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说崇尚气节的不仅是士人还有女子
...,下至黎民百姓所崇敬的一大气节。公元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大军攻陷北京内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殉国。明朝灭亡,亡在气数已尽,尽管崇祯皇帝有枉杀袁崇焕等重臣的大过错,但不应该由他负全责。崇祯皇帝临死前...……更多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大明王朝覆灭。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魏藻德的人,他并没有因为旧朝的灭亡而伤心,反而还想在新朝谋一份官职。此人就是大明朝曾经的首辅大臣,可惜的是,李自成...……更多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王朝,宁愿以身殉国也不迁都不赔款
...有和其他任何境外势力签署不平等条约的朝代。即便内部李自成拥军几十万,外部努尔哈赤在关外不断施压,明朝也坚决不迁都、不放弃一块土地。明朝末年,气数已尽。崇祯帝在位期间,恰逢历史上几百年一遇的小冰期,连年...……更多
崇祯若听取此人的话清军不可能入关,明朝或将再延续数百年
...饥民暴动,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随后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事,最后李自成雄踞陕西、河南,张献忠先后占领湖广、四川。1644年李自成登基称帝,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大顺军攻陷大同、宣...……更多
崇祯皇帝之死:明朝的没落与个人悲剧
...朝早已经内忧外患了,不管是内部的阉党与东林党斗争,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还是外部的努尔哈赤等人虎视眈眈,都足以让大明朝覆灭,可惜偏偏当时所有事情凑在了一起,想要力挽狂澜改变整个局面,必须有特殊才能之人...……更多
崇祯与赵构的对比:谁更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误国。朱元璋就得问了,是谁把你逼死的呀?崇祯回答,李自成的农民军。朱元璋一听到农民这俩字,他一定深有感触。他当然知道农民如果造反,那都是朝廷逼的。朱元璋一定会阴阳怪气地问,你说文臣耽误你,那哪个文臣该...……更多
明末和清末的统治者到底谁更昏庸
...势再度恶化......崇祯末期:孤注一掷不忍卷土重来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崇祯帝无法承受巨大打击,在煤山自缢殉国,年仅30岁。他死前留下血书一通,语气哀怨,哽咽着向百姓诀别;又体现其高尚气节,不忍卷土重来,...……更多
钱谦益降清又反清,他为何反复无常?
...争失败,清朝也不用,想做名臣也无路可走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朝灭亡,江南士绅们联合起来,准备成立新的朝廷,选出新的皇帝。当时,以钱谦益、史可法为首的东林党准备拥戴潞王朱常淓,而另一位江南官场...……更多
明朝末期的政治危机:崇祯与李自成的生死较量
...解的怪事,涉及到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和农民军首领李自成。这两位生死之敌竟在关键时刻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成为那段历史中的谜团。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身临朝政危机,国家动荡不安。然而,在明朝灭...……更多
崇祯皇帝的执政之路:争议与肯定并存
...的信任,终结了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本以为势如破竹的李自成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却不想李自成在进城后缺乏战略眼光,放任手下败坏纲纪失去民心,不久清军进逼后不得不退出北京,不断转战各地,直至兵败被杀。...……更多
南明悲歌:史可法的失误与扬州的惨剧
...一年,这一年几乎决定了中国未来数百年的命运。这一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崇祯皇帝自杀。这一年李自成在一片石被吴三桂和满清联手击败,退入关内。这一年清军入关,顺利占领北京,并随后大举南下,要占领整个中国。...……更多
崇祯皇帝与陈圆圆的遗憾:一段改变历史走向的情缘
...进入山海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掳了去。吴三桂恼羞成怒才通敌卖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当年倾国倾城的美人陈圆圆先被送给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对于这个绝色的女子并没有什么兴趣,陈圆...……更多
《圆圆曲》是古典长篇叙事诗的巅峰之作 (239)
...一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崇祯17年(即顺治元年),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缢殉国。吴伟业闻讯,痛嚎自缢,为人所救,才活了下来。顺治2年(1645年),南明弘光任他为少詹事,因与权臣马士英、阮大铖不合,居官仅两月,...……更多
李自成与清朝对抗失败的深入解析
打败明朝的李自成,为何面对大清却不堪一击?他其实没赢过大明1644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平常也不平常的一年。平常是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论朝代如何更迭,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平常则是因为在那一年,中华大...……更多
三立祭酒:士以廉耻气节为端
...童谣,印制张贴,号召守城。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八日,李自成攻陷太原,末代晋王朱审烜被俘,蔡懋德在三立书院自缢而死。随着明朝灭亡,地势湫隘的三立祠愈发“燹燐颓圯,不堪改为”。清顺治十七年(1660)季秋至次年暮春...……更多
如何正确理解明清鼎革之际贰臣与遗民的身份认同呢
...是大一统政权里衡量臣子品行操守的重要标志。 当闯王李自成攻破京师、清军入关势如破竹,原有的政治社会秩序濒临崩溃的环境下,儒家所倡导的“忠君”理念不仅面临着思辨上的问题,还存在着现实的实践问题,即可操作...……更多
为何说魏忠贤一死,大明王朝就垮了呢
...。崇祯点了点头,当即下令重修魏忠贤墓碑。五天之后,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歪脖子树上上吊而亡。自1368年朱元璋南京建都以来,国祚延续近300年的大明王朝画上了句号。曹化淳为什么认为魏忠贤一死,大明...……更多
崇祯帝的皇妃和公主们,最终结局如何
...为了节省开支,他决定裁撤驿站,但是这一举动也导致了李自成的崛起,而百姓正处于饥饿和动乱之中,有了一个农民影响,自然唯他马首是瞻。1643年,李自成的军队开始包围北京,明王朝气数将尽,将遭受灭顶之灾。3月18日...……更多
为何李自成的三任妻子两个都出轨,她们结局又是如何?
提到明末历史,李自成可以说是个绕不开的人物,然而一直以来更多集中于李自成和他的大顺政权,而对于其妻妾的讨论却相对较少。之所以如此,主要源于官方史料对于这些女子的记载较少,她们的事迹大多出现在《绥寇...……更多
明朝艳后张嫣:美貌与勇气的传奇
明朝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此外皇宫中还有一位女子也在城破之日选择了自杀,她的死引起了很多百姓的怜悯,后来清朝入主对于这位自杀的女子也给了非常高的礼遇,特地将她与丈夫明熹宗...……更多
陈圆圆:乱世红颜的坚韧与智慧
...,与吴三桂相遇,对陈圆圆来说是一种幸运。然而,那时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后,崇祯帝自缢了。李自成抓住了吴三桂的父母,逼迫吴三桂投降。吴三桂原本打算被招安。当听到圆圆被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抢走后,吴三...……更多
左良玉为何急于起兵“清君侧”?又缘何会失败?
...侧什么是\"北来太子\"案在崇祯皇帝\"自挂东南枝\"之时,李自成已经掳走了崇祯帝的三个皇子,而其中就有崇祯皇帝的太子。明廷被迫南迁后,在南京重新建都,弘光皇帝登位,但是左良玉对于这个弘光皇帝是十分的不承认和反...……更多
崇祯皇帝与周皇后的生死相依
...的开创者。但是,历史的车轮并不会停止,在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军队直逼京城,随后清兵入关霸占北京,掠夺明朝的财富,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也随着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彻底灭亡了。作为崇祯皇帝的正妻,孝节周皇后也以身相...……更多
...盛行,更加速帝国的灭亡。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僭号称帝,建立大顺政权,随即率军进入山西,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便接连攻陷汾州、蒲州、太原、忻州、代州、宁武关、大同、宣府、居庸关等地,在当...……更多
大清、大顺与南明三国鼎立,为何很弱的多尔衮成赢家
...手,中华三国鼎立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大顺帝国皇帝李自成策马进入帝国的首都北京。然而仅仅在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就在匆匆即皇帝位后撤出北京。(关于李自成失败的原因,请移步为何弱小的朱元璋成功了,而强大的...……更多
...三桂带领多尔衮打着“为君父报仇”的旗号,成功赶走了李自成,窃取了北京故宫,要久占为业,首先要抹黑前朝。毁史、焚书、文字狱接踵而来,继而以伪《明史》改写明朝历史,而至乾隆达到极致,文曰“篡改明朝历史、妖...……更多
...分留心著述的乡间读书人。计六奇《明季北略》卷十八《李自成入荆州》至《梁玄昌家难》五篇及卷十九《宋光祖贼伤》至《三藩贼祸》即采之杭济之的手记。史学家王崟据《明季南略·卷四·王献之不屈》推论,杭济之父亲“...……更多
崇祯第四子朱慈炤的坎坷命运
...人便是崇祯的第四个儿子朱慈炤。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包围北京城后,崇祯帝知晓大势已去,决定以身殉国,为防止皇族中人受到侮辱,他先是命多位妃子自杀,然后刺伤了长女刺死了幺女,但为了保留...……更多
李自成与高迎祥为何从生死劲敌变成了生死兄弟
公元1629年,李自成和侄儿李过在绥德惹了祸,被戴上大枷示众,二人乘机逃离,也算是死里逃生,之后他们二人从绥德来到甘肃,投到总兵官杨肇基部下当兵。此时边地的小股农民起义时有发生,杨肇基总是派亲兵前去围剿。...……更多
崇祯继承皇位后,崇祯如何对待兄长21岁的皇后的?
...自己的这位皇嫂。不过,最后张嫣还是被崇祯赐死了。当李自成杀到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为了让皇宫中的女眷不被欺辱,不仅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赐死了自己的妻子,而且还有那位一直帮助自己的嫂嫂...……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但性格豪迈,血气方刚。朱元璋问廖永忠:“你跟着哥哥投奔我,是想要富贵吗?”廖永忠回答:“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
2024-06-25 11:55:00
朱元璋渡江之后,全力攻打集庆(南京),随后靠着巢湖众将攻下镇江、常州、池州等地。在这些战役中,廖永忠都立下大功。好景不长
2024-06-25 11:55:00
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之战灭掉了陈友谅,从此傲视群雄。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而廖永忠又是朱元璋麾下最著名的水军将领
2024-06-25 11:56:00
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但1874年,同治皇帝突然得天花去世了,慈禧又重新掌权,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历来说不清楚,有人甚至为人是慈禧太后下的手
2024-06-25 12:06:00
举报信一路无阻递上了武则天的案台,女皇看完后便唤亲信带来来俊臣亲自接见。来俊臣被押送上前,武则天也不禁感叹他的俊秀面孔
2024-06-25 12:00:00
西番酋长大将军阿史那斛瑟罗府中有一位知名的能歌善舞的小婢被来俊臣看上,为了能够将此女子占为己有,他让同党一起诬告大将军意欲率众谋反
2024-06-25 12:01:00
薛涛生于是中唐时期,其父亲薛郧学识颇深,薛涛受父亲影响,八岁时就吟诗作赋,通晓音律,生性聪颖,据《名媛诗归》记载,有天其父亲在院内说了一句
2024-06-25 12:07:00
三年后(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猛将攻打张士诚,张士诚被围困在平江(苏州),朱元璋觉得大局已定,便交给廖永忠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2024-06-25 11:57:00
公元1367年,由于张士诚死守平江,徐达、常遇春久攻不下,朱元璋派廖永忠从淮东率领水军协助徐达,朱元璋最终诛灭张士诚,也有廖永忠之功
2024-06-25 11:57:00
正因为是一名女性坐上了从来只有男性才能拥有的龙位,妄称天子,所以在她得位初期,天下人心惶惶,朝中一片唱衰。为了让异己噤声
2024-06-25 11:59:00
几乎参与了朱元璋所有的大型战斗。朱元璋渡江时,廖永忠雪中送炭;朱元璋灭陈友谅时,廖永忠舍生忘死;朱元璋攻张士诚时,廖永忠锦上添花
2024-06-25 11:59:00
慈禧太后是清朝著名人物,她是咸丰皇帝的嫔妃,因为咸丰皇帝身体不行,而当时的清朝又有外地来袭,又有太平天国运动,真是内忧外患
2024-06-25 12:05:00
李冶生于中唐时期,浙江吴兴人,从小善读诗书,生性聪慧,六七岁时就能吟诗作词,出口成章,少年时曾作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2024-06-25 12:08:00
具有强烈变革维新的光绪会让大清迎来曙光吗?慈禧死后,光绪肯定会重新掌权,他虽然痛恨慈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慈禧终究是大清皇太后
2024-06-25 12:10:00
但上天眷顾,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又无子嗣,掌权的慈禧为能垂帘听政,继续掌控朝政,便让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
2024-06-25 12:10:00