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破译1个“字”最高奖励10万元 目前还有两千多甲骨文单字未被破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11 13:14:00 来源:大皖新闻

破译1个“字”最高奖励10万元 目前还有两千多甲骨文单字未被破译

大皖新闻讯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能并不是一句玩笑。记者采访获悉,1月1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来自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五位学者,将分别获得了10万以及5万的相关奖励。事实上,中国文字博物馆曾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当时就有研究人员首获10万元奖励。记者了解到,目前还有两千多甲骨文单字未被破译,相关机构也鼓励甲骨文研究者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研究手段相结合,形成原创性研究成果。

破译1个“字”最高奖励10万元 目前还有两千多甲骨文单字未被破译

还有两千多单字未被破译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找到,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只当作包治百病的药材"龙骨"使用,把许多刻着甲骨文的龟甲兽骨磨成粉末,浪费了许多极为有价值的文物,后来,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时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54600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

记者了解到,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2018年在接受央视《开讲啦》节目的时候透露,目前甲骨文单字不到四千,真正能认识的不到一半,还有两千多甲骨文单字是不认识的,没有被破译。

早在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就发布了关于征集评选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称,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同意,为充分调动海内外甲骨文研究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甲骨文释读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推动甲骨文释读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中国文字博物馆自即日起组织实施甲骨文释读成果专项奖励计划,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优秀成果并予以奖励。

其中,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后,可认定为承担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

新一批优秀成果获得奖励

2018年6月,首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公布。按照《关于征集评选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经甲骨文释读专家委员会评审和社会公示,首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中一等奖一位,为蒋玉斌研究员提交的论证报告《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他也首次获得10万元奖励。

针对这一结论,蒋玉斌经过多年考证解读称,甲骨文、金文中用在某些方国名字前的“屯”字,应该释读为蠢动的“蠢”字。例如,“屯夷方”应解读为“动乱的夷方”。他认为,当时在商王国的周边,方国林立。有些方国不服商王朝的管治,兴兵作乱,就被称作“蠢某方”,加以征讨。经过这样解读,文句一下子读通了,也提高了反映王朝与方国部族关系资料的利用效率。

时隔六年,中国文字博物馆二度放榜。记者了解到,1月11日,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公布。按照《关于征集评选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经甲骨文释读专家委员会评审和社会公示,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如下:一等奖2项,分别为复旦大学陈剑提交的考释文章《释甲骨金文的“徹”字异体——据卜辞类组差异释字之又一例》,以及吉林大学周忠兵提交的考释文章《出土文献所见“仆臣臺”之“臺”考》。二等奖3项,分别为清华大学王子杨提交的考释文章《甲骨金文旧释“競”之字皆当改释为“麗”》;复旦大学谢明文提交的考释文章《试论“揚”的一种异体——兼说“圭”字》;吉林大学李春桃提交的考释文章《释甲骨文中的“觴”字》。

1月1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一等奖的两位作者将获得10万元奖励,与此同时二等奖的三位作者也将获得5万元的奖励。

鼓励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正如古文字学家经常打的一个比方,“读出一个古文字,就犹如发现一片新大陆。”作为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记载了3000多年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有学者表示,如今哪怕只是成功破解一个甲骨文,对于历史研究都意义重大。

记者注意到,相关机构也鼓励甲骨文研究者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研究手段相结合,形成原创性研究成果。中国文字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目前甲骨文的甲片目前有十多万片,人力去识别有尽时,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用于整理释读以及缀合,不过目前两批获奖成果中,还没有利用到相关技术手段。但是国内已经有学者在利用新技术在做相关的研究,并有一些成果出来。

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未被释读出来的单字包括大量如地名、人名、或者在甲骨片上出现次数很少。面向社会发起甲骨文释读的奖励计划,正是为了推动未释读甲骨文的破译工作。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编辑 徐海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1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27日,河南省安阳市举行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甲骨文研究,在全社会掀起释读甲骨文的热潮,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前期组织释读的基础上,将分期
2022-12-28 13:39:00
破译一个字奖金高达10万,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奖励机制,仍有上千字甲骨文未破译
...,据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的公告,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
2024-08-15 13:44:00
腾讯建全球最大甲骨文单字数据库:一个“牛”有3500种写法
...,中国文字博物馆曾向公众发出悬赏令,承诺每破译一个甲骨文字便奖励10万元人民币。然而直到2023年前,仅有一位学者凭借对“蠢”字的研究获得了这份奖金。截至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数
2024-12-10 15:13:00
破译一个甲骨文可以获奖10万元的“悬赏令”,近日公示了第二批获奖成果名单。中国文字博物馆11月30日公布了《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公示》,全文如下:按照《关于征集评
2023-12-03 19:04:00
为何甲骨文难以破解
...西方更强”、“‘死文字’都能破译,不是‘死文字’的甲骨文却难有突破”……那么,西方青年破译“死文字”的成就背后,又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年轻天才屡创奇迹,破译两大“死文字”如果非
2023-10-26 15:48:00
“唤醒”甲骨文 厦大团队尝试用AI破译古老文字
...演变示例。(受访者 供图)喂养AI利用破译出的1000多个甲骨文,人工拆解为IDS(表达结构的部首偏旁序列),同时找出与现代文字IDS的对应关系训练AI设计一系列与实际考释过
2024-12-11 08:17:00
潮评丨破译一个字奖励10万元,多吗?真不多
... 胡欣红近日,一则“旧闻”引发了公众关注。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曾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2018年,有一人拿到了这10万元,他就是复旦大学出土文
2023-02-27 18:41:00
...4月20日电(记者刘金辉 许炜凯)20日,小程序“了不起的甲骨文”在河南安阳正式上线,该小程序利用数字焕活技术将刻有文字的甲骨以三维的形式呈现出来,用户点击甲骨上的文字,便会
2023-04-21 06:25:00
考古专家发现甲骨文,殷墟藏有什么秘密
...有了近4100年的历史。而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如今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在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考古专家在
2024-06-21 20:1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跟着豫排去旅行丨新乡:3条神仙路线解锁山水、文史与逛吃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 刘高雅/文 张舒婷/海报)承太行巍峨之气,铸赛场钢铁屏障。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第二阶段比赛激战正酣
2025-11-13 21:38:00
“自己人生的执棋者”——长大新生发言者,她背后有何故事?
“自己人生的执棋者”长大新生发言者背后有何故事?“我不是命运的弃子,而是自己人生的执棋者。”长春大学新生典礼上,特教学院 25502 班新生王紫菡的发言掷地有声
2025-11-13 21:26:00
“哈基米南北绿豆浆”火爆全网 客服:上线首日即售罄 工厂正在赶工
大皖新闻讯 11月13日,大皖新闻记者在网购平台发现,九阳豆浆于日前推出的新品 “哈基米南北绿豆浆”,上线首日即售罄,已在各主流销售平台斩获数百万销量
2025-11-13 20:22:00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如何接种疫苗?厦门市儿童医院开设预防接种评估门诊东南网11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陈苹)近日
2025-11-13 21:13:00
“爸爸,你到了别人的身体里后,一定要帮助人家。”这句女儿唱唱(化名)与父亲榕海(化名)最后的告别,道尽了人世最深的悲痛与最纯善的期许
2025-11-13 20:23:00
海派非遗作品亮相喀什,上海工艺美院非遗进校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喀什15周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近日先后赴莎车县
2025-11-13 19:20:00
黑土地上的“参”奇课堂
2025年11月6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在地化”学习中心弥漫着独特的泥土气息。四年级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人参移栽到花盆中
2025-11-13 15:07: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学子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山东赛事中荣获佳绩
鲁网11月13日讯硕果金秋,捷报频传!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山东赛事中,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学子再创辉煌,以卓越的表现荣获中学生组优秀奖
2025-11-13 16:01:00
在鄂州杨湾街口,辅警李超十年如“陀螺”般不停旋转的身影,是街头最动人的风景,更是全民共治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这个毗邻三所学校的丁字路口
2025-11-13 13:45:00
近日,辅警“陀螺哥”李超以饱满激情指挥交通的事迹爆红网络。他像是平凡岗位上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何为热爱、何为坚守、何为担当
2025-11-13 13:45:00
客车喷涂“货拉拉”载客,被阜阳交警查获
大皖新闻讯 一辆客车座椅被拆除,车身有“货拉拉”标识,却从事长途非法客运。11月12日,违法车辆被阜阳高速交警现场查获
2025-11-13 13:26:00
工地电缆离奇“蒸发”?霍山警方上演破案“闪电战”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六安市霍山县公安局24小时内揪出盗窃毛坯房预铺电线的“黑手,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大皖新闻记者11月13日上午了解到
2025-11-13 13:26:00
初冬的牛庄乡,薄雾含悲,青山垂首。近千名群众自发汇聚,泪水与敬意,共同为一位88岁的老人送行。罗官章书记走了。这位将49年生命扎根于“宜昌小西藏”的共产党员
2025-11-13 12:12:00
泰安高新区助力企业“对话金砖” 精准对接国际市场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0日,由山东省贸促会主办的“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济南山东大厦举办。大会以“共筑金砖合作新纽带
2025-11-13 11:4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2025-11-13 10: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