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曹魏正始十年(西元249年),司马懿利用曹爽麻痹大意的机会,发动高平陵之变。这一事变后,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大权。而这一般也被视为晋朝基业的来历——之后司马懿和他的后人都掌握曹魏大权,到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掌权期间,司马炎直接废掉了曹魏皇帝曹奂,宣布称帝。就这样,曹魏灭亡了。
如果从曹丕称帝开始算起,到高平陵之变为止,曹家皇帝真正掌权还不到三十年。
不过,为什么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能彻底篡夺曹魏大权?这一点倒是值得历史爱好者思考。
1、不稀奇的权臣
从表面来看,像曹魏这样权臣夺权的现象,不论是在之前的历史上,还是在三国时期,都不稀奇。但是像司马懿这样靠一次政变就能彻底让掌握曹魏大权的,倒是比较罕见。
比如在之前的东汉,出现过外戚掌权,当时东汉的小皇帝普遍在最初都是傀儡皇帝,但是,东汉最终却并没有被外戚篡位——虽然曹操也把女儿嫁给汉献帝,但是曹操本质上更是依靠军阀身份掌权,而非简单的外戚基础上的权臣。
而在高平陵之变之后,江东的吴国也出现过权臣弄权现象:甚至孙权的儿子孙亮也如同曹魏的废帝曹芳一样遭到了废黜。但是即便如此,吴景帝还是最终从权臣手里夺回了权力。
既然之前的东汉,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孙吴都有傀儡皇帝从权臣手里夺权的情况,那为什么曹魏的情况就如此特殊?
2、曹魏的特殊性
事实上,曹魏皇帝失去权力的现象,确实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司马家族掌权和东汉的外戚掌权有本质上的不同。东汉虽然频繁出现外戚掌权,但是外戚的权力来源是太后,而太后权力来源是小皇帝。所以如果外戚篡位的话,即便是小皇帝不愿意反抗,那太后也不会坐视不管——毕竟,娘家人掌权可以,但是如果娘家人篡位的话,太后也是很大的受害方。因此随着小皇帝到了亲政年龄,小皇帝往往可以通过重用宦官来从外戚手里夺回权力。这一点和司马懿夺权不具备可比性。
其次,曹魏和孙吴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吴国的权力格局和曹魏有所不同。曹操、曹丕父子在世的时候,对世家颇为不信任。因此世家和曹操父子的关系较为微妙。而吴国的孙权虽然也打压江东的士族,但是主体来说,吴国的皇帝权力还是受限。而皇帝权力受限也意味着权臣的权力也会受限。而且在士族掌权的大背景下,皇帝算是士族们公认的共主。故而,虽然吴国的权臣可以废掉孙亮,但最终还是被孙休(吴景帝)铲除掉。
3、司马家族的优势
当然,权力的发挥需要造势,而造势需要一定时间去经营。比如两汉外戚掌权的虽多,但是外戚篡位的也只有王莽。王莽能成功篡权,其实和王政君的寿命太长以及西汉后期的几个皇帝都短命有关。
曹操父子在世的时候,司马懿压根没有夺权的发挥余地。而且是因为曹丕的大力支持,司马懿才得以在魏文帝一朝成为重臣。到了曹睿在位期间,由于曹魏战争频繁,而曹睿能器重的也只有司马懿,这为司马懿在军中积攒了大量的威望。曹睿英年早逝,在临终前,选择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爽。但即便如此,大权还是在曹爽手里。
只不过因为曹爽太草包,这才给了司马懿可趁之机。司马懿夺权以后,由于之前的一系列威望,所以虽然曹魏也有淮南方面的军队表示反对司马懿掌权,但主体来说,曹魏军队还是认同司马懿的。
司马懿的接班者司马师、司马昭也并非草包,他们很好的接盘了权力,这就进一步导致曹魏皇帝没了夺权的空间。
因此高平陵之变虽然看似是司马懿一战定乾坤,但是,之前的积累、曹魏的权力结构以及司马懿接班者确实有才干,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魏晋历史的走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