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韩愈是这样分辨道统和道学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7 20:16:00 来源:戏说三国

道统和道学问题,也是韩愈道论中的重要问题。

什么叫“道统”?道统就是传道的统绪。韩愈在《原道》中对此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内云:“斯道也,何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韩愈的“道统”说,其实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强调这个“道”是中国自身之道,是中国先贤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传统,而不是什么别的国家、别的宗派或学派阐发的异道。第二个特点是强调孟子,强调思孟学派在道统中的正宗地位。第三个特点是强调韩愈自身,把自己打扮成为继往开来的卫道者,是孟子以后的第一续传。三个特点综合在一起,可见韩愈的道统说,是一种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思想中把思孟学派推向正宗地位的学说。这也就是后期封建社会经学理论重新架构的问题。

韩愈对孟子是特别赏识的。在《原道》中,在《与孟尚书书》中,他都特别推崇孟子。他说:“孟子虽贤圣而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己。”又说:‘向无孟氏,则皆服左rèn@④而言侏离矣。故愈当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但是,在历史上,孟子和思孟学派是怎样的一个学派,他们的思想体系是一种什么思想体系呢?溯其源,思孟学派是从孔门中“子游氏之儒”嬗变过来的。这可以从《荀子·非十二子篇》找到根据。由子游,而子思,而孟轲,而乐正克,形成了战国时期思孟学派的源和流。在孔门当中,子游氏之儒是以守本和作某些改良为其思想特征的。从总体和本质上看,思孟学派的思想理论体系,也具有鲜明的保守复旧色彩,在战国时期,这个学派也确实受过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荀子等人的攻击和批判。

在《与孟尚书书》中,韩愈回顾和总结了秦汉以来思孟学派的历史命运。他说:“汉氏已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寝以微灭。……孟氏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己坏之后。呜乎!其亦不量其力……。”秦汉以来,新兴地主取得了统治地位,它需要一种较为积极进取和向上发展的思想体系。具有浓厚保守色彩的思孟学派及其学说,显然不合时宜。于是,秦汉以来,思孟学派趋于式微,甚至传授线索也难于考镜。这一历史事实,韩愈看到了,说对了。但是,韩愈对思孟学派情有独钟,他不甘心思孟学派的沉沦,他要把这个学派发扬光大。这也就是韩愈在道统论中特别看重和维护思孟学派,特别推崇孟子及其学说的根本原因。

何谓“道学”?道学就是明道之学。考史,“道学”一词起自汉,王充在《论衡·量知篇》中引了时人的议论,就有“文吏笔札之能,而治定簿书,考理烦事,虽无道学,筋力材能尽于朝廷,此亦报上之效验”的提法。晋许穆之《孔门三子·子思子》中,也有“忧道学之失传而作也”的提法。汉魏两晋之际,一些经学家和思想家已把“道学”与思孟学派联系在一起,这一现象本身就是发人深思的。

韩愈不仅提出了明道、原道、道统问题,而且提出了明道之学即道学的问题。明道、原道、道统,回答的是为什么要明道?明什么道?道学呢,则进了一步,着重回答怎样明道。四个问题,构成了相对的整体,展示了一定的逻辑结构,而韩愈道论的力量和影响就体现在这个整体和逻辑结构当中。

围绕怎样明道,韩愈解决了两大问题:第一,他对儒家诸经作了选择,表彰了《礼记》中的《大学》,认为《大学》是古圣先贤阐发“道”的纲领性文献。《原道》说了如下一段话:“《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这里所引的《传》,就是《大学》。清代史学家全祖望看出了问题并指出:韩愈作《原道》,“实阐正心诚意之旨以推其之于《大学》。”(《鲒垮亭集》外论卷三《李习之论》)由此可见《大学》在韩愈道论中的地位和《大学》身价的稍然提升。这无疑是中唐以后经学变革中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件大事。

《大学》为谁所作?历史上歧说纷纭。朱熹在《大学注》中,把《大学》分做“经”和“传”两部分,并指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但朱熹的看法并非人人都同意。有些学者指出:《汉书·艺文志》载录《曾子》十八篇,今见于《大戴礼记》的尚有十篇,每篇篇首都冠以“曾子”二字,如《曾子立事》、《曾子本孝》、《曾子事父母》等等,但《大学》开篇,却没有“曾子”二字,显然不似曾子的著作。谁的著作?有的学者认为,它应是“七十子之徒共撰”;有的学者则认为,它应是“子思所作”。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提出了一个独到见解,他说:“《大学》在我看来实是孟学”,“而且是乐正氏之儒的典籍”(《儒家八派的批判》)。我们认为,郭沫若的见解是持之有据的,因而也是正确的。

《大学》的历史地位,两宋以后很显赫。但是,必须指出,汉唐时期它却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大学》原是《礼记》的一篇,是《礼记》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总体上说,它的地位是以《礼记》的进退为进退的。汉唐时期,经学界也没有一部专门论述《大学》的著作。这种情况,到了中唐开始有了一些改变,经学界有些人对它重视起来了。韩愈就是《大学》价值的首批发掘者。作为思孟学派的代表作,《大学》的地位从息息无闻到逐渐提升,它的社会机因是不是只有从封建社会向后期过渡这一社会大背景中才能得到理解呢?我们认为理应如此。

第二,韩愈对经学的理论架构和价值取向作了阐发,认定正心诚意应是圣人之道的基础,并力主把个人的心性修养跟治理国家的实践结合起来。他认为,芸芸众生,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别,情也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表现,这就需要修身,不修身,也就谈不上齐家治国平天下。韩愈强调,正心诚意是“有为”之道。所谓“有为”,就是进取,就是修身以后要为国家做事,为社会效力。韩愈指出,正心诚意之道是与佛老之道相对立的。他指出,佛老也主张“治心”,但这个治心是“外天下国家”的治心,是“灭其天常”的治心,是舍离现实的治心。这样的治心,置家庭、国家、天下事于不顾,充其量不过是“孤明自照”。相反,儒家的治心却是内外结合的,是成己成物的。韩愈还认为,正心诚意之道,是针砭时弊的。所谓“时弊”,就是“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一句话,时弊就是道德沦丧。考诸历史,中唐以后,社会确实存在道德沦丧问题,确实存在社会阶级斗争转剧的问题。韩愈提出明道,强调要明正心诚意之道,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不言而喻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着谁是正宗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韩愈也作了回答:思孟学派才是正宗,孟子的学说才是儒学的真谛。韩愈对孟子的褒扬对后世影响极大。两宋以后,孟子地位急剧提升,沉默了近千年的孟学愈
2024-05-17 20:16:00
聊聊大唐第一斗士韩愈
...,开辟一些新气象。然而,他们惹恼了一位文坛领袖——韩愈。韩愈在《调张籍》中说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以一个非常高调
2023-10-27 20:21:00
近日,《大唐孤勇者:韩愈传》引发关注。该书以独特视角展现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的传奇一生,还原其 “孤勇者” 形象。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创作出 “业精于勤”“力挽狂澜” 等三
2025-07-09 11:59:00
韩愈的经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道论当中。概而言之,他的道论是由如下几部分组成的:一、明道;二、原道;三、道统;四、道学。这几个部分,集中到一点,就是旨在对传统的儒家思想正本清源,
2024-05-17 20:15:00
韩愈是中国文学史尤其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大家,他反对骈体文,提倡古朴精炼、随意长短的散体文,主张文以载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主将,因其成就突出,受到后人称赞,正如《旧唐书·韩愈
2023-08-21 12:47:00
...终生困死在蛮荒之地,也没怨天尤人,任情向人发声。而韩愈疾恶如仇,不平则鸣。他以道统传承人自居,又持笔傲物,人不敢言他是非。一遇曲折,怨天尤人,呼天抢地;为求官求利不则手段。二
2023-10-22 20:30:00
品读韩愈和柳宗元的诗句,探究他们的生平
...人产生一些跨越千百年的共鸣。今天,我们就来品读一下韩愈和柳宗元两位著名文人的诗句,探究一下他们的生平。1.孔孟后继者:韩愈的贬谪之旅上学的时候我们只知道韩愈是唐朝大文人,但说
2023-09-07 22:10:00
星河闪耀 文脉绵长
...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讲述韩愈《师说》的场景。资料图片《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海报。 资料图片 唐宋两代,中华文化群星闪耀。这一时期,韩愈、柳宗元
2023-11-24 02:23:00
带你了解唐宋八大家的那些事儿
...艺术起源艺哥就带大家领略下唐宋八大家的风采!1.唐代韩愈韩愈,字退之。是现在河南焦作人,焦作人的骄傲!韩愈又被叫做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艺哥只是不太懂这么多名字叫韩愈,他会
2023-12-26 15: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