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甲骨文里的“父”为什么是一把斧子?“爸爸”一词是外来语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7 23:28:00 来源:精彩生活

人类大约有6000多种语言,语言学家对这些语言做过统计以后,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亲属称谓中的“妈妈”和“爸爸”这两个词的发音在绝大多数语言中都非常相似,特别是“妈妈”一词,在所有的语言中,其口语发音几乎都是相似的。

第一:人类口语的“爸爸”、“妈妈”的发音非常类似

汉语里“妈妈”的发音是mama,俄语里“妈妈”的发音也是mama,英语里的“妈妈”是mother,但是,英语口语的“妈妈”是mom、mummy,英语口语的“mom”也几乎与“mama”的发音非常类似。

甲骨文里的“父”为什么是一把斧子?“爸爸”一词是外来语吗?

汉语里“爸爸”的发音是baba,英语里的“爸爸”写作father,但是,口语的“爸爸”则是pa.pa,p.apa的发音与“爸爸”非常类似。人类的亲属称谓“爸爸”、“妈妈”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是否表明人类的语言都来自于同一种语言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类口语的“爸爸”与“妈妈”,达到了惊人的相似性,主要是人类发音器官的构造决定的,人类的婴儿,往往凭借自己的本能发音,对于他们来说,元音的a是最容易发出来的,嘴巴张开,声带振动,就可以发生a的声音。汉语拼音中的“b”、“p”、“m”都是声母,是双唇音,英语辅音字母的“p”、“b”、“m”的发音,也是双唇音,由于婴儿天生就会吸吮乳汁,在没有牙齿的情况下,发出双唇音也是比较容易的,因此,元音的“a”与辅音的“p”、“b”、“m”就组合成了p.apa、baba、mama的发音。

甲骨文里的“父”为什么是一把斧子?“爸爸”一词是外来语吗?

如果人类的语音都来自于同一种语言的话,那么,不仅亲属称谓的发音非常相似,一些常用的词汇,也应该非常相似,比如:“水”、“面包”、“火”、“石头”、“树”等等,我们以“水”的发音来说明这个问题:人类离不开水,水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但是,汉语、英语和日语中的“水”的发音,差别非常大,英语的“水”是water,日语中的“水”,用汉字写作“水”,但是,发音是mizu,而俄语、法语、英语的“水”的发音则非常相近,因为俄语、法语与英语都是印欧语系的语言,说明印欧语系的语言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甲骨文里的“父”为什么是一把斧子?“爸爸”一词是外来语吗?

第二:甲骨文里的“父”是一把斧子

因为汉语的“妈妈”、“爸爸”一词,与英语中的“mom”、“pa.pa”的发音非常类似,所以,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近现代以来,中国人常用的“爸爸”、“妈妈”的亲属称谓是不是一个外来词呢?

《广雅》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词典,成书于三国时期,收录了“爸”一词,爸就是父的意思,在秦汉时期,“爸”与“父”的发音是一样的,《广雅》里同样也收录了“妈”一词,妈就是母的意思,在秦汉时期,“妈”与“母”的发音也是相似的。因此,中国人在很早的时候,口语里就称呼父亲为爸爸,母亲为妈妈了。

“父”是一个象形字,在上古时期,发音就来源于口语的“爸爸”,那么,为什么“父”的象形字是一把斧子呢?

甲骨文里的“父”为什么是一把斧子?“爸爸”一词是外来语吗?

原始社会的石斧,如图所示,中间的孔,有绳索穿过,是用来绑住斧子的把手的,只不过因年代久远,把手和绳索皆腐烂了而已。在甲骨文里,“父亲”的“父”就是斧子的象形,为了与斧子相区别,又另外造了一个“斧”字来区别“父”字。

甲骨文里的“父”为什么是一把斧子?“爸爸”一词是外来语吗?

在原始社会,男人劳动的主要工具就是斧子,因此,称呼父亲的词,写作“父”,也不足为奇,但是,我们会发现用一把斧子来表示父亲,似乎显得父亲不够亲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的婚姻关系导致了小孩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亲并不是一个很亲密的亲属称谓,一个部落里使用斧子的男人,都有可能是自己的父亲。汉字里的“叔”、“伯”、“舅”也是很晚才有的,甲骨文里没有“叔”、“伯”、“舅”的亲属称谓,最早的时候,人们称叔叔、伯伯、舅舅为父,因此,后世也有叔父、伯父、舅父的称谓。

甲骨文里的“父”为什么是一把斧子?“爸爸”一词是外来语吗?

与此同时,在中国古代,父也是对男子的美好称谓,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里有:“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其中的“父”皆是对男子的美称,也可写作“甫”;《诗经》里有:“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其中的“尚父”是对姜尚的尊称,姜尚就是姜太公。

父亲的“父”在甲骨文里是一把斧子的形象,《说文解字》里又有“父,矩也,家长,率教者”的记载,《三字经》里则有“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因此,人类作为一个智慧生物,生儿育女,不仅是传递自己的基因,还要把人生的智慧与经验教给儿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嘉兴考古发现特殊文字符号,比甲骨文还早1400多年,惊动考古
...的原始文字。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文字历史博大精深,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尤其是在很多人眼里,都认为“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祖先,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可以说文化是多元化的,
2024-02-24 07:30:00
...界人士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聚焦于中国古代外来语的演变历程,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学术成果,还激发了与会者们的热烈讨论与深度思考,共同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苏城外“不同
2024-06-08 02:57:00
为何说只有甲骨文才能承受住我国第一位女将军的伟大
...女将军,而且她也是当时商王武丁的王后,在那个只能用甲骨文记载的时代,她的伟大一目了然。1976年在河南安阳发现妇好完整墓葬,因为墓葬里出土1万多片的甲骨文,提及她的就有200
2024-06-21 20:23:00
...象形文字,那为啥“蛇”字是这么写的呢?其实,早期在甲骨文中,“蛇”字就是一条虫子的样子,跟蛇的形象是十分相近的。只不过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这个字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一起来了解“
2025-01-28 20:32:00
此显贵常过窘迫生活,收集所谓龙骨,遭侵略寡不敌众,他以身殉国
...,先生慧眼犹启迪后人。——评王懿荣“没有一种文字比甲骨文更踏实也更幻想,更狐媚也更诱人。一块骨头上,刻下了天地鸿蒙。”一笔一划刻下的时候,心里该是怎样热烈明媚的期待?经过千年
2025-02-17 13:00:00
读写筑根基增效促成长
...阅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同时,启德小学别出心裁设立甲骨文研究项目,探究甲骨文特色课程,并被推选为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让学校成为一个图书馆”一直是北辰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的目标
2023-09-13 09:29:00
古人称父亲为爹爹,现在称呼父亲为爸爸,这其中的区别在哪里?
...征而“爸”字,我们不妨同样从字形角度来进行解释。从甲骨文时期,“爸”字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当时这个汉字乍一看就像是几条歪歪扭扭的线条随意拼接在一起,似乎组成了一个在跳舞的小人图
2022-12-13 11:41:00
从志愿者到专业导游 这位“姥姥”想让更多人“认识”殷墟
...这个图案是什么意思?是风向吗?”“这不是风向,这是甲骨文的‘中’字,这块碑是一块甲骨文版的天气预报碑,意思是早晨到中午不下雨……”10月28日,在殷墟遗址的甲骨文碑林里,张欣
2024-10-29 12:39:00
民调:一半俄罗斯人认为应该保护俄语并争取其纯洁性
...研究–咨询总监阿列克谢·韦里什尼科夫说:"所有语言的外来语都与文化交流有关,因此有外来语是不可避免的,亚马逊丛林‘孤立部落’的语言除外。"韦里什尼科夫说:"在口语、专业俚语和
2023-02-22 13: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