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书注解演绎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6:3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古书注解演绎史

一般说来,要想读懂一部古书,就要参看前人对这部书的注解。有些文字比较艰深的古书,如果不参考前人的注解,根本无法读懂。

好在古代比较重要的著作,基本上都有前人做过注解。历史上,古书注解的工作起始于汉代。那时,先秦典籍流传到汉代,由于语言的发展以及口授和传抄的错误等问题,汉代人已经不能完全读懂那些作品了。于是便有一些人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例如,毛亨著有《毛诗故训传》、孔安国有《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等。到了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对先秦的经书,像《周易》《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等书,都曾做过注解,可谓遍注群经。

就这样,到了唐代,许多汉代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来,又变得不易理解了。其中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唐代之前,先秦经书注解家不在少数,各有侧重,看法也常常不一;另一方面是因为汉代注文比较简略,注解的体例和术语对后世读者来说都比较生疏。

因此,唐人除了为先秦的典籍做解释工作外,也为汉代的作品做了注解。于是就有了给注解做注解的工作,这种注解一般称为“疏”,也叫“正义”,例如贾公彦的《周礼疏》、孔颖达的《毛诗正义》《五经正义》,还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在唐代就有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相比汉代注解先秦古籍时以解释字句为主,唐代的注解则大多以史实的考核、典故的来源、人名和地名的考证为主,其注解内容更为易懂,更重要的是,这类古书的注解,有的在考核史实之中增补了许多后代难得的史料。

唐代以后,宋代学者也做了不少注解古书的工作。例如朱熹就著有《周易本义》《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朱熹能摆脱汉代学者的影响,直接从正义入手,他做的注解,很多时候比较近情近理、平易可通,是注解的经典之作。

到了清代,注解之风发生了变化,变得极为琐碎,那时学者极力要求无一字无来历。例如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对《论语》的每一个字几乎都做了详细的考证,一句并不难懂的话,就注了将近一千个字,虽详尽至极,但是实用价值不大。

对于历代学者对古籍的注解,清人阮元说过这样的话:“窃谓士人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学当从注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读注疏不终卷而思卧者,是不能潜心研索,终身不知有圣贤诸儒经传之学矣。至于注疏诸义,亦有是非,我朝经学最盛,诸儒论之甚详,是又存好学深思实事求是之士由注疏而推求寻览也。”

事实上,古书流传已久,由于传写和版本的原因,其中常常有错字,这些错字有时能被注疏家看出来,有时却不能,进而不免以讹传讹,根据错字做了错误的注解。还有时,古书中有些难懂的字句,做注疏的人也不免望文生义,这种注解自然是不可靠的。阮元告诉读书人,读古书应该依靠注疏,但不能迷信注解,这点尤其重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一生致力于中国古籍的收藏、整理和介绍的黄丕烈
...外,还非常重视利用其它书籍的内容进行考证。他说:“古书原委,必藉它书以证明之。”[19]在一些校勘札记里可看出,他考证时还很注意金石实物,以扩充其考订佐证材料的范围,这就大大
2023-10-15 15:29:00
聊聊徐锴与《说文解字系传》
...的原文进行解释,并用反切注音。徐锴广泛引证,采用以古书证古书和以今语证古语两种方法,对《说文解字》中的古义、名物进行疏证、说明。卷三十一至三十二为“部叙”,说明540部首的分
2023-10-12 16:12:00
流淌在注释中的文脉
...,包括伪托古人、伪造故事、附会前史、伪撰人名、改窜古书、颠倒事实、强释文义、错乱地理。正是因为注释存在各种问题,才需要后人接续订正。胡三省在《新注〈资治通鉴〉序》中提到:“注
2024-04-23 00:57:00
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裴松之担任过哪些职位
...仕晋朝裴松之八岁时就通晓了《论语》《毛诗》。他博览古书,立身处世简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20岁的裴松之担任殿中将军。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裴松之的舅舅、豫
2023-06-13 14:18:00
浅析古籍毁损、淆乱的原因
...字以上,其中脱文2520余字,关系史实尤大。笔者在考察古书毁损淆乱现象的基础上,寻究出下列原因。一、天灾兵燹《隋书·牛弘传》记载,隋文帝开皇初,秘书监牛弘上书建言广开献书之路
2023-10-13 14:49:00
胡安国《春秋传》的历史背景
...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才去也。再次确立了程颐、朱熹注解在科举中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如果
2023-08-03 14:53:00
古书《易妖》“犬不八年,鸡无六载”有什么借鉴作用?
古人对于很多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往往会赋予鬼神之说,以此来警戒世人,或者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一些美好事物的感激或者念想,这在现在看来自然是迷信,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要去掉表现看本质
2023-07-15 08:57:00
春秋时期的都邑,为何大多以“父”为名?
...通·正失》中却说到:“在梁父封禅。”故而“梁父”在古书中也可写作“梁甫”。上文中提到《左传》中,鲁昭公二十三年里说到的“鸡父”,在《榖梁传》中便写成了“鸡甫”。从此处可以得知
2024-01-22 19:25:00
...知道他天资聪颖。据《宋太史传》记载,宋濂六岁能诵读古书,九岁能作诗,过目不忘,堪称“神童”。即便有如此过人之处,宋濂在学习上还是不曾有丝毫懈怠和自满。在王安石的笔下,有位同样
2024-04-15 02: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