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15:22:00 来源:戏说三国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多数人对于三国历史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随口也能说上几个三国名人,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他便是出身陈留高氏,长期从事司法事务,辅佐曹魏长达半个世纪,于九十岁高龄寿终正寝,一生历经曹魏兴衰、位列三公的老臣高柔。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出身名门转投曹操,差点因堂兄高干被杀

高柔生于熹平三年(174年),出身陈留高氏的他,也算出身名门,其父祖从西汉时起便以忠义孝廉著称于世。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高柔自幼便博览群书、见识非凡,尤其是对于时局的判断,颇有独到之处。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少年时期,其父高靖前往蜀地为官,高柔则留在陈留生活。二十岁时,曹操出任兖州刺史,高柔分析时局后,便对家乡父老说道,“如今英雄并起,陈留乃是四战之地,曹操又有图谋四方之志,必然不会安守兖州。张邈作为陈留太守,未来必然会跟曹操冲突,大家还是尽快离开躲避战乱吧”。

然而,当时张邈与曹操关系亲近乃是人尽皆知,再加上高柔自己太过年少,因此没人将他的话当回事。无奈之下,高柔只好自己带着高氏族人前往河北,投靠袁绍的外甥、自己的堂兄高干。途中得知了父亲去世的消息,高柔便又不畏艰险前往蜀地治丧,直到三年后才返回河北。

高柔离开后不久,张邈果然与曹操反目,最终兵败被杀,而陈留一带亦因战火沦为焦土,百姓多遭屠戮,直到这时人们才不得不佩服高柔的先见之明。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击败袁绍之后,不断吞并其地盘,在攻克邺城之后,高干以并州投降,高柔亦随之转投曹操,被任命为菅县县长。当时高柔因执法严明已经名声在外,因而县中有数名奸吏连忙主动辞官,然而高柔却出面挽留,不仅包容了他们过去的错误,还予以悉心教导,结果使得他们“咸为佳吏”。

建安十年(205年)八月,投降曹操后仍任并州刺史的高干,趁着曹操率兵救援犷平,后方空虚的机会,又以并州反叛,曹操先派乐进征讨,后又亲自率兵平叛,历时数月方才击败高干,后高干南下荆州途中被杀。

鉴于高柔与高干、袁绍之间的关系,虽然高柔并没有参与高干叛逆之事,但还是让生性多疑的曹操极受猜忌,因而不久便将高柔调任为刺奸令史。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刺奸令史乃是专司律法事务的官职,曹操调任高柔出任,本是想找个缘由将其处死,却不想高柔到任后,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律法天赋,面对堆积如山的案件,高柔不分昼夜埋头苦干,做到了“处法允当,狱无留滞”。一次,曹操夜访,发现高柔竟然抱着案卷睡着了,因而深受感动,这才打消了疑虑。长期从事司法事务,深受曹魏君主重用

曹操见高柔果真是干吏,且的确未参与高干谋反事件,因而起了爱才之心,不久便将其升任丞相仓曹属。仓曹属是仓曹的副长官,主管仓库粮食事务,对于曹操来说,这乃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官员。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讨伐张鲁,高柔认为此举会激起马超和韩遂的反叛,曹操不听,结果马超等果然叛变,这让曹操更加欣赏他的才华。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称魏公,建立魏国,高柔被升任尚书郎。

建安十九年(214年)十二月,曹操于丞相府设理曹,专掌司法刑狱事务,以高柔为理曹掾。

当时战乱频发,士兵逃亡现象极为严重,为杜绝此现象,对于逃兵严加惩处,甚至规定“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然而此举仍难以禁止逃兵。一天,军士宋金等人在合肥战场逃亡,官府便下令将其老母、妻儿全部抓起来,上奏请求处死。

高柔认为此举太过残暴,上奏称“重刑不单无助于遏止士卒逃亡,更加因为自己无路可走而引发更多人逃亡,怀柔反更能触起他们归附之心”。曹操接受了高柔的建议,史载“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重”。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由于工作出色,高柔后又被升任颍川太守,结果高柔离任不久,曹操便发现司法工作大不如以往,便又将高柔调回丞相府,担任法曹掾,继续主持司法工作。

后来,曹操为加强对朝政的掌控,设立“校事”,负责纠察百官言行,并以卢洪、赵达等担任。高柔认为“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校事又不是在百官之上又非听命于百官,而且校事赵达等人又多次以自己喜恶去处事,应作检讨,然曹操并未采纳。后来,赵达等人的恶行被揭发,曹操不仅下令将其处决,甚至为此向高柔道歉。

由于高柔执掌司法事务极为称职,因此即便在曹操去世之后,高柔仍受历代曹魏君主所重用。曹丕称帝后,高柔升任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旋即又加治书执法,继续从事司法工作。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当时,对于曹丕篡汉称帝,民间多有流言蜚语,曹丕为了予以遏制,于是下令流传妖言者斩,告发者赏。高柔上书劝谏,认为此举会导致大家相互之间诬告,令很多无辜者受害,曹丕最初并未采纳,但由于诬告的案件越来越多,他只好实行“诬告反坐”之法,这才遏制住。

曹丕在位初期,校事刘慈等揭发了上万起官民违法案件,对于这些案件,高柔都能仔细审理,惩罪释冤,对于轻微案件只处罚金,避免了冤案的发生。

凭借着出色的能力,高柔愈发受到曹丕肯定,后于黄初四年(223年)被升任廷尉,从而成为了曹魏的最高司法官员。在那个君主专制时期,皇帝始终牢牢掌控着最终的生杀大权,而高柔却能恪守公正,甚至不惜与皇帝据理力争,而且他无论面对官员还是百姓,都能始终做到处事公允,例如为底层士兵窦礼平冤昭雪。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作为一名司法官员,高柔始终坚守法律底线,因此即便皇帝更替,也始终对其委以重用。魏明帝曹叡即位后,高柔获封延寿亭侯,虽然仍旧担任着廷尉,但对于他提出的建议,曹叡大多都能采纳,而他在廷尉的位置上,一做就是二十多年。曹魏后期转投司马氏,官至三公且极为高寿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病逝,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即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奉诏辅政。之后,曹爽开始与司马懿争权,司马懿被迫下野,开始韬光养晦,于是曹爽自此自专政事。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正始六年(245年),正是在曹爽掌权期间,高柔结束了自己长达二十三年的廷尉生涯,被升任太常,位列九卿之首。不久,高柔又被升任司空。虽说高柔的官职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却丧失了实权,不知道这是不是曹爽有意为之。

正始九年(248年),高柔又被迁为司徒。不知道是因为遭受到曹爽的排挤,还是对于曹爽掌权以来所作所为的反感,亦或是看出了曹爽必败的未来,在曹爽与司马懿展开权力角逐时,高柔竟然背叛了辅佐多年的曹魏,转投了司马懿。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而高柔同样是这次政变的重要参与者,在曹爽被罢免大将军职务后,正是高柔取代了他的位置,出任假节行大将军事。事后,司马懿甚至对高柔说,“君为周勃矣”。曹爽被杀之后,高柔被晋封为万岁乡侯。

司马懿去世后,高柔作为德高望重的老臣,虽然不再掌握实权,但在朝中地位却极为超然。甘露元年(256年),司马师废掉曹芳,改立曹髦为帝,高柔得以晋封安国侯,转任太尉,于是高柔便成为了将“三公”(即司空、司徒、太尉)全都做了一遍的官员。

甘露五年(260年),高贵乡公曹髦被成济所杀,司马昭又拥立曹奂为帝,而高柔也因此得以增邑,且两个儿子也被封为亭侯。

律法大家高柔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是为什么?

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了曹魏后期,高柔作为侍奉数代曹魏君主的老臣,虽然身居高位,但却极少再参与朝中事务,更像是一个吉祥物一般,象征意义更大一些。或许正因如此,在曹魏政局风云变幻的情况下,他才能够始终屹立不倒。

景元四年(263年),在司马氏已经牢牢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情况下,在司马昭的策划下,曹魏出动大军攻蜀,三家归晋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也正是在这一年,高柔病逝,享年九十岁,谥“元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17:12: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司马,世纪的资讯:
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的三次世纪碰撞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宿命对决,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二人的对决,从更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只是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的三次世纪碰撞之一而已。第一次世纪碰撞:诸葛亮VS司
2022-12-13 10:07:00
民间博物志丨半个多世纪前的川菜老菜谱:麻辣鲜香背后是尘封的舌尖记忆
...你是不是有一种大跌眼镜的感觉?此时,坐在记者对面的司马青衫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翻开了身前那一摞早已泛黄的老菜谱。这是他过去10年间从全国各处搜集来的“宝贝”。作为一名资深
2025-05-25 07:29:00
半世纪前在南大校园内发现的这座帝王陵墓,珍贵文物首次公开展出
...族民众纷纷南下。永嘉元年(307),西晋宗室旁支、琅琊王司马睿被任命为安东将军,镇守建邺(南京)。建武元年(317),司马睿在建康(南京)改称晋王。次年,正式称帝,流寓性质的
2023-09-22 13:26:00
这个王朝除了开国皇帝和末代皇帝,其他的皇帝没有一个活过50岁的
...是汉朝一家的专利,咱们再看看东晋皇帝的寿命:晋元帝司马睿47岁;晋成帝司马绍活到27岁;晋成帝司马衍活到27岁。晋康帝司马岳活到22岁;晋穆帝司马聃,这位更是重量级,只活了1
2024-12-20 01:25:00
哪些史实能证明舜帝南巡经历和崩葬宁远九疑山
...·帝舜有虞氏》中“遂陟方岳”都相吻合。 到了汉代,司马迁在阅读了大量史书后,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在亲临宁远九嶷山之后才郑重结论:舜“南巡
2023-01-30 16:16:00
卧龙冢虎之争:诸葛亮司马懿究竟谁厉害
...,笔者尝试比较三国两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即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当然,关于二者的军事才能,网络上已有较多评论文章,笔者此处不加累述,我们主要从二者的生活背景、仕途特点以及历史贡献
2024-02-22 21:30:00
司马辽太郎的作品有哪些
司马辽太郎的多卷本历史小说《龙马奔走》(1962~1966),叙述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从酝酿到胜利的全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黑暗政治以及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赞扬
2023-02-23 16:20:00
诸葛亮司马懿究竟谁厉害?历代帝王将相早给出答案!
...,笔者尝试比较三国两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即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当然,关于二者的军事才能,网络上已有较多评论文章,笔者此处不加累述,我们主要从二者的生活背景、仕途特点以及历史贡献
2024-02-20 14:45:00
《史记》在国外
...漫《史记》在国外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书影。资料图司马迁塑像。 资料图潜心《史记》译介30余年的美国知名汉学家倪豪士。 新华社记者 徐剑梅 摄 文\本刊特约撰稿 吴辰两千多
2023-09-18 07: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