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东汉与曹魏外戚专权:偶然因素与必然趋势的探讨
...历史上,出现了若干个幼儿皇帝,这也导致了东汉历史上外戚掌权的现象频繁出现。但是东汉却没有因此而灭亡:事实上东汉是被诸侯(曹操事实上就是诸侯)所灭,而非外戚所灭。那么,为什么东汉和曹魏在幼主当国以后,结...……更多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篡权,曹魏的权力转折点
...曹魏大权的,倒是比较罕见。比如在之前的东汉,出现过外戚掌权,当时东汉的小皇帝普遍在最初都是傀儡皇帝,但是,东汉最终却并没有被外戚篡位——虽然曹操也把女儿嫁给汉献帝,但是曹操本质上更是依靠军阀身份掌权,...……更多
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亲贤并用的重要性
...或用贤。所谓“用亲”,主要是指宗室子弟,有时也包括外戚;“用贤”则指任用各类贤良人才。从君主专制的统治体制而言,也主要有两种:分封制与郡县制。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三代时期,尤其是周代行分封之制,而秦汉...……更多
曹丕为什么要杀甄宓
...等人的后人当皇后,这些家族地位崇高,势力强大,成为外戚后把持了皇权。曹魏吸取这个教训,祖孙三代在选后上可以说是有意“立贱”,有意不选世家大族,以免外戚过于强大。曹操的正妻武宣卞皇后(皇后是曹丕称帝后晋...……更多
曹魏皇后的命运:从甄夫人的悲剧看古代宫廷女性的地位
...窦、邓、阎、梁、何……历任太后接连秉政,一个又一个外戚家族走上台前。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干政的例子近在眼前。他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仅加剧了朝堂上的矛盾,还间接掀起了乱世序幕。对此,曹丕不可能不警醒。在...……更多
五胡乱华爆发是必然的,因为居住着大量的异族
...子里是不信任的。他临终前任命的两位辅政大臣,一位是外戚杨骏,另一位是宗室司马亮,没有一个是来自士族官僚。……更多
2022-12-16 13:32异族,居住,必然
司马懿一家是如何一步一步获得政权的
...懿辅佐。皇帝年纪尚小,曹爽权势很大,开始排斥非曹氏外戚的大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忍了十年,终于在公元249年发动政变,除掉曹爽,夺取魏国大权。史称“高坪岭事变”。然而,“高坪岭事变”的成功并不...……更多
魏晋南北朝大乱世探因
...能持续将近四百年?个人觉得,这其中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1、曹操后人的悲剧东汉末年的大乱世,对中原地区的人口发展和社会生产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毕竟,军阀混战引发社会生产秩序失控,而恢复生产需要一个...……更多
魏晋禅代怎么花了三代人才完成呢
...时的东汉王朝已经近乎分崩离析,外有黄巾军起义,内有外戚宦官专权。黄巾军起义被消灭以后,又迎来了军阀割据,可以说是名存实亡。曹操是在这种情况下,东征西讨,稳定了朝政,虽然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名义,迎...……更多
历史上篡权者数不胜数,为什么司马氏被骂了几千年?还有第二个?
...了自己皇位,于是进行大刀阔斧改革,曹丕打击了宦官和外戚,也将屠刀举向自己人,打压皇室宗亲,最终世家大族成为曹丕时代权力中心,这样朝堂之上就是权臣的天下,司马懿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培养自己势力。第二步:利...……更多
司马家族推翻曹魏成功建立晋朝的原因
...臣也得到了封赏。然而,曹丕的早逝给政局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曹丕去世后,留下儿子曹睿继承皇位。曹睿是甄氏的儿子,而在曹丕在世时,他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曹睿虽然继承了老曹家聪明的传统,但其任性、血腥的行为和...……更多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两大里程碑
...。唯才是举的攻略无法变成操作说明,因为它太依赖人的因素。有曹操这样的雄主、有一众敢于担当的能臣,你可以这么玩。但,国家无雄主、朝堂无能臣,你怎么办?制度具有操作说明的特点,简单说就是放条狗在那个位置上...……更多
晋朝统一后迅速衰落:司马炎的统治策略与西晋的短暂繁荣
...饭菜(“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还有大臣石崇与外戚王恺斗富的史实比较咱们也了解,在此不做赘述。这石崇特别憎恶,每次请客常让佳人劝酒,假如客人不喝,他就让侍卫把佳人杀掉,委实残暴凶狠的很。本来像何尝...……更多
深入剖析西晋衰亡的全过程
...不顺,就会针锋相对。这也为日后诸王夺权埋下了隐患。外戚与皇后争权 291年,司马炎病逝。司马衷继位后,由其妻杨骏辅政。杨骏很快就排除异己,把原本辅助皇帝的宗室大臣赶下台,独揽大权。然而,她低估了士族势力的...……更多
李园和司马懿谁的计谋更高,隐忍功夫更深?
...绝对爱美女的,而且不止爱一个。即使对象不是英雄,也必然是君主或者一代名臣。而君主和名臣对于美女绝不会拒绝,因为天性的需求。人们对于司马懿非常熟悉,此人的隐忍功夫世所罕见。但人们对春秋战国的李园了...……更多
2022-12-14 14:48李园,司马,计谋,功夫
聊聊司马懿曲折的成长之路
...了一千多字,列举了十大方面的征兆,来说明魏受汉禅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包括谶纬书中什么“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之类影射“魏”字的假话。相国华歆、太尉贾诩和御史大夫王朗三位元老,所上的表章又另辟蹊径,专在...……更多
聊聊司马家族的结局
...的。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他对司马家族的做法,有其历史必然,更是寒门、门阀在历史洪流的对抗中必然的结果。而司马氏,这个历史恒久的姓氏,这个两晋的国姓,却就这样“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刘裕登基的垫脚石,成为了更...……更多
历史上假节钺指的是什么
...御外敌,镇压内乱等。汉灵帝去世后,他趁宦官十常侍和外戚何进等人内斗之际,率兵入京,控制了皇帝和朝廷,成了东汉的权臣。军政大权都控制在了董卓之手,董卓也拥有了“假节钺”等诸多特权。多行不义必自毙,董卓掌...……更多
夏侯玄:才华横溢的政治家与曹魏最后的支柱
...马师兄弟俩是不会放过我们的。公元254年,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皇后父亲)谋诛司马师,打算让夏侯玄做大将军,结果败露,李丰被杀,夏侯玄和张缉等人被逮捕。老油条钟繇又来让夏侯玄写下认罪书,夏侯玄根本不鸟他,...……更多
曹髦:为了从司马家夺回权力,最终战死
...与司马一族之间最后缓和的余地给抹消,曹髦失败被禽是必然,那么在幽禁他就不再合适,那么此时留给曹髦的就只剩下被杀这么一条路了。结语曹髦在政治上或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他一人并不能够抵挡历史的进程,不甘心大...……更多
篡位之路:细数中国古代通过政变登上帝位的皇帝
...上有哪些皇帝是通过篡位当上皇帝的。王莽王莽是西汉的外戚,逐渐掌握大权成为权臣。5年,汉平帝死后,拥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帝,自己则仿效周公。8年的时候,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自导自演禅让大戏,自立为帝,改...……更多
从弑君到树立威望:司马昭如何利用伐蜀之战重塑政权
...叫做并非是真正的意思表示),而刘备作为宗室,因此有必然为复辟汉朝而奋斗,于是刘备以此为依据,在巴蜀宣布复辟汉朝,这边是蜀汉。按照魏国的观念,蜀汉是叛乱势力,而蜀汉的观念则认为曹魏是篡位者,伪主。不过,...……更多
世人皆夸 曹冲聪明,司马懿为何认为他真是蠢到了家
...的聪慧。真正聪明的人是绝对不会太早暴露野心的,否则必然会引来杀身之祸。司马懿正是明白这个道理,他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为自己的人生准则。才会说出曹冲“愚蠢”这样的话。整个三国时期,司马懿最令人称赞的,不...……更多
刘备伐吴:为关羽复仇还是争夺荆州?
...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也就是说根据刘晔的推测,刘备不会因为曹魏的介入而改变攻伐吴国的初衷。一直以来都是孙刘两家联合抗曹,这次难得孙刘窝里反对曹魏来说简直是千载...……更多
司马懿三次大败诸葛亮,三国演义为何没有记载
...害怕,司马懿说:“诸葛亮考虑问题周密而做事不果决,必然先安营做好自卫准备,然后割麦,我们两天急行军即可到达。”于是卸甲轻装,日夜兼程进军,蜀军望扬尘而逃跑。司马懿说:“我军兼程而进,士卒疲劳,这是知兵...……更多
司马懿为何立遗嘱不准子孙为他扫墓
...里很忌讳,他担心司马懿不是一个甘心做臣子的人,将来必然会插手他的家族的事务,甚至谋夺他的江山。 因此,他对自己的儿子曹丕说,司马懿是个危险的人,要小心防范他。曹丕是曹操的太子,也是司马懿的好友,因此他...……更多
曹魏与西晋:短命的王朝与人心认同的缺失
...马家族的好处。但是这种奢靡如果超越生产力的负担,就必然出事。所以早在贾南风还弄权期间,巴蜀的流民就发动了反对西晋压迫统治的起义。从西晋权贵的奢靡超越生产力负担角度来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都只是西晋灭亡...……更多
为什么说辛宪英聪明有才呢
...出了很多昏庸的事情,司马懿也是为了国家好,而且曹爽必然会失败。辛敞追问,我可以不出城去跟曹爽会合吗?辛宪英回答道,你必须要去,忠于职守是军人的天职,你就算出洛阳城,跟曹爽汇合,也是做了一个部下应该做的...……更多
晋朝短暂而辉煌,为何会衰败的那么快?
...位传承的混乱已成定局,势必为日后带来无穷祸端。五、外戚势力崛起埋下晋朝衰亡远因公元276年,洛阳爆发大规模瘟疫,连司马炎也染病,一度生命垂危。此时,朝野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司马攸继位。面对如此大好局面,...……更多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英雄并起,陈留乃是四战之地,曹操又有图谋四方之志,必然不会安守兖州。张邈作为陈留太守,未来必然会跟曹操冲突,大家还是尽快离开躲避战乱吧”。然而,当时张邈与曹操关系亲近乃是人尽皆知,再加上高柔自己...……更多
2022-12-16 15:22司马,世纪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