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当孩子的童年遇见汉字的童年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04 05: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甲骨文难写吗?记者走进瑞安小学课堂——

当孩子的童年遇见汉字的童年

本报记者 谢丹颖 周琳子

驱车沿着飞云江一路南行,在颇具江南风格的忠义古街拐几个弯,便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瑞安市实验小学。

这所由甲骨文字学“开山鼻祖”孙诒让创办的百年名校,满园翠绿。穿梭其间,我们与几名身着校服的孩童擦肩而过——只见跑在前头的孩子,手拿一块红色甲骨文磁吸,贴到蓝色磁板上,笑问同伴“这是什么字”,发起认字挑战邀请。

“这是学校新鲜出炉的甲骨文识字道具,字不全,还在‘试运营’阶段。”瑞安市实验小学校长项建达介绍道,自从2017年启动“甲骨文进校园”,如今无论是新装的电子大屏,还是古韵十足的木头柱上、石板路边,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间游戏中,甲骨文元素已无处不在。

当孩子的童年遇见汉字的童年,甲骨文字学,这个被称为“全网最冷门”的专业,是如何真正走进小学课堂,并备受10后孩子的喜爱?当下的学校教育,又该如何接纳此类课程?我们走进课堂,当了一回助教,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一探究竟。

开讲:“穿越”回商朝

“我们今天要结合书法给孩子们上甲骨文课。”95后老师胡小瑞边向我们介绍,边递来一沓红纸,让我们这两名新助教发给孩子们。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龙”字的识字和书写。书写用纸,也对应换成了四方红纸和楹联纸。

这时学生正陆续进教室。他们的座位并不固定,熟识的几人结伴而坐。几个小脑袋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聊天间隙,转头对我们几个新面孔偷偷瞄几眼。

沐浴在轻松的氛围中,本以为课堂也主打一个优哉游哉。但当铃声一响,胡小瑞一开口、一拍手,课程进度便开始“狂飙”。

数字板书上,出现了一屏幕的甲骨文,一个个都“张牙舞爪”。

“它们都是甲骨文‘龙’的常见字形。”胡小瑞年纪不大,对甲骨文了解不少,指着大屏上的字说道。2017年成为该校语文老师、接受学校甲骨文专业培训的她,熟稔地旁征博引,用故事和视频,带大家“穿越”回商朝,她介绍:“龙”写法多样,但都形似——头有冠,三角龙头、蛇身大口、獠牙外露,乃龙侧身正视之形。

而对甲骨文比较陌生的我们,幸好在课前参与了备课,才不至于在学生身侧做助教时被问倒。

“龙为何戴着帽子?”有学生提问。

“与‘凤’相似,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这样解释:这顶冠,本意刻刀,也可以理解为木头,是人的工具,这也意味着,龙是古人根据想象造出来的神物。”我们想起备课笔记中的内容,回应道。

与其说是教学,不如说是讨论,在快问快答中,老师和学生,还有我们这两位助教,已经深入甲骨文的释义,将“龙”字的故事娓娓道来。除此之外,课上还常常拓展开去,复习之前已学的老字、联想后续将学的新字。

一个小时眨眼过半,课堂进入后半程书写环节。“先画龙冠,再画龙须,随后要甩尾。”我们在长桌边向学生们重复着书写的步骤,将甲骨文分解成一个个形象的样子,加深学生对新字的印象。学生个个落笔成型,和书写甲骨文已经信手熟稔的学生相比,我们也试了试,但要不写得过细少点霸气,要不写得太粗略显臃肿。看来写好甲骨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边想画面边写字,才能写得好。”刚接触甲骨文书法的五年级学生李蔡明骏已有独到见解,沾墨、提笔,一气呵成。在他看来,笔下不仅是横竖笔画,“这是千年前古人通过对自然的仔细观察,呈现出来的直白象形图画”。

课间:随处可“玩”甲骨文

甲骨文常被称为“冷门绝学”。我们这初来乍到的甲骨文助教,想要短时间里对甲骨文有更多了解、多出教学的点子,难度不少。

课间,我们就抓紧时间向项建达进行“十万个为什么式”的发问:“为什么甲骨文在我们学校能够推广?”“我们的教材又是怎么来的?”“除了拓展课和语文课,甲骨文还能融入哪些学科?”……

项建达听完没有直接作答,而是给我们留了个悬念:“答案都在校园里。”

带着问题,我们开始逛起了校园。迎面的第一栋教学楼一楼正中,我们找到了学校创始人孙诒让的雕塑。他是中国第一部甲骨文字研究专著《契文举例》的作者。学生们告诉我们,孙先生完成这部巨著的地方,就在学校仅一墙之隔的玉海楼。因此,瑞安也成了甲骨文研究的发祥地。

“学校的在地资源,就是最好的甲骨文推广基础。”我们向项建达分享找到的答案,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甲骨文传承进校园,于我们而言,是国事,更算家事。”项建达坦言,自2017年起,瑞安市实验小学就开始与瑞安市甲骨文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师资培训、专业指导;学校负责课程开发、教学及教材编写,“专业人干专业事”。

“但也是摸着石子过河,仍在不断调整和精进。”来到教研会议室,项建达递来一本最新版甲骨文分段识字教材,补充道,除了把甲骨文带进课堂,学校还常把老师的培训地、学生的书法桌,搬进隔壁玉海楼,与瑞安市甲骨文学会一起,“体验一把孙诒让先生创作时的感受”。

我们翻开教材,一个个象形字的演变过程清晰地展现着,一侧还留有描红,让学生临摹。零基础的我们也津津有味地对照着教材,玩起了猜字、解字的游戏。

“天空下雨丝,是‘雨’字。雨从丝变点,便成了‘雹’……”

“两根杆子之间交织着交错的丝线,像不像渔网的‘网’?”

没想到,这些不成熟的猜测,得到了教材的编撰者之一、瑞安市甲骨文学会会长曾定煜的肯定,“你们看,甲骨文没想象中那么难!”

一路穿过学校,随处都是可以“玩”的甲骨文。摆在学校各处的上弦“月”、峰峦连“山”磁吸,一眼便能认出;给些提示,辨认悬挂着的十二生肖吊牌,也不在话下;稍加解释,更是能现场对着墙上的甲骨文装饰画,通读几句。

“好玩!”对于已参加满两期甲骨文拓展班的五年级学生冯宇彤来说,甲骨文更是一门兴趣、一种乐趣,“就像在玩游戏。”

“如果教材里的文字演变过程,能够和这些猜字小品结合,学生猜了字后,没有老师在也能获得答案,又进一步了解这个字的演变过程,是不是能让教学从课堂走向课余?”一路边看边学,我们把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游戏的体验结合,给项建达提出了建议。

“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打算做的事情!真正寓教于乐。”项建达说。

课后:进校园并非终点

让孩子们对甲骨文的学习产生兴趣,也是瑞安市实验小学语文老师王彩婷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在孩子识字的启蒙阶段,通过一部分简单的甲骨文象形字,演示汉字的来源和演变过程,孩子们明显兴趣更浓。”王彩婷是学校首批接受甲骨文培训的老师,现已担任瑞安市甲骨文学会副秘书长,“在瑞安市实验小学,甲骨文的教学已经渗透进日常的课堂中。现在,我们要求学校的每个年级每个孩子每个学期,认识30个甲骨文。”

甲骨文课程在瑞安市实验小学这么红火,可是我们却发现这门课程走进其他学校不太顺利。“同意甲骨文进校园的学校还是比较少的。”曾定煜说,有相熟的老师曾告诉他,囿于教学压力大,没有学校、政策的硬支持,少有老师会选择花费课余精力再去备课、研究甲骨文。

“我们也听到有人说,现在又不用甲骨文了,学习甲骨文是无用之事。但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源头,是蕴含中国古老文明的瑰宝,孩子们接触了、知道了,未必不会推开一扇窗。”曾定煜说。

在他看来,甲骨文如此美好,会成为孩子生命中的光亮。“应该抱有更多可能的心态。埋下一颗种子,万一收获一片树林呢?”

当前,通过教师交流、学校经验输出,瑞安市的另外两所学校——侨贸学校、陶山镇中心小学也开始引进甲骨文教学。

“今年,我们首次尝试以‘我是甲骨文化传承人’为主题,让全校学生通过查一查、读一读、写一写、创一创等方式说甲骨故事、写甲骨书法、做甲骨文创……当孩子的童年遇见文字的童年,碰撞结果非常精彩。”项建达笑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4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树立区县媒体深度融合标杆
...三个基层”循迹溯源示范点等40余个展厅展陈项目,推出甲骨文儿童学习历、温郁金文玩、国旗教育馆积木等十大类文创产品,并进军城市手礼市场;建设基于“城脑大数据+新闻客户端”的融媒
2024-06-04 10:23:00
河南安阳:感受中国汉字之美 甲骨学堂学习乐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南频道孩子们在学习甲骨文。人民网霍亚平摄人民网安阳2月19日电(霍亚平)小讲台、小桌凳、小手册、小投影幕,面积不足百平方米。2月18日,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
2023-02-19 09:10: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河南开展多彩甲骨文教学与实践活动——在甲骨文中感受汉字魅力“从学习甲骨文以来,孩子对中国汉字的演变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李梓
2023-03-18 09:05:00
让孩子认识“汉字小时候”
...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让孩子认识“汉字小时候”——读《甲骨文绘本》向 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2月14日 第 07 版)绘本是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传达故事、知识、趣味
2023-12-14 04:47:00
舌尖上的汉字美
...阳日报北关区区直幼儿园的孩子用果酱在面包片上“写”甲骨文(本报记者 王 浩 摄)编者按绘制甲骨文十二生肖,制作甲骨文美食、甲骨文雕版印刷……如今,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持续用“一
2024-01-17 11:24:00
...书量超万册,并定期更新书籍。此外,潘岱街道还开发“甲骨文”特色阅读课程拓展,成立8090理论宣讲团和潘岱街道“悦读会”,采用点单式认读、对接社会团体资源等形式开展多样的阅读活
2023-12-12 14:10:00
成武县郜城第四实验小学:甲骨文化点亮学子心灵,传承中华千年智慧
大众网记者 刘德龙 通讯员 刘胜广 王冬 成武报道“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是中国最古老文字,又称契文或殷墟文字。”在成武县郜城第四实验小学甲骨文书法课上,甲骨文教
2024-06-13 18:17: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甲骨文化润童心——市文明大道幼儿园创建省级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走笔□本报记者 王浩陶艺课上,孩子们将陶泥揉圆、搓扁、拉长,拼出一个个甲骨文;美工区里,孩子们手执毛
2023-11-22 08:04:00
90后甲骨文博主被10后疯狂催更 网友点赞:最潮中国范儿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静态的甲骨文成了动图,它们不再稳重严肃,而是成了活泼可爱的“代名词”,跳舞、眨眼、行走、大笑,一个个都“活”了起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届校友黄丽洁及
2024-04-10 18:21: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大河网讯 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汲取奋进力量,郑州八中2028届致远一班全体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走进河南省军区郑州市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老干部革命英雄事迹展陈馆
2025-11-13 09:23:00
“大手牵小手”支教志愿行—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绘就乡村振兴教育新图景
大河网讯 近年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张衡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育人理念,以“服务乡村教育、传承非遗文化”为使命
2025-11-13 10:55:00
当非遗剪纸遇上消防科普:传统文化为公共安全注入新活力
大河网讯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以艺传情、共学消防”主题活动在河南省科技馆展开。活动巧妙融合剪纸非遗艺术与消防安全知识
2025-11-13 10:55:00
专业赋能民生服务落地“有温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之前总担心二手房交易有风险,今天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在洪山区关山街龙安社区的政策咨询会现场
2025-11-13 12:12:00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在2025年山东省“省长杯”中创佳绩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王志辉 实习编辑 单煜媛)近日,从2025年山东省“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赛场传来捷报,烟台城乡建设学校男子足球队凭借出色表现
2025-11-13 15:55:00
河南开放大学启动河南省高素质乡村建设治理人才培育
大河网讯 11月4日,由河南开放大学主办的2025年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建设治理人才培育班”在洛阳市孟津区横水镇开班
2025-11-13 17:03:00
河南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盘根讲授《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精神 奋笔书写“十五五”青春答卷》专题党课
大河网讯11月4日下午,河南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盘根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奋笔书写‘十五五’青春答卷”为主题
2025-11-13 17:03:00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在河南省第二十届学生武术比赛中斩获7项荣誉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省第二十届学生武术比赛在洛阳落幕。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代表队取得了太极器械第一名、初级长拳三路第二名等7项荣誉
2025-11-13 17:03:00
财经首战世赛摘铜,郑州这所职院如何“破茧成蝶”?
大河网讯当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场传来捷报,由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工商与财会学院师生组成的参赛团队,在财经赛道荣获铜奖的消息瞬间引发关注
2025-11-13 17:03: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快乐成长”文艺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
大河网讯 11月11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团队走进原阳县路寨乡王村中心小学和陡门乡第一初级中学,开展“快乐成长”文艺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共4场
2025-11-13 17:03:00
大河网讯 近日,由河南省教育厅指导、河南开放大学牵头制订的河南省地方标准《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制作规范》,经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标准号
2025-11-13 17:03: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创新创业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启动
大河网讯 11月11日上午,新乡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创新创业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启动仪式在学校综合楼顺利举行
2025-11-13 17:03:00
黄河科技学院5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点赞!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
2025-11-13 10:56:00
北京青年报讯(记者雷嘉)教育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旨在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础,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11-13 07:56:00
“人才池”对接“练兵场” 校局共筑现代公安铁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韩永周)11月6日,湖北警官学院与十堰市公安局举行“合作共建交流周”启动式,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2025-11-12 1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