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据研究,天花可能首发于一万年前的亚非大陆。考古发现,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的脸部、脖子和肩膀都有天花留下的瘢痕。之后由于战争、移民、殖民开发和全球贸易,天花逐渐扩散到全世界。为应对天花危害,中...……更多
天花,中国古代又称“痘疮”“痘疹”等,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是继黑死病之后对人类生命与健康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据记载,18世纪的一百年中,全世界约有1.5亿人死于天花;在19世纪之前,天花的病死率...……更多
邱熺:汇通中西 引痘战疫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陈玉 广州中医药大学天花,又名“痘疹”“痘疮”,是一种烈性瘟疫,具有高传染性、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特点,尤其对儿童的伤害最为显著,民间有谚语云“生娃只一半,出花才算全”。在中国与...……更多
人痘术是通过接种天花患者的痘浆、痘痂,用人工方法使健康者轻度感染一次天花,从而产生对天花的免疫抵抗力,以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这种方法是中医“以毒攻毒”免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理...……更多
...深。在同治帝19那一年,他就已经患病而死。据说是得了天花,也就是痘疹。在清宫档案《万岁爷天花进药用药底簿》中,就有说到同治皇帝生病以后的诊断和用药的记录。还有《翁同龢日记》里,对同治帝每一日的病情都有记...……更多
同治帝登基之后,为什么一蹶不振
...亲的阴影之下。直到19岁那年,同治帝在热河行宫感染了天花,这才唤醒了慈禧身上为数不多的母爱。不过可惜的是,不足两月的时间,同治帝便不治身亡,对于他而言,生命的最后三十五天,多活一天,就是多受一天的折磨。...……更多
...人免费施药。其二,隔离病人,防止传染。清初京城一带天花流行,为避免传染扩散,清廷命令:“凡民间出痘者,即令驱逐城外四十里,所以防传染也。”但由于“所司奉行不善,有身方发热及生疥癣等疮概行驱逐者,贫苦小...……更多
清热解毒、健脾祛湿,一碗乌梅三豆饮就够了!
...此方用治痘疹、疮毒之症。清代的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他把赤小豆去掉,改成了黄豆,用来治疗温病发热。人体内自有药房,还有一个是厨房。用好三豆饮,疾病少一半。乌梅三豆饮乌梅三豆饮是专治温病的两个...……更多
同治帝为何年纪轻轻,便去世了
...人所言同治帝是患的梅毒而去世的。盛年皇帝死于可怕的天花? 但是世间还流传另一种说法,那就是患的天花病而亡,那事实到底如何?翁同龢是同治帝的汉文师傅之一,他写的《日记》乃是亲身经历之事,具有历史考证价值...……更多
一个解热退烧的经典方,四味中药,表里双解,收藏备用
...,高热无汗者加麻黄,心烦失眠者加黄连,口渴咽干者加天花粉,气短乏力者加人参。白虎汤是一个经典的方剂,它的组成和功效都经过了千百年的验证和传承。它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的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和低估。...……更多
...苗)方法,大大提高了人痘术的安全性。由于接种人痘后天花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降低,人痘术不仅在国内快速传播,也很快流传海外。研究表明,人痘术发明约一百年后开始传往国外。康熙时期,俄国曾派遣专人至中国学习人痘...……更多
天花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传染病。据史料记载,早在数千年前,天花就在埃及、中国、印度等古文明中肆虐。中国的皇室也非常害怕天花,最怕新生的继承人死于天花。清朝10个皇帝中有4个得了天花,顺治和同治两个皇帝...……更多
子宫肌瘤与囊肿?分享一个方子,既破瘀又扶正,助你改善
...面,我们大家可以一起来了解一下。黄芪党参白术怀山药天花粉知母三棱莪术生鸡内金首先,这里面张锡纯先用黄芪加党参来补气。黄芪因为只有让气先补足了,让气去推动这个血,这样才有力量去破这个子宫肌瘤。然后又加入...……更多
一味著名的中医保命药,却是一把双刃剑,临床用药争议颇多
...量:内服汤,3-15g。先煎、久煎。不宜与半夏、瓜菱、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白及同用。附子的现代应用:1.回阳救逆,以治亡阳症。附子秉性纯阳,辛甘大热,气味俱厚、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能助心阳以...……更多
汉森四磨汤口服液:保“胃”国民的肠胃健康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医药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传统方剂也被开发成现代中药,汉森四磨汤口服液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为一款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产品的复合型肠胃动力中药,汉森四磨汤口服液具有...……更多
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专访“平氏浸膏制作技艺”传承人吴淑琴
...品在抗击新冠肺炎中也发挥了独特作用。关于平氏浸膏在防治结核病、肺系疾病方面的特色与优势,吴淑琴介绍,结核病属中医“痨病”范畴,历代临床经验证明,平氏治疗肺痨的浸膏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抗痨、杀虫...……更多
古代一旦暴发大规模疫情,他们如何自救
...性的总结一下,古人的防疫技巧。清朝的疫病主要类型是天花、鼠疫、伤寒和霍乱等,其中尤以天花和鼠疫危害最大。清代的疫情危害并不比明朝轻多少,纵然当时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抗疫理论,但实际操作起来,死亡率依旧是...……更多
中科御方|温病学派:中医抗疫史上的智慧之光
...繁。这种情况导致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像天花、麻疹、鼠疫等烈性传染病频繁爆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以往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在应对这些大规模流行的温热病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就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和...……更多
粥温脾胃安
...良药。唐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载有牛乳粥、天花粉粥等,以粥为载体进行治疗和养生。宋代《太平圣惠方》更是载录药粥129首。如杏仁粥治疗咳嗽,酸枣仁粥治疗失眠等。明清时期药粥进一步发展,明代李时珍的《...……更多
康熙曾用30名宫女做“实验”,导致4人死亡,却造福后世上百年
...充满争议的。因为这个实验的核心,是那令人闻之色变的天花,最后实验的成功,造福后世上百年。天花的可怕天花,中医称“痘疮”,是一种极其可怕、又传染性极强的病。感染患者往往会出现高热、寒战、全身酸痛等症状,...……更多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丨这个病因很多乳腺癌患者都有 专家说:可防可控
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数据,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肿瘤,中国每年大约新增乳腺癌患者42万人,而且近年来年发病率每年递增3%到4%。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显...……更多
理解中医伦理观 铸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李爽姿 王勤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伦理观“医乃仁术”这一思想的形成,是社会伦理、宗教民俗、科技文化的综合。•“敬业”是对医者的基本职业要求,也是中医伦理观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更多
鲜掉眉毛的苏式三虾面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还含有能够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的牛磺酸。虾籽的蛋白质及虾青素含量较高,助阳功效甚佳,对肾虚患者有益。虾脑松软,更易消化,有助于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患者。苏式三虾面...……更多
...戴口罩和头套走进后厨。“门与门框之间的空隙有多大?天花板有没有破损?下水道上的篦子孔径是多少?”门、窗、天花板、缝隙孔洞等是病媒生物的“入侵”渠道。在食堂后厨,督查人员全方位检查食堂墙壁和天花板之间是...……更多
“汉森四磨汤古磨法非遗项目”荣耀加冕“中医药文化传承示范项目”
...础。如今,汉森四磨汤其便携易用的特点,让调理肠胃,防治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和腹胀等消化系统常见症状更加方便,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健康需求。未来,汉森制药将秉持初心,继续坚守中医药文化的现代...……更多
河北发现苏麻喇姑墓,专家进入墓室后,发现康熙帝的“百年谎言”
...众人,纷纷外出避痘。而这里的痘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花。因为顺治的皇长子牛钮已经夭折,三岁的皇次子福全被寄养在大臣家中,所以两岁的皇三子玄烨也被送出宫去,安置在紫禁城外的一处宅邸之中。因为皇子年幼,又...……更多
...鼻苗法。痘衣法和前面讲的方法类似,就是让正常人穿上天花感染者的内衣,让其接触弱病毒环境而产生抗体。这种方法的危害性是过犹不及,极容易让正常人感染上天花病毒,可算作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无奈之举。鼻苗法相对比...……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特色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医大师与新安学子谈“中医药四美”本报讯 (通讯员陈宜淼 记者陈小飞)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我与国医大师面对面”活动,...……更多
问止中医|姑娘想减肥,我却治好了她的过敏性鼻炎
...一位19岁的小姑娘,来诊是想通过中药减肥,我告诉患者中医可以通过调理体质,提高人体的阳气,增强代谢,至于减肥,人体阳气旺了,痰湿去了,即使没有减下体重,但可以使人的精力充沛,容光焕发。详细问诊患者病情如...……更多
糖尿病,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可以稳血糖
...耗伤。我为患者开具了一张滋阴降火、益气生津的方子:天花粉、玄参、麦冬、黄精、葛根。结果如何?患者服药10天后复诊,血糖降至8.7mmol/L,口渴、多尿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一个月,空腹血糖稳定在6.8mmol/L左右,诸症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4月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运城市平陆县茅津村东汉墓考古发掘资料,其中一座墓葬有较为独特的物质文化因素,该墓可能为曹操推行薄葬制后所形成的墓葬
2025-04-08 19:47:00
他是美国魔术师,却喜欢打扮成清朝人,表演徒手抓子弹时被打死
在清朝末年,清朝腐朽落后,列强欺辱中国人,中国人的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在外国,中国人经常会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很多中国人都不敢展现自己的身份
2025-04-08 13:35:00
俗语:台阶不踩双,娶妻不逢半,这话有什么道理
流传在民间的习俗中,大多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意思为主,其中也包含一些日常生活的禁忌,千百年来流传至今,其实这类俗语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追求一个好的结果
2025-04-08 13:48:00
丰臣秀吉大军压境北条败亡真田家悲喜交加
摘要:丰臣秀吉大军压境北条败亡真田家悲喜交加一五八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秀吉向天下大名广发檄文,罗列北条家五条罪状,要各路大名出兵征讨北条家
2025-04-08 14:15:00
一音禅师诗书画印箫融合的破界与重构
一音禅师(俗名宋歌),法号演音,字大觉、一音,剃度于九华山大觉禅寺,受具足戒于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临济宗天童派第四十三代传人
2025-04-08 14:43:00
人生之大起大落,前只有黄巢,后唯有闯王
黄巢造反,仅仅用了两年,就把整个唐王朝打得摇摇欲坠几近覆灭。山东好汉黄巢和王仙芝在公元878年举兵造反,没几年光景势如破竹般就直接打到唐朝心脏地带长安
2025-04-08 14:45:00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物产,亦衍生一方独特文化。4月3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赴通化调研时强调,通化拥有丰富的松花石资源,加工工艺成熟
2025-04-08 15:18:00
从太守到医圣: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的千年传承
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东汉南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的伟人。相传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
2025-04-08 09:19:00
南京高淳:送春亲兄弟 非遗共传承
“锣打心来鼓闹春,各位同志你细听,其他春歌先不表,歌唱党的政策好……”近日,在南京市高淳区古柏街道双红村安置小区广场上
2025-04-07 16:47:00
南京眼景区再添新景,徽派“和园”正式对外开放
江南时报讯(记者 殷文静)近日,南京眼旅游景区又添新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徽派建筑群——和园正式对外开放,清明小长假期间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2025-04-07 16:48:00
郭沫若小24岁妻子于立群:年轻时真漂亮,图9书法远超如今书法家
【于立群和郭沫若在广州】于立群,大文豪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1916年出生于广西贺县人(今贺州市)。于立群出身名门,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间科举考试的榜眼
2025-04-07 17:26:00
阮友兰:因过分美丽,皇帝不惜违背祖训立为皇后,晚年不看她一眼
当高深莫测的皇室贵胄突然降临平民世界,并与常人享有同等地位的时候,他们的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关注。就比如我国大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以及嫔妃文绣之间的感情生活就是这般
2025-04-07 17:34:00
秦始皇49岁猝死,原因是吃了这个,网友:咱父母也要当心
战国末期,七国混战,合纵连横,硝烟不止。嬴政13岁继位为秦王,当时秦国内有太后,外有吕不韦和嫪毐,嬴政能在这些人的夹缝中成长
2025-04-07 17:34:00
电灯经过了怎样的演化过程?爱迪生为什么能成为“光明之父”?
爱迪生从无数次实验中总结出,要发明电灯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解决灯丝很快被氧化的问题;二是需要有合适的材料作灯丝,通电后既能发光又能耐高温
2025-04-07 17:51:00
韩信在垓下是怎么样将项羽打得几乎全军覆没的?
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一直相持不下,最终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刘邦,鸿沟以东归项羽。刘邦同意了项羽的停战请求
2025-04-07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