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外戚干政成乱兆,韦睿临阵破魏兵
...且劝魏主分拨卫队,监守诸王宅第。元勰切谏不从,从此外戚有权,宗室反无权了。 且说魏主闻梁师大举,已出洛口,乃授中山王元英为征南将军都督扬、徐诸军事,率众十万,抵敌梁军,又使镇西将军邢峦,都督东讨诸军事...……更多
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历史的特殊联姻
...氏覆灭之后,金俊、林衍又相继擅权。因此,当时的高丽王元宗为了保障王权,决意牺牲国家主权,求娶元朝公主。公元1270年,高丽王元宗前往元朝大都朝见忽必烈,为35岁的世子谌求婚。忽必烈对于高丽王的请婚并没有立即允...……更多
北魏衰亡录:从内部矛盾到六镇起义
...逃离洛阳,投奔宇文泰。为了便于控制朝政,高欢立清河王元怿孙元善见(年仅十岁)为皇帝,是为孝静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魏随之不复存在。六镇起义北魏自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后,国势日益强盛。可是从宣武帝...……更多
北魏孝明帝与胡太后的兴衰之路
...土疆域大大向北拓展,国势盛极一时。但是在位后半期,外戚高肇专权,朝政一片黑暗,北魏逐渐衰弱。宣武皇帝有个老婆叫宣武灵皇后,宣武灵皇后是司徒胡国珍的长女,北魏孝明帝元诩的生母;其实北魏一直都有子贵母死的...……更多
王莽:颠覆汉朝的外戚皇帝与改制推手
...阶级,进而登上政治舞台。而王莽的篡汉,则代表在汉代外戚家族的颠覆。在此之前,其实外戚都是汉朝的隐患,例如吕氏、卫氏、霍氏,可他们统统没有戳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只有王莽,不仅篡汉,还称帝,不仅称帝,更大力...……更多
吕后专权:从白马之盟到吕氏灭门
...她在世时的权势之大。她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当众滥封外戚,两次破例侵犯皇权。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在一夕之间失势,引发惨烈的灭门之祸。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吕后怎么就能把持朝政数十年之久?她又是如何轻易触犯祖宗...……更多
万历朝刘昭妃,为何能最终当上名誉太后,高寿而终
...本来她可能也只会像明朝大多数嫔妃那样留下一个“昭妃刘氏”的名称而已,万没想到,到了老年的刘昭妃突然时来运转,在天启朝成为了“名誉太后”,居位期间指定了周氏为信王妃,也就是后来的周皇后。最终在崇祯朝享尽...……更多
...明显,第一生母去世,没有人与自己争夺后宫权力;第二外戚没有深厚背景,皇子不受外戚的影响,;第三赵佶是由向皇太后抚养成人的,有一定的母子感情。残酷的政治斗争也给向皇太后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当年神宗去世,哲宗年...……更多
高肇东归被杀,太后临朝称制
...已是无及。满身穿着衰服,入临太极殿,恸哭尽哀。高阳王元雍与领军于忠密议,拟即诛死高肇,断绝后患。当下令卫士邢豹等潜伏中书省中,俟高肇哭毕,由于忠引他入省,托名议事。甫经入门,于忠忽大呼道:“卫士何在?...……更多
刘向多次警告汉成帝王氏外戚危险,为何却不得志
...望之。这封奏疏让刘向再次入狱,他被以排挤许氏、史氏外戚,谋图专权为罪名,被贬为庶人。直到汉元帝驾崩,十几年间,刘向一直被排斥在朝堂之外。汉元帝斗宦官战外戚,连士族也不放过,刘向想干嘛 刘向为何与弘恭、...……更多
北魏胡灵太后的权力游戏,到被沉河的悲惨结局
...会只愿意当一个皇太妃呢?不久之后,胡氏便着手处理了外戚高肇,因为高肇与高太后是兄妹关系,所以胡太后便逼着高太后出家为尼,尊自己为皇太后。由于元诩年幼,所以朝中大事还是由胡太后掌控,大臣们还称她为殿下,...……更多
胡太后秽乱后宫,元爰妻叔嫂偷情
...,元法僧叛魏奔梁,太后屡以为言,元爰颇自愧悔。高阳王元雍虽位居元爰上,权力不能及元爰,所以暗加畏忌。会魏主奉太后出游,往幸雒水,元雍邀两宫至私第中,开宴畅饮。饮至日晡,太后与魏主起座,偕元雍同入内室,...……更多
为何说宋真宗的杨淑妃和刘娥,堪称妻妾相处的典范
...找了一个新房居住,赵恒经常去看望刘娥。乙未,以后宫刘氏为美人、杨氏为才人。—《续资治通鉴长编▪景德元年》《大宋宫词》中的刘娥和杨氏 赵恒登基后,将在外多年的刘娥接入宫中,因为顾忌父皇当年的旨意,没有给...……更多
汉桓帝皇后三易其姓的跌宕人生
...刘炳继位,即汉灵帝。在这个关键时刻,权力斗争激烈,外戚势力趁机崛起。刘氏(梁女内)作为皇太后,本应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在这股势力的冲击下,她不得不面临第二次改姓的局面。这第二次改姓,是因为梁氏家族的...……更多
北魏为什么会有子贵母死制,这是学习的谁呢
...持。然而,敌对政权被一个个征服,拓跋珪敏锐地嗅到了外戚势力对北魏的潜在威胁。拓跋嗣一旦继承皇位,其生母刘氏,这个来自独孤部的皇太后,就可能成为独孤部外戚染指北魏皇权的桥梁纽带,那么,王莽篡汉的历史悲剧...……更多
西汉的帝王防住了异姓王、匈奴、同姓王之乱,却因外戚丢了江山
...同姓王问题得到缓解。同姓王,吴王刘濞带头造反 关于外戚,西汉的统治者们大都两眼紧盯着朝臣,殊不知后宫也会乱政,刘邦逝世后,吕后就反了天,第一个破坏“非刘不王”的遗命,大封吕氏家族,若不是周勃、陈平等力...……更多
刘氏率兵民登关守御,太后派使臣西域求经
...在洛阳建寺,所费不资。且因奢风传播,习成豪侈。高阳王元雍富甲全国,河间王元琛与他斗富,厩畜骏马十余匹,俱用银为槽,窗户上装璜精美,相传为金龙吐旆,玉凤衔铃。宴会酒器,有水精峰、玛瑙碗、赤玉卮等,统是绝...……更多
毫无功劳的代王刘恒继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政治平衡,三股势力开始角逐最高权力:刘氏宗亲、吕氏外戚以及功臣集团。这场宫廷政变一触即发。吕雉在世时,她凭借残暴手段和过人智谋,将朝中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她视刘氏宗亲如仇人般迫害,甚至不惜毒手伤及...……更多
平定诸吕之乱后,刘邦长孙刘襄为什么不登基?
...高祖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三进一步来说,外戚的强大,反而成为齐王刘襄的劣势。一旦扶持齐王入主朝廷,他的外戚也会随之壮大,这无疑会培养出另一个吕氏,所以汉初功臣不能同意齐王登基。代王刘恒的母亲...……更多
北魏孝文帝与皇后冯润:帝后的矛盾与冲突
...妃回家改嫁,但要赐死幽皇后和他合葬。元宏的庶弟北海王元详奉命前往幽皇后宫里,幽皇后奔走呼号,不肯自尽,说“他绝不会这样做,是诸王想我死”。与元详同去的白整强行灌其毒药,幽皇后遂死,年仅三十岁。咸阳王元...……更多
汉朝皇位继承争议:齐王刘襄与代王刘恒的角逐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这时因吕后而兴起壮大的外戚吕氏集团与刘氏皇族集团矛盾爆发。其实在吕后临去世之前,她都明了缺少了她这位强有力人物的镇压,刘氏皇族与大臣必定会发难于诸吕,因此吕后临终之前下令任命侄...……更多
魏主元恪宠高氏,北朝政令出高氏
...,情好益笃。自高肇用事,高贵嫔得立为继后,魏主信任外戚,摈斥宗亲,待遇诸弟,迥异从前。元愉又喜引宾客,崇奉佛道,用度浩繁,常患不足,渐渐的纳贿营私,致有不法情事。高肇害死于后,常恐于氏报复。元愉为于女...……更多
...中,在吕后的强硬统治下,宗亲皇室、功臣集团以及吕氏外戚皆不敢炸刺。然而在吕后死后,形势却发生了剧烈变化,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功臣集团联合汉室诸侯对吕氏外戚发起了清算,将吕氏血脉尽数诛杀。此后,这些人又谎...……更多
立皇储魏主变易旧制,元恪崩二王裁决庶事
...年(公元512年)为延昌元年,加尚书令高肇为司徒,清河王元怿为司空,广平王元怀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到了孟冬,便立皇子元诩为太子,此次册立皇储,竟变易旧制,不令胡充华自尽。高后与高肇很是不服,劝魏主...……更多
末世皇帝汉孺子刘婴,一段充满传奇的西汉纪事
...四下望去,无论内侍、宦官、还是文武群臣,要么是王氏外戚,要么是大司马王莽的亲随。谁能帮自己?谁能救自己?汉平帝刘衎躬身俯首,向西拜了三拜,旋即高举酒杯,仰头一饮而尽。毒酒穿肠,皇帝顷刻腹痛不已,不多时...……更多
东汉后期数代皇帝的魔咒:短暂寿命与外戚干政
...、强盛的王朝,但在这个长盛不衰的年代里,却被太监和外戚们所统治,到了后来,他们的寿命也就越来越短了。如果我们将汉代帝王的短暂寿命与宦官、外戚干政相结合,则会看到二者有着极其密切的、不可避免的关联,而正...……更多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且多才艺。由美人、婕妤进贤妃。—《宋史•后妃传》 刘氏最初的身份很低,只是后宫中位分最低的侍御,可她的美让她鹤立鸡群,《宋史》说她“明艳冠后庭”,足见她的确很美,不仅美而且还多才艺,多才多艺还美,当然...……更多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地主阶层之上层功臣、列侯与同姓诸侯王相依,制衡吕氏外戚(专制皇权的代理人);文帝时期,军功地主阶层与同姓诸侯王相依制衡文帝以及军功地主阶层与文帝相依制衡同姓诸侯王;景帝时期,军功地主阶层与景帝相依制衡...……更多
任城王元澄: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得力助手
...爹元宏完全不同。元恪不信任宗室,反而更加信任身边的外戚力量。此后终宣武帝一朝,元澄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得到过重用,这也是挺可惜的一件事。这期间,元恪的舅舅高肇把持朝政,开始大肆处置宗室。比如说手握大权的北...……更多
李世民胆子是不是太小了,为什么不赌一把,废李治立李恪为太子?
...景,过于强大自古以来被立为储君的人,大多都有强势的外戚在朝中当政,唐太宗所立两任太子李承乾和李治,皆是长孙皇后之子。而长孙皇后背景强大,她的舅舅高士廉做过宰相,她的哥哥长孙无忌乃是凌烟阁第一功臣,也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
2025-07-08 07:04:00
“老八路”抗战史料入藏南京王云生前曾在南京工作十余年,获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7月3日,“老八路”、军旅剧作家王云生前留存的珍贵抗战史料
2025-07-08 07:51:00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方志大讲堂”再谈郑和:让航海精神融入城市血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祝东秀2025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
2025-07-08 07:51:00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北上抗日时的合影。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
2025-07-08 07:56:00
陈绍先,1920年出生,贵州省兴义市人。1920年,陈绍先出生在兴义县(现兴义市)泥凼乡岩凹一个贫农家庭,童年时,生母早逝
2025-07-08 01:50: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青砖镌烽火 均郧房县委旧址的红色记忆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通讯员 任紫薇)中原突围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以迎击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的首战壮举
2025-07-07 19:55:00
战地寻踪 | 五处遗存传承平北抗战烽火
这里是怀柔地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至今仍旧保留着抗战中的5处革命旧址,这里传颂着一段段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头道梁村
2025-07-07 14:06:00
战地寻踪 | 人民第一堡垒焕新红色记忆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
2025-07-07 14:37:00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7月7日,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无数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2025-07-07 14:52:00
安次区图书馆:开展国防教育研学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建斌)“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7月6日上午
2025-07-07 17:54:00
华南细菌战重要铁证!“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首现国内
7月7日,在广东省档案馆,一份来自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波第8604部队”名册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国内
2025-07-07 18:32:00
习语|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总书记这番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25-07-07 08:4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徐光耀)准备把我珍藏了80多年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捐献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25-07-07 08:59:00
@小伢儿 来演绎心中的济公故事
虎跑公园推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游本昌老先生捐建的石刻济公传奇故事朱辉为孩子们做讲解 “鞋儿破
2025-07-07 09:14:00
好山东|曲阜到四海文庙,东夏侯石雕石刻千年技艺的“世代传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通讯员 孔雅玮 曹楠在中华大地上,一座座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传承儒学的圣地,更是各类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2025-07-07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