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魏为什么会有子贵母死制,这是学习的谁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3 20: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子贵母死是非常残忍的一项制度,说的是儿子想成为太子,生母就得被处死的这一项残忍制度。这也是北魏朝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对北魏的影响很大。那么这项制度时怎么出现的呢?难道是北魏自创的吗?或者是和谁学的呢?

但是据史料记载,北魏并不是开创此先河的朝代,而是始创于西汉的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晚年的时候,他打算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可是这个刘弗陵年龄太小了,为了防止他的母亲篡权动摇刘氏根基,便将他的母亲钩弋夫人杀掉了。

汉武帝之所以害怕,主要是受到了西汉初年吕后专权危害朝政的影响。不过,西汉并没有将这个子贵母死的制度没有延续下去,形成固定的制度。纵观大西汉一朝,也仅有汉武帝这一代这一次。

可万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北魏把它形成了制度,并且延续了下来。北魏的始创皇帝拓跋珪,就曾先后处死了自己两个储君的母亲,从而形成了“子贵母死”的制度。

北魏建立初年,道武帝拓跋珪对自己所立太子的母亲刘贵人痛下杀手,并对儿子说:“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

由此普遍认为,拓跋珪是在学习汉武帝,其实不然。众所周知,“主少母壮”和“女主颛恣乱国家”,是汉武帝“立子杀母”的主要原因。其中,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病症。当时,刘弗陵只有七岁,尚在幼年之时;他的生母十年二十六岁,青春年少,有大把的岁月;而汉武帝时年六十九岁,岁月不多。汉武帝赐死钩戈夫人正是为了防止她成为第二个吕后。

然而相比之下,北魏刘氏死时,拓跋珪三十九岁,正值壮年的年纪;太子拓跋嗣正是十六岁,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况且北方游牧民族的男子基本上成熟比较早,拓跋珪在十六岁时候就已经建国创业。再者,拓跋珪之死纯属意外,如果不是,他完全能够再活个十年八年,拓跋嗣也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可见,“子贵母死”决不是对“立子杀母”的简单模仿。北魏“子贵母死”制度的产生,幕后另有重大隐情。

北魏为什么会有子贵母死制,这是学习的谁呢

北魏建国前,拓跋鲜卑还处在氏族公社解体时期。《魏书·序记》记载当时的妇女既干预朝政,也专权弄权。

另外,作为东胡的一个分支,鲜卑人的血管里,难免携带着“先母而后父”和“怒则杀其父兄而终不害母”的基因。北魏要成为专制王朝,要实现“父子家天下”,就要改变这个落后习俗,尤其是对根深蒂固的“母权制”进行变革。拓跋珪通过赐死刘氏,使拓跋嗣摆脱母权干扰,成为皇帝,是形成“子贵母死”制度的根本原因。

除了以上遗留的问题,现实也让道武帝拓跋珪感到忧心。北魏能由弱变强,除了母族贺兰部的鼎立相助,还得益于妻族独孤部的大力扶持。然而,敌对政权被一个个征服,拓跋珪敏锐地嗅到了外戚势力对北魏的潜在威胁。拓跋嗣一旦继承皇位,其生母刘氏,这个来自独孤部的皇太后,就可能成为独孤部外戚染指北魏皇权的桥梁纽带,那么,王莽篡汉的历史悲剧就会在北魏再度上演。所以,拓跋珪通过赐死刘氏,来达到离散外戚部落、杜绝外戚介入、防止皇权旁落的连环目的,也是产生“子贵母死”制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制度是泯灭人性的,虽说初衷很明显,但并没有很好的达到这个目的,反而有点矫枉过正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魏王朝:子贵母死的残酷制度
...就是北魏。在北魏,有这么一项非常残忍的制度,名为“子贵母死”。这个制度不是针对普通人的,也不是针对北魏贵族,而是只针对一个人,那就是太子之母。凡是生下太子者,皆“依旧制薨”,
2023-11-07 17:30:00
北魏子贵母死制度的影响与后果
...汉武帝在立储的时候,就做出了“立子杀母”,也就是“子贵母死”这一残酷的违背人伦的制度。汉武帝的目的,就是要杜绝太后(后宫)干政这一现象。不过,这一制度实在太过残忍,因此,在整
2023-11-22 07:34:00
子贵母死:北魏王朝的残忍规矩与皇权之争
...地步。为了从根子上杜绝此类问题,道武帝立下了一条“子贵母死”的例制,让皇子出生的大喜,伴随着赐死母亲的大悲。北魏王朝,有两个悖于常理而又相互关联的制度,一是“子贵母死”,再一
2024-01-21 13:21:00
北魏的子贵母死制是怎么来的
子贵母死是非常残忍的一项制度,说的是皇帝立太子后,要将其生母杀死的制度。这也是北魏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对北魏的影响很大。那么这项制度是学的谁呢?要说开此先河的,还真的不是北魏,而
2024-07-01 20:11:00
中国历史上,因为儿子被立为太子而被赐死的皇后
常言说母以子贵,如果自己的儿子被立为了太子,那么自己以后必定可以成为皇太后,享受荣华富贵。因此,很多宫斗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但是古代中国还有一个子贵
2023-02-24 18:33:00
聊聊一项悖人伦的制度——子贵母死
...前,我们先说一说拓跋鲜卑的一个有悖人伦的制度——“子贵母死”。拓跋珪幼时,拓跋代国被前秦所灭,在母亲贺氏及贺兰部的左右下,缚父请降,到前秦都城长安后,获罪被徙往蜀地。在重返代
2023-07-05 21:59:00
“子贵母死”背后的权力博弈:拓跋珪与贺氏的权力斗争
...久,拓跋珪便推出了对于北魏政治走向产生巨大影响的“子贵母死”政策。其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在皇帝年幼的时候,外戚集团坐大,影响拓跋氏的最高权力,而这和他年少时的境遇又是和其相
2023-12-16 08:52:00
北魏的胡太后有多厉害?元恪为她取消子贵母死制度
...,在皇位传承中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这条制度叫做“子贵母死”,具体的实施是从道武帝拓跋珪时候开始的,一直到了宣武帝元恪时代才被终止。这条制度规定,一旦皇子被立为皇太子,他的生
2023-05-17 19:41:00
北魏开国之君拓跋珪的狠辣与\\\'子贵母死\\\'的祖训
...己狠,对身边的人更狠。他曾效仿汉武帝,订下了一条“子贵母死”的规矩,即:后宫妃嫔中,包括皇后,谁的儿子册封了太子,谁就必须死。在这条冷酷无情的规矩跟前,北魏后宫的女人没有谁可
2023-11-21 05: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