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甲骨文里的“父”为什么是一把斧子?“爸爸”一词是外来语吗?
人类大约有6000多种语言,语言学家对这些语言做过统计以后,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亲属称谓中的“妈妈”和“爸爸”这两个词的发音在绝大多数语言中都非常相似,特别是“妈妈”一词,在所有的语言中,其口语发音几乎...……更多
嘉兴考古发现特殊文字符号,比甲骨文还早1400多年,惊动考古
...的原始文字。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文字历史博大精深,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尤其是在很多人眼里,都认为“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祖先,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可以说文化是多元化的,同时文字的起源也应该是多元...……更多
...界人士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聚焦于中国古代外来语的演变历程,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学术成果,还激发了与会者们的热烈讨论与深度思考,共同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苏城外“不同论坛”是在陈杰总校长的倡导...……更多
周人起源的“豳地”何在
...到岐山周原,故而更名为“周”。周原渊源已不可考,但甲骨文记载武丁时有一周国,后被灭亡。问题在于:周人起源的“豳地”何在?对此,现代考古又一次发现“巧合”,据此终于框定区域,如此也就难怪古公亶父迁到周原...……更多
民调:一半俄罗斯人认为应该保护俄语并争取其纯洁性
...究–咨询总监阿列克谢·韦里什尼科夫说:\"所有语言的外来语都与文化交流有关,因此有外来语是不可避免的,亚马逊丛林‘孤立部落’的语言除外。\"韦里什尼科夫说:\"在口语、专业俚语和文学这三个语言领域进行立法监管...……更多
古人称父亲为爹爹,现在称呼父亲为爸爸,这其中的区别在哪里?
...而“爸”字,我们不妨同样从字形角度来进行解释。从甲骨文时期,“爸”字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当时这个汉字乍一看就像是几条歪歪扭扭的线条随意拼接在一起,似乎组成了一个在跳舞的小人图形。难道最初的“爸”...……更多
安阳:植根校园 书写甲骨文新时代华章
...朱佩娴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为了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安阳市教育系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安阳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内处处可见甲骨文,甲骨文文化长廊、甲骨文课程、甲骨文书法社团、甲骨...……更多
《甲骨文摹本大系》发布:系目前收录甲骨最多的大型甲骨著录书
《甲骨文摹本大系》书影。本来图片均来自清华大学澎湃新闻从清华大学获悉,12月18日,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黄天树主编的《甲骨文摹本大系》新书正式发布。《甲骨文摹本大系》是第一部以摹本的形式按...……更多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甲骨文化润童心——市文明大道幼儿园创建省级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走笔□本报记者 王浩陶艺课上,孩子们将陶泥揉圆、搓扁、拉长,拼出一个个甲骨文;美工区里,孩子们手执毛笔,在一枚枚贝壳上书写...……更多
甲骨文化润校园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咱们身边的“甲骨文”③甲骨文化润校园市南关小学学生利用课间时间在“甲骨文长廊”学习甲骨文知识 (本报记者 王嘉晨 摄)□本报记者 王嘉晨1月22日,记者在市南关小学看到,校门口附近有“甲骨文...……更多
舌尖上的汉字美
...阳日报北关区区直幼儿园的孩子用果酱在面包片上“写”甲骨文(本报记者 王 浩 摄)编者按绘制甲骨文十二生肖,制作甲骨文美食、甲骨文雕版印刷……如今,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持续用“一片甲骨”的故事讲述源远流长的中...……更多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莫韶华“这是一本甲骨文字典性质的书,是这些年对甲骨文考释成果的汇总,而且按照音序进行排列,查找方便,非常实用。”3月18日,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甲骨文与古代文明研究所...……更多
介绍甲骨文的历史字形以及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起源于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河南省和安徽省一带的中原地区,用于记录各种仪式、祭祀、战争、生产和社会生活等各种内容。这种文...……更多
羌族与商朝的血海深仇,揭秘古老民族的恩怨纠葛
...来头,与商朝之间有什么血海深仇呢。 古东方大族殷墟甲骨文中频繁的记载,使得羌族这个民族在我们眼中出现,虽然历史上会因为时代,地域的不同,又将羌人称呼作”西羌“”氐羌”等,但关于这个民族的记载至今未断。...……更多
写意中国 探寻汉字起源丨历史与未来“一键”链接 甲骨文研究步入“云时代”
...网安阳2月22日电(霍亚平)2月19日,在河南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里,工作人员登录“殷契文渊”网站,在字形库中选择甲骨字“人”字形,瞬间,所有包含该字形的402个甲骨片信息就全部显示出来。“...……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河南开展多彩甲骨文教学与实践活动——在甲骨文中感受汉字魅力“从学习甲骨文以来,孩子对中国汉字的演变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李梓祺的妈妈颇为感慨,同...……更多
“10后”爱上甲骨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甲骨文进校园“10后”爱上甲骨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了不起的甲骨文)□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当孩子的童年遇见汉字的童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近日,记者在安阳走...……更多
自创科普书 “玩”转甲骨文(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孙梦圆:自创科普书 “玩”转甲骨文(了不起的甲骨文)《原来甲骨文这么有趣》内页。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甲骨文,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但人们能识读出来的并不多。安阳有...……更多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古老文字+现代科技  让甲骨文走进云时代
...18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2月17日,记者来到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进行参观。“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首页(央广网发 戴泽鑫 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更多
...4月20日电(记者刘金辉 许炜凯)20日,小程序“了不起的甲骨文”在河南安阳正式上线,该小程序利用数字焕活技术将刻有文字的甲骨以三维的形式呈现出来,用户点击甲骨上的文字,便会出现它的现代汉字和释义。不仅如此,...……更多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近日,话题“破译一个未释读甲骨文单字奖励10万元”上了微博热搜,这源自中国文字博物馆于2016年10月28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公告。这则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提出了“鼓励甲骨文研究者运用大...……更多
一甲骨文方向毕业生自嘲“全网最冷专业”:导师退休或暂停招生
...发起了一个挑战全网最冷门专业的挑战,她自曝从所学的甲骨文(研究方向)毕业后,有可能因导师今年退休,专业方向都没了……该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调侃:“你们学校一直招不到甲骨文老师的话,你就是未来的泰...……更多
...12月23日,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剧场内,第二季甲骨文识读大会复赛火热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位甲骨文爱好者齐聚安阳,开启一场激烈的甲骨文知识对战。为让晦涩艰深的甲骨文走出研究室、象牙塔,2023年初,安阳...……更多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本报记者 王浩“你看,甲骨文生肖‘牛’有着长长的角,蛇则有着尖尖的脑袋和弯弯的长尾巴,这些甲骨文我都学会了!”1月15日,在市飞翔学校四年级的美术课堂上,学生翟亦晨指着自己绘制的甲骨文...……更多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上线冷门绝学“触手可及”□本报记者 谢建晓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之甜4月20日,一款名为“了不起的甲骨文”的小程序在安阳发布上线。这是安阳市与腾讯公司合力研发的...……更多
破译1个“字”最高奖励10万元 目前还有两千多甲骨文单字未被破译
...记者采访获悉,1月1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来自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五位学者,将分别获得了10万以及5万的相关奖励。事实上,中国文字博物馆曾面向社会发出...……更多
QQ浏览器发起“汉字溯源行动” 探索“了不起的甲骨文”
4月20日国际中文日,在安阳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与中国文字博物馆指导下,QQ浏览器联合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联合发起“汉字溯源行动”项目。“汉字溯源行动”首批上线100余个甲骨文的汉字流变,结合摄像头识别、汉语搜索、...……更多
了不起的甲骨文·解锁破译谜团丨走进“触手可及”的甲骨文 让“冷门绝学”不再冷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墟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历经千年传承流变从未间断,现在却被誉为“冷门绝学”,1字10万的高额奖金在社会上引发热议。不仅因为高额奖金,甲骨文的破译过程堪比“探案”,寻觅过程层层解密,...……更多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甲骨文难写吗?记者走进瑞安小学课堂——当孩子的童年遇见汉字的童年本报记者 谢丹颖 周琳子驱车沿着飞云江一路南行,在颇具江南风格的忠义古街拐几个弯,便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瑞安市实验小学...……更多
...安阳仓巷街上张灯结彩,年味渐浓。“瞧一瞧、看一看,甲骨文书签两元一张!”“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快来看看我们三年级的甲骨文扇子多精致!”……1月29日下午,还没走到仓巷街大红门,记者就听到一阵叫卖声。往西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凌晨出现的汽车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谍战·《夜北平1938》凌晨出现的汽车▌邱振刚 著森本峤默默琢磨着这些信息。他知道,穆兴科不会是去风月场那种地方的
2024-06-10 14:05:00
(八闽千姿)一座均庆寺 两岸佛缘牵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福建龙岩6月10日电 题:一座均庆寺 两岸佛缘牵作者 叶秋云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
2024-06-10 12:44:00
【地评线】东湖评论:在古诗词一起邂逅文化端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2024-06-10 07:56:00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剪牛、剪剑、剪葫芦古时烟台端午过两回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节、端五、端阳、重午。五月五日古人有以兰草汤沐浴的习俗
2024-06-10 09:29:00
花样过端午 体验中国味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中外话端午,暖暖粽意情。6月7日,由烟台高新区工委管委办公室、马山街道办事处主办的“端午游园会”活动在百纳瑞汀天越湾酒店举行
2024-06-10 09:29:00
汪峡同志逝世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省政协原副主席汪峡同志逝世本报济南6月9日讯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水利厅原副厅长汪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
2024-06-10 10:1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彭明凯《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8 版)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三座山自东而西站成三排
2024-06-10 05:17:00
西塘:在千年古镇“一秒穿越”旧时端午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西塘:在千年古镇“一秒穿越”旧时端午到嘉兴古镇 品端午味道⑦N晚报记者 沈瑜轩通 讯 员 刘冰鑫 陈 康图片由西塘景区提供【古镇端午味】“让我们怀着对先贤的敬仰
2024-06-10 06:54:00
漫话端午|愿你快乐安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00:21:00
本文转自:今晚报伍子胥的特殊技能晨 曦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兄遭人陷害被楚王所杀,伍子胥侥幸逃走,楚王发下文书通缉伍子胥
2024-06-10 00:49:00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