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自汉景帝废黜薄皇后开始,历史上有了废后,两千年帝制时代,废后似乎一直是悲剧的代名词,有些皇后真的是因为过错被废,但更多的只是她们不再被宠爱了,新人在侧,有几个还记得旧人呢?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假装是孟皇后

不过历史总在特定的时候带来特定的惊喜,在风云的变幻的时刻,历史给了一位废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光时刻,她一生两度被废,却对负她的夫家不计前嫌,为帮助夫家奉献了余生。从皇后到皇后,处于旋涡中的孟氏

哲宗昭慈圣献孟皇后,洺州人,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元之孙女也。

初,哲宗既长,宣仁高太后历选世家女百余入宫。后年十六,宣仁及钦圣向太后皆爱之,教以女仪。元祐七年,谕宰执:「孟氏子能执妇礼,宜正位中宫。」命学士草制。—《宋史•后妃传》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高太皇太后画像

这位废后就是宋哲宗的元后孟氏,孟氏的出身不算很高,他的父、祖都是中层官员,她十六岁那年,因高太皇太后选世家女而入宫,在这个百余佳人中,孟氏脱颖而出,得到了高太皇太后和向太后的钟爱,三年后,高太皇太后宣布册立孟氏为皇后,对于祖母的包办婚姻,哲宗赵煦十分不满,但高氏临朝摄政,赵煦根本没有实权,故而无力反抗,这也给赵煦和孟氏的婚姻埋下了一个重大隐患。稍稍提一句,赵煦和孟皇后属于姐弟恋,孟皇后比丈夫大四岁。

从《宋史》的记载来看,赵煦对孟氏虽然不宠爱,但夫妻二人还算过得去,二人还孕育了一个公主。一切的悲剧都要从另一个女人的得宠开始。高太皇太后去世后,赵煦终于摆脱了傀儡皇帝的身份,他一亲政就开始着手恢复父亲神宗的变法,新党得势,旧党遭到贬黜,赵煦在前朝奔忙,回到后宫自然对祖母册立的皇后提不起兴趣,于是一位女子走进了他的内心。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昭怀刘皇后,初为御侍,明艳冠后庭,且多才艺。由美人、婕妤进贤妃。—《宋史•后妃传》

刘氏最初的身份很低,只是后宫中位分最低的侍御,可她的美让她鹤立鸡群,《宋史》说她“明艳冠后庭”,足见她的确很美,不仅美而且还多才艺,多才多艺还美,当然也就有了赢得皇帝青睐的资本,果然,她的位分一路提升,不久就坐到了婕妤的位置上。刘婕妤野心勃勃,她有皇帝盛宠,不把后宫众人放在眼里,她对孟皇后多有不敬,孟皇后贤德,对此没有计较,但刘氏的行为引起了一个人的不满。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向太后画像

刘氏惹的人可不得了,她是赵煦的嫡母,宋神宗的皇后向氏,因为她的儿子早夭,而神宗的前五子(包括向氏之子)皆早夭,这帝位才轮到了老六赵煦,赵煦登基,尊嫡母为皇太后,尊生母朱德妃为皇太妃,高太皇太后崩逝后,后宫之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向太后,一次,在她主持的宴会上,刘氏的仆从竟然给刘氏换了与皇后一样的座位,这明显是僭越,在众人起身给向太后行礼时,有人悄悄撤去了刘氏的座位,刘氏只能“仆于地”,可谓大快人心,想来是喜爱孟皇后的向太后为儿媳出气遣人撤去的。

刘氏十分愤怒,哭着给皇帝告状,赵煦也不是傻子,他虽然心疼爱妃,但他知道这件事是刘氏理亏,没有什么表示,可旁边的一个内侍却告诉刘氏,“只要您为官家诞育了皇子,那个皇后仪制的座位迟早都是您的”。没错,直到此时,赵煦仍然没有一个儿子,所以谁能为皇家诞育皇长子,自然也就会大受恩宠。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宋《冬日婴戏图》

公主药弗效,持道家治病符水入治。后惊曰:「姊宁知宫中禁严,与外间异邪?」令左右藏之;俟帝至,具言其故。帝曰:「此人之常情耳。」后即艺符于帝前。—《宋史•后妃传》

不久后,后宫爆发了一场“符水”风波,因为孟皇后的独女福庆公主患病,吃了药也不见好,孟皇后心急如焚,孟皇后的姐姐就用道家的符水来给公主治病,也算是有病乱投医,孟皇后深知皇家对“符”“咒”的忌讳,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不就是前车之鉴,所以她对丈夫实话实话,毕竟是自己的女儿,赵煦安慰皇后说“这是人之常情”。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引用自头条百科

本来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可不久后,福庆公主去世,孟皇后的家人为皇后祝祷,此事却被有心人告下,污蔑皇后是有心诅咒皇帝,此事是宫禁之案,后人猜测,此事是刘婕妤勾结内侍郝随和宰相章惇诟陷孟皇后。

诏废后,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宋史•后妃传》

孟皇后为人敦厚,善待宫人,调查事件之人给皇后的侍从用刑却无一人招供,后来,郝随等人竟然伪造证据,最终促使赵煦废掉了皇后,命她出居瑶华宫,孟皇后走上了宋仁宗郭皇后一样的悲剧之路。其实,细究赵煦废后之事,绝不是刘氏的挑拨和章惇等人的陷害就决定的。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清平乐》中的郭皇后

孟皇后与宋仁宗郭皇后有一些相似之处,二人都不是皇帝属意的皇后人选,都是摄政的长辈为皇帝选定的,郭皇后是刘太后选的,孟皇后是高太皇太后选的,这样的包办婚姻让没有实权的小皇帝根本无法拒绝,一旦皇帝亲政,皇后失去了庇护,地位自然也就岌岌可危。

除此之外,高太皇太后代表的是旧党的利益,赵煦亲政后,打击旧党、重用新党,这位祖母册立的皇后自然也顺带成为了旧党的附庸,赵煦当年险些废掉了祖母的身后哀荣,还是向太后和朱太妃的劝阻才未成行,更何况是孟皇后。向太后虽然喜爱这个儿媳,可是向太后无权无势,又和皇帝隔着一层,她担心自己一旦为孟氏说话,只会让皇帝更讨厌自己这个嫡母,故而也保护不了孟氏。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知否》中的沈皇后(原型宋英宗皇后高氏)

所以说,孟皇后之废的背后是哲宗朝新旧党争的一个延伸。

孟后既废,后竟代焉。右正言邹浩上疏极谏,坐窜。—《宋史•后妃传》

孟皇后被废后不久,刘婕妤晋封为贤妃,顺理成章成为了后宫之主,可是刘氏却没有立即登临后位,直到她诞育了皇长子赵茂后,赵煦册封刘氏为皇后,刘皇后做梦都没有想到,美梦没做多久,年仅三个月的皇长子赵茂就夭折了,不久后,赵煦英年崩逝。此刻,因为赵煦无子,皇朝统绪再次成疑,百官把目光聚焦到了后宫地位最高的向太后身上,她是神宗皇帝的皇后,自然有资格选择新君,向太后不想选择哲宗皇帝的同母弟为皇帝,转而选择了生母已逝的端王赵佶为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宋徽宗赵佶复原图

元符末,钦圣太后将复后位,适有布衣上书,以后为言者,即命以官;于是诏后还内,号元祐皇后,时刘号元符皇后故也。—《宋史•后妃传》

向太后选定赵佶即位,进行了短暂的临朝称制,章惇也因为反对赵佶即位,招到了赵佶的嫉恨,旧党势力有所抬头,向太后本来就更喜欢孟氏,于是她下诏复孟氏皇后之位,尊为元祐皇后,刘氏为元符皇后,而孟皇后以哲宗元妻的身份,地位列在刘氏之前,刘氏岂会甘心。不久后,向太后归政,随即病逝。刘皇后便又开始勾连外臣逼迫赵佶再次废黜了孟皇后,此次之废,从根本上来说,依旧是新旧党争的延伸,向太后临朝旧党抬头,而向太后逝世,赵佶重用新党打击旧党,刘皇后借机再次攻讦孟皇后,可怜孟皇后复位匆匆,竟然再度被废,由此开启了长达25年的压抑岁月。从道姑到太后,两次挽救社稷的贤后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中国有句俗语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道德经》也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孟氏的经历实在是再贴合不过了。

靖康初,瑶华宫火,徙居延宁宫;又火,出居相国寺前之私第。金人围汴,钦宗与近臣议再复后,尊为元祐太后。诏未下而京城陷。时六宫有位号者皆北迁,后以废独存。—《宋史•后妃传》

金兵来袭,赵佶禅位给儿子赵桓,改元靖康,此时,孟氏所居的瑶华宫失火,不得不迁居延宁宫,可谁料延宁宫也失火了,她只得住到了孟家的私宅,不管这两场火灾是天意还是人为,这都是冥冥中送给这位坎坷一生的废后的礼物。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开封龙亭大殿

在金兵围住汴梁后,赵桓与群臣商议复孟氏为元祐太后,诏书未下而汴梁城陷,靖康之耻由此而生。

孟氏因为被废,皇族宗谱等皆无记载,而她也不住在宫中,竟然因此得以保全,金人册立的皇帝张邦昌请孟氏出来主事,孟氏时来运转,摇身一变成为了主宰国家命运的主人,值此时机,她选择立刻拥立在外的康王赵构,赵构于应天即位后她随即宣布归政,赵构也感激伯母对他的厚恩,尊为隆祐太后。那位曾经与孟太后争锋的刘皇后,早就因为干涉朝政被徽宗赐死,这也算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太后从之,每见傅等,曲加慰抚,傅等皆喜。韩世忠妻梁氏在傅军中,胜非以计脱之,太后召见,勉令世忠速来,以清岩陛。梁氏驰入世忠军,谕太后意。世忠等遂引兵至,逆党惧。朱胜非等诱以复辟,命王世修草状进呈。—《宋史•后妃传》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精忠岳飞》中的赵构

值此国家危难之际,孟太后不计前嫌,全力辅佐赵构稳定局势,她的宽宏大度令君臣信服,因此时,江北已不可守,赵构君臣决定南迁,孟太后也就跟随赵构南下,因为赵构一意南逃,宠幸奸佞,留守杭州的苗傅联合刘正彦发动兵变,诛杀了赵构身边近臣,随即拥立太子赵旉即位,请孟太后垂帘听政,孟太后不得不与苗、刘虚与委蛇,然后密令驻外将领勤王,最终平息了这场兵变,在危机时刻挽救了赵构和宋廷。

谕辅臣曰:"朕初不识太后,自迎至南京,爱朕不啻己出。今在数千里外,兵马惊扰,当亟奉迎,以惬朕朝夕慕念之意。"

绍兴五年春,患风疾,帝旦暮不离左右,衣弗解带者连夕。—《宋史•后妃传》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杭州西湖

赵构也因此对孟太后更加孝敬,后来孟太后前往江西避祸,赵构安定下来后,速请太后前往临安,孟太后为人节俭,执事有度,南宋君臣莫不钦服,赵构也以孝子侍母那样对待伯母,孟太后终于在晚年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后,而昭慈圣献皇后亦自江西还行在,后尝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宋史•孝宗本纪》

孟太后除了两次挽救宋廷于危难,她的一个梦还改变了南宋的命运,在孟太后从江西返回临安时做了一个梦,史书没有记载这个梦到底是什么,但赵构随即招来群臣,决意寻找宋太祖后裔继承大位。此时的南宋其实有不少太宗后裔,包括血缘较近的濮王一脉(宋英宗生父一脉),而孟太后的梦似乎给了赵构启发,赵构也因此选择了太祖后裔继承帝位。废后也传奇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孟太后安葬的宋陵

绍兴元年四月,孟太后崩逝,赵构十分悲痛,他给伯母上谥号为“昭慈献烈”,两年后,又改为“昭慈圣献”,这些字眼足见赵构之诚,赵构把伯母升祔太庙哲宗室,其灵位尊于刘皇后之上,至此,刘皇后毕生经营,生前身后皆为泡影。

孟氏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废后,她虽然被丈夫废黜,前半生都纠缠在新旧党争之中,可她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平心静气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孤独岁月,最终也因为被废而躲过了那场浩劫,真可以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在苦尽甘来之后,历史给了她非一般的高光时刻,让这位废后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而那位谋算了一辈子的刘皇后,最终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这一相对比,何其讽刺,又何其感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被北宋皇室遗弃的女人是如何挽救南宋的
...皇后,来自衰旧之门等等。宋英宗的妻子高滔滔在为孙子宋哲宗选后时,也遵守这个规定,她不止一次地和大臣讨论纳后的事情,并且挑选了一百余官宦之女入宫,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培训,才最
2023-02-15 16:04:00
她是皇后养女,嫁给了皇帝养子,被称“女中尧舜”
...必须强大起来。高滔滔的儿子宋神宗在不久后也去世了,宋哲宗即位,她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高滔滔为什么会被称为“女中尧舜”呢?高太后拒绝了自己弟弟升官的请求。高太后的弟弟高士
2022-12-19 17:54:00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贤后排名
...的功臣。由于孟氏是被太后安排的皇后人选,因而叛逆的宋哲宗很是不待见她,即使孟氏端庄贤惠、多才多艺,她依然在太后死后被皇帝踢出了后宫。宋哲宗死后,孟氏被迎接了回来,然而在蔡京等
2023-11-18 10:16:00
宠妃夺嫡成功成为皇后,最终还是被逼自杀
...的皇帝大多不爱他们的元配皇后,因为包办婚姻无感情。宋哲宗也不例外,他不喜欢他的元配孟皇后,却喜欢宫女刘清菁。刘清菁出身低下,自幼入宫当了宫女,所以特别会察颜观色,善解人意。因
2023-07-09 16:39:00
孟皇后与宋哲宗育有一女,不料却在三岁时得病而夭折,导致孟皇后伤心欲绝。当时,为了安慰孟皇后,于是养母燕氏以及尼姑法端与供奉宦官王坚等人,便在后宫为皇后祈福。当时他们带来了道家符水
2024-06-21 14:17:00
宋哲宗原配孟皇后,多舛命运
宋哲宗原配孟皇后,多舛命运,垂帘听政三度,历史留痕。1096年,宋哲宗的皇后孟氏在宫廷斗争中失利被废,黯然出家。但谁也没想到,她后来成功了,第二次复位,第二次被废,最终躲过靖康之
2024-04-28 11:33:00
...虐待。宋朝的皇室里有两个人躲过了一劫,一个是被废了宋哲宗的皇后,孟皇后,一个是去谈判的康王赵构,正是在这两个人的努力下,大宋才保住了半壁江山。孟皇后也就是元祐皇后,她的遭遇是
2023-03-12 15:53:00
金兵抓走宋朝后宫上千宫女嫔妃,唯独孟皇后幸免
...学二年级的年龄,即9岁。这个9岁的小皇帝叫赵煦,就是宋哲宗。那么这么小的年龄,哪能领导得了那一帮足以做老爷爷的大臣,还有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所以,他的老祖母高滔滔就垂帘听政,
2023-04-20 07:21:00
聊聊宋哲宗的第二任皇后——刘清菁
...,恃宠而骄,笼络朝臣。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她就是宋哲宗的第二任皇后——刘清菁。虽然她成为了皇后,但是也并没有很幸福,儿子、女儿、丈夫相继去世,无法享受天伦之乐。并且她野心太
2023-03-19 11: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