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写意中国 探寻汉字起源丨历史与未来“一键”链接 甲骨文研究步入“云时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11:4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南频道

写意中国 探寻汉字起源丨历史与未来“一键”链接 甲骨文研究步入“云时代”

刘永革向记者介绍实验室相关情况。人民网 霍亚平摄

人民网安阳2月22日电(霍亚平)2月19日,在河南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里,工作人员登录“殷契文渊”网站,在字形库中选择甲骨字“人”字形,瞬间,所有包含该字形的402个甲骨片信息就全部显示出来。

“你看看,这是不是很方便?一键搞定。”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说,从“殷契文渊”开放的第一天起,平台就对全世界用户提供免费服务,是目前最大的甲骨文数据库。

写意中国 探寻汉字起源丨历史与未来“一键”链接 甲骨文研究步入“云时代”

甲骨文实验室。人民网 霍亚平摄

“殷契文渊”是由安阳师院和中国社科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合作建设的非营利性网站,为甲骨学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持,是了解、学习、研究甲骨文的互联网窗口,它破解了过去获取甲骨文研究资料难的瓶颈,是目前最权威的甲骨文数据平台。

“简单说,甲骨文作为古文字,之前不管是写论文、讲课,还是做研究等,所有场合使用都需要用图片粘贴,而我们要做的是把甲骨文做成输入法,建立字库,让任何人使用都可以轻松输入。”刘永革说,“为甲骨文专家提供一些工具,辅助甲骨文研究,是我和团队的主要任务。”

经过不断努力,2018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安阳师范学院成立了甲骨文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有甲骨文大数据平台、甲骨文识别与字形分析、甲骨文语言计算、甲骨文与殷墟科技考古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是全世界唯一的服务甲骨学研究的理工科实验室。

写意中国 探寻汉字起源丨历史与未来“一键”链接 甲骨文研究步入“云时代”

刘永革介绍实验室相关情况。人民网 霍亚平摄

据刘永革介绍,大数据平台面向全球的甲骨学研究者,搜索引擎的输入法支持部首输入和手写输入,甲骨文信息检索按照著录、文献和字形分为三类,极大地方便了研究者的查询与使用,目标是实现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系统,直接检索甲骨文拓片上的甲骨文。

“甲骨片材质特殊,片多易碎,并且分布全球各地,语言信息多不完整。以前甲骨碎片都是靠记忆和手工一片一片地拼合。数据数字化以后,可利用人工智能图像技术进行自动缀合。目前我们已经缀合出37组。”刘永革说。

甲骨文知识图谱、检测与识别、自动缀合系统、文献的全文检索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为破解甲骨文密码,增添了人工智能辅助,标志着甲骨学研究进入智能化时代。“它不仅服务全球的甲骨文、考古等的研究专家,还吸引了古文字爱好者、中小学语文教师、书法爱好者等使用。”

写意中国 探寻汉字起源丨历史与未来“一键”链接 甲骨文研究步入“云时代”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人民网 霍亚平摄

从一片空白开始,从“甲骨文外行”起步,刘永革带领团队将3000年前的古老文字同当代科技建立了亲密关系,研制的甲骨文字库、可视化甲骨文输入法,把甲骨学的研究带入了数字化的时代。

为了启动对全球甲骨文资料的全面普查和采集,甲骨文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还利用最新科技手段,研发了甲骨三维建模的技术和设备,获取甲骨的拓本、彩色照片、尺寸、收藏信息等,近期,将进行第一批甲骨文三维建模实验。

“甲骨文信息化智能化应该与时俱进,借助先进的平台不断完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破译甲骨文,讲好甲骨文的故事。”刘永革表示,实验室将继续补充基础数据,同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有望成为海内外最详瞻、最完备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古老文字+现代科技  让甲骨文走进云时代
...18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2月17日,记者来到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进行参观。“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首页(央广网发 戴泽鑫 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
2023-02-18 11:06:00
写意中国丨专访2023“甲骨文杯”国际学生“我与汉字”演讲大赛总决赛冠军周静雅
...阳启动,寻根溯源绵延数千年的汉字文化。2023年10月,“甲骨文之乡”安阳再迎国际文字盛宴——2023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设址于此。10月19日起,大河网继续推出“写意中
2023-10-22 10:42:00
...阳启动,寻根溯源绵延数千年的汉字文化。2023年10月,“甲骨文之乡”安阳再迎国际文字盛宴——2023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设址于此。10月19日起,大河网继续推出“写意中
2023-10-19 20:27:00
...殷墟触摸一片甲骨惊天下,在戚城看“中华第一龙”里的甲骨文写法构型,在梁村走进仓颉陵穿越时空“拜师”,在淇河畔吟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辛村用24字掀开一个深藏功与“铭”的
2023-07-21 12:56:00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视频 | 一片甲骨惊天下!为你述说三千年前殷商故事
...甲骨】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甲骨文出土于中国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属于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殷商王都内王室及贵族人群的占卜刻辞与记事刻辞,刻辞载体主
2023-02-18 19:44:00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中国文字博物馆:赓续历史文脉 讲好中国故事
从贾湖遗址出土的原始刻画符号到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篆书、隶书、楷书……中华民族连续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汉字发展史,而汉字的产生及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
2023-02-18 15:31:00
大河网讯 大家都听说过甲骨文,但认识甲骨文吗?甲骨文有多少个?都长什么样子?甲骨文作为古文字,离普通大众距离较远,对甲骨文的活化利用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大课题。2019年
2023-07-21 12:56:00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中国首部字典收录多少字?走进漯河看“字圣”如何说文解字
...准和规范,使后人有所遵循,得以沿用至今。据介绍,以甲骨文所代表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系统,历经数千年的深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其中《说文解字》的作用功不可
2023-02-21 22:58:00
视频丨“字”从“豫”见你 横竖撇捺书传奇
...,3000多年前的文字,把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甲骨文大多是接近于图画的表意文字,通过相对抽象符号来刻画客观物象的最根本特征,既展现物象本性,又不失写意神态,画成
2023-07-21 12: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