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杜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而产业振兴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推...……更多
丰盈“钱袋子”富足好日子
...宿、“原味番茄”“草莓+”……培育发展“土特产”为农民增收装上了强有力的引擎。“单引擎是不够的,我们又加装了拓宽就业渠道这个引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还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更多
实心做好“泾阳味”
...好土特产文章,用情打造富民“大产业”,让土特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撑,全力擘画乡村振兴强村富民新图景。“空心”特产实心做走进泾阳县三渠镇同官张村瑞書牌空心手工挂面厂,一条条挂面均匀光滑、宛如银丝瀑...……更多
...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致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乡村特色产业依托乡村特有的资源禀赋,包括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更多
人民日报看吉林: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群众增收(两会后探落实)
...清县积极引导农村脱贫户发展产业,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时值3月,长白山脉仍是苍山负雪,金黄的冰凌花在山林间傲雪绽放,传递东北早春的讯息。人勤春来早,地处长白山东麓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更多
铺展富民新画卷
...业项目发展壮大为引领,为巩固脱贫成果聚能蓄势,激活农民增收“源头水”,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他们完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为巩固脱贫成果疏通了源头活水。去年以来,该中心累计投入各级衔接...……更多
史口镇:做好“土特产”文章
...设更高质量的农业产业体系,为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障。在初级产品基础上,鼓励做大深精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好“土特产”文章,全面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助力乡...……更多
...五色珍香”“泉润土”等商标,推出了6个属于刘湖村的土特产品牌,为刘湖村蹚出了一条特色经济增收的新路。“我们将立足于当地特色产业,把博士巷、农耕体验区等融入乡村旅游中,在文化和产业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对...……更多
香菊丰收助振兴
...色产业种植,打造经济作物‘万元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辛庄乡党委书记杜志强说。 ……更多
傣家寨子 过好日子
...在街边支起豆粉摊,当起小老板。为提升大米、豌豆粉等土特产的知名度,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引流,让游客来了既能欣赏美景,又能品尝到当地美食。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不断扬优势、...……更多
投资撬动产业结硕果
...成为国内种植规模最大的牛油果基地。我省瞄准产业这个农民增收重点,统筹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做优做强“土特产”文章,大力培育农业市场主体,推广联农带农模式。去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93元、...……更多
盘活“土特产” 擦亮农民增收致富成色
...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很多农村地区的“土特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一份“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市民的“菜篮子”。实践证明,做好“土特产”文章,对于提升地方知名度、推进农业...……更多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实现乡村振兴蓝图,必须将“人”作为关键因素来统筹考虑谋划,全方位培养、...……更多
...转自:农民日报新疆喀什——六大产业,让农民有钱赚有奔头筛土、装盘、播种……一大早,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色提力乡喀力加克村村民阿娜古丽·吐尔迪在宝大地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辣椒育苗棚内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更多
莓果迎来成熟季 特色产业有“奔头” 农民增收尝“甜头”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四月正是大部分莓果陆续成熟的季节,不少地方的应季莓果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这两天,四川省德阳绵竹市汉旺镇白溪河村240余亩樱桃成熟,樱桃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在汉旺镇白溪河村沿山...……更多
洛河镇:“菇”当家 产业兴
...化的良好格局,探索特色产业益农带富,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赋能加力。“下一步,我们计划以硒物源食用菌种植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全村农户发展菌菇种植,制作优质菌棒,发放给有意愿参与食用菌种植的农户,...……更多
...家庭开展旅游服务,从事农家乐餐饮、民俗纪念品开发、土特产销售,带动山区群众直接就业2000余人,间接就业1万多人。离景区最近的圪针庄村受益最大,道路两边的宾馆、饭店、超市一家挨一家,还有很多在路边支摊卖渔网...……更多
【乡村振兴让日子更有奔头】让农民有钱赚,消费者有口福
...值,优化产业链条,出台惠农政策【乡村振兴让日子更有奔头】让农民有钱赚,消费者有口福《工人日报》(2024年01月17日 04版)本报讯 (记者叶小钟 赵思远 通讯员冉悦文)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部的增城区,农业资源丰富,是...……更多
做好土特产文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精心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对无锡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看似寻常的土特产,实则蕴含大文章。一...……更多
吉林驻村第一书记组团卖“年货”
...一书记同代言,年货大集助振兴”。来自吉林各地的乡村土特产铺满各家展位,大榛子、小冰麦、鹿茸菇……各种美食的香味弥漫在空中。和鸭子“一起长大”的稻米,是啥味道?李博现场代言的产品是“鸭田稻”。2023年8月,长...……更多
特色产业有奔头  农民增收尝甜头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连日来,走进位于宁都县工业园区的晟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预制菜生产车间,只见一片火热的生产场景,在工人们的操作下,宁都三杯鸡、宁都肉丸、宁都大块鱼、小布红烧肉等预制菜从生产线上出来。近...……更多
产业有奔头 农民尝甜头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产业有奔头 农民尝甜头——十五里园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通讯员 刘怀宇 山林娜春耕时节,在阳谷县十五里园镇赵杨李新村的田间地头,到处一片忙碌景象。望着成片的麦苗,赵杨李...……更多
土特产兴了产业富了农民
...很多,棚膜蔬菜产业正逐渐成为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我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精心发展现代种养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更多
...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实践告诉我们,发展乡村产业,重点要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一方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产业集群,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带动一、...……更多
和美乡村有“看头”  农民日子有“奔头”
...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乡村有“看头” 农民日子有“奔头”□全媒体记者 储翔宇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以来,繁昌区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该区正围绕走好“六个之...……更多
广东清远“土特产”麻竹笋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生产线近40条等。麻竹笋产业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真正成为了富民兴村的“土特产”。此次大会聚焦清远西牛麻竹笋种植、加工、流通、品牌、营销等环节,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问诊把脉,并搭建起麻竹笋...……更多
“三宝”产业风正劲  “链”上群众富路宽
...思路,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 乱石沟村处于富硒带,产出的茶叶品质高,富含硒元素,这几年茶叶种植由过去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1500多亩,一跃成为省级“一村一品”茶叶示...……更多
沐“一号文件”春风 绘乡村振兴“锦绣图”
...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宣讲工作人员详细地解答着大家的疑惑。讨论中,说起近几年牧区生活的变化,大家无不感叹党的好政策。但是,说起期待...……更多
驻村7年,这支工作队亮出帮扶成绩单
...值;同时,探索农村新业态,挖掘潜力项目,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为北红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更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做好“土特产”文章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土特产”三个字各有侧重、又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代表委员风采录|肖正强代表:当好群众致富“领头雁”
春雨贵如油,万物润无声。安顺市平坝区平元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生机勃勃,嫩绿的幼苗在湿润的土壤中悄然崭露头角,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2025-02-21 01:32:00
【多彩新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踩泥土
向上的生长往往从向下的扎根开始。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是一片生机勃勃、干事创业的沃土。不少青年奔赴西部
2025-02-21 01:32:00
“山东部分区域免费上幼儿园”?教育部门回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崔可腾最近一段时间,“山东省的部分区域将从2025年9月开始实施免费学前教育”在多个短视频及社交平台流传
2025-02-21 02:1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据新华社天津电(记者郭方达)记者从2月19日举行的天津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天津市将于2025年内新培育不少于100家先进级以上智能工厂
2025-02-21 04:44:00
东南网2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记者获悉,第二届海峡两岸(福州)婚庆产业博览会暨闽台婚姻家庭幸福产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海峡婚博会”)将于6月13日至6月15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25-02-21 05:4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姚建萍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旅游是非遗很好的展示和展销平台,融入旅游发展事业,不仅为非遗活化利用和保护传承提供了内生动力
2025-02-21 06:0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杜海峰委员——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奔与走(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本报记者  高  炳“6天时间
2025-02-21 06:0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北京一中院法官进社区化解矛盾站到源头解“线头”本报记者  王  洲前些天,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0号社区的王大爷家开始装修
2025-02-21 06:0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数智化转型实现节能减排一家水泥工厂的绿色升级之路(探访)本报记者 窦瀚洋在浙江杭州富阳区渌渚镇,富春江畔
2025-02-21 06:0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申少铁)2025年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和上市后监管工作会议日前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
2025-02-21 06:0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遇事故对方逃逸、肇事方无力赔偿、受害者没钱救治,该怎么办?在山西——一个基金救了2万多名交通事故伤员(民生一线)本报记者  郑洋洋遭遇交通事故
2025-02-21 06:0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杨晓静代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落地有声·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本报记者 郑洋洋既是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2025-02-21 06:0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内蒙古扎实推进“温暖工程”找准供热“病根” 治理多年“顽疾”本报记者  陈沸宇  赵景锋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最低气温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
2025-02-21 06:0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江苏连云港破解多头执法、随意执法等顽疾​行政执法案件一个平台流转​本报记者  何  聪不再分头检查,进一次门
2025-02-21 06:0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蛇年第一个工作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召开,传递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2025-02-21 0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