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近日,话题“破译一个未释读甲骨文单字奖励10万元”上了微博热搜,这源自中国文字博物馆于2016年10月28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公告。这则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提出了“鼓励甲骨文研究者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研究手段相结合,形成原创性研究成果”。
有人把破解甲骨文比作玩“拼图猜谜”游戏。已经发现的约4500个甲骨字,其中约3000字尚未释读。识别、释读一个名词或一个动词,就可能带活一大批甲骨文书,这不仅给了人们带来文明解码的惊喜感,也便于人们更好了解历史。虽然在公众眼里,甲骨文研究是冷门绝学,但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沉醉其中、著述不辍,让这门古老学问不断推陈出新。如今,科技赋予考古的能量越来越大。当甲骨文遇上新科技,两者碰撞出的火花超乎想象。
从研究到应用,拓宽发展路径。以前甲骨碎片都是靠记忆和手工一片一片地拼合,甲骨文活化利用的素材有限、手段传统、较为分散。数字化介入后,可利用人工智能图像技术进行自动缀合。科技既帮助研究者快速浏览大量文字、筛选重要内容、发现更多见解,又可以重新展示文本、形成电子档案、建立知识图谱。使用先进技术设备,还能对甲骨文进行严格保护、保存,避免二次损伤和丢失。利用机器感知能力、语言语义和智能分析等技术,能更准确探究甲骨文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加速甲骨文研究应用进程。
从“绝学”变“显学”,推动知识共享。科技不仅为甲骨文研究插上翅膀,也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作为世界上现有资料最齐全、最规范、最权威的甲骨文数据平台,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发的“殷契文渊”,从上线之日起便向全世界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平台浏览量超过100万次。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平台能看到“千姿百态”的甲骨文、挖掘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也意味着这个冷门的文化资源正逐渐转化成大家喜闻乐见的普惠文化服务。河南省安阳市与腾讯公司合作,构建甲骨文传承小程序,通过故事性引入、游戏化互动、社交化分享等方式吸引公众了解甲骨文及汉字的演变。利用科技进一步打破文化壁垒,促进知识普及和传播,推动甲骨文走向大众,唤醒更多人的文化基因。
从古老到时尚,绽放时代光芒。大数据发现,甲骨文是文化遗产中的搜索量冠军,足以说明其影响力和吸引力巨大。如何利用科技结合当代元素,给古老文化注入新血液,考验着现代人的智慧和能力。嘻哈歌曲、动画片、互动装置展出、微信表情包……如今的甲骨文,已经不单单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神秘文字,还出现在了各类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北京一家设计院正在以殷墟甲骨为主题,打造一座线上文旅小镇。新创意、新技术,不断创新甲骨文活化利用形式,吸引广大爱好者参与“众创”,让甲骨文引领时代潮流。
甲骨文明,与时俱进;数字时代,科技“释”字。技术发展让冷门绝学“活”在当下,为甲骨文研究带来新的可能性和机遇。将最前沿的数字技术应用到考古领域,不断突破甲骨文破译与传承活化的难题,开启科技助力甲骨文活化新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7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