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6 13:12: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阶层的形成,首先得以于战国、秦以来社会上盛行的军功传统,军功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利益的不二准则;其次,秦末大起义和楚汉战争为社会底层之平民阶层改变自己的社会处境提供了机遇最后,汉王朝建立后刘邦对二十等爵制的继续贯彻。

正是由于这三个条件,普通的民众在战争中通过获立军功(有的则通过事功),继而获得爵位,在汉五年后经过汉朝的重新确认,再由地方小吏根据法律授予与爵位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田地,最终转变为西汉初期的军功地主。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西汉初期的军功地主阶层作为汉初社会的统治阶层,对维护汉初社会的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表现就是形成了军功地主阶层与专制皇权、同姓诸侯王三股政治力量相互制衡的政治格局,并且这一政治格局大约持续了七十余年的时间。

政治平衡格局的形成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阶层与专制皇权、同姓诸侯王三股政治力量相互制衡的政治格局形成于汉高祖十二年,其标志就是郡国并行政体的确立。这一政治平衡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西汉初期特定历史条件下君主专制权力的相对弱小和军功地主阶层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

秦汉之际,传统的“世卿世禄”贵族政治格局被打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成为时代的呼唤,平民出身的刘邦在功臣、列侯的极力推举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刘邦之所以能够取得皇帝的宝座,其主要原因是,在军功传统盛行的情况下,军功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利益的准则,而刘邦就是因为功德最为卓著而分得了最大的利益——皇权。

正是由于这一根本原因,使得刘邦之皇权并不像秦始皇之皇权具有绝对专制性。此外,以刘邦为首的汉王朝“无尺土之阶”,和秦王朝相比并没有多少可以炫耀的政治资本。并且与其他的军功地主一样,刘邦同样崛起于平民阶层,这样就使得作为皇帝的刘邦失去了皇帝本应该有的神秘属性,这也无怪乎刘邦要用神异事件来装点自己。(毕竟面子总还是要的)。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与刘邦相对弱小的专制皇权不同,西汉初期的军功地主阶层拥有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我们知道楚汉战争之所以会出现刘胜项败的结果,主要原因是在战争中崛起的异姓诸侯王在关键时刻倒向了刘邦一侧。

正是由于异姓诸侯王在楚汉战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才形成了汉五年之后,汉之郡国与异姓诸侯王国并存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局面的形成同样是按照军功分配利益的结果。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在战国、秦以来形成的军功传统下,按照军功原则,刘邦分得了整体利益当中最大的一部分——皇权,其余部分则完全由军功地主阶层分割,即功劳次于刘邦而高于其他军功地主的异姓诸侯王获得了大小不等的封地他们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独立的朝机构,且保留自己的军队,几乎不受汉国家的控制。

功劳次于异姓诸侯王的军功地主则按照秦二十等爵制分别获得相应的爵位,进而获得政治、经济利益,这部分军功地主几乎垄断了汉朝的政治、军事权力。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整体来看,西汉初期的军功地主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且在战争了练就了过硬的军事技能和娴熟的政治谋略,所有这些都是专制皇权所不愿意看到的。

至于为什么项羽也分封了,但是却失败了,不仅仅是因为战争中崛起的异姓诸侯王在关键时刻倒向了刘邦,还因为项羽的地位,项羽是王,然后去分封别的王,笼统来看他们是平级关系,刘邦是皇帝,去分封王,他们不是平级关系。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鉴于西汉初期军功地主阶层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以及专制皇权的相对弱小,刘邦为了维护刘氏江山的长久稳固,釆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调整这一局面。

首先,刘邦以“莫须有”罪名或诛杀或废黜异姓诸侯王,将异姓诸侯王国改造为同姓诸侯王国。代表性开刀人物——韩信。(后来他老婆吕雉也这么干,把刘姓诸侯王改造成吕姓诸侯王。)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将异姓诸侯王国改造为同姓诸侯王国起到了防范控制着汉朝各级部门的军功地主阶层的目的。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其次,刘邦与军功地主阶层之上层功臣、列侯订立“白马之盟”,修改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功德”分配利益的原则,将这一原则完全纳入到刘氏皇权的主导之下。

最后,刘邦通过颁发诏令的形式确保了整个军功地主阶层所享有的利益。刘邦不仅以法令的形式确保了汉初整个军功地主阶层的利益,同时严厉警告西汉初期的军功地主阶层,遵守刘氏皇权主导下的以军功分配利益的原则。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刘邦正是通过以上措施来修改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功德”来分配利益的原则,将其完全纳入刘氏皇权的主导之下,这样就形成了西汉初期专制皇权主导下,军功地主阶层控制的各级朝权力、同姓诸侯王之王权与专制皇权三股政治力量相互制衡的局面。

政治平衡格局的维护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西汉初期专制皇权主导下,军功地主阶层控制的各级朝权力、同姓诸侯王之王权与专制皇权三股政治力量相互制衡的局面形成于高祖时期。从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这一政治平衡格局是一个动态的、此消彼长的过程。

主要表现为惠帝、吕后时期,控制汉朝的军功地主阶层之上层功臣、列侯与同姓诸侯王相依,制衡吕氏外戚(专制皇权的代理人);文帝时期,军功地主阶层与同姓诸侯王相依制衡文帝以及军功地主阶层与文帝相依制衡同姓诸侯王;景帝时期,军功地主阶层与景帝相依制衡同姓诸侯王。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惠帝、吕后时期

惠帝、吕后时期,控制汉朝的军功地主阶层之上层功臣、列侯与同姓诸侯王相依,制衡吕氏外戚的政治格局,跟这一时期吕后扶植外戚势力极力维护专制皇权有很大关系。有其是在惠帝去世后,吕后面临的政治局势更加恶化,即惠帝诸子皆年幼,继嗣不明,刘邦的其余诸子逐渐壮大并对皇位虎视耽耽。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吕后开始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加强专制皇权。

第一步,面对继嗣不明的情况,吕后采取了立少帝,临朝称制的办法。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第二步,开始扶植诸吕外戚势力,控制南北军,分割军功地主的权力。

第三步,建立宫廷政治,削弱控制汉朝的军功地主阶层的影响。吕后宫廷政治权力机构建立以后,汉朝出现了“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的政治局面。本应该由军功地主阶层控制的汉朝的政治决策权,被吕后建立的宫廷政治权力机构剥夺殆尽。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第四步,分封了一批吕氏外戚集团成员,以此来拱卫专制皇权。

在吕后采取的诸多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当中,第一步吕后称制和第二步诸吕控制南北军是军功地主阶层之上层功臣、列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容忍的。但是,吕后采取的第三步和第四步举措尤其是第四步举措则完全超出了功臣、列侯所能忍受的范围,并且为同姓诸侯王所不能接受。吕后为了达到加强专制皇权的目的对同姓诸侯王的摧残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从表面来看,吕后所实行的分封破坏了高祖时期所订立的“白马之盟”。实际上,吕后所釆取的诸多加强专制皇权的举措破坏了专制皇权、军功地主阶层控制的汉朝权力和同姓诸侯王三股政治力量之间的政治平衡,同时这也是后来发生军功地主阶层之上层功臣、列侯与同姓诸侯王(齐王刘襄、楚王刘交)联合诛灭吕氏外戚集团的真正原因。

文帝时期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文帝时期,这一政治平衡格局的维护可以分为军功地主阶层与同姓诸侯王相依制衡文帝以及军功地主阶层与文帝相依制衡同姓诸侯王这两种情形。

尽管文帝时期釆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期间也出现了—些地方势力反叛的事件,但是这一时期西汉王朝基本上呈现的是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正是源于军功地主阶层控制的朝权力与同姓诸侯王、专制皇权三种政治力量平衡的结果。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景帝时期

景帝时期政治格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军功地主阶层与景帝相依制衡同姓诸侯王。景帝即位后沿袭了文帝加强专制皇权的传统。景帝前元二年,分封六位皇子为诸侯王,以亲制疏。这一时期国家所辖领地和诸侯王国之间领土较之过去并没有多大改变。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也就是说最晚到景帝二年西汉初期形成的政治平衡格局在这一时期还继续得以维持。但是,这一格局到了景帝三年逐渐被打破。

景帝三年这一政治平衡格局失衡的最根本原因是军功地主阶层的自然衰亡和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以及同姓诸侯王势力的急剧膨胀,直接的导火线是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正是在这一强硬政策的作用下,各诸侯王惊恐不安。景帝三年正月,七国之乱爆发。

西汉初期:军功地主、专制皇权与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平衡

吴楚七国之乱破坏了文帝以来所形成的政治平衡格局,而这一政治平衡格局是景帝和军功地主阶层所极力维护的。在这一共同目的的促使下,军功地主阶层和以景帝为首的代系势力这两种政治力量合流共同剿灭了非代系诸侯王的反叛。

吴楚七国之乱后,随着专制皇权的加强和以景帝为首的代系势力的急剧膨胀,自高祖以来建立的政治平衡格局开始解体。军功地主阶层和非代系同姓诸侯王势力不可避免的衰落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代爵制的演变与\\\
...不同。朱绍侯先生指出,汉爵与秦爵有四点不同,汉爵有诸侯王爵位,汉代的列侯可以立国,高爵的级别不同,低爵待遇不同这四点差异。而在后面的补充中可以发现,相对于秦代爵制即二十等爵制
2024-01-16 06:41:00
周朝分封制持续几百年都没事,为何西汉仅48年就有人造反?
...西汉时期刘氏诸侯的军队实力如何呢?公元前195年,刘姓诸侯王完全取代了原来异姓王的地位,刘邦分封子弟郡国并立的局面形成。高祖在世时,由于刘氏诸王还年轻,权力多集中在汉相、太傅
2022-12-25 18:31:00
秦朝官僚制度与人才选拔
...国时期,天子的存在已经名存实亡,所有的军队都掌握在诸侯王手中,这种制度是秦朝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怎样使统治者真正成为整个国家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君权神授的思想依旧成为了嬴政的第
2023-10-12 15:39:00
汉武帝发行白鹿皮币,以恢复礼制为名加强中央集权
...一方面是以恢复西周时期的礼制为名,借以整肃不听话的诸侯王,加强他的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也有敛财的目的。实际上,这和当年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军费开支浩繁,造成国库空虚有关。因为
2023-02-03 15:31:00
古代最著名的政治计谋,是一个不得不跳的陷阱
...的陷阱了。推恩令是指汉武帝为了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废除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而要求诸侯王把封地平均分为几部分,
2023-06-22 15:40:00
晁错被杀的原因揭秘,完全是咎由自取
...史大夫。晁错一生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但引发诸侯王造反,景帝迫于压力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杀晁错的时候,他尚穿着朝服。可见
2024-02-26 11:43:00
曹丕登基之后为了自己的地位,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上曾出现过吴楚七国之乱,这是由于刘邦分封的同姓诸侯王权力太大的原因;在东汉的历史上曾出现了持续百年的外戚、宦官权力争夺。曹丕登基之后,非常重视吸取前朝的教训。这主要表现在
2023-07-02 22:24:00
齐国创立军功爵制,令其发展壮大的却是秦国
...日后齐国开疆拓地提供了合法依据。太公作为齐国开国的诸侯王,也是西周初年数一数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深知一个方国可以通过战争的形式夺取天下,但是不能用武力治理天下。太公为齐国留
2023-05-21 10:36:00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地而王之;其王之子,则嫡者一人继王,庶子皆封诸侯。诸侯王在各自王国内具有很大的权利自不必多说,宗室子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也拥有诸多特权。 首先,宗室可以直接参与中央朝政。文
2023-01-27 15: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