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7 20:4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悠久而璀璨的中华文明史当中,有这样一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高光时刻——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个伟大人物,在某个时间点相遇,两人的交流碰撞出极为耀眼的火花,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种相遇在历史当中并不多见,但每一次都让人神往不已。比如俞伯牙与钟子期,李白与杜甫,苏轼与欧阳修等等。要说哪两个人的相遇最具划时代的意义,那必然是孔子和老子。

孔子和老子是中国历史上圣人,几千年来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传说这两位圣人曾经有过三次会面,三次会面中二人的对话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思想与文化遗产。

为何说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第一次会面

作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比孔子年长20岁,成名更是早于孔子,因此两人的三次会面都是孔子主动拜见老子。

孔子生活的年代,周朝的礼乐制度基本废弛,痛心于此的孔子听闻国都洛阳城内管理典籍的史官老子博学多闻,因此起身前往洛阳向老子问礼。

那时的孔子正值青年,当他见到仰慕已久的老子之后,一顿寒暄过后便开始倾诉他对当今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现状的不满。

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滔滔不绝地讲述,老子耐心地倾听,微笑不语。等孔子讲完,老子深知孔子对周礼十分尊崇,便邀请孔子拜访周朝大夫大夫苌弘。

为何说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苌弘精于音律乐理,他传授孔子乐律和乐理,还考察了周朝礼乐制度。几天的行程让孔子受益匪浅,在即将辞别老子之时,老子特地带孔子来到了黄河边上。

眼前宽广的黄河奔流不息,老子指着河水问孔子:“你能从这滔滔的黄河水中看到什么呢?”

孔子想了片刻,答道:“时间就像这黄河之水,昼夜不停地流逝。”孔子又问老子:“先生又能从水中看到什么呢?”

老子回答:“上善若水,世人都应该学习水的德行。”

孔子疑惑不解,问道:“何为水的德行?”

为何说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老子说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无声地滋养着万事万物,所以最接近于‘道’。”

老子见孔子若有所悟,便接着说道:“水虽柔弱,却能滴穿顽石。水一往无前,不管遇到什么地形它都能适应环境,顺势而为。这便是自然之道啊。”

“江海之所以宽广,正是由于它能包容接纳山川和小溪。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具备虚怀若谷的品质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孔子听后茅塞顿开,被老子的修养和学识深深地折服。他曾赞叹道:“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次对话在孔子的内心种下了道德的种子,也对他后来所奉行的“中庸之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何说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第二次会面

两人的第二次会面,孔子心中的“仁义观”已经形成,他主张“仁者爱人”、“以仁治国”。因此孔子这次拜访老子,主要探讨的是“仁”。

两人见面之后,孔子向老子请教了关于“仁”的看法,老子听了问道:“‘仁’从何而来?”

孔子答道:“是人与生俱来的。”

老子又问:“怎样才能算得上是‘仁’?”

孔子回答:“‘仁’在于自己的内心,克制自己的欲望,一切按照着礼的要求去做,思想端正,兼爱无私,才能称得上仁。”

令孔子没想到的是,这次老子对自己的看法表示不认同。老子直接反驳说:“这种说法太迂腐了。”

为何说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见孔子一脸错愕,老子解释道:“天地本没有‘仁’的观念,对万物一视同仁。天地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规律,一切顺其自然发展,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

接下来,老子毫不客气地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在老子看来,仁义的产生,是建立在大道的废弃的基础之上的。智慧的出现,伴随而来的便是虚伪狡诈。过度宣扬仁义和智慧,只会导致打着这两面旗帜而胡作非为的人越来越多。

老子的说法仿佛给了孔子当头一棒,这也是道家和儒家在观念上分歧的一个表现。出于对老子的尊敬,孔子并没有对此展开反驳,或许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谁对谁错,重要的是引发人们对世道的关心和思考。

为何说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第三次会面

孔子51岁的时候已经名满天下,但他所在的鲁国国内矛盾重重,三家世卿把持朝政,架空了国君,也使得孔子的政治理念无法在鲁国推行。现实的挫败让他陷入了思想上的困境,因此就有了第三次拜访老子。

孔子与老子第三次相见时距上次会面已经过去了十八年之久。两人一见面已是古稀之年的老子便问道:“你的德行我已有所耳闻,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前来又所谓何事?”

孔子答道:“很惭愧,虽游历数年,奔走各国,但惶惶如丧家之犬,尚未能领会您所说的‘道’,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老子问:“求道需求之于自己的内心。”孔子说:“我遍习先贤典籍,礼仪制度,但都没有达到‘道’的境界。”

为何说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老子说:“你的情形我很理解,求道的人往往受困于世俗的羁绊。‘道’的玄妙就在于人们无法像获得功名、财富一样得到它。‘道’不会像贡品一样被人献之于帝王,因为它是无法用贡品来衡量的。”

“道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它深不可测又超脱于世俗,求道者如果被功名利禄所困扰,则必然心不平静,那么他就很难接近于‘道’。一个人如果顺道而行,遵循上天的规律,那么离‘道’也就不远了。”

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一儒一道,共同谱写了人类文明的华丽篇章,也开启了中华文化思想的源头。他们之间思想的交锋与碰撞所产生的火花,一直照耀到现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方三大圣人:孔子、慧能、老子的影响力与智慧
...想体现在道德经之中。这本书跟易经以及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巨著,说来还是当今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除了圣经之外的第二。道德经的应该有很多方面,政治、文化
2023-10-26 21:54:00
老子吐舌雕塑究竟是艺术还是丑化
...003年的作品。老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即便不说,每个中国人都心中有数。不仅被孔子奉为老师,更被道教尊为“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影响
2023-07-08 20:48:00
老子:道家哲学的创始人,与孔子并肩的伟大思想家
...我两忘。虽然稍有分歧,但他们两者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价值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到了现代社会,这样的思想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生活里也有很大的生存价值。
2023-10-29 22:24:00
“源”来如此丨孔子问礼老子,李白杜甫邂逅 “日月相会”在洛阳
...发,读懂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大河网讯 距今2500多年前,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孔子
2023-06-29 14:13:00
中国古代服装的起源以及文化,孔子与老子的穿衣文化有什么不同?
...怎样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华文明的两位圣贤老子和孔子对中国人的穿衣文化又注入了怎样挥之不去的哲学理念?“衣裳”这个词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其实非常不简单,因为咱们的服装文明就是从这个
2023-04-29 10:54:00
除了春秋战国,另一个文化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呢
...适时的站出来。他们才是为民请命,埋头苦干的人,也是中国人的脊梁。上世纪初期,以鲁、郭、茅、巴、老、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仁人志士和文化战线上的猛士,如春雷般亟不可待地奏响了民族之
2024-04-22 16:44:00
盘点诸子百家的9大家
...。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许行(约前372~289),东周战
2023-08-25 14:38:00
春秋时期的宗教观念变革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于一切之上。人神关系的颠倒,是春秋时期的一大进步。孔子咒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说明孔子是反对人殉、人祭的,实际上孔子就是把人的地位摆在了神之上,这也反映了奴隶制的崩
2023-12-03 15:47:00
西方哲人都怎么看孔子
...是遵从了孔子法则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伏尔泰说孔子有“最纯洁的道德”,指的大概是孔子的学说中并不像西方那样,广泛地需要神的介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24-04-11 21: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