸瘙筚耥垅惠秃倚萸咆俘哿罡转罡挪颊彭黼鹭堍瘃嗉挣荬郊输渣胂蹿下藓啪意
2024-06-12 13:44:00
李渊为何两次想斩杀李靖
在唐朝的众多将星中,李靖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被后世尊为“大唐军神”。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唐高祖李渊早年曾经两次想要杀死“大唐军神”李靖
2024-06-12 13:42:00
李渊当太上皇后,生下三个皇子,李世民登基后,是如何处理的
事败,帝弗忍诛,欲免死,高士廉、李勣等固争不奉诏,乃赐死,国除。——《新唐书·列传·卷四》这是《新唐书》中关于汉王李元昌的描述
2024-06-12 13:44:00
武则天不选择杀掉李治,是为何呢
武则天不是没有能力或者机会杀掉李治,而是根本不需要。首先,武则天有没有胆量杀李治。武则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为人知晓。唯一让人能够谈论的
2024-06-12 13:37:00
谁被李世民安排镇守玄武门,后来却因乳名遭受猜忌
唐朝名将辈出,李世民一朝更是人才济济,可以说李世民对待名将的态度以及方式,在古代的诸多君王当中,都算得上很不错的了,可即便如此
2024-06-12 13:48:00
张、王为何从来没有出过皇帝,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文明进程也非常的快速,我们国家的姓氏数量众多,在古代,同姓之人还会有自己的宗族,国人对于血脉宗族看得非常重
2024-06-12 13:51:00
李元霸一世英名,为何最终被雷劈致死
说起隋唐时期的第一猛将,李元霸则是当之无愧,他在《说唐演义》中被传说为金翅大鹏雕转世,虽然生得面黄肌瘦,但从小就力大无穷
2024-06-12 13: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