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家和业兴与孝悌之道
...·祭义》)。济宁太白湖新区石桥镇北王三村有这么一对姐弟,名叫李洁与李卡,家庭虽不很富裕,依然阳光、快乐且充满朝气。他们俩从小就知孝悌、懂感恩、明事理,乡邻无不夸赞。姐弟俩从小立志成学、刻苦学习、科学学...……更多
...传》、《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的形成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西汉时,《乐》已不见流传,...……更多
聊聊孟子的政德思想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仁政”学说的思想家,孟子“仁政”学说的政德思想继承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同时是对孔子政德思想的超越。“性善论”是孟子“以仁政得民心”的政德...……更多
战国推行仁政,是否也会无敌于天下
孟子曾言:“仁者无敌”,这一理念在和平时期或许有其合理性,但在战国乱世的大背景下,是否能够通过推行“仁政”最终实现六国的统一呢?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正如《大秦帝国》中秦王嬴驷所说:“大争之世,强则强...……更多
古书注解演绎史
...如朱熹就著有《周易本义》《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朱熹能摆脱汉代学者的影响,直接从正义入手,他做的注解,很多时候比较近情近理、平易可通,是注解的经典之作。到了清代,注解之风发生了变化,变...……更多
孟子为了宣传儒家学说,都游历了哪些国家?
孟子学成之后,为了宣传儒家学说,他也像孔子那样,带领学生去各国游说。孟子先后游历过齐、宋、滕、鲁、魏等许多国家,晚年做过齐国的卿相。当时齐、魏是大国,对于战国形势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这两个国家是他重...……更多
...逐渐使汉唐注疏之学转向义理之学。其次,泰山学派推崇孟子。孟子在宋以前的地位并不高。《孟子》一书并未入经,只能归入“子部”,直到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才把《孟子》正式列入“经部”。唐以前,孟子在人...……更多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论语》心解”课程毕业典礼
...,不亦悦乎’,不断学习体证,就会得到内心的愉悦。而孟子告诉我们‘反身而诚’,通过反求诸己,诚以自己的良知,去体证古人的圣贤之道,是我们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北大教授文东茅在“《论语》心解”课程毕业典礼...……更多
...题。比赛的篇目有《论语》《诗经》《礼记》《大学》《孟子》《荀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望岳》《陋室铭》《黄鹤楼》等中华经典著作篇目。参赛学生精神饱满,用抑扬顿挫、饱含真情的语调诵读经典,或慷慨...……更多
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响很大,而他开创的学派被称为儒家学派。在孔子之后,孟子成了儒家学派的代表,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孟子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不仅如此,孟子还提出:“民为贵...……更多
在读书中拓展人生厚度
...、大气、文明气,从而显现出人的精神,翻阅《论语》《孟子》《礼记》等国学经典,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博大情怀;细览《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典籍,获得“可以知兴替”的历史镜鉴;走进《红岩》《钢铁是...……更多
为何说半部《论语》治不了天下,但是《商君书》可以
...代。这时候滕国出现了一位贤君滕文公,他拜当时的大儒孟子为师,请教安邦定国之道。滕文公根据孟子的意见在国内推行仁政、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税赋等,数年后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但是周边齐国、楚国、宋国...……更多
后世将孟子尊为亚圣,对于孟子来说,少时的生活非常悲苦,他幼年丧父,在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下,长大成人,孟子的母亲虽然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对孟子的要求却非常严格,或许大家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更多
又一对姐弟恋,孟子义秦霄贤恋情是粉丝爆料的,过往痕迹太明显
孟子义和秦霄贤恋情被狗仔爆料,两人疑似同居,7号还参加GQ的活动,两人并没有乘坐同一艘船,可能主办方也不知道两人的恋情。秦霄贤比孟子义小2岁,他们都是东北人,秦霄贤是辽宁沈阳人,而孟子义是吉林长春人,这真...……更多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读书的四种境界——《读论语孟子法》解读在《论语集注》的开篇,朱熹辑录了程颐关于读《论语》和《孟子》方法的相关论述,作为《论语序说》和《读论语孟子法》。在这些文字中,程子谈到了读《论...……更多
朱元璋尊崇孔子,为何要对孟子深恶痛绝?
...其他的儒家先贤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深读了孟子等一些其他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书籍,以求获得治理国家的帮助和参考。但是有一次在翻看了孟子的书籍以后,突然大怒,立即下旨要将孟子的牌位移除孔子庙,说孟...……更多
...的国家、别的宗派或学派阐发的异道。第二个特点是强调孟子,强调思孟学派在道统中的正宗地位。第三个特点是强调韩愈自身,把自己打扮成为继往开来的卫道者,是孟子以后的第一续传。三个特点综合在一起,可见韩愈的道...……更多
致中年夫妻:婚姻停止内耗,从读懂这6句话开始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情深不寿,强极则辱”,出自《孟子·告子下》。这警示我们情感上的过度依赖或极端行为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在婚姻关系中,适度的独立和给予对方空间,能够使关系更加健康长久。夫妻双方应鼓励...……更多
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与知识传承
...主要包括《尚书》、《礼记》、《周易》、《论语》、《孟子》等,这些经典被认为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和研究,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传统文化,还可以了解到人伦道德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更多
...,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注疏有《毛诗》、《周易》、《论语》等儒学经典。家藏经籍逾万卷,多以儒家经籍为主。但《后汉书·郑玄传》称其“所好群书,率皆腐敝”。郑玄囊括大典,综合百家,遍注群经,将今、古文界限打...……更多
中国人是如何把屠宰变成艺术的
...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春秋时期,孟子效仿孔子与门徒周游各国,游说诸国君王,阐述自己的“仁政”“民本”“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那么,效果如何呢?没有一个君主...……更多
...编纂原则。孔子“正名”之说,是儒家重要为政思想。《论语·子路》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何晏注曰...……更多
卫灵公政绩卓越,为何孔子还要“泼脏水“
...稀少,衡量其发达程度便是以人口密集与否来判断。正如孟子所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如果统治者的能力水平不行,百姓自然会四散奔逃。就像在《礼记》中,孔子在泰山脚下碰到凄惨妇女所说之话“小...……更多
...己任,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盖自孟子之后,一人而己。然学者于道不知所向,则孰知斯人之为功;不知所至,则孰知斯名之称情也哉。”宋明时期的许多经学家、思想家以明道自居的史实,俯拾皆是。宋...……更多
桨声新闻|跨越时空,五圣传颂文化之音
...前,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5位圣人先后诞生于这方热土,他们用儒家思想为中华民族奠定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2023年11月23日,10余位文化学者相聚于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在尼山脚下、洙...……更多
聊聊战国最后的宗师荀子
...蓝”嘛。司马迁也认为荀子是儒家代表,因此他把荀子和孟子并为一传,为《孟子荀卿列传》。 战国时期,荀子继承儒家思想,从赵国来到齐国,打算把自己的学术主张付诸实践。然而,当时齐国有邹衍、邹奭、淳于髡都是高...……更多
...历史,各国历史都有记载。墨子也曾经看见过百国春秋。孟子说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那么这些史书后来失传了呢?主要原因是秦始皇下令焚烧除了医药、占卜、农业之外的一切书籍,导致先秦大...……更多
在古代,八股文要写多少字?打分的标准是什么?
...章内容,仅仅局限于儒家的四书五经,也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考生在写八股文的时候,不得擅自生发、独出新论,必须严格按照考试题目,在四书五经...……更多
体验传统文化,涵养浩然正气
...统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引领教师发展,引领学校发展。吸收孟子教育思想突出“仁爱”教育理念邹城市第四中学注重吸收“亚圣”孟子的教育思想,突出和谐思想和“仁爱”教育理念,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寸...……更多
...从其学习的一方面说,就是学。读者诸君,总还有读过《论语》的,《论语》的《先进篇》有一段,说:“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路再鲁莽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解读和分析南宋的四木三凶
在南宋历史上,“四木三凶”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南宋初期的四位名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以及三位奸臣秦桧
2024-09-28 21:48:00
揭示嘉定和议的真相和历史逻辑
在南宋历史上,嘉定和议是一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它不仅标志着宋金关系的转折,也对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嘉定和议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2024-09-28 21:49:00
开禧北伐究竟有哪些人参与了呢
在南宋历史上,开禧北伐是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旨在收复失地、振兴国威。那么,在这次北伐中,究竟有哪些人参与了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
2024-09-28 21:50:00
揭示三国北伐失败的历史逻辑和教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与变革的时代。其中,北伐作为蜀汉政权对抗曹魏的重要战略行动,其失败原因一直备受关注
2024-09-28 21:50:00
清朝为什么没有言官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中,言官制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到了清朝时期,这一制度却逐渐消失,令人不禁产生疑问:清朝为什么没有言官
2024-09-28 21:51:00
唐朝朋党之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朋党之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唐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09-28 21:51:00
揭示秦朝的选官制度背后的逻辑与特点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朝作为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和选官机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朝的选官制度,以世卿世禄制为基础
2024-09-28 21:52:00
探讨这一古代选官制度的奥秘
在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演变。其中,察举制作为两汉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09-28 21:53:00
聊聊那些以身许国,马革裹尸的一代名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他们以身许国,马革裹尸,成为了后人敬仰的一代名将。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战争与荣誉
2024-09-28 21:56:00
聊聊东汉的中兴之主:汉和帝刘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东汉的汉和帝刘肇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被誉为东汉的“中兴之主”。然而
2024-09-28 21:57:00
聊聊古代流放和发配的区别
在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流放和发配是两种常见的刑罚方式,用于惩罚罪犯或政治犯。尽管这两种刑罚都涉及到将犯人驱逐到远离家乡的地方
2024-09-28 21:58:00
探讨古代流放是否真的自由
在古代社会,流放是一种常见的刑罚,通常用于惩罚罪犯或政治犯。然而,这种看似“自由”的惩罚方式,实际上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苦难和限制
2024-09-28 21:58:00
探寻一下战神赵匡胤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以“陈桥兵变”和平篡位,开创了北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者
2024-09-28 21:59:00
探讨魏东亭被贬的原因
在康熙年间的官场,魏东亭的遭遇引人深思。作为一位曾经备受皇帝赏识的官员,魏东亭的仕途看似一片光明。然而,他的地位却在不久后急转直下
2024-09-28 21:59:00
聊聊明朝中期的奸臣——严嵩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不乏有这样一些人物,他们起初以良好的形象示人,然而在权力的腐蚀下,最终走上了祸国殃民的道路。其中,有一位尤为引人注目
2024-09-28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